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2021-01-09 詩燁新草

唐代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有人說李太白寫這首詩時心情應該是十分的孤獨與寂寞的。

唐代李白的《獨坐敬亭山》

但我的看法,詩人或許有另一種的心境。同樣是看山,並與山孤獨寂寞地相對。同樣的境物有著不同的心情,這也許就是詩詞的魅力!

例如「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兩句卻便是如此。原兩句出自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詞。令我想到與唐代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有「情與貌,略相似」之感。更令我深有感觸的是該詞的下闕:「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原創書法作品和寫文章不易,敬請讀者指教並加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青山何山?
    辛棄疾在《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中寫道,「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其詞句之美、意境之遠,被後世廣為傳頌。而此處,青山何山?詞人又是在怎樣的境遇中寫下此般經典之作,讓我們細細品味。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
  •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注釋:邑:指鉛山縣。辛棄疾在江西鉛山期思渡建有別墅,帶湖居所失火後舉家遷之。僕:自稱。停云:停雲堂,在瓢泉別墅。
  • 《未見青山老》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今天安利一首很好聽的古風歌曲,《未見青山老》,是以冬唱的,喜歡古風歌曲的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她吧,也是古風圈知名度比較高的一位歌手了吧。她的歌曲大多以抒情為主,古風歌曲比較多,也會時常翻唱一些很好聽得歌,以冬是我也很喜歡的一位歌手,對於這首《未見青山老》,我更是情有獨鍾。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談稼軒的人生曲線
    出自《賀新郎·吾已甚衰矣》的一句詩:「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我看見青山是多麼的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的吧。這裡的辛棄疾是多麼的寂寞,遇山見山話山。我認為是沒有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句詩,雖然講的是辛棄疾的淡然,但是我認為從這句詩,他的絕望需要青山來衝淡,他的人生方向,由青山指明,有一句歌詞「青山予我,朝朝暮暮」。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61歲辛棄疾的辛酸,誰懂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眾所周知,柳如是乃明朝末年"秦淮八豔"之一,因為詞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而自稱柳如是。那麼,"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句詞出自哪裡,又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首先,這個句子出自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之手,全詞如下。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宋代:辛棄疾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罷職後的傾情於自然
    有一句詞,常常被人提起,但卻並不知道其出處,我原本也不知道,一查才知道作者是辛棄疾。這句詞就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初聞這句詞就讓我驚嘆,特別有一種意境美。這句詞的意思是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直白的翻譯過來就沒有了詞的美感,但依舊能體會到詞人心中的閒適,再略帶一點苦悶,也有種自嘲的意味在裡面。
  • 「常見歌單」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青山入我懷》演唱:Winky詩作詞:Winky詩作曲:Winky詩風送燕歸來 雨幕開停歇朝雨時 雲靉靆臨窗迎春回 芳菲再攬將春深處 青山入我懷趁曦露 手將春心摘再文火 茶香擁金臺借爐暖 散幾分料峭春寒落英處 拾春入春袋待他日薰風南來將眉山輕描粉黛逢秋時便收盡滿山斑斕山入懷 爾入我夢來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自戀又惆悵的辛稼軒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假設他們二人相見,子會不會曰:」稼軒,你很像我的弟子曾點·····平和高雅「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同樣的自戀自負,這也是自敬自愛。李白「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辛棄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同樣許多愁,兩個人的愁誰更多?
  • 攝影怎麼表現出「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多如是。」的意境?
