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腐和豆腐乳是怎麼做成的

2021-02-07 灰子美食實驗室

對毛豆腐的記憶,源自於黃山,前年因為工作的原因,去了十幾次的黃山,除了開發的黃山燒餅,對那裡的毛豆腐最為迷戀。便是吃的再飽,還是要在屯溪老街買一份軟糯細膩的煎毛豆腐吃了,心裡才舒坦。

 

豆腐乳則常見的多,超市裡總能買到,但記憶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姥姥親手醃的豆腐乳。最奇妙的是,姥姥會用豆腐乳做蛋炒飯,臭香臭香的蛋炒飯,是童年裡最美好的記憶之一。可惜,如今已經吃不到了。

 

下面我們看看它們是如何做成的。



豆腐切塊。能做成如此細膩軟糯口感的毛豆腐、豆腐乳。這塊豆腐原料一定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吧?

 

並沒有,這就是一塊很普通的老豆腐。



神奇的是這個——毛黴菌種。在網上也容易買到。

 

豆腐上加上毛黴菌,隨著菌的繁殖,就可以讓豆腐發酵、長毛,口感變得軟糯。

 

有時候,也不用專門買這個菌,直接發酵,因為空氣裡面就有毛黴菌的存在。但缺點是時間久,而且因為雜菌多,容易失敗。



咱把菌種混上水,抹在豆腐上面去,一千克豆腐3克毛黴菌種就差不多了。冬天可以迎著點太陽,夏天躲著點太陽,儘量潮溼一點的地方。



冬天五六天,夏天兩三天,如此漂亮可愛的毛豆腐就做好了。薩摩耶的毛都沒這麼漂亮,看著就心情好啊。



可惜,我們要把它們的毛擼平,還要吃掉它們。



安徽人應該都熟悉胡玉美辣椒醬,配毛豆腐是一絕。可惜出了安徽就不好買了,我用郫縣豆瓣炒了個蘸料,淋在煎毛豆腐上,味道鹹滋滋、香膩膩,口感外皮略脆,裡面是真的細膩軟糯。和這個比起來,其他的「外酥裡嫩」都太弱了。

 

剩下的毛豆腐,我們用來做豆腐乳。

 

豆腐乳主要分白腐乳、紅腐乳、青腐乳。

 

紅腐乳要加紅曲,青腐乳要用專門的滷汁,也更重口味一點。

 

我最喜歡的,也是最主流的,還是白腐乳。我們來做一個麻辣味的白腐乳。



把擼了毛的毛豆腐塊,放進黃酒或白酒裡蘸溼,這是為了接下來蘸調料。



調料裡是鹽、辣椒麵和花椒麵。鹽要多一點,一公斤豆腐差不多要七八十克的鹽。這樣味道才足,而且保存的久。



一塊塊的碼放在小罐子裡,看著空罐子一點點填滿,這個過程很有滿足感。

    



最後倒入黃酒,蓋住豆腐乳。這主要是增加保存的時間,增加風味,不用太擔心,醃的久了,酒精味也就散的差不多了。如果實在不喜歡,也可以少加點酒,摻一些涼白開,或者酒和水都不加了,繼續幹醃。



再發酵個一兩個星期,就可以拿出來吃了。



僅從滑膩細嫩這個角度,還真想不出有什麼妙物能媲美。


(看見別的公號都要放個二維碼,我也順手做了個,好羞恥啊,哈哈)

