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民:拼音輸入法有消滅漢字之嫌

2020-12-12 TechWeb

王永民:拼音輸入法有消滅漢字之嫌

  來源: ChinaByte  日期:2007.05.22 16:52 (共有

條評論)  

我要評論

  2007年5月21日,王碼(五筆字型)輸入法軟體與國內正版軟體在線發行服務商數字星空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同時,數字星空成為王碼全國獨家總代。

  自此,王碼將通過網際網路直接面向消費者進行營銷.此前,曾經流行一時的五筆輸入法隨著人群的低端化,日漸式微,搜狐、谷歌輸入法之爭亦是集中在拼音領域。

  王永民是王碼(五筆字型)專利的發明人和權利人.從82年王永民給羅幹做了半小時的匯報並立下了軍令狀後,王永民拿到了當時的巨款10萬塊錢從而獲得了契機使得五筆字型得以發展。

  來到北京之後,王永民在北京開始了兩年的地下室生活,經過艱苦的研發、推廣終於獲得市場認可.近20年以來,王碼進入了聯合國、東南亞等這樣的國際市場,「五筆」也成為漢字輸入專業的代名詞。

  不過「五筆」也成為了盜版最大的受害者,作為「五筆」專利的權利人,王永民無力阻止市面上大量的兼容王碼的輸入法.加之拼音輸入法輸入技術的改善,拼音輸入法發展後勁十足,成為輸入法市場的挑戰者,繼而佔據了主流,「五筆」曲高和寡。

  谷歌、搜狗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相繼推出了免費併集合網際網路詞庫技術的拼音輸入法軟體,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對詞庫的優化極大的提高了漢字輸入的效率,加之拼音輸入法簡單易學,逐漸侵蝕了五筆字型的市場份額。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今天王碼與數字星空的結合是在網際網路衝擊下的產物;市場運作並不是王永民的長處;而數字星空則在市場營銷和線上銷售上擁有相對優勢,通過戰略合作,必然是雙贏的選擇。

  對此,王永民透露:「尋找這樣一個代理商,我們尋找了20年!找這樣的一個合作夥伴很正確.」這也是王永民帶領下的王碼軟體應對「五筆」滅亡危機,並首次尋求其他合作夥伴來共同推廣。 不過對於合作,數字星空的CEO劉建華卻認為文化意義大於商業意義。

  「和王碼合作有一種社會責任感.網際網路是漢字文化的沙漠,拼音讓我們慢慢不會寫字了,因此我們要尊重漢字、尊重漢字特點和文化價值,所以必須推動五筆字型的普及.」劉建華說。

  不過有些用戶有不同看法.「這和漢字文化有關係麼?」「輸入法只是一個中文輸入工具,什麼方便什麼有效率我就用什麼.」談起五筆字型,不少用戶顯得有些困惑:「用五筆的都是比較牛的人吧,五筆字太難學了.」

  王永民解釋:「拼音讓用戶錯字連篇,比比皆是,不要對五筆有下意識的牴觸心裡.對於文化,我們很警惕,所謂滅種先滅文,1937年東北人要學片假名和平假名,就是要消滅漢字.而現在拼音輸入法就有這種傾向!」

  從純粹商業角度來說,依靠王碼的專利,王永民已成為了隱形富豪.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數字星空是不接千萬銷售額以下項目的.」由此判斷王碼20多年來的利潤十足驚人.僅僅是王碼的發明專利就能夠獲得了巨額報酬不需花費吹灰之力。

· 您將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言論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提醒:不要進行人身攻擊與無聊謾罵。謝謝配合。

