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麗江多年的人物,納西族的發展歷程,十分傳奇的少數民族

2021-01-20 愛雙說史

木府土司是麗江的土皇帝,他統治了麗江470年咱們先說說納西族,納西族最早是由羌人的後代和當地的土著融合形成的。從西周到秦漢到魏晉納西族以遊牧和畜牧為主為生。大約在公元50年時,納西族建立過自己的國家。而且向大漢王朝,歲歲納貢。

公元1382年,納西族的首領阿甲阿得率部投奔朱元璋。這時的納西族已經有了自己的領土軍隊。朱元璋賜木姓,封阿甲阿德做麗江土知府。這就是麗江的第一任土司。這時木德已經70歲高齡。在這之前,納西族沒有姓氏,只有名字是父子連名制。木姓在納西族內部,是貴族姓氏的存在,只有嫡系才能姓木!外來人一般姓和!在木府歷代土司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木增(也叫阿宅阿寺)。

木增在公元1597年11歲時做土司。目中知曉,十分喜愛漢族文化,受父親木青的影響,自小熟讀詩書。他在納西族內部推行漢族文化。信奉藏傳佛教。使得納西族從遊牧民族慢慢的發展成為知禮守規矩的漢化民族,木曾的功勞可以說最大。木徵不但是個偉大的土司,還是一個多產的作家。木府土司能在力量存在400多年,可見木府得強大,納西族的團結!納西族有很多傳統節日,我比較喜歡三朵節,相傳三朵神是麗江的本土神,三多神是一個騎白馬穿白甲持白茅的戰神。納西族人認為他是最大的保護神,能保佑族人安康,所以每年二月八日都會祭祀三朵神!雲南麗江木府是麗江的政治文化中心,它的建築很有特色,他的建築從明代到清代。都是仿照皇家園林的建築來做的,氣勢宏偉。

第一次聽看到幕府,聽到木府土司這個名字是在木府風雲這部電視劇裡頭。我非常喜歡他們的服飾,裝束非常漂亮。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讓我覺得納西族的勇士特別多,然後武功也特別好,軍隊非常的龐大。作為麗江的土皇帝,他掌握了麗江的土地礦藏,雲南的礦廠非常的豐富,像金礦,銀礦,銅礦,鹽礦。也難怪在這部電視劇裡,木府裡的女人,穿金戴銀衣飾華麗。像木曾的奶奶羅世寧,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非常有威懾力。木府在麗江,經過400多年的經營他的資本是我們所不能想像的,非常的富有,他們不但富有,而且精神生活非常的豐富,你項目曾木青他們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家。

我是看到這個才喜歡上納西族文化。有機會去麗江的話,可以去木府看一看。我們今天所說的土司都是雲南一帶的雲南西南一帶的圖像,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土司,他們主要就是在少數民族,他們與漢族的生活習慣呀,信仰都特別的不同,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土司制度,讓他們的組裡的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是族長,來擔任他們的領導者。在歷史上,明代和清代這兩個時期,土司制度是非常鼎盛的時期。樸實,擁有自己的宮殿什麼的都照的十分的豪華。

中國是一個有56個民族的大國家,在治理少數民族的方面,像雲南麗江那邊有土司,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土司頭人等等,有許多。無非就是當權者希望他們歸順,但是呢,少數民族的人民就不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信仰,以及所幾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文化。造就了一大批的土司土知府等。在保留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文化的基礎上,還能實現統一他們的目的。以前的人壞主意就是多,這樣都能行。

