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海水稻嗎?海水稻有種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之稱,不過,海水稻——鹽鹼地裡,用海水種水稻——如今變成了現實。近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廣東湛江種植專業合作社主任陳日勝成功種出海水稻。農業部海水稻專家現場考察會指出,海水稻種子是國家寶貴的資源,要大力支持開展系統研究。然而,網友們卻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包括海水稻好吃嗎?水稻會不會是鹹的?如果味道很難吃,是否可以就別種了?觀察者網了解到,廣東海水稻是用海邊灘涂內的野生水稻繁育而成,生產時用海水灌溉,海水稻也比一般水稻長勢要高。那麼,用海水灌溉出來得海水稻味道和營養成分十分關鍵,對此,媒體均沒有報導。
廣東海水稻用海水灌溉 稻穀會有營養嗎?
廣東省湛江市有關部門透露,海水稻發現者之一的陳日勝,為了海水稻繁育已奮鬥了28年之久。1986年陳日勝在湛江農業專科學校羅文烈教授帶領下,普查湛江紅樹林資源時,在家鄉遂溪縣城月鎮燕巢村海邊發現一株比人還高、看似蘆葦但結著穗的野生水稻。這到底是哪類植物呢?羅教授仔細察看後,斷定它就是水稻,一種生長在海灘涂鹽鹼地裡的野生水稻。當時羅教授叮囑他收下522粒種子進行繁育,將海水稻種子延續至今。陳日勝說,多年種植和反覆的科學實驗,海水稻子抗鹽鹼、抗病蟲害、不需施肥鋤草,還抗旱、抗澇。目前,這種海水稻正在廣東遂溪、廉江和海南等鹽鹼地開展多點試種。
廣東種出神奇海水稻確實值得稱讚,但觀察者網發現,江蘇、山東等地也曾嘗試在海邊灘涂地帶種植海水稻。因此,網友們對廣東湛江的海水稻提出5大問題:
一、種出海水稻沒問題,關鍵是好吃嗎?水稻會不會是鹹的?營養成分怎麼樣?如果味道很難吃,是否可以就別種了?
二、江蘇沿海有過海水稻,是水稻與大米草的遠緣雜交,大米草耐鹽,廣東海水稻是否也是雜交水稻?
三、廣東海水稻的推廣價值如何,因為如果海水稻只適合灘涂種植的話,要知道現在灘涂太金貴了,搞養殖更有利!
四、為什麼幾十年了還在育種,而不是開展雜交、優化、推廣?有點不真實啊?
五、現在的海邊都養殖什麼的搞得汙染嚴重,是用稻穀來吸汙染物嗎?
觀察者網了解到,海水稻夢想成真,據陳日勝最初在海灘邊發現野生水稻已有28年,也就是說,陳日勝為了海水稻繁育已奮鬥了28年之久。中國的鹽鹼地有6.3億畝之多,基本撂荒,如果都能長出水稻,以目前產量(畝產300斤)計,每年能多打1890億斤糧食,相當於現有全國糧產的五分之一。但海水稻大力推廣的前提是味道要好,產量要提高,而且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效應。
(觀察者網綜合整理,未經書面授予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