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激進反對派全軍覆沒得票不足1% 分散泛民選票

2020-12-20 觀察者網

香港4年一度的區議會選舉投票在11餘22日晚上10點半結束,363個選區的點票工作用了六個半小時完成,清晨結束,共點算約146萬7000張選票。目前,當選人名單全部出爐,建制派方面,第一大黨民主建港聯盟(民建聯)繼續贏得最多議席,連同自動當選,合共奪得119個議席,佔總議席三成,但因取消委任,較上屆少17個議席。工聯會贏得29席,與上屆持平。另外,新民黨與公民力量合併後,贏得26席;自由黨取得9席,數量與上屆相同。

泛民主派方面,成績較上屆理想,連空降參選的「傘兵」,有105人當選。當中,民主黨奪43席,較上屆少4席;新民主同盟的當選率最高,16人出選,取得15席;公民黨有10人當選,較上屆增加3席。至於超過五十名首次參選的「傘兵」,有至少七人當選。

不過據香港傳真報導,有意思的是,那些整天把自己扮得跟英雄一般的香港「激進反對派」——「人民力量」、「熱血公民」及「社民連」,在這次選舉中全軍覆沒了!總共得票不足1%。

不曉得這些「激進反對派」是什麼人?回憶一下非法「佔中」最兇的那一群,再回憶一下「反水貨客」戴口罩的那一群,再回憶一下鼓動「港獨」的那一群……統統都有他們的份!

現在全都被選票OUT了!

但是,「激進反對派」的參選,卻成功「鎅走」(即拿走)泛民候選人少量票數,令他們輸給建制派。最明顯的例子是民主黨的何俊仁和民協的馮檢基兩位政壇元老:熱血公民鄭松泰取得391票,令何俊仁以277票之差輸給獲鄉事及建制派支持的前律師會會長何君堯;至於出選深水埗麗閣選區的馮檢基,則被舊屬黃仲棋「鎅走」215票,以99票之差敗給民建聯新人陳穎欣。

梁振英:香港民主政治一次非常好的實踐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向傳媒總結選舉時說,整體投票和點票過程大致暢順,各項安排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和誠實的原則。選管會將詳細檢討是次選舉安排,並在三個月內向行政長官提交報告。

區議會選舉全日共有約146萬8000名已登記選民投票,累積投票率約為47%,投票率和投票人數都是歷來最高。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市民踴躍投票,說明市民越來越重視區議會的功能和作用。

特首梁振英(左二)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右)、選舉管理委員主席馮驊(左一)主持倒票。

梁振英與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昨晚於投票結束後,巡視愛蝶灣基灣小學的點票站。他表示十分高興見到市民踴躍投票,重視投票權利,積極參與區議會的選舉。

梁振英說,本屆政府非常重視和區議會的合作關係,因此授權區議會掌握地區機遇,解決地區問題。他表示選舉進行比較順利,是香港民主政治一次非常好的實踐。

梁振英不猜測投票人數高的原因,他表示上一屆競逐的議席有336席,今屆有363席,多了約10%,這個客觀數據可以作為參考。馮驊表示,三個最高投票率的選區為荃灣、南區和深水埗,對於投票率高,他感到很高興。此外,馮驊還提到此次區選共收到關於選舉的投訴2429宗。

港媒:反對派總體上初嘗「票債票償」苦果

香港《文匯報》11月23日社評: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昨日塵埃落定。本屆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為47%,是歷來最高。雖然截稿時多數選區選票仍在點算中,但各方觀察預計,建制派將贏得多數議席,反對派總體上初嘗「票債票償」苦果。區選結果會清楚反映本港民心所向,反映選民求發展、求安定、重民生,極之厭倦政爭和泛政治化,拒絕區議會政治化,因此用選票支持實幹理性、紮根基層、真心為民的建制派,懲罰激進亂港的反對派。尊重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維護繁榮穩定是市民最大訴求,議員實幹為民是市民的最大期盼,所有從政者應該認真分析、領悟區選結果包含的意義,更準確掌握民意所向、香港發展方向所在。 

本次區議會選舉,是違法「佔中」失敗、政改方案被反對派「捆綁」否決之後首次全港性選舉,建制派和反對派對選舉都高度重視,加上出現一些「佔中」催生的「傘兵」參與,因此選情備受關注。在選舉投票率創出新高、選情激烈的情況下,建制派連連報捷,反對派議席失守,結果顯示,市民對區選態度務實理性,看重的是候選人實幹的往績和理性的政綱,求發展、求安定、重民生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民意。

