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用到娛樂,宋代社會全民「吸貓、鬥狗」之風為何如此盛行?

2020-12-21 騰訊網

宋代前承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頂峰——唐朝,有大量優秀的政治制度、文化成果以及經濟發展福利以供宋朝發展使用,可以說是十分之幸運並且發展起點非常之高的一個王朝。宋朝雖然在對外禦敵上軟弱無能,屢戰屢敗,出現割地納幣求和的被動局面,但就整個社會而言,其物質文明已經相當發達。

這種商品經濟的發達,不僅推動了整個社會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也使宋朝上下追逐精神世界的享受,衍生出整個社會中寵物風氣的盛行。

宋代社會全民「吸貓」、「鬥狗」養寵物背後的原因

宋代人民養的寵物種類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狗、貓、兔子甚至蛇和猴子等等。但是最為常見的應當還是貓,貓被他們起了一個既可愛又文藝無比的名字——「狸奴」。

宋代一個佚名畫家曾在送予祝壽的《富貴花狸圖》中畫了一隻姿態可愛的貓,假借貓和「耄耋」的「耄」同音來表達對於友人生日的祝福。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來,貓在宋朝被視為一種美好祝福,被賦予積極的意蘊。但是在貓和狗等寵物被宋代人民追捧的背後,可不僅僅只是因為寄託祝福這一點原因。

1.文化觀念以及社會風氣的促使

宋代的農業、手工業、城市商業的發展都出現繁榮的局面,海外貿易不斷拓展,這為宋代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由於北宋後期和南宋時期社會大動亂,加速了各民族之間的大融合,促進了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和發展社會風氣漸趨開化,人們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不斷提高。觀賞性功能逐漸被平民所重視,並且人民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大提升,對於物質生活美好需要的要求有所提升。

另外,「理學」的出現也推動了宋朝社會的觀念改變,是中國封建社會哲學思想的又一次飛躍——理學強調禮節,而寵物在宋朝也扮演了親友往來寄託美好祝願的物品。

還有頗為新穎的一點,宋朝人們也會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道德追求寄寓到自己所養的寵物身上:養貓可能就是嚮往人間煙火、養龜可能欣賞它的從容不迫、養鶴就是表達自己不與俗世同流等。如今看來,大抵與那《愛蓮說》中的蓮、牡丹、菊等植物般,被人賦予了性格特點。

2.社會發展福利由全民共享的結果

經濟方面,宋朝在前代發展的基礎上幹了開創性的事兒。最早的紙幣「交子」在北宋發行,並且這個「最早」被認為是全世界範圍的。宋朝的經濟經濟極度地繁榮,四大發明裡面有三個是這時候出的,甚至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文化方面,宋朝有唐朝的遺澤,就算縱觀中華民族的整個歷史也是能排前五的一階段,並且儒釋道三派文化都有極大的發展。甚至宋朝開始普及平民教育,與我們現在的義務教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可以說,縱觀整個封建王朝宋朝的平民整體上是幸福程度、受教育程度極高的一個時期。而寵物的出現,不僅視為宋朝人民生活品質進入較高層次的體現,更是整個社會分享了宋代王朝發展成果的一個代表。

宋代社會養寵物現象產生的影響

古人最早開始養寵物大都是出於實用目的——比如說人們在最開始養的最常見的牛、羊、馬等牲畜,大都是出於食用或者出行等生活目的。

《莊子》中庖丁解牛、痀僂承蜩等寓言中對動物細緻入微的描摹,我們便可以推論出古人在養寵物這方面上歷史由來之早、用心程度之深。但是《莊子》中說的養虎、養鬥雞,很明顯已經超出了一般的實用意義,而發展為娛樂意義。

從宋朝人民養寵物的歷史記載中來看,無疑宋朝人民養寵物大都是出於娛樂和休閒目的,並且影響深遠。

1.對宋朝當代社會的影響

因為養寵物狗、寵物貓的人多,宋代的市場上出現了狗糧、貓糧等寵物衍生商品。《武林舊事》中的記錄十分意思,其中羅列了杭州城的各種小商品和寵物服務,其中有「貓窩、貓魚、賣貓兒、改貓犬」,「改貓犬」很可能是給寵物貓、寵物犬做美容,這推動了宋朝就業人數的增長,也推動了商品經濟發展。

還有一點極為重要的是,寵物現象也推動了宋朝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以寵物為寫生對象的畫作數不勝數,以寵物為意象或者描寫對象的詩作、文章更是比比皆是,這不僅僅寵物形象步入文學作品邁出的巨大一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寵物在宋朝社會的風靡也改正了社會風氣,促進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觀念的傳播。

2.宋代寵物觀念對後世的遺留影響

說到宋朝寵物觀念對後世的影響,首當其衝應當就是飼養經驗的遺留。宋朝人民在飼養寵物這件事上可謂是十分用心:北宋《宣和畫譜》中共有六千餘軸畫作,僅描寫花鳥寵物的就有將近一半,動物的姿態、生活習慣和愛好都在畫幅之中體現,可謂是栩栩如生。

