中印剛剛結束的這場較量震撼新德裡:解放軍藏南至少領先19小時

2020-12-12 易評天下

新德裡時間1月14日前後,當印度媒體仍津津樂道於印度在近期印巴邊境對峙的小規模勝利時,前一階段剛剛結束的中印邊界對峙仍然在讓印度各界人士深感不安。

中國西藏墨脫縣交通條件大大改善

13日前後,《印度時報》、TTN電視臺等媒體派駐前方的記者給出的消息驚動了新德裡:當中方人員可以開車直接前往中印對峙第一線時,印方人員就需要至少19小時的「徒步行軍」才能前往預定目標。中方在交通上的壓倒性優勢由此變得一目了然。

這批印度媒體記者是在1月6日印方向中方人員交還此前被印度警察擄走的築路機械後前往阿薩姆邦等地的。在這次風波期間,印度軍方1月4日時仍抱持「不還挖掘機」的強硬態度,一天後就改口稱「印方即將在下次中印軍方邊界對話時交還中方設備」,隨後就在6日將中方被奪設備送還。

TTN電視臺記者前往中印對峙第一線,並採訪相關人員後,外界就可以發現新德裡正面對中國無處不在的巨大優勢。

不少親歷這一事件的印方軍警人員指出,儘管印方其他人員已經在12月26日發現了無武裝的中國築路隊。但先行前往的「印藏邊境警察」人員卻因為交通環境惡劣,無法搭乘車輛第一時間前往阻截。以至於不得不「徒步行軍19個小時」才和中方人員接觸。而這種局面已經讓深知前沿布陣的印方人員驚出了一身冷汗。

據印方資料,印軍在Duting地區前沿的配置只有120人,其給養只能維持30天。印軍駐防區域沒有公路直接連接,如需運送給養,則需要至少300人的運輸隊人力搬運。

由於1月6日解放軍方面前往參加中印軍方高官會議,取回挖掘機時是開車前往的。這種在運力上的碾壓優勢無疑讓新德裡方面深感不安:如若解放軍機械化部隊快速插入,則印軍恐怕是難以抵擋的。

事實上,印軍方面僅僅在維持120人的前沿部隊的給養上就操碎了心。根據印方人員披露,為設法讓前沿人員不至於餓死,印軍不得不空投了「100份即食乾糧」和「30,000包巧克力」以及數量不明的汽油桶裝的淡水。此外,還需要運輸隊人力搬運3噸到4.5噸的乾糧。這種局面和對峙線另一側中國在墨脫地區完成公路修築的局面就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印軍消息渠道透露:「我們之所以立即部署軍隊,因為也擔心:萬一中國工人帶著大量的中國部隊來呢,怎麼辦?為此,我們的預防措施是部署軍隊,然後屯集後勤補給,沒想到我們馬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困難。」

在馱夫抵達現場之前,印軍用直升機機降了100袋即食軍用口糧,主要是30000份包括巧克力在內的高寒地區食物:「而且飲用水也缺少,所以我們向軍人們也空投了瓶裝水。馱工也不容易,他們每人馱10至15公斤補給,然後上下坡還要休息一次。我們送上去的補給可以確保120人用30天,每名士兵需要大約1.5公斤的補給。」

由於印方的地形條件與天氣十分惡劣,加上事件解決後當地突降大雪,積雪厚達1.5米,所以印軍也已經撤離當地,前往附近的村裡駐紮。而且由於交通條件,這個地區只能是部分巡邏到位。

