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境遊熱潮帶來消費紅利 走出去發展謀求共贏

2020-12-24 央廣網

中國旅遊企業,揚帆出海正當時

在2017北京國際旅遊博覽會上,來自波蘭的安娜(左)和來自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的張鳳媚合影留念。

人民視覺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出境旅遊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中國旅遊企業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通過兼併收購,中外企業聯手為旅遊者提供高品質的體驗和服務,滿足遊客「消費升級」的需求

境外遊穩定增長,中國旅遊企業加快全球布局

中國旅遊業界無論是投資併購還是業務拓展均表現出全球化的趨勢,近兩年中國旅遊企業拓展歐美市場更為頻繁

日前,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發布數據顯示,全球598個旅遊目的地在2017年上半年共迎來5.98億國際遊客,同比增長3600萬人。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全球主要客源市場的跨境旅遊需求推動了全球遊客數量的增長,中國、加拿大、法國、美國等國持續表現出穩定的跨境消費增長態勢。

面對蓬勃發展的旅遊業,近年來,中國旅遊企業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兼併收購成為熱點,投資布局的全球化更加明顯。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統計,2016年中國企業在海外的酒店投資就超過100億美元。

近日,中國最大在線旅遊公司攜程與美國馬格努森酒店集團正式建立合作關係,通過對優質地接社進行戰略投資與合作,更好地把控目的地服務的質量,提供從預訂到出遊一站式服務,為數量日益增長的出境遊旅客爭取更多入住優惠。此前,攜程與美國三大華人旅行社達成戰略投資與合作,全面布局北美旅遊市場。據估計,隨著四方合作的達成,每年將服務中國赴美旅遊者100萬人次,相當於每3個赴美遊客就將有一人選擇攜程。

2016年11月,攜程與英國天巡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達成收購協議。這是攜程在構建國際旅遊生態圈的道路上的又一次布局,標誌著其國際合作與國際化進程邁出新步伐。

停靠於義大利威尼斯蒙法爾科內的「盛世公主」號郵輪今年3月開啟首航。這艘郵輪專門為中國遊客量身設計,計劃在中國全年航季運營。

新華社發

中國旅遊企業海外投資的案例不勝枚舉,2015年,錦江集團併購歐洲最大的經濟型酒店集團,開元旅業集團斥資1050萬歐元收購德國的金鬱金香飯店,復星國際收購法國著名度假村集團地中海俱樂部,富華集團1.3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柏悅酒店,港中旅4億英鎊收購英國55家酒店等。

業內人士分析稱,中國旅遊業界無論是投資併購還是業務拓展均表現出全球化的趨勢,近兩年中國旅遊企業拓展歐美市場更為頻繁。從投資領域看,除了傳統的酒店、景區外,在線旅遊預訂平臺和旅遊航線等增長較快。

通過合作,中外旅遊企業在收客渠道、資源採購和分配、各自優勢業務上進行深度協作,目的在於提供更多元化、高性價比的產品,同時聯手為旅遊者提供高品質的體驗和服務保障,滿足遊客「消費升級」的需求。

提升服務質量,讓出境遊像在國內一樣方便

旅遊業與零售、金融、網際網路等產業的融合不斷加深,出境遊業態更加多元化,中外旅遊企業合作模式在不斷拓展

放眼世界旅遊市場,出境遊行業正在經歷變革,出境遊的個性化需求快速上升,消費正在升級。旅遊業與零售、金融、網際網路等產業的融合不斷加深,出境遊業態更加多元化,中外旅遊企業合作模式也在不斷拓展。

「在最近發生的倫敦地鐵爆炸事件和墨西哥地震中,我們快速運用科技手段,識別出客戶位置,在最短時間內給予響應和救助。另外,攜程當地的領隊、地接、導遊遇到緊急情況也會伸出援手,幫助客戶。」攜程執行長孫潔介紹說。

作為一家從呼叫中心起家的在線旅遊公司,攜程將「服務」當作全球化背景下著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為了讓海內外消費者體驗到更好的服務保障,公司不僅有中文客服,還組建了包括英語、日語、韓語等在內的多語言客服團隊,並計劃在歐洲多地設立服務聯絡中心,推出了國際版網站和手機應用,用11種語言服務全球遊客。