相關焦點

  • 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漢字輸入實現「登頂一跳」
    ,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決了進入資訊時代的漢字輸入難題。王永民之前,有人嘗試過不同的鍵盤類型以輸入漢字,有幾千個漢字組成桌子那麼大的鍵盤,有需要左右手交替操作的主輔鍵盤,還有用256個鍵積木式拼合出漢字的中型鍵盤,但都因為成本高昂、無法盲打而無法推廣。
  • 五筆是輸入漢字最快的輸入法,可為什麼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拼音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好多人的手機都使用的拼音輸入法,而打漢字最快的五筆輸入法卻不見了蹤影。你這到這是為什麼嗎?其實這個事情還是要說到上個世紀。在上個世紀電腦剛剛進入我們中國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已經產生了。當時為了解決漢字的輸入問題,有很多人都給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包括北京大學還曾推出「256」鍵的鍵盤。
  • 為何從前很火的五筆,最終敗給了拼音輸入法?背後的道理非常簡單
    因此,中國的專家們開始研究如何在電腦鍵盤上快速有效地輸入漢字。起初,一些專家在電腦上使用電報碼,用0到9個數字輸入中文,雖然這天的確是可以使用的,但效率實在是太低了。直到1983年,一個叫王永民的人發明了五筆輸入法。五筆輸入法是當時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中文輸入法。
  • 這輸入法每分鐘120字,覆蓋90%電腦,如今被拼音取代,僅3%使用率
    你也許略有耳聞,但是未曾使用過,它就是五筆輸入法。五筆的打字速度,最快可以達到每分鐘120字,穩穩地秒殺拼音輸入法。既然它的打字速度這麼快,它為什麼逐漸沒落了呢?後來為什麼被拼音取代了呢?我們得先從五筆輸入法的誕生開始講起。1980年之後,計算機逐漸被引進到國內,這時候計算機大多數都是用來辦公,而漢字輸入就成為急需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 為何當初大火的五筆,最後卻敗給了拼音輸入法?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導讀:為何當初大火的五筆,最後卻敗給了拼音輸入法?背後原因讓人深思!如今,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輸入法,而在整個輸入法發展的過程中,也經過了好幾次的革新,最開始在電腦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我們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不是如何去使用它,而是如何在電腦上輸入文字,因為當時的電腦都是適配的英語,根本就沒有中文,所以打字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了能高效的輸入漢字,甚至有專家把電報碼用到了電腦上,但是打字的速度卻非常的慢,最後在
  • 二筆、鄭碼、注音……輸入法不只有拼音、五筆!聊聊輸入法發展史
    1983年8月,王永民推出了劃時代的五筆輸入法,成為了當時電腦PC端絕大多數人使用的輸入法。它只用英文字母鍵其中的25個參與編碼,不僅可以讓我們輸入漢字,而且也極大的解決了輸入速度這一難題。二筆輸入法具有規範、易學、快速的特點,因此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評審而獲準進入中小學基礎教材,這是截止2013年唯一獲得批准進入中小學基礎教材的漢字輸入法。不過就在1993年,如今大家都熟悉而漸漸消失的輸入法巨頭——「智能ABC輸入法」因需而生了。就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智能ABC輸入法成為了中國大陸使用人數最多的輸入法軟體。
  • 改革先鋒王永民:讓漢字跨過數字鴻溝
    為英文打字設計的鍵盤,26個鍵就能拼出所有英語單詞,但想用它輸入數以萬計的漢字,那時根本不可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五筆字型』無疑是時代的產物。」與改革開放同步,在老家河南南陽科委工作的王永民(見圖,本報記者王昊男攝),開啟了將數以萬計的漢字「塞進計算機鍵盤」的奮鬥旅程。
  • 青春之歌|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不讓漢字走入死胡同
    青春之歌|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不讓漢字走入死胡同 2019-10-05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漢字輸入最快的輸入法面臨淘汰!那你現在用的是不是最快輸入法?
    現在是科技時代,手機、電腦、平板幾乎人手一臺,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要打字,相信現在很多人都用的是拼音輸入法,但是拼音輸入法根本不是現在最快的漢字輸入法,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五筆輸入法都一直是漢字最快的輸入法,那麼現在的人們都很少有接觸到五筆輸入法的了,所以說現在的五筆輸入法已經被淘汰了
