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國欲組團加入「一帶一路」,卻放棄雙邊合作,他們到底在怕什麼?

2021-01-20 中國網推薦

蘭順正 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會員

據路透社消息,受德國總理默克爾委託,此次來華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表示,歐盟內幾個大國想通過集體形式,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而不是以雙邊形式(歐盟各國和中國分別籤署)與中方展開合作。從這次部分歐洲國家打算「組團」參加「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看出歐洲目前對於中國患得患失的心情。

一方面,歐洲知道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確實可以給自己帶來很多經濟利益。經過了長達數年的歐債危機,歐洲國家現在終於可以稍微鬆口氣,但是絕大部分歐盟成員國的經濟尚處於「大病初癒」的康復階段,這時如果加入中「一帶一路」倡議就好似一針「強心劑」。中國資本的注入以及隨之而來的大額訂單,對於改善許多歐洲國家經濟和當地就業狀況無疑非常重要的。而這些成果也已經擺在了世人面前。

如匈牙利是第一個和中國籤訂「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歐洲國家,連接布達佩斯和貝爾格勒的匈塞鐵路正在開工建設。而芬蘭和挪威等北極國家國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下正開始推進「北極走廊」項目,未來來自亞洲的貨物有望在挪威的希爾克內斯等北冰洋沿岸地區裝卸,然後進入歐洲各地。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則更是中歐「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典範項目——經過中國和希臘的合作運營,比雷埃夫斯港的全球排名已從2010年的第93位躍升至第36位,以此為樞紐的55條海運航線輻射地中海周邊地區並連接各大洲。比雷埃夫斯港項目對希臘直接經濟貢獻超過6億歐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一萬多個。

而且,面對川普頻頻對歐盟發起的貿易戰攻勢,歐洲若能有中國在身旁幫助維持「平衡」,那麼在美歐貿易乃至大西洋兩岸關係上顯然多了個重磅砝碼。

但是在另一方面,歐洲對於「一帶一路」倡議依然心存芥蒂。近年來,在民粹主義、政治極化、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助推下,歐洲保護主義日益興起,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也成為了防範的目標之一。

隨著中國國力不斷增長,中國的資本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近幾年中國在歐洲投資迅速增長、經濟活動增多、影響力日益增強,這導致歐洲輿論場興起中國要「買空」歐洲的擔憂,擔心中國的介入威脅歐洲核心技術、產業以及生活方式。在有些歐洲人看來,儘管「一帶一路」會讓歐洲短時間內獲益,但中國產品如潮水般湧入歐洲市場,會對原本的歐洲企業造成擠壓。

同時有歐洲輿論聲稱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實際上是「債務陷阱」,理由是中國向歐洲國家提供貸款,而接受貸款的國家不得不提供主權擔保,導致該國債務水平上升,一旦這些項目產生的短期回報無法償還其債務,中國就會以此為要挾向該國政府施壓,從而擴大中國在該國的影響力 。因此一些歐洲國家始終對中國「一帶一路」不放心,擔憂如果對「一帶一路」敞開大門會導致歐盟規則失控甚至改寫舊的國際秩序版圖。

正是在這種患得患失心態的作用下,此次歐洲數個國家對「一帶一路」選擇了折中的辦法——抱團。此次被問是否會像義大利一樣,和中國籤署雙邊合作備忘錄時,阿爾特邁爾表示,「歐盟內的幾個大國已經內部同意,我們不想以雙邊合作的形式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但以集體形式,歐洲經濟區和中國有必要籤訂類似的協議。」

在歐盟看來,採取抱團而不是與中國一對一合作的辦法,可以改變單一歐洲國家在與「大體量」中國打交道時的「弱勢」地位,既能夠獲得「一帶一路」的紅利,又能加大對歐盟共同市場和共同利益的保護,使相關國家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阿爾特邁爾透露,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各自都派代表參加了本次的「一帶一路」論壇,歐盟對「一帶一路」已經展示了「很高的團結度(great majority united)」,歐盟相信以此可以展示其共同的立場。

不難看出,正如歐洲近來興起的「歐洲軍」風潮體現出歐洲一些國家在防務上不願過度依賴美國一樣,歐洲國家此次組團加入「一帶一路」也體現出歐洲不想在經濟上過度依賴中國,因此未來中歐「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向好,但過程依舊存在曲折。(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焦點