目前,攜程擁有的註冊會員數量已經超過3億,其中外籍會員數量已超過2500萬。中國遊客可以通過便捷的手機端,獲得數以千計的美國遊新產品,在國外預訂酒店或機票的體驗與國內一樣。攜程全天24小時的全球服務給用戶帶來了很大幫助,無論用戶到世界哪個地方去旅遊,攜程團隊都會向他們提供幫助。

據了解,去年11月,攜程率先在國內在線旅遊行業中大規模使用客服機器人。客服機器人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攜程機票部門的服務效率。與傳統電話客服相比, 客服機器人的效率最高可提升10倍以上,用戶需求一次解決率達到89%。

面對攜程等行業巨頭在海外以投資併購布局旅遊業,阿里巴巴在線旅遊平臺「飛豬」聚焦中國用戶,以酒店為切入點,撬動整個海外遊市場。近日,阿里與美國酒店業巨頭萬豪國際集團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中國遊客將可以通過阿里「飛豬」平臺訂購萬豪旗下的酒店。「如果中國遊客的出境遊變得像在國內一樣方便簡單,將會大幅提升出境遊的人次。」阿里巴巴公關部楊樹解釋說。

聯手國際領先夥伴,著力加強本土化經營

中國旅遊企業必須逐步強化其滿足本地遊客需求的能力,本土化經營是必修課

鉑濤集團是中國擁有酒店品牌數最多的企業,旗下擁有近20個品牌。如今,鉑濤在「一帶一路」區域已開門店超過1300家。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斯裡蘭卡等國家,均能看到鉑濤旗下酒店品牌的身影。

鉑濤集團國際部執行長林偉標告訴本報記者,從中短期層面看,中國旅遊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優勢主要是享受了中國遊客出境遊熱潮帶來的海外消費紅利。「當然,以中國出境遊消費者為目標群體進行海外擴張是最易見效及風險較低的擴張模式,但從中長期層面看,這是不夠的。」他提到,中國旅遊企業必須逐步強化其滿足本地遊客需求的能力,才能在海外長期紮根發展。因此,鉑濤的海外發展戰略除了「輕資產」之外,還有一項是「本土化」,包括會員本土化、服務本土化和人才本土化。

「服務的本土化最大難點是要清楚地知道什麼應該保留當地的特色,什麼需要進行顛覆性創新,這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林偉標說,以印度尼西亞為例,在印尼即使是經濟型酒店,也會配一個門童服務顧客,當地的消費者已習慣這種服務,而我們就會在某些酒店取消這項服務,看是否會影響酒店的入住率及客人評價。

在培養本土化人才時,也會遇到當地人才或本土合作企業的理念是否一致的問題。林偉標說,例如某個酒店從業者已習慣星級酒店的層級化管理模式,我們要求他們改變成扁平化管理的思維模式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在這方面,我們傾向於選擇年輕人進行培訓和觀念灌輸,而在尋找合作夥伴上,更多會與觀念與我們接近的華人企業合作。

2013年中國開元旅業集團收購德國法蘭克福金鬱金香飯店,並更名為法蘭克福開元名都大酒店。2016年,德國酒店行業協會把一塊歐洲酒店星級聯盟的「超四星」牌匾頒給了法蘭克福開元名都大酒店。這是中國民族品牌酒店在德國第一家高星級酒店。談及成功經驗,該酒店業主代表戴建林對本報記者表示,除了聯手國際領先企業,中國旅遊企業也在轉變思路,更多地俯下身子接地氣,從本土化經營模式入手,才能贏得越來越多外國消費者的信任。

戴建林表示,中國酒店業走向海外,最大的挑戰還在於企業文化。他舉例說,有一次酒店業務太忙,臨時想請辦公室行政人員幫忙搬搬桌椅,沒想到被員工一口拒絕。對方回答:「你聘請我來當會計,搬桌子不是我的活。」還有時候餐廳客人聊得高興,打烊了還不離開。「要在中國肯定是『顧客至上』,但德國服務員卻要求到點就走。」戴建林認為,服務業是需要彈性的,德國文化卻講究一絲不苟、照章辦事。

「旅遊企業在海外最重要的是要清楚產品定位和目標客戶群,在適應當地市場的同時,發揮中國企業的優勢。」 法國文華旅行社董事長李曉彤認為,旅遊是一個服務行業,也是一種商業運作,更是一種文化體驗。中國和歐洲國家國情不同,法律規定、風土人情也不同。因此,對歐洲市場上客戶的需求和習慣要有精準和細緻的把握,有針對性地打造有價值的旅遊品牌。

