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爽爽整體「新裝」迎國慶中秋兩節!來自鎮江市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的消息稱,今年老舊小區改造一期工程本周內正式竣工驗收。昨天,記者走訪現場發現,此次改造頗見細節「功力」,不僅樓幢外立面整體出新,新闢停車位、健身器材、休憩場所等公共設施,部分樓幢連室外晾衣杆都整齊劃一,方便居民使用。
東嶽巷18號大院7幢附近的樓群,是連淮揚鎮鐵路沿線向旅客展示鎮江民居形象的一個「窗口」。與5個月前違建林立、「蛛網」遍布景象大相逕庭的是,現在這些樓幢外立面噴塗了米黃色的真石漆,一樓單元門及窗戶以下刷成赭紅色。小區內重做了道路系統,黑色的瀝青路面上劃出車位,請居民有序停車;入戶門前的地磚用紅色、黃色噴塗出視覺效果,引導業主按「色塊」走路、停放非機動車。
運河路39-2號樓的東邊區域,據原住民講多年前雖有幾棵成材的水杉、銀杏等大樹,但是久未專業養護,雜樹雜草叢生。經過此次改造後,這裡成了一處有健身步道、有組團式樹池的「微型」公園。居民在自家樓下就可以繞圈走「刷步數」,累了還可坐在花壇邊設置的防腐木坐凳上。有了公共環境的大幅提升,幾戶居民亦在自家窗口外託籃裡擺放一盆盆垂吊植物,顯出閒情雅致。
老舊小區改造相關負責人姚遠告訴記者,今年一期工程主要集中在連淮揚鎮鐵路沿線片區,共51幢樓13.7萬平方米,涉及人口5700多人。雖有年初疫情影響導致施工暫時停滯,但項目部4月底前快速完成立項審批及規劃、國土、環保可研審批、招標等一系列工作,並於5月10日起正式進場施工。到7月1日最後一幢樓腳手架拆除,完成全部樓幢立面及平改坡改造。7月16日全市中考結束後轉至市政施工階段,到9月15日完成全線雨汙水分流改造,瀝青路面及鋪裝、綠化改造,先後完成解放路3號,運河路56、52、39、37、18、16號,東嶽巷18號,三官塘26號等大院內的市政整體提升,以及一期工程中涉及20餘條巷道、支路的改造升級。「總的來看,老舊小區改造一期工程按序時進度圓滿交卷,敬請居民閱卷。」姚遠說。(翟進)攝影 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