    關於青山的還沒寫過,今日繼續。「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多如是。」出自宋代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甚矣吾衰矣。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的自信豪放與灑脫不羈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那一日,辛棄疾獨坐停雲堂內,看山光水色有感而發,就仿陶淵明思親友而寫的《停雲》作了首詞,其中一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也成為後世熟知的經典之句,那麼,辛棄疾這首以《賀新郎》為詞派的詞究竟說了些什麼呢?這首詞首句感嘆,「我」已經很衰老了,平生交往的朋友如今還剩下多少呢?
  • 春花秋月,淚雨風塵,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我是惜夢,你有故事,就來找我!你我雖未見過面,卻能傾聽你的故事,寫出你的故事!作者:惜夢,情感文章作者!一個女子,身世卑微,命運多舛,卻不甘沉淪,奮起抗爭,最終把人生活出堪比青山碧水之炫彩,數百年來,多少人探究其間尋問:她是怎麼做到的?打開她的人生履歷:生不逢時,年僅8歲被賣入青樓。跌宕起伏,13歲被權貴納身為妾,二年後家境變故再度委身舊業。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到底有多甜
    ,唯你看我是青山。我見眾生皆草木,唯有看你是青山。應該是暗戀者最真實的意境了。有沒有想到誰?是不是感覺到心在撲通撲通的亂跳?想到有點想哭?不過這麼久沒有談戀愛的你還知不知道那滋味?不過至今他們好像都沒有什麼其他的故事發生,我想可能在後來的某一天我們會不經意的說出心裡的話,那我希望你回答在一起好嗎?
  • 中國奇女子: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次日草衣道人為二人引薦,兩人話語相投,一見如故。在日日相處中,兩人都被對方的才情折服,愛情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在兩個相差三十六歲的人間滋長。柳如是拒接了向她示好的青年才俊,獨獨鍾情於錢益謙,錢益謙亦不顧世俗禮法,以正妻之禮迎娶秦淮名妓。婚後,兩人遍遊祖國大好河山,郎情妾意,好一對神仙眷侶!
  • 詩詞欣賞:辛棄疾的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於是查資料,了解其身世,驚見其書墨還在,知其名來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一時目之為才女,慨然有傾慕之情。而後經過了幾年時間,我讀古詩詞,讀到辛棄疾詞作《賀新郎》,方恍然知「應如是」句出處。嘆此詞仿佛說我自己,一口氣連續讀了好幾遍。有些感慨,沒經過,不會生出。沒有相同的感慨,讀此類文章也不會產生共鳴。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如果想看到更多相關分享,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感謝作者【知了】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坐標:湖北省 鹹寧市先來張騎行照片,來掃掃這兩個多月陰雨天氣的陰霾吧養肉肉3年多,自家陽臺已經養滿,眼看著完全滿足不了我這顆蠢蠢欲動的心,就籌劃著,要不?直接弄個基地?自娛自樂以肉養肉?不得不說,做自己特別喜歡的事,真是一件特別棒的事情!下了決定後,好多天都睡著睡著夢裡笑醒了……(這裡,必須要感謝我那個話不多的老公,他雖然總是嘴硬,說話不太好聽,可我就是知道,他還是願意支持我的。
  • 我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看我應如是
    闊別經年,我又來到了大別山。想要感受自然風光的美好,不如去一趟大別山;想要領悟紅色革命精神,繼承先輩遺志,更是繞不開大別山。正好,二者我兼而有之,此行更是不可避免。到了大別山,一定要攀登來榜馬元寨。古代文人墨客遊覽名山,大多逸興遄飛。就如「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這種情景,恐怕只有大才子唐伯虎才能感受到。
  • 《乘風破浪的姐姐》萬茜,你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你應如是
    我一直在田野觀察,究竟女性喜歡什麼類型的女明星?五官銳角多,過於精緻的,好像不討喜,會讓她們覺得帶有攻擊性和侵略性。何況普通人長這麼美豔的並不多,難有代入感。比如這一位:只是論美貌度,有點逐步降維的感覺,早期的女性觀眾緣確實很好,第一位有多年的冷清秋濾鏡,第二位立人淡如菊的文藝女神人設,再加上支教這種討喜的行為;第三位是打著「小董潔」的旗號出道的,受唐人力捧,觀眾緣說不上多好,但也不壞。
  • 我見青山多婀娜,料青山見我也如是
    我知道最近的電視劇都很火,比如什麼: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還有一部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我寫到這裡,你們就發現了,原來喜歡看段子的也可能會喜歡看憂傷。因為當你憂傷的時候,你看到的段子也不會帶給你快樂。正如我見青山多歡樂,料青山見我也愉悅。所以我們的情緒是鏡子,當你快樂的時候,你見到的都是快樂,當你想罵誰的時候,可能他也在罵你。
  • 我見青山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知我者,二三子。 此詞從引言到詞本身,兩次提及淵明及他的「停雲」詩。提到「停雲」,我覺得許是為應詞中思親友之意。從這首詞最廣為流傳的名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來看,未免不是對這位「千古隱逸詩人之宗」以及他的《飲酒》詩及其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最高致敬。
  • 前和灣村: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圖文:五月 配音:張培華一道道嶺來,一道道灣,一道道溝來,一道道坎......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行進山中,耳邊不覺蕩起一首首悽清哀婉的山鄉民謠。村口席地圍坐的古樹、古井、古廟,仿佛在討論一個關於根—源—魂的哲學問題,滔滔如落葉,烈烈如湧泉,嫋嫋煙霧下,不舍晝夜,無論冬夏,倒讓身後排列有序的紅樓洋房——這些高大俊美的後生子們,因腹無鬥墨而面面相覷,怯怯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