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作為皖北歷史文化名城,曾因牛群當縣長而出名,說到美食,也是奇怪,它的特色美食都集中在早點上,其他能上得了臺面的美食還真是少之又少。
1、蒙城sa湯
是不是看著就有食慾!蒙城sa湯用老母雞、糯米等為原料,熬製時間特別長,足以把糯米熬化,喝的時候基本感覺不到糯米的存在,雞蛋打在碗裡,攪拌後,用沸騰的雞湯澆沏,用雞湯的溫度將雞蛋衝熟,成品中雞蛋如雲朵般在湯裡漂浮,散而不斷,勻而不渾。蒙城sa湯可以說是簡約而不簡單,看上去比較單調,湯裡只加雞蛋,但要的就是這種原汁原味,不像其他城市的sa湯,有放海帶的、有放木耳的、還有放蝦皮的,哪還能喝出來雞湯味。說到sa湯,還得說個歷史故事(真的假的不知道!反正蒙城很多早餐店裡都貼著)
相傳當年乾隆微服私訪,慕名遊莊子故裡,夜間行路到一村莊,飢餓難耐,向一村婦求飯。村婦家中僅有老母雞一隻殺了燉湯,又將僅有的麥仁、糯米一碗與雞同燉,湯熬好後又用雞蛋衝了兩碗蛋花湯獻上。乾隆一聞,雞湯和飯香撲鼻而來,再一品,入口鮮鹹,湯味厚重,一碗下肚,勞頓饑渴頓消,精神大振。隨口問村婦"這是啥湯?",村婦重複說"啥湯",乾隆不解,旁邊侍衛看天上有月,天子在前,靈機一動,說這就是"sa湯","月"字旁,加一"天"字頭,下面一個"韭"字,意為"天子月下救命湯"。乾隆大悅,揮筆寫下"sa",從此這道名點流傳至今。
既然有了上面這個故事,那就再教大家寫個字—「」sa」,字典裡沒有,我也是好不容易寫出來的,湊合看吧!以後請大家記住這個字念「sa」,蒙城人念這個字是第三聲。(其實蒙城人念什麼字都是第三聲,哈哈)
2、蒙城油茶
蒙城油茶(又名辣湯)的配料有豆腐皮絲、炸豆腐皮(小片)、水洗麵筋、花生、黑芝麻等。請注意水洗麵筋,這裡用的麵筋絕不是市場上賣的成品麵筋,而是自己家洗出來的麵筋,而且洗麵筋剩餘的水,也是製作蒙城油茶的關鍵。除了在蒙城當地,真的很難喝到正宗的蒙城油茶。(tips:在合肥的小夥伴有福了,合肥市曙光路裡有一家蒙城油茶名叫「老孫總店正宗蒙城油茶」,他家的雞蛋餅也好吃,只不過現在市容改造之後不像之前髒亂差了,環境變好了反而沒有感覺了。)
3、蒙城油酥燒餅
油酥燒餅已經不再是一頓普通的早餐了,他已經成為蒙城的一張名片,蒙城所有售賣油酥燒餅的店鋪中,屬薛家油酥燒餅最有名,當然現在通過收學徒教學,在蒙城的大街小巷已經有很多都是薛家燒餅的傳承弟子,薛家油酥燒餅的老店就在寶塔公寓對面的巷子裡,牌子比較大挺好找。
針對上述小吃,簡單做下推薦
蒙城sa湯推薦丁家早點,這個有幾個分店挺好找的。蒙城油茶各家都差不多,比較推薦張記早點,在一裡丁南邊點(非蒙城人可忽略,可以任意選擇,大差不差)。油酥燒餅只推薦薛家油酥燒餅,當然現在分成了兩個派系(哈哈),味道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