相關焦點

  • 解放軍險些插旗新德裡?破解1962中印戰爭神級傳說
    中印邊境戰爭發生在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地點就在中印2000公裡邊界的西段與東段進行,其中又以東段的藏南地區為主戰場。由於戰場位在高海拔地區,環境惡劣,不管是解放軍還是印軍都有後勤補給的困難,戰爭最終在中國取得勝利目標,印度向美軍求援後結束。
  • 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全線潰敗,我軍為何不趁機拿下新德裡?
    當時印軍在戰場上全線潰敗,我軍部分先頭部隊已經越過了麥克馬洪線,這讓印度人非常恐慌。沒了藏南作為緩衝區,距離中印邊境只有300公裡的新德裡瞬間成了前線重鎮,而新德裡面前就是一片開闊地,按照解放軍的推進速度,只要居高臨下一個俯衝,新德裡估計要變「舊德裡」了。前線潰敗的消息,引發了新德裡的恐慌,大量印軍開進城中駐防,主街上已經挖好了地堡,準備打「首都保衛戰」。
  • 印媒炒作250名中國解放軍士兵進入藏南地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譚利婭】印度媒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中印邊界問題進行炒作。印度國防和情報機構官員在13日「確認」稱,上周再次發生中國士兵「入侵」藏南地區的事件,約250名解放軍士兵分成四個小組,在當地停留了大約三個小時之後返回。
  • 當年手下留情,中印戰爭打到新德裡,印專家勸告新德裡
    1962年的中印戰爭歷時32天,為中國邊境贏來十幾年的安寧,同時也讓印度做了50年噩夢。1962年的10月20日,中印在喜馬拉雅山區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地方,發生激戰,最終印度在一個月內陣亡4885人,被俘3968人。
  • 印媒:中印兩軍開始從加勒萬河谷等兩個地區「脫離接觸」
    目前中印軍事對峙有緩和跡象。據印媒《印度時報》9日報導,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中國和印度軍隊開始在加爾萬山谷和拉達克東部的兩個地區「脫離接觸」,反映出他們願意通過談判解決長達一個月的僵局。據報導,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中國和印度軍隊都從加勒萬河谷等地撤走了一些軍隊,並拆除了臨時基礎設施。目前中印邊境有23處有爭議 ,主要集中在東部的藏南和西部的阿克賽欽。
  • 外媒稱印度防長去藏南引發中印「口水仗」
    環球網記者仲偉東報導,印度國防部長不顧中國在邊界問題上一貫立場,近日前往「阿魯納恰爾邦(即我藏南地區)」出席慶祝所謂的建邦活動。在中方25日就此事表態之後,印度外長和防長相繼作出回應。法新社2月27日報導評論稱,印度防長赴藏南一事在中印之間引發新一輪「口水仗」。
  • 1962年中國為什麼放棄藏南而死守阿克塞欽?乾貨都在這裡
    1962年11月21日中印戰爭結束後,許多人對中國沒有提任何條件就退至戰前控制線,並放棄藏南很不理解,但沒有注意的是,有一個地方卻牢牢地控制在我們的手裡,那就是阿克賽欽地區。中國現在要做到這點不容易,在1962年,根本是不可能。印度所以能滲透控制不丹和尼泊爾,主要也是因為控制了這兩個國家的物資供應通道。佔領藏南還有一個問題,當時,我們其實僅是佔了一些戰略城鎮和要地,藏南的大部分地區我們都還沒有去。如果派兵去這些地方並守起來,面對印度的全國動員我們的駐軍很容易被他們吃掉。
  • 印度重啟藏南一處軍用機場 應對中國加強戰備
    11月18日,一架印度空軍的安32運輸機降落在剛剛完成升級的查耶那加爾機場印度官員與安32駕駛員在機場竣工儀式上據印度時報11月17日報導,印度將「全面恢復」其位於藏南的查耶那加爾(Vijayanagar)「先進降落場」,應對中國沿兩國有爭議邊界的軍事建設
  • 地緣政治:這是關於藏南問題的最有深度的分析
    只要一過11月,鋪天蓋地的大雪就將切斷18軍在藏南的後路,使剛剛見證了我軍輝煌勝利的藏南變成一片軍事死地。  對於那些迷信「不惜一切代價」就可以克服天塹的朋友們,這裡有兩個故事與你們分享:藏南處於我方控制之下的墨脫是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
  • 中印藏南地區爭端的由來
    最近一個月以來,中印在洞朗地區對峙引起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同時也想知道被印度佔領的我國領土藏南地區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藏南地區問題的起因是什麼,下面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藏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側、東經92度至97度之間,中印邊界東段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內。如果你認為藏南地區是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那就大錯特錯了,藏南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球分布最北的熱帶地區。