相關焦點

  • 雲南最低調的古鎮,納西族民風十分濃鬱,再現了20年前的麗江古城
    而外國遊客更能被白沙古鎮的魅力吸引,白沙古鎮被稱為「20年前的麗江」,是納西族人最開始的聚居地,也是木府的發祥地,明清時期的有壁畫也被保存得比較完整,在這裡可以充分感受東巴文化。相比於完全開發了的大研古鎮和束河古鎮,白沙古鎮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被開發的,這裡還是最初的古鎮樣子。這裡店鋪很少,一般只賣扎染布和復古小飾品。
  • 麗江radio -- 納西族作家筆下的《清香原野》
    12月2日,由雲南省文聯、中共麗江市委、麗江市人民政府、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木琴香女士《清香原野》新書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在麗江古城木府玉音樓舉行,該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了一個納西族女性的
  • 【麗江全接觸】《清香原野》:一個納西族女性的「萬裡紀行」
    >12月2日,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新著在當天的研討會上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認為,圖文並茂的散文作品《清香原野》是一部具有創新創意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給人以美的感受,其為納西族女性文學增添了異彩,也為繁榮少數民族文學百花園做出了卓越的努力和貢獻。
  • 大理—麗江,他們納西族的文化,很幽默
    因為只有我們兩個是住在束河古鎮,其他的都住在麗江古城,所以我們比較特殊,是導遊開小車來接的,其他的坐的是麵包車,而且還挺擠的,一路上,導遊和我們聊天,向我們講解他們納西族的文化,很幽默。大概11點到達拉市海,也就是他們的村落拉市鎮,上個廁所後,大家開始上馬,開始我們的茶馬古道之旅。
  • 二十年代麗江,玉龍雪山納西族生活
    【麗江市玉龍縣白沙鎮玉湖村】該村位於麗江玉龍雪山(連綿雪峰十三座)的南麓,距離麗江古城約十公裡。此地早期村民是為納西王養鹿之人,亦被稱作竄闊羅。玉湖村距白沙鎮八公裡,面積逾七十平方公裡。全村耕地逾四千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
  • 雲南麗江古城的木府有怎樣的歷史故事?
    如果去彩雲之南旅遊,麗江古城是一定要去的;如果去了麗江,不看木府,那麼你的麗江之行便是不完整的。木府坐落於麗江古城獅子山下,佔地百餘畝,氣勢恢宏,美輪美奐。木府是納西族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土司執照這些少數民族的土司家族,完全成為了他們所佔據土地上的土皇帝,土司的職位也世代傳承,與皇帝無異。甚至許多土司在其統治的土地上仍實行著奴隸制,對其領土上的居民更是生殺予奪。
  • 研究發現:雲南納西族東巴文化與西藏苯教文化同源
    「雲南納西族東巴文化與西藏苯教文化是同一或同源文化,苯教曾在一定歷史時期對東巴教產生過深遠影響。」西藏自治區社科院原副院長、藏學家巴桑羅布的這項研究成果,印證了古代西藏與周邊地區文化交融的歷史。東巴文化是中國納西族古代文化的重要內容,因保存於東巴教而得名,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 楊福泉:一位納西族人類學者的學術心史(下)
    對西南少數民族之間關係的研究少,我因此選擇了納西族和藏族的關係進行研究。這是一個原因,而另一個原因則基於歷史上納西族藏族歷史關係的豐富多彩。明朝的時候,由於明廷將麗江視為「西北藩籬」防範吐蕃,木氏土司又積極擴展統治領域,因此戰事比較頻繁。兩個民族在數百年中相互打了很多的仗。
  • 麗江藏傳佛教壁畫及其歷史研究
    麼些蠻地區「百有餘年」處於吐蕃的統治之下,[8]在文化上深受吐蕃影響。吐蕃政權滅亡後,麗江一帶長期在大理政權的控制之下。元代,忽必烈南徵大理經過納西族地區,打破了納西族部落之間相對封閉的狀況,在元朝的統治下,納西族地區得到很快的發展。
  • 【對話】楊福泉:一位納西族人類學者的學術心史(下)
    對西南少數民族之間關係的研究少,我因此選擇了納西族和藏族的關係進行研究。這是一個原因,而另一個原因則基於歷史上納西族藏族歷史關係的豐富多彩。明朝的時候,由於明廷將麗江視為「西北藩籬」防範吐蕃,木氏土司又積極擴展統治領域,因此戰事比較頻繁。兩個民族在數百年中相互打了很多的仗。但是納藏兩個民族卻沒有因此成為世仇,而是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長期保持了密切的聯繫,麗江成為納藏貿易和藏傳佛教噶舉派的重地。
  • 麗江納西族殉情、蠱毒揭秘
