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看樹驅車遠行天目山,卻在山頂一段路的盡頭發現一處秘境

2020-12-21 涵蘋平

我的印象中,天目山這個地方,以前在電視臺聽說過。印象上覺得除了樹還是樹,可能沒有別的什麼。所以我對天目山這個名字一直以為天目山的目是木頭的木,直到後來去了才知道是自己搞錯了。

去之前為了讓孩子了解天目山是什麼氣候環境,專門抽時間還去網上搜索了一下天目山是什麼氣候。結果顯示是中亞熱帶氣候,看見這幾個字的時候,其實我更糊塗了,根本就沒有搞明白什麼是中亞熱帶氣候,後來給孩子解釋的時候,我也只能說,常年氣溫維持在十幾度。我還在想這樣解釋會不會對孩子有些許誤導,沒有專業的詞來解釋這個中亞熱帶到底是個什麼意思,能讓孩子聽懂。

去天目山的最初目的,其實就是想讓孩子利用假期有時間外出走走的機會,去融入大自然,去看看那些長了幾百年很珍惜的樹木,因為有些已經瀕臨滅絕。在鍛鍊身體之餘還可以看看大自然和自己想像中有多少不同。

去的這個時期也許是工作日的緣故。一路上沒有人,所以從進山到山頂,整個一段路程裡面就碰到了一個護林員,其餘就是我們三個人獨自在大山裡面慢慢地穿行。

在進山崗亭和半路遇到的工作人員,都重複著一句嚴肅而重要的話「山上嚴格禁止用火,一定要注意」,一路往上這句話也一直在耳邊迴響。

往山頂上走,大樹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大,有的地方也越來越密,我們從很大的樹中間穿過,看向前面依然綠色一片,心裡還有點擔心說。前面不會是原始森林吧?

前方的一條岔路,我們停了下了腳步。在山間有路牌的地方可以得知其中一條路前面是走不通的,而另外一條路是通往山頂看大樹王的方向。而我在徵詢孩子意見的時候,孩子說「我們先去這條不能走通的路,看盡頭都有些什麼東西,完了我們回來再上山頂」。

思索了一會兒,覺得反正都是玩嘛,去看看也無妨啊,於是我們又慢慢的走進了這條走不通的小路上。孩子媽媽已經累得氣喘籲籲,對我們說,前面那段小路我就不去了,我在這兒等你們。你們去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我和孩子決定,既然走到這裡,一定要將這段路走完,並且看一看盡頭到底都有些什麼。

往前走,這段路就特別有意思了,下面都是用大石頭,一個接一個靠在一起的這種方式往前鋪了一段小路。穿過一小段樹叢以後,看到了前方真的到盡頭了,不過前面的狀況也讓人眼前一亮。這條路在崖壁的裡面,近似於一個字母「U」被放倒,開口處對著山下,而我們人就走在這個字形的底部位置。在這條路的最頂部,也就是最末端的這個地方,向下看到一條很長很長的峽谷,從這個位置往下看。下面最深處已經不再是呈現完全的綠色,而是有一種黑黑的那種顏色。

我站在孩子的前面,對孩子說,「我們還是退到那一個稍稍寬闊一點的區域再玩一下吧」。退到這裡還意外發現一隻身體很小,腳其長無比的蜘蛛,面對這個對它既好奇又有點膽怯的動物,孩子拉了拉我的手說「走吧,爸爸往下走,媽媽還等著呢」

穿過路旁的一個寫著「風光無限好,安全更重要」的牌子。往回走和媽媽匯合

天上太陽也在提醒,請注意時間。

最後

對去過的朋友我要吹牛說「你一定沒走到這裡」,對沒去過的朋友我想說「真的裡面空氣好清新,到處都是綠色味」抽時間去體驗體驗吧!

