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在澳門...

2020-12-13 澎湃新聞

《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在澳門籤署

2019-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與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澳門文化中心籤署了《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為進一步鞏固和深化20年來內地與澳門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領域合作成果,體現中央對澳門文化發展的大力支持,故宮博物院將與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合作設立「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此舉亦是文化和旅遊部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重要舉措,將有力提升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助力澳門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根據合作備忘錄約定,中心將設於現有的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內,將設有文化展示空間及庫房、教育推廣空間、演示空間、故宮文創產品展示區以及文物修復區等。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將負責該中心的規劃、管理等工作。故宮博物院將在文物保護與修復、文創旅遊產品研發、人員培訓以及舉辦相關教育宣傳、國際交流活動等方面,對該中心予以支持。

籤署儀式後,雒樹剛還出席了故宮博物院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星槎萬裡——千裡江山圖3.0數字展」開幕式。

來源:中國文化網

原標題:《《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在澳門籤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籤署
    中國網12月19日訊 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2019年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與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澳門文化中心籤署了《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 合力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新華社澳門12月17日電(記者王晨曦)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與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17日在澳門籤署《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內地與澳門將合作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共同推進文物保護、文創研發和教育推廣工作。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新華社澳門12月17日電(記者王晨曦)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與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17日在澳門籤署《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內地與澳門將合作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共同推進文物保護、文創研發和教育推廣工作。
  • 內地與澳門將合作設立「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環球網文旅綜合報導】據文化和旅遊部網站消息,2019年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與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澳門文化中心籤署了《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故宮博物院將與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合作設立「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中心將設於現有的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內,將設有文化展示空間及庫房、教育推廣空間、演示空間、故宮文創產品展示區以及文物修復區等。
  • 澳門與內地籤署文化深化合作協議
    人民網澳門12月1日電(記者蘇寧)澳門特區政府分別與文化部及國家文物局籤署有關文化及文化遺產領域的交流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兩地的文化合作。 籤署儀式於11月30日在特區政府總部舉行,在行政長官崔世安、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及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見證下,由文化部代表、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與澳門特區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籤署《內地與澳門特區深化更緊密文化關係安排協議書》,協議全面落實澳門與內地在文化藝術、文化產業、青少年文化培育,以及國際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 建設「人文灣區」:文化澳門 風景正好
    澳門有「澳門神像雕刻」「澳門哪吒信俗項目」「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澳門媽祖信俗項目」「粵劇」「南音說唱」「魚行醉龍節」和「涼茶製作技藝」等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國家級名錄,它們是澳門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見證。「保護好它們是我們的使命。在保護的前提下,我們做文化推廣,促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江蘇與澳門籤署備忘錄 將籌建蘇澳合作園區
    記者從澳門新聞局獲悉,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在江蘇訪問時,雙方分別籤署了成立合作園區籌建組和公務人員交流的備忘錄,期望疊加各自優勢,提升兩地的合作層次。崔世安在和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會面時表示,江蘇與澳門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礎,成立蘇澳合作園區聯合籌建組的工作也取得進展。
  • 澳門與內地籤署合作協議深化文化領域合作
    龍土有 攝   中新網澳門12月1日電(記者龍土有)11月30日,澳門特區政府分別與文化部及國家文物局籤署有關文化及文化遺產領域的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兩地的文化合作。
  • 專家學者聚首澳門暢談文化遺產保護
    快報訊(記者張瑜)10月15日,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與江蘇省委宣傳部聯合指導的「傳承與保護——中國華夏文化遺產保護高峰論壇」在澳門成功舉辦。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國際文化多樣性保護」澳門共識》在論壇期間正式發布,這為未來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可能的發展方向與具體的指導意義。該論壇是第四屆澳門國際文化藝術品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會的重要環節。
  • 深圳澳門籤署雙方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旅遊合作備忘錄
    深圳澳門籤署雙方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旅遊合作備忘錄 2015-12-02 20:40:50 鄭小紅 攝   中新網深圳12月2日電 (記者 鄭小紅)2015深澳合作會議2日下午在深圳召開,雙方籤署《關於深化深澳合作共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備忘錄》、《旅遊合作備忘錄》。
  • 文化「傳承+創新」 以澳門特色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回歸以來的文化傳承和創新,是她提及最多的內容。  穆欣欣說,雖然經歷了葡萄牙政府的長期管治,但中華傳統文化一直都是澳門多元文化中的主流。回歸二十年來,特區政府致力於用貼近百姓的方式,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目前,澳門有包括粵劇、魚行醉龍節、媽祖信俗等在內的15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澳門擁有「世界遺產」的殊榮後,歷史城區迅即成為世人關注的中心,這片區域不僅為澳門旅遊業帶來新的契機,更大大加強了澳門人的文化歸屬和身份認同。申報世遺成功後的幾年,正是澳門社會經濟急速發展的幾年,城市的擴張和大量勞動人口的引進,給澳門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悠閒的生活文化帶來新的轉變。
  • 保護好研究好澳門的文化遺產
    澳門是一座風貌獨特的城市,具有大量歷史文化遺產,澳門的文化遺產保護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研究好澳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彰顯澳門文化特色,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澳門回歸祖國之後,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並不斷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大力支持文物考古事業發展。
  • 人民日報:保護好研究好澳門的文化遺產
    澳門是一座風貌獨特的城市,具有大量歷史文化遺產,澳門的文化遺產保護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研究好澳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彰顯澳門文化特色,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 文化澳門 風景正好
    澳門有「澳門神像雕刻」「澳門哪吒信俗項目」「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澳門媽祖信俗項目」「粵劇」「南音說唱」「魚行醉龍節」和「涼茶製作技藝」等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國家級名錄,它們是澳門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見證。「保護好它們是我們的使命。在保護的前提下,我們做文化推廣,促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澳門回歸20周年丨你了解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1999-2019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過去數年,澳門特區政府積極挖掘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進行相關的申報工作,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推廣,並與內地積極互動。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6月11日,在文化部(現文化和旅遊部)和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的「根與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在澳門綜藝館隆重開幕。
  • 保護、傳承、推廣:澳門「非遺」傳人故事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澳門12月9日電澳門文化積澱深厚,回歸祖國20年以來,8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粵劇、涼茶配製、木雕-神像雕刻、南音說唱、道教科儀音樂、魚行醉龍節、媽祖信俗和哪吒信俗。
  • 中西世界的「萬花筒」 文化澳門風景正好
    澳門有「澳門神像雕刻」「澳門哪吒信俗項目」「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澳門媽祖信俗項目」「粵劇」「南音說唱」「魚行醉龍節」和「涼茶製作技藝」等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國家級名錄,它們是澳門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見證。「保護好它們是我們的使命。在保護的前提下,我們做文化推廣,促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澳門設立世界文化遺產緩衝區保護歷史城區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日前批示,鑑於「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因此依法定出「澳門歷史城區」緩衝區特定區域,以對其進行特別保護。
  • 澳門《文化遺產保護法》(草案)公開諮詢
    《文化遺產保護法》(草案)是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情,遵循國際公約的有關要求,借鑑國內外成功經驗,同時積極採納《文化遺產保護法》法案大綱公開諮詢所取得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制定的,是一套具前瞻性,涵蓋面廣,及可行性強的保護文化遺產的法律,它將為廣泛的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弘揚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制基礎,促進相關工作全面有效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