(本報記者李曉宏、黃培昭、管克江、王迪、龔鳴、俞懿春採寫)

版式設計:蔡華偉

相關焦點

  • 2005年以來中國出境遊市場狀況分析
    2.2中國境外旅遊消費總額飛速增長自2005年以來,國家積極實施「大力發展入境旅遊,規範發展出境旅遊,全面提升國內旅遊」三大旅遊市場發展策咯,出境遊便成為一種新潮,隨之帶來境外旅遊消費的增長。這種增長在於國內生產總值的不斷增加,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讓人們有能力、財力進行出境遊並消費,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帶來出境遊消費的穩步上升,並且在人們的日常開支中佔比越來越大。
  • 2018年中國出境遊消費情況及目的地分析,我國出境遊發展潛力巨大
    一、中國出境遊現狀《中國旅遊統計年鑑》對於出境遊的定義為:指中國(大陸)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國家、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進行的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病、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等活動。
  • 埃及社會主義黨總書記:中國的穩定發展給多國帶來紅利
    人民網開羅6月1日電(記者周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和進步,也極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埃及社會主義黨總書記艾哈邁德·沙班日前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說。沙班表示,自己從幾十年前便開始關注中國的發展變遷,家中至今仍然保留著許多介紹當時中國情況的阿拉伯語舊書籍。最近幾年,沙班則是每年都會訪問一次中國,親眼見證中國的新面貌新發展。「中國人民在各個領域取得成功的經歷,特別是中國年輕人在拼搏努力下實現卓越成就的故事讓我感到振奮和驚嘆。」
  • 葛磊:中國旅遊從人口紅利時代邁向人心紅利時代
    但危機中孕育著潛在的紅利,生態紅利、自駕紅利、出境旅遊市場回流紅利凸顯。對於中國旅遊的發展趨勢,葛磊預判三年之內中國旅遊整體上以內循環為核心驅動,出境遊、入境遊、國內遊三分天下的格局將被重塑。國內旅遊市場中,周邊高頻旅遊正在成為常態,網紅城市旅遊新場景不斷湧現,以西北為代表的「遠方」長線遊正在走紅。談到疫後旅遊,葛磊指出,健康、釋壓和陪伴已成為遊客消費行為主心理。
  • 盤錦:綠色發展帶來生態紅利
    盤錦,位於渤海之濱,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這裡,四季分明,風景如畫,民風淳樸。盤錦擁有世界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濱海蘆葦沼澤溼地,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溼地」。盤錦孕育了「天下奇觀」紅海灘。
  • 年味新變化 解讀春節出境遊新動向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在春節期間出境去旅遊,使世界很多地方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年味。消費能力不斷升級的中國遊客為全球帶來源源不斷的「紅利」,不少國家政府和商家也在為吸引中國遊客不斷出「大招」。同時,由於中國遊客越來越重視海外遊、海外購的品質和體驗,春節出境遊的新趨勢也在不斷顯現。
  • 【中國經濟站穩2020】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迎來「黃金機遇...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國慶出境遊消費數據:「一帶一路」沿線成出境遊黑馬
    文化和旅遊部最新數據顯示,十一國慶黃金周7天合計出境遊突破700萬人次。中國消費者走出國門、認識世界,與往年景區打卡、爆買一路不同的是,高品質「體驗式」、便捷的「數位化」出境消費需求為境外旅遊目的地帶來了「中國式」的新活力。
  • 中國出境遊消費持續世界第一 最喜歡去泰國日本越南?
    中國出境遊消費持續世界第一 北京深圳上海人最能買?中國出境遊消費持續世界第一 最喜歡去泰國日本越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國出境旅遊人口也日益增長,全世界都看好中國市場,期待中國人來旅遊,促進消費,來度假觀光,來買買買。據澎湃新聞客戶端、搜狐11月30日消息,中國出境遊規模消費持續世界第一,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目的地是泰國、日報、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美國、柬埔寨、俄羅斯。
  • 春節中國遊客出境遊消費千億 有人花幾十萬去了南極
    中新網北京2月10日電(吳濤)中國春節作為全球旅遊黃金周,2017年開年成績亮眼。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春節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總量約615萬人,增幅近7%。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和攜程聯合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春節,加上遊客目的地購物消費,中國遊客境外消費達1000億元。當地時間2016年11月22日,中國旅遊形象宣傳片登陸紐約時報廣場。
  • 天貓國際最大「出境遊購物節」, 為跨境生態方帶來新機遇