相關焦點

  • 立夏遊天目山,爬到山頂,看到的景色讓我驚奇萬分
    山上翠竹林立,夏天的味道已經非常濃了,登上一處高臺,俯瞰掩藏在綠色中的禪源寺,以及那座非常有特色的以禪為主題的度假酒店,感覺時間真是飛快,轉眼間,人生已經步入知天命之年。第二天,也就是周六,一早乘坐景交到達海拔1100米的龍鳳尖,此時別的同事都去遊玩大樹王景區了,我和另一個同伴卻直奔仙人頂,因為我這次的主要目標,就是登頂,以園我多年的夢想。
  • 告別都市,來天目山,度過一段清閒的時光!
    ,但是漫步在酒店的每一處,都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古樸氣息,看著眼前的雕梁畫棟,頓時像是走進了一個古代的藝術殿堂,走進大堂,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中心的那一尊佛像,十分的與眾不同,對這片環境都渲染上了一層禪意。很多人來到天目山,如果想吃到當地的美食,就一定要去天目食堂,在這裡享受不一樣的風格,從外面看去就是一個簡單的農家院子,在這裡可是可以吃到不少原汁原味的天目山農家菜,最著名的還是天目山的竹筍與豬肉燉在一起,兩種香味相互融合著,吃到口中香味十足,桌子上的那一盤農家土雞,根本不需要特別精美的擺盤,就是這種緣自然的味道。
  • 走進十大名山公園·天目山 | 地球獨子
    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天目山。陸羽隱居苕溪,飲過一盞盞天目雲霧;梁昭明太子蕭統,在此日夜疾書編《文選》;李時珍彎腰佝僂,只為那能救人治病的一草一葉;寺院鼎盛之時,千餘僧侶曾在林間託缽行走……從古到今,進進出出這條山路的,有數不清的天潢貴胄、文人墨客,以及販夫走卒。他們來了又走,為一山,為一樹,為一獸,為一景。
  • 天目山北麓,七夕不去鵲橋去仙潭秘境,一個你不知道的浪漫私奔地
    遊客中心1個小時的車程,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走進遊客中心,裡面的小姐姐為我們介紹了仙潭村的旅遊資源,小小村落,>民宿多達145家,除了民宿,自然景觀也是不錯的,原生態的森林步道,鳥語花香,蝴蝶漫飛,仙境般的螢火蟲秘境,牛郎與織女,七夕之日,恐怕也會忘了去鵲橋,而來到這裡。
  • 隱藏在杭州境內的名山 天目山
    天目山早有耳聞,是杭州境內的名山。只是這次的出行,並不是我提出,整個行程我也沒有過多關心,只是跟隨小夥伴一路踏進了大自然的懷抱,因此這趟出行更多的是驚喜。天目山在臨安市境內,我們坐車到於潛鎮後轉乘公交直達天目山腳下。有兩條上山的路可供選擇。
  • 走進十大名山公園·天目山 | 流連絕頂
    整整等了三年,對於一個滿腹才華又頗有志向的青年來說,真是一段難熬的日子。也為此,甫一開始,袁宏道特別珍惜這個機會,認為這是一個大展宏圖的機會。往下的三個多月他「無一日不遊,無一遊不樂,無一刻不談,無一談不暢」。也就是在這期間,他在友人陶石簣的家中讀到徐渭遺稿《闕編》,「不覺驚躍」「如魘得醒」,從此為徐渭「恣臆談謔,了無忌憚」的詩風所傾倒。
  • 天目山的美麗與哀愁
    自古黃山被稱道為「奇松怪石傳四海」,廬山被讚嘆為「匡廬奇秀甲天下」,而天目山則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的美譽。走進山中,才知道這裡的樹的壯美與雄渾氣勢,是遠非想像可以達其項背的,人們說的「大樹王國」真是名副其實。步入山道,滿眼便是粗壯挺拔、樹冠若雲的一棵棵大樹,一株一株,一片一片,滿目青翠如潮汐湧動。
  • 去天目山賞秋可好
    秋風一掃,臨安就變紅了。秋天明明很鮮豔啊!,最不能錯過的一處景便是這「五世同堂」有著一萬二千多年的古銀杏樹了;老,周恩來、徐志摩、李白等名人都到過天目山!與山為伴,倚樹而生,品一盞茶,伴著茶香閉目養神;讀一本書,看著文字思考人生
  • 去臨安天目山賞秋
    ,最不能錯過的一處景便是這「五世同堂」有著一萬二千多年的古銀杏樹了;,周恩來、徐志摩、李白等名人都到過天目山!與山為伴,倚樹而生,品一盞茶,伴著茶香閉目養神;讀一本書,看著文字思考人生;聽一首歌,聽著律動輕輕舞動。
  • 廣東第38高峰角苗嶺,大東山腹地的一處遙遠秘境!
    本公眾號致力於發布戶外出遊信息;發現美麗風光,探索自然秘境,歡迎留言報料。角苗嶺,海拔1553米,隸屬於廣東大東山脈,位於陽山縣與連州市交界處,為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大東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界山。除此之外,在網絡上找不到任何有關它的資訊。(下圖為角苗嶺航拍)
