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有何含義?為何中亞國家多以此為名?且中國國名也有?

2020-12-10 潤界本地化

在大多數人心中,「斯坦」二字往往多出現在中亞國家身上,如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孰不知,在國外,亦有國家稱呼我國國名時帶上「斯坦」的後綴,對此,「斯坦」究竟有何特殊含義呢?

「斯坦」這個詞最早出自於古波斯語「STAN」,在兩千多年前的中亞地區,屹立著一個龐大的帝國——波斯帝國,由于波斯文化對中亞地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為國家或地區性的名詞「斯坦」,不斷為中亞後來的國家所使用。

當這種叫法傳入中國時,在翻譯上面,則採用了音譯的方式,即根據「-stan」的發音進行翻譯,於此就形成了我們對這些國家「斯坦」的稱謂。

不過並不是所有帶有「斯坦」後綴的國家都是這個原因,如巴基斯坦。這裡的「斯坦」就不是源自古波斯語,而是由伊斯蘭教概念中的「清真」(paki)「地方」(stan)所組成的一個複合詞。

還有巴勒斯坦。其中的「斯坦」源於古閃語,出自古代閃米特民族的語言「Palestine」,最後的音節為「-stine」,其比古波斯語還要更加古老,且表達的意思亦非「地區」,而是「人」。

後來經希臘人引用後,「Palestine」又出現了兩種撰寫形式,分別是PHILISTIN和PALESTINE,將之翻譯過來即是腓力和巴勒斯坦。隨著時間的推移,閃米特民族逐漸消亡,巴勒斯坦也隨之成為了一個地名。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斯坦」來源於德語,其常常出現在德語地名的尾部「STEIN」。不過這個「斯坦」與前兩者的意思也是大不相同,既不是指地區,也不是指人,而是指礦石、巖石的意思。

本來按照德語的讀音音譯過來應該是「施坦」的樣子,但經過英語讀音處理後,音譯就變成了「斯坦」,就這樣,世界上又冒出了一些以「斯坦」為後綴的地名。

那麼哪個國家稱呼我國國名時加上「斯坦」後綴呢?這個國家就是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曾是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成為眾多獨立的共和國之一。

這個國家之所以對我國冠以「斯坦」後綴,是因為亞美尼亞在古時稱呼中國為「Cenastan」,到了今天,這個詞已經演變成了「Cinastan」,翻譯過來即是「秦那斯坦」,這裡的「斯坦」代表著上面古波斯語中的「地區」意思。

「Cinastan」最初源於梵語「Cīnasthāna」,其中「Cīna」曾被翻譯為「震旦」,這也是外國對中國最早的稱呼,表示黎明、曙光的意思,佛家經典有雲:「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