還有一點,便是宋人對於寵物種類的篩選——宋人養的寵物大都是小型的,比如貓、狗、鳥、魚、龜等,大象、老虎等已不常見,這是宋代人們經過長期的飼養經驗篩選出的適合日常餵養的動物種類,並且大致構成了我們現在人們寵物飼養的種類範圍

結語

宋代的農業、手工業、城市商業的發展都出現繁榮的局面,海外貿易不斷拓展,這為宋代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而文化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則直接推動了宋朝養寵物之風的盛行

一隻狗、一隻貓亦或是一隻兔子身份的轉變,無論是在宋代,還是在現代,其實都是外部環境影響和市場包裝雙重附加的產物:經濟發達之後人們有錢有時間自娛自樂,這是動物能成為寵物的前提。

宋代商品經濟的發達抓住時機趁機在寵物身上附加一系列東西,使寵物也變得脫俗起來,也在無意中推動了餵養寵物現象在宋朝社會的風靡。

參考資料:

1《夢粱錄》

2《西湖遊覽志》

3《狸奴蜻蜓圖》

4《富貴花狸

相關焦點

  • 宋代為何「高腳家具」之風盛行?時代在進步,高度也不能落後
    就以桌椅類中,象徵權力的交椅來說,它底部的腿安裝於左右,呈前後交叉狀,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摺疊,便於隨行攜帶,自唐起,成為皇帝出行打獵歇息時的重要配備,也由此有了「坐第一把交椅」之說。那麼,在擁有享譽世界的三大發明的宋朝,為何連家具也要拔高一籌?
  • 唐朝的女性平時都有哪些娛樂活動?賞花、鬥狗,打牌不亦樂乎
    現代社會由於人們思想的進步,所以「男女平等」已為常事。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尤其是當網絡走入千家萬戶之後,隨時隨地都可以搜索到網絡信號。拿著手機看網絡視頻以及網上購物等,都成為了現代人的一種消遣行為。
  • 隨夫行天下:宋代盛行的旅遊風尚,女子為何逐漸「聞遊色變」?
    基建稀缺,醫療水平落後,時常到了荒山野嶺,宋代複雜的自然環境幾乎達到了讓女性「聞遊色變」的境地,彼時一場「遷徙」,一次「轉移」,說其為劫後餘生並不為過。一、「貶官升官都不能少了旅行」,跟隨夫家(主家)出遊士大夫地位極高的宋代,自北宋時起「旅行之風」就大肆盛行,不論是「貶官」還是「升官」,假期出遊也好,宋朝官員十分喜愛遊山玩水,如範仲淹,蘇軾,歐陽修等人,他們在謫貶路上鬱悶之餘,卻不忘遊山玩水
  • 宋代福州摩尼教盛行
    摩尼教寺院遺存為何會出現在遠離摩尼教發源地的福州?令人好奇。查閱史料,發現宋代福州地區摩尼教盛行,因而遺留下摩尼教遺存是不奇怪的。   因明教屢有反政府之舉,因此宋代統治者以「吃菜事魔」和「魔教」侮稱明教,並視之為邪教。南宋初年對於「吃菜事魔」的取締尤為嚴酷。南宋高宗一再頒布禁令,因告發株連,被籍沒流放者不計其數。宋代摩尼教轉入地下,向東南沿海秘密滲透。
  • 宋代鬥茶之風的普及,使點茶法成為了飲茶的主流方式
    宋代鬥茶之風的普及,使點茶法成為了飲茶的主流方式「茶興於唐而盛於宋」,進入宋代,飲茶之風更是遍及社會的各個階層。大宋雖說武備鬆弛,致國運衰落,任人可欺,但文學藝術卻十分繁榮,文人的社會地位頗高,他們也成為高雅之事的首倡之人,飲茶迅即成為他們的偏好。
  • 宋代社會變革的縮影:裡坊制打破,城市改變生活
    城市發展的背景宋代農業發達,江南地區糧食高產。在工商業方面、各種生產貿易活動頻繁。城市裡店鋪林立。交易禁化。繁榮的貿易活動使大批手工業者、商人等憑信自己的經濟實力。逐步擺脫了對土地的依附,成為市民階層的新力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宋代城市居民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推動了說書、雜劇、微樂、皮影戲等大眾娛樂形式的發展。
  • 興起於唐,盛行於宋的全民鬥茶,到底怎麼鬥,又有何歷史意義?
    而到了中國文化鼎盛造極的趙宋之世,茶不僅成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開門七件事之一,正式變成一種生活必需品。 同時「鬥茶」,這一對茶和茶藝進行品鑑、競技性質的活動,也成為宋代茶文化的主要特色,並在這一時期發展到了繁盛的頂峰。
  • 集文化和娛樂於一體,羅馬洗浴文化是如何剝離「實用精神」的?
    奢華享受開始漸漸取代了原先的節儉實用。奢華之風起先實在貴族之間流傳開來。部分貴族開始高調修飾自己的別墅建築,並且以此炫耀自己的財富。而建築風格也從實用型一躍變成了奢華型,還是浴室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浴室開始了富麗堂皇,奢華至極。
  • 飲酒踏青打吊牌,賞花吃冰玩相撲:宋代女性受理學束縛缺少娛樂?
    受市民文化勃興的影響,都市內娛樂消費群體不斷增加,各類特色鮮明的娛樂場所和豐富多彩的娛樂形式不斷湧現,北宋都市女性的生活也展現出新的面貌。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宋代掀起享樂之風宋朝建立伊始,皇權衰微,為了加強皇權、穩固統治,宋太祖頻出妙招。