根據以往選舉慣例,輿論普遍認為,高投票率有利反對派選情。但是此次區選結果說明,時移勢易,近年香港社會泛政治化日益嚴重,尤其經歷去年的違法「佔中」及今年政改方案遭反對派「捆綁」否決,香港政爭內耗、社會撕裂引發市民極大不滿,市民參與政治的心態和支持取態也在變化。

過去一年的連串政爭衝突,社會泛政治化愈演愈烈,對香港能否繼續維持良好法治,能否繼續成功落實「一國兩制」,能否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新機遇,能否保障長期繁榮穩定、市民安居樂業,均構成嚴峻挑戰。所有真心希望香港好、希望下一代能有美好未來的市民,都非常期盼香港能儘早擺脫政爭,走出困局。這就是此次區選的政治大背景。

香港「激進民主派」在此次區議會選舉中全軍覆沒,得票率僅1%,但是分散了泛民主派的選票。

此次區選投票率高、建制派贏得多數議席,顯示選民對香港政爭泛濫忍無可忍,沉默的大多數用手中的選票向激進亂港的反對派「說不」,顯示市民的政治取態更加清晰堅定,投票取向最終決定於誰能維護香港的整體利益和市民的切身利益,誰對香港的未來負責任。香港市民對政治並不冷感,不會對違法亂港的行為坐視不理,懂得辨別是非對錯,不受空洞的泛政治化口號所蠱惑,最終冷靜理性作出明智抉擇。

區議會在本港的管治政治架構中,屬於地區事務的諮詢組織,擔當市民與政府間的橋梁,職能主要與地區性的民生事務有關。區議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反映民意,為街坊解決區內各種切身問題,舉凡文娛康樂、通渠修路、環境衛生、交通安排、敬老助幼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都是區議員的正業。區議會的本質決定了區選重民生、非政治化的特點。一向以來,建制派紮根基層、熟悉民情、熱心服務街坊,踏踏實實為市民謀福利;相比之下,反對派不注重地區工作,利用區議會作為搞政治的平臺,在區內大肆煽動政治化,企圖渾水摸魚,扭曲區議會服務市民的性質。反對派只懂「政治掛帥」,連食水含鉛事件、全港性系統評估(TSA)風波等民生問題都被他們利用作為撈取選票的機會,市民當然要以選票對泛政治化表達厭倦和不滿。兩相比較下,市民選擇理性實幹的建制派候選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此次區議會選舉的影響和啟示,在全部選舉結果產生後,值得認真全面總結。有一點已經可以肯定,那就是香港全社會、廣大香港市民希望重回法治、和平、穩定正軌,期望香港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任何政治勢力,如果違背主流民意,搞政治暴力和激進行動,必將受到市民的選票懲罰。任何參選的政治人物,都必須積極回應市民訴求,順應民意而為,踏踏實實為市民做實事、謀福祉,才能不負市民所託,獲得民意支持。

