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辦〔2003〕7號
(2003年9月18日)
為進一步鞏固「清潔杭州」集中教育整治和「三化」專項整治的成果,推進城市長效管理機制的形 成,促進杭州環境衛生水平再上新臺階,根據《杭州 市愛國衛生條例》、《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市 委〔2002〕9號)等精神,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堅持和完善領導抓、抓領導的領導機制
各地各單位要繼續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有關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機制,繼續堅 持和完善「清潔杭州」一把手工程的做法,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建立領導抓、抓領導的領導機制和嚴格 的考核獎懲制度,把「清潔杭州」作為貫徹落實「三 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 問題來抓,堅定不移、堅持不懈,依法管理、長效管理,不斷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和創造性,為進一步深 化「清潔杭州」提供組織保證。此項工作由市文明辦牽頭。
二、繼續加強十大重點問題的集中整治
要進一步加大《關於做好「清潔杭州」十大重點 問題集中整治的通知》(杭文明委〔2003〕9號)確定 的十大重點問題的整治力度。當前重點要進一步 加強「門前三包」、建築工地、農貿市場、早點攤車 (點),以及摩的、殘的管理和整治工作。由市法制辦、市城管辦牽頭,修改完善「門前三包」管理辦法, 制訂加強「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的具體實施意見。 由市建委、市城管辦牽頭,會同市國土資源局、市房管局、市環保局等部門,通過嚴格建築垃圾清運審 批制度、完善「五小設施」、臨時綠化閒置土地、加強文明工地和綠色工地創建等途徑,解決建築工地和 建築垃圾影響環境問題。市工商局要加強對農貿 市場的指導和監管;市商業資產經營公司要加大對 所屬農貿市場的管理;各城區要守土有責,督促各街道(鄉鎮)和有關單位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 則,建立健全農貿市場衛生管理制度,落實保潔人員和經費。由市貿易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按照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貿易局關於完善放 心早點工程,逐步實行早點攤車(點)退路入室意見 的通知》(杭政辦函〔2003〕147號)精神,加強早點攤 車(點)管理,確保主城區在4年內逐步實行退路入 室。由市公安局牽頭,聯合交警等多警種和有關職 能部門,全面開展整治活動,徹底改變摩的、殘的等 車輛嚴重影響交通安全和城市形象的現狀,並落實長效管理。
三、總結推廣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有效經驗
要繼續堅持「三化」整治中形成的「市查區改」 的運行機制及系列工作措施,進一步總結上城區實行的長效管理機制鏈,下城區推出的以包社區、包 村道、包市場為主的環衛保潔作業承包製,江幹區、 西湖區推出和採用的環衛「代整治」制度,拱墅區實 行的區四套班子領導聯繫重點環境衛生問題制度, 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試行的市場化保潔制度等 經驗,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學習推廣。各地各單位要進一步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做到健全、有效,努力 形成保潔、整治、督查、獎懲完整的機制鏈。此項工 作由市文明辦、市城管辦牽頭。
四、大力宣傳貫徹《杭州市愛國衛生條例》
廣泛宣傳《杭州市愛國衛生條例》,推進市容環 境衛生依法管理進程。由市文明辦、市愛衛辦牽頭,以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和視察小營巷 45周年為契機,開展「百萬市民清潔家園」活動,建 立和完善一年4次的公民義務勞動日制度。全面 開展衛生最佳、最差村(社區)和撤村建居點的3項 「雙最」評選活動,每季進行1次集中檢查,不斷提高居住環境質量。深入開展「除四害、防疾病、保健 康」百日除害活動。結合「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 程,加強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按時全面清除和改造 主城區周邊的露天糞缸、簡易棚廁。由市文明辦、市愛衛辦牽頭,一手抓習慣養成,一手抓環境整治, 深化「革除陋習、倡導文明」宣傳教育活動,掀起愛國衛生運動新高潮。
五、堅持重心下移,進一步加大屬地管理的力度
由市城管辦牽頭,進一步健全「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重心下移、屬地管理」和「兩級政府、三級管 理、四級服務」的城市管理新體制。在市政道路管 養權限下放後,進一步做好職能定位工作;做好綠 化養護、河道養護權限的調整工作,理順市、區職能部門關係。各城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開發 區對轄區「清潔杭州」工作負有「第一責任」,要真正 成為城市管理的具體實施主體。由市城管辦、市城 管執法局牽頭,按照「責任主體唯一」的要求,各街 道(鄉鎮)具體實施轄區內相關城市管理各項目標任務;加強城管執法部門與街道(鄉鎮)的協調,將 第二級管理權進行延伸,增強街道(鄉鎮)在城市管 理中的主體作用,逐步完善第三級管理網絡。市有 關部門、市創建文明城市活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在支持配合和加強監管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六、認真貫徹市政府《通告》精神,加大城市管 理處罰力度
