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魔芋需要科學管理,掌握好這些,一畝收入超過20000元
最近有好多魔芋的種植戶,都會諮詢一個問題,怎麼才能種好魔芋,怎麼才能提高魔芋的產量。其實想要做好這些,就要學會科學管理,需要我們了解魔芋的生長要求。
一,溫度
我們先來了解下溫度對於魔芋生長的影響,魔芋對於溫度的變化很敏感,忌高溫,喜常溫。魔芋的生長發育和產量直接是由溫度來決定。如果溫度過高,魔芋就會葉面發黃,球莖大,個頭不高。溫度低,個頭高球莖小。
魔芋球莖的萌發在5度左右開始,發芽的溫度在20-25度,如果超過45度,低於0度,只要5天就會死亡。
魔芋的葉片只有在20度到30度之間才能正常生長,這時的葉綠素含量最高,最適合光合作用。如果低於15度就會葉片變黃,高於40度,葉尖萎蔫下垂
魔芋球莖在22度到30度發育最適合,如果晝夜溫差越大,對於增加產量,提高品質很有好處。如果溫差小,魔芋就會出現「花盆效應」,越長越小。魔芋的球莖不喜低溫,低於0度,就會使球莖失去活力。冬天的時候要用稻草來禦寒。
二,光照
魔芋是一種喜散光,弱光半陰性的植物。現在好多都是和玉米,果樹等比魔芋頸高的植物間作,套作,來滿足魔芋的生長需求。
魔芋的半陰習性是因為魔芋相對比較低的光飽和點。魔芋需要光照時間為9小時左右,少於這個時間會影響魔芋的光合積累。
三,土壤
魔芋對於土壤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土壤需要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稍微偏點酸性。輕質的沙壤土是最適合魔芋的生長要求。好的土壤是魔芋根系發育和球莖膨大的重要基礎。如果排水透氣不好,容易板結的土壤會使魔芋產量低,易發病。如果土層太淺,魔芋則會球莖換頭膨大。紫土是最適合魔芋的。
四,溼度
魔芋是一種喜溼潤的植物,生長季節要雨水充沛。如果魔芋的生長土壤含水量低於25%,魔芋的根系活力會明顯下降。如果魔芋噴到乾旱,會影響根系的生長和養分的吸收。最後球莖膨大減產。水份太多了也不行,水分太多會使球莖迅速生長發生破裂,最後因為病菌侵入發生病害。魔芋的生長前期和球莖膨大期需要較高溼度的土壤環境,80%的含水量最佳。魔芋的生長後期要開始控制水分,需要降到60%,這樣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
這就是我們總結的科學管理方法,只要掌握好這些,一畝收入超過20000元也不是問題。看了文章的朋友你是否有所收穫呢?歡迎大家留言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