相關焦點

  • 香港最大規模區議會選舉:激進反對派得票不足1%
    香港區議會選舉成為政界必爭之地  香港區議會往年並不受到媒體和政界人士的重視,以往被視為與當區民生事務有更大關聯。但自上一屆開始,由於區議會議員在立法會議席的增加,各方政治力量將區議會選舉視為立法會選舉的「第一槍」。
  • 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公布 建制派控制全部18區
    被視為「佔中」之後政治風向標的香港區議會選舉今天正式公布結果。上屆佔據8成席位的建制派,保住了在全部18個區議會的多數地位,但議席總數比上屆有所減少。在全部431個議席中,民建聯佔據119席,仍是得票最多的政黨,但比上屆減少17席。 傳統意義上的泛民陣營得票率變化不大,但被稱為「傘兵」的「佔中」運動支持者進入政壇,有7人當選,分得總票數的約3%。
  • 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公布 建制派控制全部18區
    被視為「佔中」之後政治風向標的香港區議會選舉今天正式公布結果。上屆佔據8成席位的建制派,保住了在全部18個區議會的多數地位,但議席總數比上屆有所減少。在全部431個議席中,民建聯佔據119席,仍是得票最多的政黨,但比上屆減少17席。 傳統意義上的泛民陣營得票率變化不大,但被稱為「傘兵」的「佔中」運動支持者進入政壇,有7人當選,分得總票數的約3%。
  • 港媒熱議區議會各派選舉結果 兩大陣營「有得有失」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2日進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是去年違法的「佔中「行動,以及今年政改破局之後的首次大規模選舉,被廣泛認為對香港的政治生態和明年立法會選舉都有重要影響。這次選舉中,共有867名候選人競逐363個議席,還有68個議席是無競爭當選。由於香港政黨制度比較複雜,各媒體對建制派和「泛民」兩大陣營的席位統計數字並不相同。
  • 香港區議會選舉:建制派獲勝 投票率創歷史之最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香港區議會選舉落幕,親政府的建制派所獲得的議席仍多於泛民主派。另外,無黨派的候選人當選者也甚多。泛民方面,民主黨奪43席,民主民生協進會奪18席,公民黨10席,新民主同盟15席,工黨3席,街工5席。粗略統計,建制派中較為知名的黨派共奪得至少190席,泛民中較為知名的黨派合計有94席。報導說,本屆區議會應選議員431名,建制派和泛民都派出大批候選人參選。除了建制及泛民陣營外,大批無黨派的獨立人士也在這場選舉中當選。
  • 香港反對派炮製「初選」結果為「攬炒」派撐腰,泛民應看清形勢!
    至於俗稱「超級區議會」的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正式選民登記冊載有近420萬名選民。而在7月16日,香港反對派組織的所謂「初選」,也正式公布了結果,這時間節點拿捏的確實是非常精準。不得不說,香港反對派在立法會奪權和「攬炒「香港社會的事情上用盡了心機。
  • 許寶強:對香港區會選舉「泛民」失敗的反思
    區會選舉後,對"泛民"失敗的反思,主要包括"鐵票抹黑"論、"地區工作"不足論和"主流民意"右轉論。三種不同的分析和判斷,指向的是三種差異的文化效果和政治出路。不過,要維特這樣一個"鐵票"系統,成本不菲,而且越擴大成本就越高,因此無論"建制派"資源怎樣豐富,也只能保證一定數量的"鐵票",難以確保每次選舉都能大勝。另一方面,如果"抹黑"指的是誇大或虛構出選舉對手的缺失,這原是所有選舉中常見的策略,因此也無助我們理解為何這策略在是次選舉中特別有效。因此,"鐵票抹黑"論,至多也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解釋"泛民"為何在某些選區敗落。
  • 有理兒有面:香港反對派炮製「初選」結果為「攬炒」派撐腰,泛民應...
    至於俗稱「超級區議會」的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正式選民登記冊載有近420萬名選民。 而在7月16日,香港反對派組織的所謂「初選」,也正式公布了結果,這時間節點拿捏的確實是非常精準。不得不說,香港反對派在立法會奪權和「攬炒「香港社會的事情上用盡了心機。
  • 香港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泛民楊嶽橋險勝 本土派梁天琦高票落敗
    昨日,香港立法會舉行新界東補選,這是「佔中」結束、政改被否後香港首次立法會選舉,同時也是「旺角騷亂」後的首次投票。 新界東被稱為「泛民」傳統「票倉」,公民黨楊嶽橋勝選,保住泛民席位,民建聯副主席周浩鼎以微小票數差距落敗,已屬不易。令人意外的是,參與旺角騷亂並被檢控「暴亂罪」的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得票在候選人中排名第三。
  • 何建宗:就公平性而言,這次區議會選舉是香港歷史上的汙點
    (採訪、整理/朱敏潔) 觀察者網: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出來後,建制派內部反應如何?目前有對具體投票數據做交叉分析嗎? 何建宗:這次選舉結果是出乎大部分人意料之外,無論是投票率和投票人數都創新高。反對派得到的議席從三成多躍升到超過八成,但他們的得票率其實沒有太大增長,大約是58%。主要原因也包括區議會選舉採用單議席單票制,得到50%以上的票即可當選,建制派高票落敗的例子很多。 建制派內部當然是感到震驚和失落,很多議員在社區服務二十年以上,將自己的青春貢獻給社區,但被很多名不見經傳、支持暴力的所謂「政治素人」打敗。不少建制派議員是在取得新高票數的同時小輸給反對派候選人。
  • 選舉變「角鬥場」:如何評估「後區選」時代的香港情勢?