雖說世界對中國的英語統稱為「China」,不過亞美尼亞還是有保持著「Cinastan」的稱呼,所以,為什麼帶有「斯坦」也就很好理解了。

當然,世界上還有許多以「斯坦」為後綴的國家和地區,如「努裡斯坦」、「達吉斯坦」等等。其中的「斯坦」或許與上述幾種原因有關,也或許與自己獨特歷史原因相關。

只能說,每一個特殊名稱的背後,往往都有著我們難以知曉的深層原因。

相關焦點

  • 中亞國家都叫「斯坦」,究竟是何意,為何中國國名也有「斯坦」?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一些國家的國名比較特殊,國名中會帶「斯坦」兩個字,其中以中亞國家最為集中,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
  • 中亞國家都叫「斯坦」,究竟什麼意思,為何中國國名也有「斯坦」
    說起國名,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很多國家中,「共和國」、「王國」、「合眾國」等都非常普遍見到,而有一些國家卻使用「斯坦」。 據說,國外的一個國家也將中國稱之為「斯坦」。那麼,「斯坦」表示的是國家嗎?還是有其他的含義。
  • 中亞國家國名中為何多帶「斯坦」,「斯坦」究竟什麼意思?
    蘇聯解體後,中亞出現了五個斯坦共和國,即: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這幾個國家不約而同地在其國名中使用了斯坦這個後綴,這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原因呢?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凡是國家名字後綴為「斯坦」的國家,往往都是伊斯蘭教的國家。於是,將兩者聯繫起來就會得出:「斯坦」是伊斯蘭教的專屬,並作為這些國家使用「斯坦」的原因。其實這兩者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真正的原因需要我們回到歷史中重新尋找。
  • 中亞國家為何都是「斯坦」,有啥含義?為何中國也被稱為「斯坦」
    中國,是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一詞最早的是清朝在跟俄國籤訂《尼布楚條約》時首次當作國名使用,這也是以國際條約的形式第一次將「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專稱,在「中國」國名還沒有確定之前,西方對中國人的稱謂很多。
  • 為何中亞國家,都叫「斯坦」而有的國家也稱中國為「斯坦」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地球上很多國家跟地區都會帶「斯坦」兩個字,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甚至在我國的記載裡也曾經有著「斯坦」的稱呼。那麼中亞國家為何都是「斯坦」呢?這到底有些什麼含義?
  • 為何中亞很多國家叫「斯坦」,有啥含義?為何中國也被稱「斯坦」
    中亞也就是亞洲中部的內陸地區,這個地區剛好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中間位置,也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古代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過,狹義上限於中亞五國。經過觀察可以發現,這裡的而很多國家都帶著一個詞,那就是斯坦。
  •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除了俄羅斯的「夫斯基」,還有一處地方的人喜歡用「斯坦」作地名,這個地區便是中亞。不難看出,中亞大部分國家的名字都以斯坦結尾,例如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等。那麼,中亞人之於「斯坦」,是不是和俄羅斯人的「夫斯基」一樣也有說法呢?
  • 中亞國家為何都叫「斯坦」,有何含義?為何中國也被叫「斯坦」?
    在這僅佔據地球面積30%的陸地上,存在著很多的國家,其中就包括了我們生活的中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位於最大的大陸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也就是中亞地區,這裡的國家的名字在翻譯成中文後都有「斯坦」兩個字,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而且為什麼就連中國,也被人們叫做「斯坦」呢?
  • 中亞國家大多以「斯坦」結尾,有啥含義?為何古中國也叫「斯坦」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中亞國家的國名大多以「斯坦」為後綴,比如什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很多人都說,一般叫「斯坦」的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專家卻否定了這一觀點。近年來,隨著中亞地區古文獻的不斷出土,「斯坦」的秘密也逐漸被揭開,而且專家們意外發現,中國在古代也被稱為「斯坦」。
  • 中亞國家都稱「斯坦」,到底啥意思?為何中國也被稱為「斯坦」?
    「中國」一詞在歷史上出現次數非常多,最早出自《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這裡的「中國」指的並不是真正的國家,而是一種地域概念,在西周之後「中國」就被廣泛使用,《禮記·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
  • 地名後綴大盤點:北方的屯,南方的浜,中亞的斯坦
    是一個有趣且有料的問題tún屯北京·三裡屯從炸死軍閥張作霖的瀋陽皇姑屯到燈紅酒綠的北京三裡屯中國北方散落大量以屯為名的地點且大多以窯廠主人的名字命名如北京的劉家窯,天津的吳家窯等等今天廣廈林立的北京國貿CBD也有著「大北窯」的舊名zhuāng莊
  • 為什麼有些國家的國名中帶有斯坦、尼亞等後綴
    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邊界線最長的國家,也是全世界陸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陸地邊界線總長2.2萬多公裡,與14個國家接壤。中國的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與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六國隔海相望。在中國的14個陸上鄰國中有8個國名中都帶有「斯坦」這一後綴。
  • 唯一稱呼中國為「斯坦」的國家,「斯坦」究竟是何意?很多人錯了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一些國家的國名比較特殊,國名中會帶「斯坦」兩個字,其中以中亞國家最為集中,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
  •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其實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人們甚至都不知道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江是從何處發源而來的。不僅如此,我國還有很多的陸上和海上鄰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國的鄰國中有很多國家名稱後面都帶有「斯坦」兩個字。不僅如此,其實我國曾經也有一個地方被命名為「斯坦」。那麼這兩個字到底有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國家都叫「斯坦」、「尼亞」、「蘭」?
    馬季先生叼著菸捲說出宇宙牌銷售到全世界的時候,讓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有那麼多國家。如今再聽這段5分鐘的相聲,依然能讓人笑聲不斷。在馬季先生列舉的國家名稱當中,有一個現象比較奇特:歐洲許多國家名字後面都帶有「蘭」,波蘭、烏克蘭、愛爾蘭、芬蘭;中亞五國都叫「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非洲和歐洲一些國家都叫「尼亞」:肯亞、奈及利亞
  • 很多國家和地名的斯坦是什麼意思?
    很多國家和地名的斯坦是什麼意思?就拿中亞有五個國家來解釋下,這5國國名中帶有斯坦一詞,這五個國家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在歷史的長期發展中,斯坦一詞作為指代國家或地區性的名詞,不斷被中亞國家廣泛使用,所以這些地區都廣泛接受了用斯坦來指代某個國家或某個地理區域。
  • 解密:一些國家名稱後綴的「尼亞」和「斯坦」是什麼意思?
    這樣這些國家的名字就很好理解了,也就是某個民族的實體或者某個地域的統稱,所以也可以理解成「國家」的意思了。其實英語裡這樣叫的國家相對於其它一些歐洲語言還少了不少,但即使這樣,全球仍然有數十個國家名稱的後綴以「-ia」結尾。
  • 為什麼很多國家的名字後面,有「斯坦」、「尼亞」等字樣?
    如果打開世界地圖,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國家名字的後面有「斯坦」、「尼亞」的字樣,有時候分布的還非常有規律,這是為什麼呢?在各種斯坦國裡面,我們比較熟悉的是中亞的五個斯坦國: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吉爾吉斯斯坦(Kyrghyzstan)、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土庫曼斯坦(Turkmenistan)。
  • 一些國家名稱後綴的「尼亞」和「斯坦」是什麼意思?
    全世界193個國家中,有很多國名都以「斯坦」和「尼亞」結尾。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斯坦」是「……的地方」的意思:「斯坦」是英文後綴「stan」的音譯,意思是「……的地方」。以「斯坦」為後綴的國家一般都和波斯帝國有關係:以「斯坦」為國名後綴的國家一般分布在中亞和西亞,都位於伊朗附近。為什麼呢?因為伊朗的前身就是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斯坦」這個詞就來源於古波斯語。
  • 中亞一些國家名稱結尾為何全是「斯坦」,「斯坦」是啥意思?
    我們在看新聞和一些體育賽事當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國家的名稱,他們的國家名稱的結尾處都是「斯坦」,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等,那麼「斯坦」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些人認為,「斯坦」含有穆斯林人口較多國家的專稱,因為這些含有「斯坦」結尾的國家,穆斯林人口贊比都不少,因此這樣認為也看起來頗有道理,其實「斯坦」和穆斯林一點關係也沒有。「斯坦」的意思其實很簡單,翻譯成中文就是「居住的地方」或者「某某地區」,所以像烏茲別克斯坦的意思,就是烏茲別克人居住的地方或者烏茲別克人所處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