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區春城慧谷小區垃圾分類綠色廚餘服務站投用

2021-01-21 瀟湘晨報

圖為市民用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換商品。

日前,昆明市五華區春城慧谷A區垃圾分類綠色廚餘服務站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五華區開展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建設首個入駐小區的垃圾分類綠色廚餘服務站。

記者在春城慧谷A區志達環保建立的垃圾分類綠色廚餘服務站看到,「綠色服務站」環保屋內設立了包括塑料、金屬、織物、紙張等智能收集箱,居民用垃圾分類智慧卡刷卡進行分類投放,就可根據投放重量自動積分,積分可用於兌換生活用品;同時「綠色服務站」建設了500公斤處理量的小型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可將廚餘垃圾直接加工成有機肥料用於小區綠化,「綠色服務站」環保屋不僅實現了垃圾分類投放的智能一體化,還實現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目標。(雲南日報 記者楊崢)

【來源:昆明信息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廚房產生的垃圾就是廚餘垃圾? 翻看垃圾桶 分類情況不樂觀
    從3月20日開始,記者跟隨城管部門檢查人員挨個翻看小區的垃圾桶,發現部分小區有超過半數的垃圾桶存在垃圾投錯現象。不過,一些小區的好做法正在發揮示範效應,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養成好習慣。應該說,在垃圾分類的氛圍和設施等方面,兩個小區做得還不錯。&nbsp&nbsp&nbsp&nbsp不過,檢查人員在連翻了幾個垃圾桶後發現,用過的餐巾紙、包裝紙盒等被當成廚餘垃圾的現象比較普遍。「很多人把廚房產生的垃圾等同於廚餘垃圾,把一些不屬於廚餘垃圾的東西,比如可回收的食品包裝盒等,也放進了廚餘垃圾桶。」一名檢查人員說。
  • 廚餘垃圾咋投?智能設備咋用?垃圾分類示範片區這些問題多人喊懵
    建鋼南裡投廚餘垃圾須破袋 操作標準多人喊懵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建鋼南裡小區分東院和西院。目前,該小區西院已啟動垃圾分類工作。12月10日16時40分許,記者進入建鋼南裡西院。該院垃圾分類點分別設置在小區東南角及西北角,且分別設有垃圾分類指導員。
  • 直擊垃圾分類!從小區垃圾房、收集點到廚餘中轉站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11 月 1 日,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上午 8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三路直擊垃圾分類首日小區居民分類情況。對於早已建起垃圾房的小區居民來說,分類已經駕輕就熟;剛剛撤桶並點的小區也有指導員全程 " 教學 ";廚餘垃圾有了專車從小區到中轉站。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廚餘垃圾超過三次沒扔對 分類指導員將「家訪」
    教師宿舍院垃圾分類走過23年  位於西城區新街口街道的大乘巷教師宿舍院面積很小,僅有兩棟樓。走進小區五六米,就能看到被擦得很乾淨的一組垃圾桶站,分為綠色廚餘、灰色可回收和藍色其他垃圾三個桶。類似的垃圾桶站,小區內共有13組,平均間隔約五米。  大乘巷教師宿舍院是北京第一個試點垃圾分類的小區。
  • 生活垃圾分類4個月成績喜人,鼓勵「破袋」提高廚餘垃圾純淨度
    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是「破袋」還是「帶袋」最受市民關注。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當大部分人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後,投放廚餘垃圾可以從「破袋」到「開袋檢查」再過渡到「帶袋投放」。
  • 廚餘垃圾是什麼顏色的垃圾袋裝的?
    垃圾分類來了,好多人都主動了解並學習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這讓我很欣慰,對我國垃圾分類重燃了希望,仿佛,在不久的將來,垃圾分類能隨處可見……理論上說,廚餘垃圾可以用綠色垃圾袋裝。但,目前的分類垃圾袋就四種顏色,以我們給上海市現階段供貨的分類垃圾袋為例:分為,黑色,幹垃圾;咖色,溼垃圾;藍色,可回收垃圾;紅色;有害垃圾。如此,你應該用什麼顏色裝廚餘垃圾呢?
  • 今年留深過年,家庭廚餘垃圾分類指南來了!
    家庭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分類中屬於廚餘垃圾,是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菜幫、菜葉、瓜果皮殼、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易腐性垃圾,收集容器為綠色。 02|家庭廚餘垃圾不分類有什麼危害? 家庭廚餘垃圾容易腐爛、產生惡臭、滋生蚊蠅和細菌,傳播疾病、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良影響。 03|家庭廚餘垃圾應當如何投放呢?
  • 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實施8個月 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21.78%
    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實施8個月 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21.78% 中國新聞網 | 2021-01-06 09:47:04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簡稱《條例》)實施8個月以來,北京垃圾分類成果顯著,居民分類參與率逐步提升,廚餘垃圾分出量增長了12.7倍,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21.78%。
  • 昆明將新建2座易腐垃圾處理廠!規劃選址在西山區和五華區