相關焦點

  • 毛豆腐
    □曾智成成都進入冬季,大街小巷就聽得到賣「毛豆腐」的吆喝。賣毛豆腐的吆喝年年響起,小販也由原來的肩挑手提到騎自行車、電瓶車沿街叫賣。賣毛豆腐都是在非機動車後面搭個三方框著、朝外一方敞著的木盒。木盒不刷油漆,本色,透著久遠年代的暗褐色。木盒中就裝著切成小塊一摞摞的毛豆腐,黃白色,面上一層白色絨毛,毛豆腐因此得名。
  • 黃山毛豆腐,一口回味悠長,可你不知道它廬山真面目
    偶爾也就有聽說過臭鱖魚,但可能也不知道是徽菜,那麼咱們今天來介紹的這道菜,黃山毛豆腐~!小編上次去黃山的太平湖旅遊,玩到了中午找了個附近的飯店,看菜單時就問老闆有沒有什麼特色,老闆就說太平湖的魚,毛豆腐以及黃山的筍乾燒臘肉,我想都來到黃山了,還不嘗嘗毛豆腐,於是老闆推薦的三道菜我都上了一份。小編在之前在網上科普了一下,毛豆腐是發酵出來的,上面一層白色的菌絲我想會不會和豆腐乳一個味道,因為豆腐乳也是這樣發酵出來的,讓它黴變再去加工。
  • 豆腐乳,中國人走南闖北的必備之物
    如果問哪一件人間風物可以給中國人走南闖北的底氣,豆腐乳如果會說話,肯定會站出來說,「我"! 。世間沒有哪一種東西如豆腐乳這般巧妙可以化解人類的不良情緒,在中國的家庭醃菜的收藏清單中,無論南北,豆腐乳肯定是額外珍惜甩不掉的一個。
  • 生活小妙招——如何做豆腐乳
    豆腐乳從顏色分有紅腐乳和白腐乳,從口感分有香腐乳和臭腐乳。既可單獨食用,也可用來烹調菜餚。平日裡小編大部分時間是早餐就著饅頭吃,還有外出吃火鍋時一定要夾上幾塊臭豆腐來吃。別看豆腐乳外觀不起眼,但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相傳日本人到中國來專門點名要品嘗臭豆腐乳。
  • 中國特色的美食,南方四種出名的豆腐乳,特別開胃下飯
    就拿中國特色非常濃厚的豆腐來說吧,發酵之後可以做成毛豆腐、臭豆腐、豆腐乳等等,其中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應該就是豆腐乳吧。吃起來是相當下飯的,而且營養上也是很好的。在我們中國,有一些地方的豆腐乳是非常有名的,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光是在南方,就有四種特別有名的豆腐乳,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 【徽州】吃徽州毛豆腐,閒逛徽州古城....
    ,鍋中整齊擺放著吱吱作響直冒熱氣的油煎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是清康熙年間黃山北麓仙源一位名叫王致和的落第舉人無意中發明的。王致和多次進京趕考,卻次次名落孫山,清康熙八年(1669)又一次落第的王致和在萬般無奈中從年邁的老父手中接下豆腐坊。
  • 舌尖上的中國推薦菜,徽州毛豆腐,教您在家做這渾身白毛的毛豆腐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歡迎大家來和大叔一起交流美食,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美食製作,請大家關注大叔,大叔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一些美食製作的方法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美食是:【毛豆腐】。來過黃山旅遊的朋友們大概都在屯溪老街的街頭或者大小飯店都吃過一種當地特有的豆腐美食吧,那邊是徽州赫赫有名的徽州毛豆腐了,這種毛豆腐可油炸後直接蘸著佐料食用,也可以油煎後加上調味料、高湯和醬油紅燒成菜,一口咬下去那種發酵乳化後特有的豆香味充斥著口腔,外焦裡嫩的口感再佐些醬料,那美味只有吃過的人才能體會到。
  • 徽州毛豆腐|徽州第一怪 豆腐長毛上等菜
    平底油鍋裡放的就是徽州毛豆腐。毛豆腐,又稱黴豆腐,安徽馳名中外的素食佳餚,是一種表面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的黴製品,因表面長有一層寸把長的白色絨毛(白色菌絲)而得名。2014年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拍攝毛豆腐時曾這樣說道:安徽南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溫潤的氣候促成了人們恬淡保守的氣質,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深諳美食的徽州人是毛豆腐的知音。吃法可繁可簡。
  • 什邡紅白鎮的手工豆腐乳:10攝氏度以下的年味
    在紅白鎮,自古就有手工製作豆腐乳的傳統,過春節吃豆腐和豆腐乳也是當地多年的風俗。每年農曆十月以後,當氣溫低至10攝氏度以下,紅白鎮家家戶戶都會開工,製作豆腐乳。不同於四川其他地方的豆腐乳,紅白鎮的豆腐乳在裝壇前和裝壇後,先後歷經兩次發酵,因而也別具風味,成為當地一道特色美味。而由於氣溫限制,這一年一度的美味,製作時間只有兩個月。
