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中軸線有多長?

2020-12-10 小谷愛旅行

小谷愛旅行,天天好心情!

大家好,本期和大家聊的是北京的中軸線~

元明清的北京城,布局呈東西對稱分布,而中軸線就是對稱軸。

但是,要說到北京的中軸線的長度?你能說出答案嗎~

北京中軸線

明清時期,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全長大約是7800米。轉化為古代單位約為15裡。說到這,一定有人會問,這個15裡有什麼寓意?因為在中國傳統的易學中,奇數為陽,古人喜陽不喜陰,而15剛好是1,5,9三個陽數之和。接下來咱們由南向北,快速認識下北京的中軸線!

中軸線南端起點---永定門

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的正南門,為中軸線的南起點。

前門大街與正陽門

正陽門是明清北京內城的正南門,為皇帝專用。俗稱「前門」,位於前門外的前門大街,從明清時期開始至今,這裡都是最繁華熱鬧的商業街。

天安門廣場

正陽門以北,就是天安門廣場,由南向北依次為,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國旗、天安門。

故宮太和殿

走過天安門,便進入了故宮,由南向北依次為端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神武門。

萬春亭俯瞰故宮

故宮神武門北,便是景山公園,崇禎皇帝自縊之處。景山萬春亭位於中軸線上,是俯瞰故宮的最佳位置。

中軸線上的鼓樓

景山以北,穿過地安門內大街和地安門外大街,便來到了鼓樓,就是趙雷那句「當107路再次經過」的鼓樓~

鐘樓

與鼓樓相望的,就是中軸線的最北端---鐘樓。

至此,明清時期的中軸線就到頭了。隨著北京城市的發展,現如今中軸線已經由鼓樓外大街、北辰路,北延至奧林匹克公園。使這條數百年歷史的中軸線,增添了更多的現代化氣息~關於北京中軸線,你還知道什麼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北京中軸線的傳承與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順應時代變遷,北京傳統中軸線建築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政治文化廣場、博物館、文化宮、城市人民公園、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和文化場所,不但規劃、格局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政治功能和文化內涵隨之改變。在新時代,北京中軸線將在傳承與發展中被不斷賦予新的價值和意義。
  • 北京對中軸線保護將有專門法規規範
    12月24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進行一審。未來,北京對中軸線的保護將有專門法規規範,宮城、皇城、內城、外城四重城廓的平面空間結構,歷史街巷(含胡同)的肌理走向等都將得到保持。
  • 北京中軸線有哪些故事?單霽翔、李梓萌講述歷史
    節目組供圖節目中,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和總臺主持人李梓萌分別擔任本期「潮推官」與「追潮團長」,帶領網友一路從南向北遊覽北京7.8公裡中軸線上的知名地標和文化遺產,詳解北京中軸線數百年沉澱的歷史。德雲社相聲演員高峰、欒雲平則化身「追潮人」,與潮小助一起暢聊老北京天橋曲藝文化,挖掘那些藏在相聲裡的北京中軸線故事。
  • 北京中軸線上都有什麼?城市設計揭秘
    推薦閱讀:7月1日北京中軸線燈光秀視頻觀看入口  打開北京城市地圖就會發現有一條貫穿整個老城的軸線,今天我們就帶大家遊覽北京中軸線,這條老北京人口中北京的「脊梁」  這條線路  不只是大北京的中心地標  更是華夏文明的精彩印記  如今  中軸線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歷史縱深感  在北京新的規劃藍圖中  這一令世人讚嘆的城市景觀
  • 讀懂北京中軸線,讀懂北京這座城
    北京有一條古老而神秘的城市軸線。它始於元朝,如「書脊」一樣,貫穿南北,形成了北京兩翼對稱、莊嚴肅穆的城市格局。梁思成先生曾把這條軸線定義為「中國古代大建築群平面中統帥全局的軸線,稱中軸線。」昨日上午,一場關於北京中軸線的展覽,在首都博物館拉開了帷幕。
  • 北京中軸線裡的「歷史文化街區」
    北京中軸線的規模起始於元代,成型於明代,傳承發展至今,已有750餘年歷史。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符合「天人感應」的理念整體為南北方向。是包括城門、廣場、宮殿、御苑、壇廟、歷史街區等遺產並由歷史道路聯繫起來的城市空間整體。
  • 揭秘北京中軸線古建,永定門鎮物都有啥?地安門後門橋下刻著字?
    作為北京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規劃實施計劃已基本完成,力爭在2030年基本達到申遺要求。其實,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保護中軸線古建一直是北京文物部門的重要工作。鄧偉 攝「從前門箭樓的修繕,到永定門城樓、天壇圍牆的復建,再到先農壇和故宮御花園的維修,這些年來,我一直與中軸線上的古建築打交道。一生能有多長?
  • 中軸線基金會資助基礎學術研究項目 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作為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北京中軸線匯聚了京城歷史文化遺產的精華。近日,在北京市國資委和市文物局支持下,經過專家評審和理事會決策,北京京企中軸線保護公益基金會(簡稱「中軸線基金會」)資助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受市文物局委託開展的「世界遺產城市中歷史街區的價值與保護研究項目」和「世界遺產祭壇研究項目」,以及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基於樣式雷圖檔的清代官式大木大式建築營造算例研究與應用項目(一期)」。
  • 北京中軸線北段不僅有鳥巢和水立方,還有壯麗的城市景觀
    北京的中軸線與北四環的的交界處,不僅高樓林立,而且顯得比較大氣。北京北四環地區在行政區劃上屬於朝陽區,在這個地區大都是北京21世紀之後建設的成果。北京北四環和中軸線地區以鳥巢、水立方而知名,成為北京新興的旅遊景點,實際上這個地區不僅有鳥巢和水立方,還有壯麗的城市景觀和藍天白雲。北京北四環和中軸線交界處的地圖如下所示。