  • 為什麼五筆字型那麼好,拼音輸入法卻一統天下?總算知道原因了!
    時間回到80年代,電腦剛進中國的時候,一個問題出現:如何輸入漢字?漢字迎來前所未有的危機,當時出現了很多漢字鍵盤,如北京大學就設計了256鍵的「中文鍵盤」。而且產生了「漢字落後論」的觀點,有人主張「漢字拼音化」,甚至「用拼音代替漢字」。
  • 漢語拼音 60 年:是什麼助推了漢字的拉丁化,我們的思維方式為何改變?
    「早期的拼音輸入法不是很成功,這就給了其他輸入法的迅速崛起創造了條件。」在《數學之美》一書中,自然語言處理專家吳軍這樣寫道,「各種輸入法的專利到 1990 年代初已經有了上千種,以至於一些專家認為中國軟體業之所以上不去,是因為大家都去做輸入法了。」大量專業性的輸入法佔領市場,其中最成功的自然還是五筆。
  • 為什麼又快又準的五筆,最後卻敗給拼音輸入法,原因主要有兩點
    直到1983年,一位叫王永民的人用了五年的時間發明一套了利用筆畫進行輸入的漢字輸入法。只要敲幾個鍵就能打出一個漢字,其原理就是將一個漢字拆分成各式各樣的偏旁和部首,然後再將幾個部首組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漢字。而且每個字無論再複雜都不會超過五筆,因此王永民將它取名為五筆輸入法。當五筆輸入法的出現,也是解決了當時漢字輸入的一大難題。很快也是風靡中國。
  • 微軟拼音輸入法3.0全攻略
    除了專業電腦打字員和經常從事電腦文字工作的朋友愛用五筆輸入法外,大部分電腦愛好者特別是年紀稍大的朋友則更喜愛用拼音輸入法。為此,筆者特將全新的微軟拼音輸入法3.0版介紹給大家。  微軟拼音輸入法3.0版其實是一種基於語句的智能型拼音輸入法,它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多年科研成果的結晶。
  • 為什麼以前很火的五筆,最後還是輸給了拼音輸入法,其實原因很簡單
    Windows98於是國內的專家都開始研究如何在電腦鍵盤上快速又高效的輸入漢字。剛開始還有專家把電報碼用到了電腦上,使用0到9點數字進行漢字輸入,雖然也能夠使用,但是效率實在是太低下了。直到1983年的時候,一個叫王永民的人發明出了五筆輸入法。五筆輸入是當時漢字輸入效率和速度最高的中文輸入法,只需要按幾個鍵輸入一個漢字。其實它的原理就是將中文拆解成各種各樣的部首,然後每個再將幾個部首放在一起就能夠組成一個漢字,每個字最多不超過五筆,因此它也被王永民命名為了五筆輸入法。
  • 明明「五筆」打字更快,為何最後會敗給「拼音」?答案意料之中
    計算機在剛被引入的時候,就有一個問題擺在大家面前,那就是如何輸入漢字?英語本身就是用字母構成,漢字可就不一樣,各種偏旁、比劃,操作起來要比輸入英語難得多。1978年,王永民因對「幻燈式」鍵盤感到不滿意,於是發誓要做出更好的漢字輸入鍵盤。於是王永民埋頭苦幹,一頭扎在了研究鍵盤裡面。終於在5年後,王永民發明的五筆字型橫空出世。
  • 還是敗給了拼音!曾風靡全國的五筆輸入法,為何被年輕人拋棄?
    鍵盤能夠打字,必須依賴於輸入法,現如今,縱觀周圍的親朋好友,使用得最多的輸入法便是拼音輸入法,拼音輸入法已經成為主流。然而在拼音輸入法之前,有一種輸入法也非常流行,那便是五筆輸入法。王永民1978年到1983年,來自河南南陽的王永民先生經過5年時間的研究終於發明了「五筆輸入法」,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決了網際網路資訊時代的漢字輸入難題。
  • 曾經風靡中國的五筆,為什麼敗給了拼音輸入法?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80年代,電腦剛引進中國時,最頭疼的就是怎麼將漢字輸入進去,為此愁壞了專家們,甚至有人提出將拼音替代漢字,甚至是直接打造一個超大的漢字鍵盤。這些想法不但操作麻煩,而且不實用。直到1983年,來自河南南陽科委的王永民歷經5年時間,研發出了一套靠筆畫輸入的漢字輸入法,也就是五筆輸入法。
  • 曾風靡全國的五筆輸入法,為何徹底敗給了拼音?原因其實很簡單
    曾經何時五筆打字法風靡全國,80後的大部分人都曾悄悄練過,90後掌握此種輸入法的人已經日落西山,至於00後,他們會問:你說啥?什麼是五筆打字法?問題來了,曾經身處巔峰的五筆是如何輸給了拼音輸入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搜狗拼音輸入法八大妙用
    有的輸入法有酷字功能,可以在「功能菜單」中選用,它用線條把文字變形,可以讓罈子裡的你更容易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  妙用5 自動轉換大寫數字   大寫數字對於很多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網友來說是一個有用的幫助,因為他們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數字的大寫方法,顯得陌生。
  • 紀念拼音之父:老用戶才懂的中文輸入法故事
    無論在現實生活還是虛擬世界,拼音都不可或缺,在資訊時代,拼音更是成為了絕對主流的漢字輸入方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拼音輸入法的那點事吧。同時,無論是全拼還是雙拼,和形碼相比,都存在重碼率的問題——五筆按四個鍵輸入的字基本就是唯一之選,而拼音輸完一個音節你還得翻頁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