    最近這段時間,垃圾分類成了不少市民關注的焦點。前端將垃圾分類之後,後端的配套處理是否能滿足需求?7月15日,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做客《春城熱線》時,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目前,四類垃圾都有相應的終端處理設施,今年還將重新規劃選址再建2座易腐垃圾處理廠,同步對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焚燒處理能力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擴容提升。
  • 垃圾分類不規範 學雷鋒崗走形式
    不過,8月15日,記者走訪了長安區侯家灣綜合市場及周邊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後發現,仍然存在垃圾分類不到位、物業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形同虛設,缺少相關便民服務設施、物品,道路坑窪不平等問題。侯家灣綜合市場垃圾「混投」現象較普遍8月15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了位於長安區長興南路的侯家灣綜合市場。
  • 垃圾分類成老舊小區「新時尚」!提醒:大骨頭、貝殼等屬於其他垃圾
    分類試點 龍華區為居民發放「兩桶一袋」海口垃圾分類試點小區——海墾宿舍屬於「三無」小區,共有23戶居民。6月19日,龍華區環衛局、海墾街道辦事處墾中社區的工作人員走進農墾宿舍,為居民發放「兩桶一袋」:廚餘垃圾桶、其它垃圾桶、可回收垃圾袋。
  • 大棒骨不屬於廚餘垃圾?這些垃圾分類問題官方回應了
    青島新聞網6月18日訊(記者 李倍)大棒骨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將如何處理?今天,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市市政公用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宋霽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就我市生活垃圾分類中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 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三個月: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增4倍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全市廚餘垃圾分出質量、桶站設置達標率、指導員值守率等多項指標也逐步提升。其中,全市廚餘垃圾質量達標的桶站數已達到75.3%;分類容器設置率達93.2%,容器更新標識比例85.5%,容器整潔完好率93.4%。
  • 乾淨又便捷,看廚餘垃圾「破袋神器」如何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
    廚餘垃圾垃圾分類的難題 「南川的示範小區是定時、定點投放廚餘垃圾,垃圾分類指導員會隨機抽樣檢查,這時候需要市民打開垃圾袋,經指導員查看是否分類正確後,再投入相應的垃圾桶,對於分類不正確的市民,指導員可以及時幫助他正確分類。」
  • 永定路街道新興年代小區增設廚餘垃圾對接點
    日前,永定路街道永定路社區新興年代小區在小區門口一處空地增設了一處「廚餘垃圾對接點」,用於集中放置本小區經過分揀後的廚餘垃圾。既便於對廚餘垃圾的集中管理,也方便環衛五隊對廚餘垃圾的清運,為垃圾分類高效運轉提供良好支撐。 「前期,海澱區城管部門來街道調研指導垃圾分類工作,提了一個建議,希望就廚餘垃圾設置專門區域集中擺放,便於清運。因此,我們結合各小區實際情況,積極和小區物業溝通,率先在新興年代小區設置了廚餘垃圾對接點。」 永定路街道城管部門垃圾分類專項工作人員王治中介紹。
  • 廚餘垃圾投放處理有喜有憂
    新風街一號院內的廚餘垃圾分解機,可就地處理小區廚餘垃圾。廚餘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部分,市民幾乎每天都要與它打交道。本報陸續接到市民來電,反映一些餐館和小區居民隨意傾倒廚餘垃圾,遺灑油汙水,產生異味,還弄髒了家門口的環境。為此,記者根據市民反映的線索,對多個小區進行了實地探訪。
  • 廚餘垃圾分出多少拉走多少!海澱2198個分類點「桶車對接」
    早上6點,海澱區環衛中心環衛5隊廚餘垃圾運輸車司機李宗偉準時駕車來到曙光街道曙光花園小區門口,物業工作人員站在10多個排成一溜兒的綠色廚餘垃圾桶前等著他。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海澱區環衛中心成立15個對接工作組,對接全區29個街鎮2198個分類點,每天「桶車對接」對廚餘垃圾進行「打卡」式收運。「您分出多少我拉走多少」的全覆蓋模式,使得全區廚餘垃圾分出量由5月3日的25.18噸增加到5月12日的172.2噸,分類效果明顯。
  • 北京首個垃圾分類小區,扔垃圾需刷臉開蓋 網友:這個方法太硬核
    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垃圾分類竟然用上了「人臉識別」!居民扔垃圾前得先「刷臉」,系統識別後自動打開分類投放口,並根據所投垃圾為投放人進行積分。居民用手機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領取足夠家庭一個月使用的免費垃圾袋,垃圾袋上還印有二維碼標識。垃圾分類網和再生資源回收網「兩網融合」旨在進一步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和垃圾分類的質量。「之所以在新風街1號院開展試點,是因為這個院垃圾分類已經有10多年的基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新風街1號院是北京市最早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之一。
  • 豐臺16個小區、1個村獲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新京報訊(記者 羅曉靜)智能語音提示設備、生活垃圾分類驛站、「一大一小」對話……近日,豐臺區推薦的16個小區、1個村全部通過北京市評議審定,獲評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自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施行後,截至目前,豐臺區已完成7832組分類桶站規範化建設,每周上崗桶前值守各類人員3.2萬人。豐臺區盧溝橋鄉周莊子村,工作人員在處理廚餘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