  • 東西天目山七尖兩日連穿攻略
    天目山古名浮玉山。《元和郡縣誌》載:「天目山在縣治北六十裡,有兩峰,峰頂各一池,左右相對,名曰天目。」這就是天目山名的由來。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西天目山南坡,東經191°24′11〃~119°27′11〃,北緯30°18′30〃~30°21′37〃。面積4284公頃,包括橫塢、火陷山、青龍山、白虎山、裡曲彎、裡外橫塘、西塢、石雞塘和仙人頂。
  • 只為看太平山山頂的晨曦,住在「塵外」
    夏日的早上在花叢中品茶、插花,或延著院子散步,只是為能慢慢悠悠的看山頂的晨曦、日升,忘卻瑣事,一身輕鬆,仿佛活在塵世之外——成都太平山《塵外》民宿。「梁老師」,我們都愛這麼稱呼《塵外》民宿的仙女主人,我問她為什麼會在這裡開一個民宿,她說喜歡,遇見這個房子時就是因為她喜歡爬山,爬到山頂看日出看晨曦中的山霧,自己在城市邊緣的山頂上,置身塵世之外。
  • 香港:徒步太平山頂
    紫色線條是從山下克頓道巴士站的起點到山頂的盧吉道和夏力道的交匯處。紅色線條是山頂360°的觀光小道。上坡走了幾百米,進入龍虎山郊野公園,這裡有健身徑,有休息亭。一段路後,到了松林廢堡入口(不是必去的,第一次有點好奇),這是抗戰時期留下來的。
  • 深入陽山一處神秘洞窟,只為探尋傳說的仙娘寶藏!
    本公眾號致力於發布戶外出遊信息;發現美麗風光,探索自然秘境,歡迎留言報料。靘霧山是當地村民心中的神山,山頂修有充天仙娘廟,傳說心誠的人來到這裡有求必應,因此香火日日不斷。很快,我們全部到達豎井底部,洞底堆滿了坍塌下來的碎石,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斜坡,從洞底往上看,狹窄的天空就象一扇小小的窗戶。
  • 福洪鎮有一處藏著的龍谷秘境
    大家好,我是杏花姐姐,今天給大家帶來龍谷秘境,猜猜看,是哪個地方? 龍泉山脈之中,橫貫隱伏著一段近10公裡長的開闊河谷,青山連綿,秀水清淺,鐵路公路水路並行,兩岸田土,直上半山,村落點綴,果蔬滿眼,春來桃紅李白,宛如雲錦煙霞。櫻桃掛果,火紅晶瑩,沿路滿坡,靜待人來。
  • 浙江臨安天目山
    天目山,是浙皖兩界山,有東西二峰,峰上各有天池,故曰天目。去天目山也有從從安徽屯溪而上,但山陡難行,故人多從杭州臨安而上。幾年前的中秋節早上7點20分,火車準時到達了杭州火車站,沒有人們想像中的擁擠客流,一個小姑娘說,「這大過節火車上都沒什麼人,都是空的。」不但火車上沒有客流,景區沒有多少遊人,生意難做,店主小販們都是這樣嘆著。
  • 藏於天目山的這家民宿將驚豔整個冬天
    在天目山山頂之上,一幢白色極簡建築在青山綠水間顯得特別壯觀,與古樸而靈動的自然世界融為一體,神奇而夢幻。從杭州市區至臨安天目山風景區,開車可直接抵達「斐文」,一路風光無限,歸隱山林的愜意,就由此開始!
  • 新發現一處耍雪秘境!一站式打卡雪山、雲海、星空!
    原文標題:新發現一處耍雪秘境!一站式打卡雪山、雲海、星空!趁不收門票趕快去!這裡還有不輸牛背山的雲海風光這裡就是令去過的人皆為之著迷的華尖山這裡是戶外人的天堂華尖山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冷磧鎮黑溝村,山頂海拔3540米,雖然沒有牛背山那麼的有名氣,但是風景一點也不遜於牛背山
  • 爬山「不走尋常路」 ,13歲孩子迷失天目山中
    不可預料的後果出現時,刺激和冒險變成了打擊和危險——來自江蘇新沂的5名驢友從天目山登山探險下山時迷路,其中還有一個13歲的孩子……驢友組團走野路迷失天目山1月1日下午6點,杭州臨安於潛鎮。「接到指揮中心指令,有四男一女共5名驢友爬天目山下山途中迷路了,他們在山上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下山的路,需要救援。」
  • 一次只接待一組客人的秘境方舟酒店:在雲端森林裡的浪漫私享
    水又漸消,到十月初一日,山頂都現出來了。                              靈 感 源 於 傳 統 樹 屋而在斯裡蘭卡,有一處密林深處的方舟(The Ark)。有一次我和當地朋友驅車前往波隆納努瓦(Polonaruwa)區域,遠遠看見樹叢中有枝條搭建的「樹屋」,樹下有簡易的梯子,可以爬到樹上去。於是我問:「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