  • 景山公園萬春亭的震撼:不僅有北京中軸線,還有一覽無遺的景觀
    北京景山公園的萬春亭曾經是北京內城的最高點,在這個上面觀看,最明顯的觀感就是北京中軸線的南北兩端:南中軸線是故宮一線、北中軸線則是地安門一線。從北京景山公園向南看故宮神武門從北京景山公園向北看,則是北京中軸線更加的複雜的北段。
  • 探訪北京中軸線 感受古都魅力
    圖為北京中軸線。千龍網發千龍網北京11月14日訊 有人將北京比作一本讀不完的書,中軸線無疑就像是書脊。這條軸線肇始於元,長7.8公裡,南起永定門,貫穿古都北京的外城、內城、皇城、宮城,直達北端的鐘鼓樓。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一線牽一城,線上匯集了北京城建築的精髓。一城聚一線,北京城的變遷在線上留痕,線也隨之不斷生長。
  • 「北京中軸線的文化意義」線上講座開講
    「北京中軸線是明代永樂年間規劃和營建北京城時,設計和構築起來的一條都城縱軸線,它經歷了明代嘉靖年間北京城的擴建以及清代數次增擴,最後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北京中軸線。」7月21日下午,一場關於北京中軸線的線上講座準時開講。
  • 文創佳作演繹北京中軸線文化內涵
    10月21日,「北京中軸線文化內涵挖掘與創作主題大賽決賽」在北京舉行。《TNGAR真北全球探索賽之北京中軸線探索》從10個決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獲評大賽一等獎。此次大賽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
  • 偶遇「北京中軸線」北端點
    五月的淺夏呀,歲月依然芳菲,每一縷清風裡都瀰漫著芳香……北京中軸線北端點仰山位於北京中軸線上,山頂有一石曰「北京中軸線仰山坐標點」。從標誌石往南望去,奧林匹克公園廣場盡收眼底。我原以為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點是鐘鼓樓
  • 北京文博|「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北京文博·文昌運盛看...
    北京文博·文昌運盛看北京」雲講堂活動。4月18日,雲講堂第二場講座——「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在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成功舉辦。講座由首都博物館白樹軍老師主講。白樹軍老師是首都博物館《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策展人,講座中她結合首都博物館的「讀城」展覽,指出「讀城」是解讀研究城市的文化內涵和精神特徵,目的是樹立文化自信。為什麼要了解北京中軸線(以下簡稱「中軸線」)?中軸線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 北京中軸線申遺已確定14處遺產點 確保到2035年內實現申遺目標
    同時,中軸線「提亮」工程將通過貨幣補償、配給保障房、就近平移等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基礎設施,努力留住老北京、老街坊,騰退文物將最大限度開放。中軸線覆蓋65%老城中軸線到底有多長,覆蓋面有多大?市文物局給出答案:這條「北京脊梁」分為遺產區和緩衝區兩部分,覆蓋老城約65%的面積。這條壯闊的城市軸線上,既有恢宏的皇家建築,也有古樸的民居四合院和重要的近現代建築。
  • 地理研學:居家「雲遊」北京探秘中軸線
    延期開學期間,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區初一地理老師帶領初一年級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地理自主探究學習課題。研學課題:北京中軸線探秘研學要求:觀察北京市的城區地圖,思考北京城的布局有什麼特點?你能不能找到一條貫穿北京的對稱軸?這條對稱軸就是北京的中軸線。
  • 北京中軸線上遠眺 全城景致盡收眼底
    11月23日,北京天氣以晴為主,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內俯瞰全城,景致盡收眼底。(圖/中國天氣網王曉)11月23日,北京天氣以晴為主,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內俯瞰全城,景致盡收眼底。(圖/中國天氣網王曉)11月23日,北京天氣以晴為主,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內俯瞰全城,景致盡收眼底。(圖/中國天氣網王曉)11月23日,北京天氣以晴為主,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內俯瞰全城,景致盡收眼底。
  • 北京攻略景點篇|圖說北京中軸線,一條線,一座城~
    都有都有,向中看齊~~~~今天圖說北京中軸線帶您來個一條龍之旅~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直線距離長約北京申奧成功後,中軸線再次向北延長,成為奧林匹克公園的軸線。「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去領略從清朝至今京城的傳奇脊梁,關注那條長達7.8公裡的古中軸線,我們就能發現北京城歷史的另一種風貌。」
  • 北京中軸線有哪些故事?單霽翔、李梓萌講述歷史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節目組供圖節目中,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和總臺主持人李梓萌分別擔任本期「潮推官」與「追潮團長」,帶領網友一路從南向北遊覽北京7.8公裡中軸線上的知名地標和文化遺產,詳解北京中軸線數百年沉澱的歷史德雲社相聲演員高峰、欒雲平則化身「追潮人」,與潮小助一起暢聊老北京天橋曲藝文化,挖掘那些藏在相聲裡的北京中軸線故事。在上午的直播中,單霽翔與李梓萌化身「金牌導遊」,帶觀眾從中軸線南端的永定門出發,一路北上,在前門大街、景山萬春亭、以及中軸線北端鐘鼓樓幾個重要建築下車進行實地探訪,詳解北京中軸線上的文物故事和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