  • 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勝利後,為什麼沒有趁勢解決藏南問題?
    藏南是繼外蒙古之後,中國人心中又一個永遠的痛。這是一塊超過九萬平方公裡的肥沃土地,西藏最美麗的地區,素有西藏江南之稱。自無恥的英國人搞出麥克馬洪線之後,中國歷屆政府一直試圖收復藏南,但因種種原因始終無法成功。其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建國後的對印度自衛反擊戰。
  • 中印邊境自衛戰爭:中國解放軍橫掃印軍,完全碾壓
    在我們新中國誕生之初,西藏反動分子就憑藉印度等國的支持企圖分裂祖國,我們派出解放軍對其實施了軍事打擊,這是=時印軍乘虛而入,強佔了我們的部分領土。中國邊防部隊並沒有與之直接發生衝突,但是印軍不知好歹,一直騷擾中國邊界。
  • 中印危險平衡:莫迪的出場與藏南的平靜,中國還手握一張王牌
    從中印雙方對6月30日第三次軍長級會談的回應中,外界已經得出了中印已達成觀察期共識的結論。經歷1個多月的對峙衝突和三輪談判,中印將分批次組織一線部隊「脫離接觸」。但也沒人敢就此底定,談判桌上的共識能被雙方同時遵守並徹底結束這輪對峙。
  • 印媒:解放軍越境伐木 專家:藏南是中國領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自中印「帳篷對峙」事件之後,印度國內媒體各種關於中國軍隊「入侵印度邊境」的報導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今在炒作「解放軍侵入」方式上,又有了新花樣。《印度時報》8月26日報導稱,中國軍隊在印中邊境地區借伐木「侵入」佔地。
  • 1962年我們為何死守阿克賽欽,卻放棄了富饒的藏南?答案就在這裡
    清朝雍正皇帝時期,這裡還曾專門設置拓管局管轄,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控。甚至是1951年西北解放軍進藏,走的是阿克賽欽。所以說,這塊土地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我們也從來沒認為這塊土地和別的國有任何關係。可到了1956年,當我們打算在這裡修建一條公路時,印度卻莫名其妙的發出了抗議,我們才知道原來印度對於這片土地是有想法的,那麼我們的土地,為何卻和印度有了爭議呢?這要從中印邊境爭議中的另一條線「詹森線」有關係。
  • 荒涼的阿克賽欽與富庶的藏南哪個對中國更重要?本文帶你深度解析
    也就是說,喜馬拉雅山南北兩側的交通能夠通行的季節只有10月、11月兩個月,其他時間完全中斷,這也是我國選擇在10、11月間發起反擊作戰的根本原因。對印自衛反擊戰第二階段結束後已經是11月下旬,冬季已經來臨,如果此時再不退兵,喜馬拉雅山的運輸通道就會被大雪阻斷,到時候我們的物資運不過去,在藏南的部隊也回不來,這可真是陷入絕境了。
  • 印上將稱解放軍罕見讓步 中國施工隊從藏南撤回 印歸還挖掘機
    《印度時報》1月9日頭條文章,歡呼印度低調獲得藏南地區修路越界事件的勝利。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上將周一表示:「Tuting事件已經解決,兩天前中印召開了邊界人員會議(BPM)。拉瓦特曾在2017年持續73天的中印軍隊洞朗對峙事件中態度強硬,聲稱印度要打2.5線戰爭。這位印軍上將透露,目前洞朗地區的解放軍士兵人數已經大幅減少。
  • 對印自衛反擊戰大勝後,我軍不從藏南地區撤回行不行
    張國華司令員  今冬,中印軍隊正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邊境線進行緊張對峙。  中印邊境線有多處存在軍事摩擦。  藏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西藏的一部分,藏傳佛教及其政權管理該地區上千年,是中國固有領土,康熙年間冊封的達賴喇嘛兼大詩人倉央巴措就出生在藏南的達旺。但是在英國殖民者佔領印度期間,英國殖民主義者麥克馬洪非法劃了一條線,史稱麥克馬洪線,將我國藏南及其它部分地區非法劃給印度,在中印之間打入了一個楔子,埋下了邊境衝突的定時炸彈。
  • 62年中國為什麼放棄藏南而死守阿克塞欽?真相都在這裡
    想必了解歷史的人都清楚,中印曾在1962年關於藏南地區的歸屬問題,進行了一場階段性的戰爭。戰後作為戰勝方的中國反而放棄了藏南,許多人為此感到十分不解。按照常理,獲勝方不會後退的,究竟這背後有何隱情?下面,鏟史官就與大家來分析一下。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解放軍士兵,怎麼又在中印邊境走丟了?
    畢竟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為什麼在如此緊張的時刻,還會頻頻出現解放軍士兵走失的情況?  甚至還有軍迷生搬硬套當年日軍藉口士兵失蹤、進攻盧溝橋的例子,揣測解放軍要對印軍來個大動作?瞧這腦洞開的,你過來、咱倆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