    今年的電商年中大促的618,不僅是在特殊時期拉動國內消費復甦的一個契機,同時也成為觀察國內消費者消費信心和消費潛力的一個窗口。據統計,2020年天貓618的交易金額為6982億元,創歷史新高,並且已經超越去年天貓國際雙十一的數據。  出境遊熔斷,國人將累積了6個月之久的出境遊購物熱情都釋放在了天貓國際。
  • 近萬億出境遊消費需求回流,驢跡科技搶佔發展新機遇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出境遊遊客總數達1.55億人次,相比2018年同比增長了3.3%。同時,2019年我國出境遊客境外消費超過1338億美元(約合8802億人民幣),增速超過2%。
  • 紀維德:荷蘭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最佳落腳點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7日訊(記者李晶晶)荷蘭外商投資局中國事務首席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表示,荷蘭無論從經濟的互補性上還是從拓展歐洲市場的商務環境上,都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佳落腳點。日前,紀維德和荷蘭投資局投資促進官員莊炯就中國企業投資荷蘭方面的話題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
  •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紅利加速釋放,吸引消費回流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紅利加速釋放,吸引消費回流 2020年11月17日 13:45   來源:海南日報   參與互動
  • 家電消費紅利正在崛起:90後00後將撬動存量市場行情
    賀揚||撰稿最近幾年來,一系列複雜而多變的消費現象,令眾多長期關注中國消費市場的中外研究機構們,都搞不清楚,中國消費市場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或者還是消費分層?面對同樣的家電市場和消費群體,一邊是大品牌大企業稍稍動點價格扛杆,直接將價格降下來,馬上就會引起一輪的消費搶購熱潮。說明消費基本面沒有問題;另一邊則是大量小品牌小企業,即便將價格降到成本線以下,也無人問津。這說明消費理念在升級,不只看價格低還要看品牌大、產品好、技術新。
  • 合作共贏——汶萊華人眼裡的中國夢
    >   汶萊華商傑弗裡·王說,中國夢是中國與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和平發展的夢想,中國-東協自貿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一個共贏的例子。中國-東協已成為互相依存的重要夥伴,雙方關係的發展不僅給各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亞洲地區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和平與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王說,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自貿區都是互利共贏,走共同富裕、共同發展的道路。中國富強了,東協國家也受益。  他說,中國有個傳統就是在自己發展的同時,儘量去幫助鄰國一起發展,無論在資金、技術和人力方面都給予幫助。
  • 響應金融開放走出去 廣發信用卡境外消費服務升級
    來源:中華網今年以來,從銀行到證券到保險,一項項金融領域的開放政策紛紛落地,美國運通、瑞士銀行等外資金融機構有望在中國開展相關業務。在將全球知名金融服務公司「引進來」的同時,國內金融業也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 中國外貿企業以「智」為刃 走出國門融入當地共贏共生
    這些攝像頭產品來自中國浙江一家名為海康威視企業的研發。這個誕生於2001年的中國企業,主要從事安防視頻監控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如今,海康威視在全球視頻監控設備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並在荷蘭、印度、美國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個子公司。談及「走出去」的成功秘訣,海康威視國際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姚立堅道出核心:「我們所有的技術都是自己研發,擁有全球最大的研發團隊。」
  • 銷售額大漲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中國免稅市場今非昔比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今年的新冠疫情給旅遊零售業帶來沉重打擊,但中國免稅市場快速復甦,並領跑全球。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免稅店已成為拉動內需、提振消費的強動力。
  • 中國出境遊緣何頻創新高(理性看待出入境遊①)
    據國家旅遊局介紹,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1.2億人次,這也是中國出境遊人數連續第3年居世界第一。出境遊人數攀升的同時,中國遊客出境消費也較2014年大幅增長。據全球五大市場研究公司之一GFK對旅遊市場的最新研究,2015年中國出境遊客累計消費達2290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在2014年僅為164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