    新科學時代,麗江納西民族中真的還有這樣的習俗?走進麗江,為你揭秘。外行到麗江,可以說是去看熱鬧。雖身處麗江多年,但對於肖巢等外來人來說,僅是邂逅麗江的安靜氛圍,聽說麗江有殉情和蠱毒等故事,很是讓他吃驚不已。玉龍雪山下獵鷹谷員工和四堂就親聞了這樣的故事。
  • 在麗江遊玩,感受納西族最古老的象形文字魅力
    納西族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據記載,是古代羌人的一支據《華陽國志》記載,東漢(公元25-220年)末年,該地區有「摩沙夷」活動。唐代開始,納西族先民分布記錄較詳細圍繞如今的麗江地區,分布著大量的納西族先民們,而且因為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納西族無論是在語言,文字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我們跟著如今分布在麗江周邊的納西族同胞,一起走進納西族同胞家裡,一起感受納西族文化。
  • 納西遺風的白沙古鎮,麗江最低調古鎮,遊客:這才是嚮往的麗江
    在玉龍雪山之下,距離麗江城北約16公裡的地方,有一座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古樸的小鎮-白沙古鎮。這裡是「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納西族人民在麗江最初的聚居地。作為古時麗江最大家族「木氏家族」的發祥地,在宋元時期小鎮就十分的繁華,是麗江商貿、政治、文化的中心。
  • 麗江白沙古鎮:納西族文化的發源地,歷史的見證者!
    白沙古鎮位於麗江城北約10公裡,北臨玉龍雪山,南至龍泉,西依芝山,是納西族的古都、世界級「古納西王國 」 ,曾經是納西族麗江政治、經濟、商貿和文化的中心。作為納西族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納西族木氏土司在白沙積累了規劃城鎮的經驗。如今,這裡給人的感覺也更原味。
  • 雲南麗江古城,歷經八百年滄桑至今保存完好,還有納西族獨特風採
    歷經八百年滄桑的雲南古城保存至今,還有納西族的獨特風採,麗江古城坐落於雲南省麗江市麗江水庫中部,海拔2400多米的玉龍雪山之下,總面積3.8萬平方公裡,人口2.5萬。麗江古城是我國唯一一個沒有城牆的古城,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城牆的歷史文化名城,據說,古代麗江世襲統治者的姓氏是木星,如果建城的話,很難說是在「京」上加了木字,裕隆山玉龍山)南麓麗江(麗江古城,原為納西族、白族、藏族、漢族等各民族的建築藝術精華,早已融於其中,屬於世界文化遺產。
  • 麗江有個納西族村莊,《野生廚房》曾在此錄製,玉龍雪山抬頭可見
    在麗江城北部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的玉湖村租了民房,在這裡悠閒地度過。納西族是擁有我國罕見語言和文字的少數民族,他們說納西語,寫東巴文字,麗江的巴士上印著漢字和東巴文字,另外,納西族的男性主要在家裡寫琴棋書畫。
  • 麗江旅遊讓人慾罷不能 文藝青年的必遊之地
    麗江古城區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麗江自古以來是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麗江古城是保護燦爛文化少數民族保護良好的老城區,是雲南省納西族少數民族麗江自治縣的中心城鎮。
  • 納西族「東巴紙」被炒作 真正的傳承人被邊緣化
    東巴造紙技藝是一種非常獨特、古老的少數民族手工技藝,然而,隨著雲南旅遊業的發展,仿冒的東巴紙充斥旅遊市場,致使真正的東巴紙幾無立錐之地,東巴紙傳人也失去了生存空間。  納西族歷史悠久、文化獨特,普遍信仰東巴教。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稱為東巴,東巴經是東巴念詠的經書,而東巴經的書寫用紙稱為東巴紙。納西族地區的俗語說,只有用東巴紙傳抄的東巴經才是真正的東巴經。
  • 納西族的火把節,使麗江更美麗,使人們更快樂
    納西族的火把節使麗江更美麗,使人們更快樂看完了瀘沽湖再回到麗江,正趕上納西族人的火把節,這真是一個幸運啊,因為火把節是納西族人一年當中盛大而歡樂的節日,世世代代沿襲不斷。碰上了,高興!這時的麗江,秋風徐來,白雲半山,高天送爽,雪山送涼,綠草茵茵,鮮花怒放,好一派怡人秋光。真服氣人家納西族人的智慧,選擇這個無論是仙翁還是仙姑都會興奮得直想得瑟一番的漂亮季節裡舉行火把節,那真是天地人和,相得益彰。
  • 麗江納西族放鷹人
    麗江納西族的放鷹人到了秋天后手上總是架著鷹,帶著心愛的獵狗滿山遍野的奔跑,開始一年一度的秋圍。他們手上的獵鷹毛色油亮,鷹的眼睛放出炯炯的神採,放鷹的人時不時的為自己喜愛的獵鷹梳理羽毛。獵狗在放鷹人前尋找著獵物,當獵狗嗅到獵物的味道時就會拚命的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