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按照市政府《關於從重處罰違反環境衛生管理等行為的通告》精神,堅持 面上巡查和集中整治相結合,加大對隨地吐痰、便 溺等不文明行為的執法力度。進一步改進工作作 風和執法形式,建立定時巡查制,切實強化街面巡查和一線執法管理,有效遏止「十亂」現象。加大面 上值勤、勸導和處罰,定期組織開展集中整治活動,建立執法情況月報制度。由市城管辦牽頭,按照市 政府《關於整治市區非法塗寫招貼廣告有關問題的 專題會議紀要》(杭府紀要〔2003〕19號)精神,加大 對「牛皮癬」的巡查、清除和整治力度,並對查處情況進行考核評比。市城管執法局要成立專門巡查 小分隊,及時查處非法塗寫招貼廣告行為人;進一 步發揮語音溫情提示系統作用,加大惡意號碼追呼 和停機力度。市公安局要深入查處製販假證的窩點,加大查案破案力度。市城管辦、市城管執法局、 市公安局等部門要加強協調、協同作戰,發現問題 及時通報、處理。
七、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
由市城管辦、市財政局牽頭,切實加大對城市管理的投入,確保城市管理投入與地方財政收入同 比增長。要不斷提高「清潔杭州」工作標準,更新管理手段,加大城市管理養護經費特別是環衛基礎設 施建設的投入,改變我市環衛基礎設施落後的面 貌,提高機械化作業能力。由市城管辦牽頭,協調 各城區政府,在2003年年底前,對全市主城區垃圾 箱(果殼箱)進行清查,對破損嚴重、檔次低下的進 行更新,對不齊全的按規定進行足額配置。合理運用城市管理專項經費,建立並完善城市管理激勵機 制,充分調動城區加強城市管理的積極性。市建 委、市城管辦和各城區要結合「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及時配備環衛基礎設施、保潔力量和資金,並以此促進居民衛生習 慣的養成。
八、進一步加大市容環境衛生督查力度
要更有效地發揮職能部門、監察部門、人大和 政協、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作用,各部門加強溝通、整合資源,建立健全網絡化監督體系。完 善「市查區改」的運行機制,按期分類對「三化」工作 進行督查整改。改革「潔美杯」競賽、「愛國衛生工 作考評」等評比辦法,建立以暗訪為主的巡查和評比體系。充分發揮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 以及「12345」市長公開電話、「96666」黨政機關服務 態度和效能投訴電話的監督作用。建立完善人大 代表、政協委員督查環境衛生制度,堅持「清潔杭 州」監督委員會每周兩次督查和抄告的制度。進一 步發揮「清潔杭州」義務監督員作用,公開市有關部 門、新聞媒體和各城區環境衛生投訴電話。對市民舉報、新聞媒體曝光的環境衛生問題,有關職能部 門和城區要及時處理,迅速有效整改,做到事事有 回音、件件有落實,取信於民。此項工作由市文明 辦、市城管辦、市愛衛辦分頭負責。
九、健全完善環境衛生管理考核和獎懲制度
進一步提高「清潔杭州」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工作在雙百分考核中的比例。由市城管辦、市財政 局牽頭,建立以獎代撥制度,根據工作成效對各城 區和市有關部門進行評比表彰。由市監察局牽頭,建立失職追究制度,加大對職能部門行政不作為、 行政亂作為的懲處力度。由市文明辦牽頭,建立環 境衛生管理達標制度,綜合市城管辦「潔美杯」競 賽、市愛衛辦愛國衛生工作考評、「清潔杭州」監督 委員會督查,以及新聞媒體曝光、市民評議及有關 部門監督結果,制訂城區環境衛生達標辦法,定期 公布考核名次。凡不達標的城區,不予推薦申報省級文明城區,不予評比市級文明城區。
十、廣泛開展「清潔杭州」新聞宣傳和社會宣傳
由市委宣傳部牽頭,整合市屬新聞媒體的欄目優勢,辦好「清潔杭州」專欄,保持對環境衛生問題 和不文明行為的曝光強勢。對「清潔杭州」監督委 員會兩次抄告不整改的,對市民群眾投訴、有關部 門舉報以及記者實地採訪,經查實後確實問題嚴重的,要堅決予以曝光。對久拖不決的,要追根究底、 跟蹤報導。
各級各單位要充分運用黑板報、宣傳欄、內部簡報等宣傳工具,以及市民學校等宣傳陣 地,廣泛開展「清潔杭州」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社會宣傳,適時推出一批市容環境衛生工作和新 時期愛國衛生運動先進典型。 各地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打造「清潔杭州」作為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 潮的一大舉措,作為堅持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作 為實施「環境立市」戰略的必要內容,作為奪取抗擊 非典全面勝利的重要保證,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 環境意識和危機意識,在落實長效管理上下功夫,在培養市民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上下功夫,在 興起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新高潮上下功夫,不斷深 化「清潔杭州」,為廣大市民創造一個更整潔、更安 全、更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