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回家,老媽讓帶了一大包幹筍,都是她自己在山上挖的今年的新鮮筍經過炭火烘乾自製而成的筍乾。幹筍是難得的食材,一般是春天曬乾保存下來的,在城市生活的我們幾乎很難得吃上自己製作的乾貨。
老家竹子不少,每天春天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去山上摘野生的小竹筍,剝皮、洗淨,加工曬製成可以存放很久,隨時都能吃的幹筍。
幹竹筍有種特別的味道,吃前先用溫水泡著,不然太幹了,會比較硬,切不動。泡開後和新鮮的筍一樣,吃起來口感細嫩而且清脆可口,本身的那一份鮮也依舊存在,就是泡開需要較長的時間。
幹筍的吃法比較多,最常見的就是用來燜肉。幹筍搭配青椒和肉一起炒,是一道很受歡迎的家常下飯菜。幹筍炒肉味道非常的鮮美,而且色澤誘人,剛出鍋的口感最好,脆、辣、香,肉色油潤金黃,吃著一點不膩,香酥軟糯,最下飯不過了。一盤幹筍青椒炒肉,既簡單又美味,趕緊試試吧!
食材:幹筍2-3片、五花肉100g、大蒜1頭,生薑1塊,青椒1個,幹辣椒2個、鹽1勺、醬油半勺
做法:
1、將幹筍提一天前泡發,冷水或者熱水均可,只要幹筍全部泡發,2-3片幹筍就可以製作一盤!
2、泡的看到筍的顏色稍微變淺而且成柔軟狀態了就可以,我一般用淘米水泡,這樣泡出來的幹筍比較白。
3、鍋裡燒開水,將泡發的幹筍放進去煮五分鐘,去除澀味,冷卻後橫切成條狀,放入盤中備用!
4、將五花肉洗淨,肥瘦都需要,肥肉適量多點,有助於幹筍的吸收,一般幹的食物需要的油量稍大,這樣做出才會美味!肥瘦分開,切成絲或者條狀都可以,按個人的習慣而定。
5、大蒜拍碎,生薑切片,青椒切絲,幹辣椒切段備用!下鍋的時候煸炒出香味,調料在這個過程中功不可沒!
6、先將肥肉下鍋煸炒,在炒肉的時候一定要大火旺火,這樣才能讓肉出油,這樣吃肉的時候不膩,也不要太幹,不然吃起來柴,炒出油之後把肉全部扒拉到鍋的一邊,撒進蒜末、薑片、幹辣椒煸香,將瘦肉下鍋,和調料一起翻炒。
7、將肉炒出香味後,放入幹竹筍一起翻炒,炒到快熟時加入適量的鹽,醬油調色,增加美味,如調料不好溶可加點水稍微煮下,以便更好的入味。這道菜為為了突出幹筍地位(包括顏色,味道),不放豆瓣醬之類的重口味調料。
8、在出鍋前加入青椒,青椒放早了炒出來的顏色不好看。湯汁收的差不多了,幹筍炒肉就可以出鍋了。一定不能等湯汁全沒有了才出鍋,這樣炒出來的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