    Q&AQ:什麼是香港區議會選舉?A:香港區議會是根據《區議會條例》(第547章)成立的團體,負責就地方行政事務、促進區內康樂和文化活動及改善區內環境等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見。區議會選舉當選的議員的任期,從2020年1月1日起,共四年。區議會的民選議席如有空缺,將舉行補選填補。Q:哪些人有投票資格?
  • 香港區議會選舉:手中的一票要對得起香港的明天
    文 | 陶短房 11月24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區議會選舉投票開始,413萬登記選民將通過直選,投票選出任期4年的18區、452位區議會議員。 隨著區議會選舉的臨近,部分始終鼓動、支持,甚至直接參與暴力、動亂製造的人物摘下「黑面具」,換上廣告衫,打著「為社區服務」、「反映香港基層民意」的動人口號,躋身區議員候選人行列,試圖誘使香港廣大選民投他們一票。
  • 吉爾吉斯斯坦議會選舉後政局突變,中選委宣布選舉結果無效
    當地時間10月6日,吉爾吉斯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表示,該國舉行的議會選舉結果無效。5日以來,吉首都比什凱克等地發生因國家議會選舉引發的系列衝突,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領導人呼籲議會召開會議,任命新的內閣成員。吉總統隨後表示,在必要的情況下可宣布選舉結果無效。
  • 何建宗:就公平性而言,這次區議會選舉是香港歷史上的汙點
    (採訪、整理/朱敏潔) 觀察者網: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出來後,建制派內部反應如何?目前有對具體投票數據做交叉分析嗎? 何建宗:這次選舉結果是出乎大部分人意料之外,無論是投票率和投票人數都創新高。反對派得到的議席從三成多躍升到超過八成,但他們的得票率其實沒有太大增長,大約是58%。主要原因也包括區議會選舉採用單議席單票制,得到50%以上的票即可當選,建制派高票落敗的例子很多。 建制派內部當然是感到震驚和失落,很多議員在社區服務二十年以上,將自己的青春貢獻給社區,但被很多名不見經傳、支持暴力的所謂「政治素人」打敗。不少建制派議員是在取得新高票數的同時小輸給反對派候選人。
  • 香港區議會選舉該怎麼辦?
    這對於反對派和建制派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一次選舉,甚至關乎到香港未來的走向。本屆競爭空前激烈上一屆區議會選舉在2015年舉行,當時共有951人報名參選,雖有個別選區競爭激烈,但也存在一個選區內僅有1人報名,無需選民投票自動當選的情況。然而,這種「自動當選」的情形在本屆已不復存在。
  • 香港民調:香港大多數泛民議員決定留任
    【環球時報記者 葉藍】香港立法會議員延任一年,泛民決定按民調結果決定去留問題,29日宣布絕大多數留任。香港東方日報網29日稱,泛民與本土派就是否延任立法會議員一事出現嚴重分歧。民主黨早前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民調,包括民主黨和公民黨在內的15名議員捆綁在一起,根據民調結果決定去留。這15人包括7名民主黨議員、5名公民黨議員、社會福利界議員邵家臻、工黨的張超雄及「議會陣線」的毛孟靜。29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支持留任的佔47.1%,反對的有45.8%。這15人經政治判斷後,絕大多數決定繼續留任。不過公民黨的陳淑莊以個人理由拒絕留任,並宣布退出公民黨。
  • 「佔領中環」之後香港首次區議會選舉今開場
    據鳳凰網轉引大公網11月22日報導(記者吳維思、龔學鳴),今天是香港「佔領中環」非法集會之後,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大日子,香港選民可投票選出民意代表。《大公報》記者在選舉前夕走訪全港十八區,市民紛紛表示,希望選出真正為市民謀福祉、實事求是為民發聲的實幹區議員,踢走違法、亂港、暴力的候選人,讓建設社區的正能量晉身議會。
  • 香港區議會選舉該怎麼辦?
    這對於反對派和建制派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一次選舉,甚至關乎到香港未來的走向。本屆競爭空前激烈上一屆區議會選舉在2015年舉行,當時共有951人報名參選,雖有個別選區競爭激烈,但也存在一個選區內僅有1人報名,無需選民投票自動當選的情況。然而,這種「自動當選」的情形在本屆已不復存在。
  • 香港民調:香港大多數泛民議員決定留任
    【環球時報記者 葉藍】香港立法會議員延任一年,泛民決定按民調結果決定去留問題,29日宣布絕大多數留任。香港東方日報網29日稱,泛民與本土派就是否延任立法會議員一事出現嚴重分歧。民主黨早前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民調,包括民主黨和公民黨在內的15名議員捆綁在一起,根據民調結果決定去留。這15人包括7名民主黨議員、5名公民黨議員、社會福利界議員邵家臻、工黨的張超雄及「議會陣線」的毛孟靜。29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支持留任的佔47.1%,反對的有45.8%。這15人經政治判斷後,絕大多數決定繼續留任。不過公民黨的陳淑莊以個人理由拒絕留任,並宣布退出公民黨。
  • 香港泛民派式微:港獨份子搶了我們的地盤
    Ⅲ 鼓吹「港獨」的團體「土民主前線」成員梁天琦在年初的香港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拿下15%的選票。這被視作香港正式進入泛民、建制、本土(港獨)三足鼎立標誌性事件。同時,港獨教父、《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港獨組織「熱血公民」成員黃洋達、鄭錦滿、鄭松泰等人宣布組成共同陣線,參加今年9月的立法會換屆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