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裡時間1月14日前後,當印度媒體仍津津樂道於印度在近期印巴邊境對峙的小規模勝利時,前一階段剛剛結束的中印邊界對峙仍然在讓印度各界人士深感不安。
13日前後,《印度時報》、TTN電視臺等媒體派駐前方的記者給出的消息驚動了新德裡:當中方人員可以開車直接前往中印對峙第一線時,印方人員就需要至少19小時的「徒步行軍」才能前往預定目標。中方在交通上的壓倒性優勢由此變得一目了然。
這批印度媒體記者是在1月6日印方向中方人員交還此前被印度警察擄走的築路機械後前往阿薩姆邦等地的。在這次風波期間,印度軍方1月4日時仍抱持「不還挖掘機」的強硬態度,一天後就改口稱「印方即將在下次中印軍方邊界對話時交還中方設備」,隨後就在6日將中方被奪設備送還。
TTN電視臺記者前往中印對峙第一線,並採訪相關人員後,外界就可以發現新德裡正面對中國無處不在的巨大優勢。
不少親歷這一事件的印方軍警人員指出,儘管印方其他人員已經在12月26日發現了無武裝的中國築路隊。但先行前往的「印藏邊境警察」人員卻因為交通環境惡劣,無法搭乘車輛第一時間前往阻截。以至於不得不「徒步行軍19個小時」才和中方人員接觸。而這種局面已經讓深知前沿布陣的印方人員驚出了一身冷汗。
據印方資料,印軍在Duting地區前沿的配置只有120人,其給養只能維持30天。印軍駐防區域沒有公路直接連接,如需運送給養,則需要至少300人的運輸隊人力搬運。
由於1月6日解放軍方面前往參加中印軍方高官會議,取回挖掘機時是開車前往的。這種在運力上的碾壓優勢無疑讓新德裡方面深感不安:如若解放軍機械化部隊快速插入,則印軍恐怕是難以抵擋的。
事實上,印軍方面僅僅在維持120人的前沿部隊的給養上就操碎了心。根據印方人員披露,為設法讓前沿人員不至於餓死,印軍不得不空投了「100份即食乾糧」和「30,000包巧克力」以及數量不明的汽油桶裝的淡水。此外,還需要運輸隊人力搬運3噸到4.5噸的乾糧。這種局面和對峙線另一側中國在墨脫地區完成公路修築的局面就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印軍消息渠道透露:「我們之所以立即部署軍隊,因為也擔心:萬一中國工人帶著大量的中國部隊來呢,怎麼辦?為此,我們的預防措施是部署軍隊,然後屯集後勤補給,沒想到我們馬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困難。」
在馱夫抵達現場之前,印軍用直升機機降了100袋即食軍用口糧,主要是30000份包括巧克力在內的高寒地區食物:「而且飲用水也缺少,所以我們向軍人們也空投了瓶裝水。馱工也不容易,他們每人馱10至15公斤補給,然後上下坡還要休息一次。我們送上去的補給可以確保120人用30天,每名士兵需要大約1.5公斤的補給。」
由於印方的地形條件與天氣十分惡劣,加上事件解決後當地突降大雪,積雪厚達1.5米,所以印軍也已經撤離當地,前往附近的村裡駐紮。而且由於交通條件,這個地區只能是部分巡邏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