  • 家庭豆腐乳製作的詳細步驟
    準備一大塊老豆腐,辣椒粉,麻椒粉,鹽和一個罐子。第一步:把豆腐切成小塊,找個乾淨的地方在陽光下攤開,中午把豆腐翻過來,主要是把整個豆腐表面的水分晾乾,這樣豆腐就不會太軟了,暴露豆腐後的更容易發酵過程將使豆腐乳更香更加強大!
  • 中洲毛豆腐
    在淳安西南地帶,把豆腐發酵成為毛豆腐後再烤食也是其中一種。毛豆腐是徽州地區漢族傳統名菜。中洲與安徽接壤,當地的飲食習慣自然也融合了徽州特色。毛豆腐做法和吃法更是在兩地的坊間流傳開來。但形狀卻是不一樣的,徽州地區的毛豆腐多條塊狀,中洲毛豆腐是兩寸見方的薄片。毛豆腐發酵有特製的器具,是一個個方形的木盒子,可疊放。盒內又有擱蔑,豆腐片好以後就擱置在這蔑片上發酵。
  • 黃山休寧藍田一塊毛豆腐寫就鄉村「致富經」
    前川村是藍田鎮政府所在地,方鑫玉是該村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靠著祖上傳下的手藝,根據當地山泉水和氣候特點,做出了獨特口味的毛豆腐。由於毛豆腐是純手工製作,人員有限,而且製作工藝繁瑣複雜,要經過選料、打漿、點滷、凝固、出模、切塊、發酵等多道工序,製作時間較長,所以每天的產量都是有限的。
  • 另類高顏值--毛豆腐
    毛豆腐,簡單粗暴地說就是長了長毛的豆腐!毛豆腐是以徽州地區為代表的漢族傳統名菜,也分布於浙江、雲南、湖廣的部分地區。
  • 以「臭」名遠揚的——毛豆腐
    來黃山最愛的還是臭豆腐,還有和它一樣臭味的毛豆腐。那麼毛豆腐的「毛」又是怎麼形成的呢?為什麼這長了「毛」的食物竟然還可以食用,還如此受寵呢?毛豆腐是通過以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毛豆腐長出的絨毛並非平常所見的豆腐變質、變壞產生的絨毛,而是在豆腐的正常製作中,添加了讓豆腐乳化的有益發酵劑。再加上合適的溫度,讓豆腐表面長出均勻細密的絨毛,最終乳化成熟,變成可食用的毛豆腐。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胺基酸,故經轉化成多種胺基酸,故經烹飪後味特鮮。
  • 中國的「豆腐乳」有沒有「毒」,到底應該怎麼吃?很多人都吃錯了
    前幾天,和朋友們一起吃早飯,看到豆腐乳我忍不住吃了一點,朋友驚訝的說:這個你也吃?我不僅納悶為什麼不能呀?越來越多的人都認為,常吃豆腐乳對身體有害,這是真的嗎?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答:並非如此!
  • 徽州毛豆腐
    而黃山毛豆腐就是眾多品類中的一個。在徽州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徽州第一怪,豆腐長毛上等菜。」它到底有多怪呢,您接著往下聽。   毛豆腐因為表面長有一層寸把長的白色絨毛而得名,這種毛是經發酵黴制而成,故又稱黴豆腐。沒見過這種小吃的人在看到後估計會嚇得慌忙離開。像毛豆腐這種有著特殊味道的食物,愛它的人極愛,不愛的人一口也不碰。
  • 舌尖上的中國推薦菜,徽州毛豆腐,教您在家做這渾身白毛的毛豆腐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歡迎大家來和大叔一起交流美食,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美食製作,請大家關注大叔,大叔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一些美食製作的方法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美食是:【毛豆腐】。來過黃山旅遊的朋友們大概都在屯溪老街的街頭或者大小飯店都吃過一種當地特有的豆腐美食吧,那邊是徽州赫赫有名的徽州毛豆腐了,這種毛豆腐可油炸後直接蘸著佐料食用,也可以油煎後加上調味料、高湯和醬油紅燒成菜,一口咬下去那種發酵乳化後特有的豆香味充斥著口腔,外焦裡嫩的口感再佐些醬料,那美味只有吃過的人才能體會到。
  • 徽州毛豆腐-中新網
    那自然光與輔助光聯袂創造出的「徽州毛豆腐」那通體毛茸茸、亮晶晶、暖洋洋、香噴噴的誘人質感,那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遊客、食客們品嘗「徽州毛豆腐」時那大快朵頤、「OK」不斷的紀實畫面,那揭秘「徽州毛豆腐」製作秘籍、大大滿足人們窺秘心理的寫真鏡頭……都讓人們過目難忘地希望獲得關於「徽州毛豆腐」 更多的東西。
  • 和蘭溪小姐姐學地道英語(25)——豆腐乳!
    我收拾廚房的櫥櫃,發現了角落裡一瓶紅油豆腐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