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秋日俠影的旅行分享,致力於用原創的圖文,來展示曾經走過的每一處風景,本篇文章主要分享遊天目山登頂的經歷
今年的5月5日是立夏節氣,杭州的氣溫飆升到35°C,因為天氣炎熱,整個五一長假一直窩在家,不過倒是給我整理以前遊記照片的機會,翻看相冊,發現3年前,也就是2017年的5月5日,也是立夏,那一天,我們在西天目山遊玩。
天目山,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的美譽,位於杭州市臨安區境內,是著名的避暑勝地,也可說是杭州最著名的山峰,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於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是韋陀菩薩的道場,我們日常說的天目山,其實指西天目山。
對於天目山並不陌生,之前去過兩次,第一次是1991年,大學畢業,和幾個同學騎自行車去天目山遊玩,當作畢業旅行,那一次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幾個窮學生到了山上遇到暴雨被耽擱,最後付不起住宿費只能搭車下山,然後回杭的路上又遇到山洪擋路,真是費盡九牛二虎才回來。
第二次是2013年的12月,看到了冰雪天目山的美景,那一次本想登頂,但是雪太厚,不安全,在登頂的途中半道而回,最後只是遊覽了開山老殿附近的精華景色。第三次也就是2017年的立夏了,是單位搞活動,在天目山莊開會,然後安排一天時間遊天目山。
當天傍晚時分在山莊附近走走,這裡的森林真是茂密,大樹王國的美名確實不是虛傳。山上翠竹林立,夏天的味道已經非常濃了,登上一處高臺,俯瞰掩藏在綠色中的禪源寺,以及那座非常有特色的以禪為主題的度假酒店,感覺時間真是飛快,轉眼間,人生已經步入知天命之年。
第二天,也就是周六,一早乘坐景交到達海拔1100米的龍鳳尖,此時別的同事都去遊玩大樹王景區了,我和另一個同伴卻直奔仙人頂,因為我這次的主要目標,就是登頂,以園我多年的夢想。
從開山老殿到仙人頂的路不是很好走,是那種高低不平的石頭臺階,沿途也看不到什麼風景,只是在半途的羅漢松處可以看看遠處,可惜遠處雲霧縈繞。這裡還有李白吟詩石,當年李白遊天目山到此,坐石上吟出「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的詩句。
垂直升高約400米,約1小時到達山頂,仙人頂是天目七尖之一,東西天目七尖連穿也是華東戶外穿越比較經典的一條線路,之前走過七尖中的太子尖,這下算到過兩處了。我們在山頂閒逛一圈,山下霧氣瀰漫,頂上除了巨石,就是滿目蒼翠的樹木,偶爾的陽光露下臉,抬頭是藍天白雲,但四周卻見不到風景,不免有些遺憾。
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東瞰錢塘江,西眺黃山,還能看雲海日出,山頂有巨石兀立,高約10米,清代浙江提學事谷近滄在石上刻有「天下奇觀」,可惜巨石已經被雷攔腰劈斷,只剩下「可觀」兩字,另有民國23年竺可楨曾題詞「有誰能到此,也算是神仙」詩句於此。
這裡有一座氣象站,但是感覺荒廢了,也許是無人值守。山頂有一家客棧,僅此一家,是一對夫妻在經營,老闆娘說這裡偶爾也會有戶外人士經過,雖然生意不太好,但也經營多年,不捨得遺棄,在山上吃了熱騰騰的肉絲麵,味道真是太好了,出來的時候,遇到挖筍回來的老闆,於是把他挖的新鮮高山竹筍都買了,這一趟收穫還是可以。
溜達1小時後下山,結束了我的第三次天目山之行。
旅行,是一種心情,也是一次發現,更是一段回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