  • 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的標誌性意義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 楊婷婷  近日,義大利和中國籤署了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義大利由此成為「七國集團」(G7)中,第一個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西方發達國家。
  • 社評:中意籤「一帶一路」對歐洲是積極的
    習近平主席的歐洲之行為擴大中歐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義大利與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尤其被廣泛視為標誌性事件,世界輿論大多從義大利是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西方七國集團成員這個角度闡述它的意義。
  • 中國駐剛果(金)大使:剛加入「一帶一路」對中非合作意義重大
    訪問中,王毅分別會見了剛果(金)總統和外長,兩國還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王毅此訪成果豐碩,對於加強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以及建設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重大而積極的意義。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朱京表示,王毅國務委員這次對剛果(金)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 亞投行是什麼?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這二者是一回事嗎?他們是啥關係?為啥有關亞投行的五種說法站不住?一帶一路接下來怎麼做? 觀察者網整理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微信和「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的問答,為您解惑。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義大利官員:兩個歐洲國家正考慮加入一帶一路 但我不能說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邁克·傑拉奇在世界經濟展2019: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分論壇上回應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時提到,相比其它歐洲國家,義大利和中國商業關係合作相對滯後。義大利有很多中小型家族企業,非常需要這個機會,中國非常重視此次籤署的備忘錄。「所以,我們經常說要更多和中國合作。我們不是唯一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但是G7首個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國家。」傑拉奇說道。
  • 盧森堡成為第二個加入「一帶一路」的歐盟創始成員國
    劃重點27日,盧森堡同中國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成為義大利之後第二個加入「一帶一路」的歐盟創始成員國。盧森堡是「小富國」,人均GDP連續多年全球第一,鋼鐵、金融和衛星通訊業是其主要產業。它還是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與河南共建「空中絲綢之路」方面成果豐碩。
  • 「一帶一路」能給義大利和歐洲帶來什麼
    當地時間23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兩國政府籤署了中意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這使得義大利成為西方七國集團(G7)中首個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其意義不容低估。義大利對「一帶一路」的積極響應並非「心血來潮」,而是基於本國利益考量、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訪問葡萄牙,這個國家願成為「一帶一路」歐洲樞紐
    在這份成果清單中,中葡兩國政府籤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無疑是份量最重的成果之一。隨著這份文件的籤署,中葡兩國之間絲絲縷縷、連綿不斷的聯繫,被這條新時代的絲路拉得更緊了。1葡萄牙領導人兩次提到「一帶一路」歐洲樞紐當地時間12月5日上午,習近平前往葡萄牙議會大廈會見羅德裡格斯議長。
  • 「一帶一路」助力中捷貿易合作快速發展
    捷克是最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與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之一。如今,捷克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參與國。捷克皇家啤酒中國總代理楊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啤酒是快消品,有保質期。因此,縮短啤酒的運輸時間顯得尤為重要。而「一帶一路」的實施、中歐班列的運行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捷克不靠海,沒有海港。
  • 觀察丨從奧地利、瑞士、德國,看歐洲國家參與「一帶一路」的不同訴求
    經過近6年努力,「一帶一路」正在由布局謀篇的起步階段轉向聚焦重點、全面推進的加速發展周期,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精耕細作,做深做實各個項目,向著高質量發展。目前,「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呈現出發展中國家居多,歐洲發達國家不斷增長、參與度不斷提高的趨勢。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圓桌峰會的歐洲國家佔三分之一,歐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 「一帶一路」中國大國戰略不帶美國玩,可印度卻蒙著眼睛騙自己
    既然題目這樣說過了,咱們先了解一下這「一帶一路」到底聯結了多大的區域涉及了大概多少國家。「一帶一路」中的「一帶」指哪些路上經濟帶?在其中以中國為錨,西部是經濟、技術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東部是市場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帶一路」就仿佛盤根錯節的根系或是供養心臟的大動脈,依靠絲路經濟帶的逐漸發展,
  • 「歐洲糧倉」烏克蘭搭上「一帶一路」的快車
    也許,在此之前這個國家對於中國人還稍顯陌生,但相信隨著中烏往來日益便捷與頻繁,這座「歐洲糧倉」的魅力會得到更多彰顯。兩年前,烏克蘭對中國遊客開放了落地籤政策,給中國赴烏遊客量帶來了近54%的增長。烏克蘭現在仍在積極制定簡化中國公民赴烏籤證政策,這將深化兩國的雙邊關係,也將對未來的旅遊發展和醫療合作產生積極影響。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目前有多少個國家加入
    兩千多年前,絲綢之路將中國和遙遠的歐洲連接起來。在兩千多年後,我國倡議並建設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那麼一帶一路究竟是什麼意思?目前有多少個國家加入?一起去看看吧。「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其實就是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一帶一路一共有65個國家和地區加入。
  • 孔帆:「一帶一路」進歐洲,小國「親華」歐盟德國慌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孔帆】 近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出爐了一份報告,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打造巴爾幹絲綢之路》,讓歐盟和一些國家的領導人有些坐不住了。 這份報告稱,近年來,中國資本正大規模湧向歐洲,許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都吸引了中國投資者。在巴爾幹地區,這一趨勢尤為明顯。
  • 義大利代表暗示還有兩個歐洲國家考慮加入 「一帶一路」
    而在G7中首先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就是義大利做出表率和領導力的方式。「義大利籤署合作備忘錄後,其他國家會跟著走。我本可以給出兩個國家的名字,但我不能說。但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個確定性。」視覺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表示,中國跟義大利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非常重要。「一帶一路」倡議是包容性的,五年以來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時也需要不斷地繼續往前推進。協議的籤訂意味著雙方未來在配套的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都會跟進。   「『一帶一路』有合作也有競爭。」
  • 聚焦丨中日韓+「一帶一路」=?
    今年,中日韓合作20周年。當此之時,三國帶著開放合作、自由貿易的共同願望,再一次坐到了一起。「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夥伴是周邊國家,這是繞不開的話題,又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1寒冬裡的會晤,很務實12月23日,習近平在北京分別會見了韓日領導人,就未來中韓和中日的雙邊和地區合作規劃了新的藍圖。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會談的重點內容。
  • 陳文鴻:歐洲統一與一帶一路
    昨天談歐洲統一,意猶未盡,原因國際這幾百年的變與之有關。 而今後世情轉變,亦離不開歐洲統一的問題。 一直以來少有將之分析,我願在此野人曝獻。近代歐洲統一不成,拿破崙功敗垂成,主因是英國的攻擊,合縱各國而敗拿破崙。 但英國不想在歐洲稱霸,只是用合縱連橫來平衡各大國的勢力,分而治之,以此取利。
  • 周弘:"一帶一路"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近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辦,圍繞「大變革、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就這些問題對部分參會嘉賓進行了專訪。 「『一帶一路』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 ...他們已享受「一帶一路」的紅利,卻要我們當心中國在義大利的投資
    【採編/李泠,翻譯/馬力,視頻/劉富東】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召開,來自37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本屆峰會。其中不乏新朋友的身影,如來自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友人。 一個月前的3月23日,義大利籤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開啟了中意合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