  • 給貓下聘禮:古人養貓為什麼如此注重儀式感?
    如今很多人都喜愛「吸貓」「雲養貓」,但吸貓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代貓奴愛起貓來的瘋狂勁兒,不亞於現代人。 從達官貴人到文人墨客,無數人徹底淪為了「貓奴」。 從先秦開始,我國就有非常明確的關於貓的記載。
  • 香藥的奢靡之風:漫談為何說香料在宋代是階級的象徵
    在宋代以前香料大多是在貴族階層被使用而到了宋代的時候香料才逐漸的進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絲綢之路一、宋代的香藥朝貢貿易宋代時期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與海外的貿易也是日益密切,海外國家與宋朝的朝貢貿易十分頻繁能夠與宋朝貿易的國家達到二十多個。
  • 中國茶文化-淺談中國歷代飲茶之風
    二、先秦時期飲茶之風尚我國古代飲茶之風盛行了四千餘年之久。從先秦時期至清代,飲茶不僅僅是一種風尚,也成為了中國民族特有的文化。根據考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飲茶之風盛行。茶樹的栽培、茶葉加工的技藝等方面各地區加強了交流,從而有利於茶文化的傳播和推進。
  • 日本吸貓簡史:招財貓為什麼舉右手?
    無論是招財貓,還是各種動漫貓,大家是不是也和碗妹一樣,發現日本是一個全民愛吸貓的國家?所以今天,就讓碗妹給大家梳理一下日本吸貓簡史吧,Let’s go!,尾巴分成兩股,在宅子中興風作浪。
  • 貓貓咖啡館,吸貓客人的天堂,貓咪的「地獄」
    隨著「吸貓潮」的盛行,男女老少都無一逃過這個小傢伙散發的吸引力中。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條件養貓,因而衍生的「貓咖啡館」也成了大熱的,廣受歡迎的休閒娛樂場所。貓咪咖啡館集休閒娛樂和吸貓為一體,對於那些喜歡貓但是無法養貓的人,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 宋人與貓,一個瘋狂擼貓的時代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貓已經被人工馴化。至唐代,養貓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在唐代時貓傳入日本,成為日本皇宮中的新寵。一、 宋代的狸奴眾生相1、宋代人養貓實用價值宋代大部分人養貓是為了捕鼠。一方面反映出宋代社會養貓風氣的興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宋人商品經濟意識的提高,對於市場變化有較高的敏感度。貓兒既能靈巧的跳躍,又能溫情脈脈的與人相依,那輕盈的體態,聰慧的眼神,深受宋人寵愛,宋人留下了大量描寫貓的詩詞。
  • 《千與千尋》:什麼是妖怪文化,為何在日本如此盛行?
    05總結--為什麼妖怪文化在日本如此盛行日本動漫中所展現的妖怪文化其實是日本人本身的特有文化屬性,妖怪也是人們幻想的具象化產物,是人們根據實際生活出發延伸的」物怪「形象,而恰好動漫是一種寄情想像的重要載體,動漫在日本如此盛行,妖怪文化在日本也如此盛行也不足為奇
  • 酒浪搖春不受寒,燭花垂燼忽堆盤,宋代夜生活為何能繁榮發展?
    宋代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高峰,"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人不但追求政治、經濟的大發展,同時也追求清新、雅致的生活。在宋代,豐富多彩的夜間生活已成為宋人業餘生活的重要部分。
  • 宋代盛行一時的「勾欄瓦舍」有哪些節目?後來又發展如何?
    」這是大詩人劉勇的經典名句,這之中描繪了大宋的商業之繁榮,以及宋朝百姓生活之富裕。 一般而言,宋代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王朝,不僅商業十分發達,而且稅收也是達到了歷史的高潮。
  • 鎌倉時期為何宋風盛行?
    」—— 邱吉爾模仿向來是不為人所提倡的,因為模仿只能學到外在的虛假表象,很難學到其中的精髓。然而眾所周知,對於日本而言卻是憑藉著「抄作業」一步一步走向富強的,尤其是唐朝之時日本不遺餘力的學習以及政策方面的「照搬」為人所熟知。然而在鎌倉時期日本所盛行的卻是宋風。
  • 喵星人為何稱霸日本:從"貓貓經濟學"到"貓型社會"
    「貓貓經濟學」的大行其道 根據日本寵物食品協會數據,2012~2016年日本寵物犬數量從1153萬隻持續下降到987萬隻,而同期對比寵物貓從2012年953萬隻增長到984萬隻。可以肯定,2017年日本寵物流通業長年的 「犬上貓下」格局將完成大逆轉,「喵星人」消費經濟持續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