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是非常美的自然風光,從古至今,吟誦三峽的名篇數不勝數。李白說,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白帝就是白帝城,就在白帝山上,是瞿塘峽的起點。杜甫說,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還有酈道元的《三峽》,裡面最後一句話,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所以三峽,是長江上非常迷人的風光。
從重慶朝天門下水,一路劈波斬浪,浩蕩東奔,坐著郵輪,四天三晚,趕往湖北宜昌。宜昌是水電之都,三峽大壩,葛洲壩都在宜昌境內。宜昌境內的南津關,是三峽的東端,也就是說,從重慶奉節白帝城,到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裡。這段就是長江三峽的總長了。三峽,有石寶寨,張飛廟,白帝城,豐都,神農溪,大昌古鎮,小三峽,小小三峽等等看點。崖壁上有摩崖石刻,夔門天下雄,船機輕輕過,這是孫元良寫的。現在因為三峽大壩建成,水位抬高175米,所以沒有那種水深流急的感覺了,過夔門還是小心翼翼地行進。圖中是遊客在郵輪船頭,觀賞夔門風光。
三峽夔門兩岸高山凌江對峙,古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朝歷代,想要收取巴蜀,必須先拿下瞿塘關。它是長江三峽西大門,包括風箱峽還有錯開峽兩個部分。陳毅元帥曾經過夔門,寫了一首詩,誰知破夔門,東流成大海。郭沫若說,岸崖雙壁立,峽道九迴腸。現在坐郵輪,遊玩了白帝城以後,大中午經過夔門,既可以欣賞夔門崖壁陡立的風光,又能保證通行安全。它是10元人民幣背面的風光,和桂林山水,東嶽泰山,杭州西湖一樣的美。圖中是遊客在船上仰視夔門崖壁。
夔門兩邊,一個是赤甲山,一個是白鹽山。一個呈現略微紅色,一個呈現灰白色。之所以叫做赤甲山,是因為土石呈現紅色,就像人光著脊背一樣,故名。白鹽山也一樣,因為有水溶液,蒸發形成鈣質,看上去像白鹽。最震撼的還是三峽頭頂這一方青天,藍天白雲,沒有霧霾,非常通透,與三峽的崖壁,這一江碧水,非常協調。圖中是赤甲山。
當天不但遊玩了夔門,還遊玩了小三峽,小小三峽。大寧河,馬渡河都玩了一遍,感受到三峽真實的壯麗的優美。三峽和福建武夷山,江西龍虎山一樣,湖北崀山,有著峭壁,有著碧水,有著略微紅色的山崖,天然形成一道石門,水流湍急,讓人震撼。李白說,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雖然這說的是天門山,但用在長江三峽這裡,更是貼切。圖中是小三峽。
三峽就像黃山一樣,百遊不厭,三峽歸來不看水。九寨溝雖然美,各種翠海,火花海,犀牛海,五花海,臥龍海等等,但是沒有三峽這樣陡立的崖壁。三峽可謂山美水美人更美,除了白鶴梁,龍骨坡,白帝城,張飛廟,石寶寨,三峽人家,豐都,萬州瀑布等風景點,這裡還有土家族,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從奉節,巫山,到巴東,秭歸,宜昌市,大三峽一共193公裡。兩岸最窄處只有百米,山峰高出江面千米以上,令人心驚。小三峽小小三峽是國家5A景點,被譽為天下絕景,中華奇觀。巴霧峽,龍門峽,滴翠峽,都值得坐船遊玩。
坐船暢遊三峽,實在是酣暢淋漓。長江三峽,是中國十大名勝古蹟,它是萬裡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李白,劉禹錫,白居易,範成大,陸遊,蘇軾,歐陽修等等,都曾留下美麗詩篇。蘇軾的《灩澦堆賦》,說的就是瞿塘峽口的灩澦堆,是長江有名的險惡之地,這篇紀行賦雖然近千年,依然灼灼閃光。其實龔自珍,文天祥,楊萬裡,杜甫等也曾留下曠古名篇,讚美三峽風光。圖中是薄暮時分,坐船經過神女峰時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