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中流矢亡於雒縣,周瑜病逝於巴丘,哪個對國運的影響更大?

2020-12-14 甜姐說史

公元211年,劉璋派法正迎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在劉備駐守葭萌關一年後,張松的事情敗露身亡,龐統向劉備獻上三策,劉備取了中策,即誘騙楊懷與高沛兩員蜀將到營地後,將二人誅殺,隨後帶著兩人的軍隊一路殺向成都。只不過此計雖然更符合劉備的想法,卻不太好實施,劉備在通往成都的道路上打得十分艱苦,甚至於在圍攻雒縣時,龐統身中流矢,不幸身亡,時年三十六歲。

而與孫策有總角之好的周瑜先是幫助孫策打下江東,後是幫助孫權穩定了孫策死後江東的混亂局面,更是在赤壁之戰時力主抵抗曹操,並率領孫劉聯軍共五萬人擊潰了曹操的二十餘萬大軍,從而保證了東吳的領土不失。只可惜在公元210年,周瑜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徵之際,他忽然身患重病,最終病逝於巴丘,時年也是三十六歲。相比之下,龐統的死之於蜀漢,與周瑜的死之於東吳,哪個對國運的影響更大呢?

由於東吳的戰略出現了變化,導致龐統不得孫權重用,因此龐統轉而投奔劉備。在劉備與劉璋多次的會面中,龐統都針對當時的局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更是在劉備的軍隊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時,迅速理出上中下三策,足見龐統在劉備取蜀川的過程中在戰術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龐統在半途去世,劉備不得不將諸葛亮調入蜀川,不過總體而言,劉備在龐統去世後依舊攻下成都,將蜀川收入囊中,從整體上看,龐統的死對劉備勢力有影響,但沒有在戰略上產生影響。

周瑜病逝後,孫權一時間沒有了討伐蜀漢的統帥,在此之後,孫權放棄了周瑜西進以謀求天下二分的發展方針,而是接受了魯肅三分天下的戰略方案,並在此後不斷的調整。可以說,周瑜的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東吳的戰略出現了轉變,雖然說周瑜的戰略方針不至於讓東吳能直接與曹操分庭抗禮,但周瑜的死確實是對東吳的國運產生巨大的影響。

筆者認為,周瑜在東吳的威望高,能力強,而在周瑜去世後,龐統就從東吳來到了蜀漢,同時將此前周瑜為伐蜀做出的努力盡數帶到了蜀漢,而這也是劉備後來能迅速佔據蜀川的重要原因。而龐統去世時,劉備勢力的規劃已經成型,因此相比之下,周瑜的死對東吳的影響,要大於龐統的死之於蜀漢。

相關焦點

  • 三國名將周瑜病逝於巴丘,他的墓地在哪裡?
    不過,藝術作品中的周瑜與歷史上的周瑜卻有著巨大的區別。在文藝作品中出現的有關周瑜的「三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之類的故事和劇情都不是周瑜的真實面目,歷史上的周瑜也並非氣量狹窄之人,而是漢末三國時期一位著名的軍事家。按照《三國志》等相關史料記載,周瑜,字公瑾,出生於漢末豪門大族,家族中的多位成員曾經在朝廷擔任過要職。
  • 周瑜推薦魯肅,荀彧推薦郭嘉,諸葛亮推薦龐統,誰影響最大?
    漢末三國,曹操、劉備和孫權為了逐鹿中原,多次大戰,在這三個軍事集團中,曹操的實力最強,孫權次之,劉備最弱。 值得注意的是,周瑜向孫權推薦了魯肅,荀彧向曹操推薦了郭嘉,諸葛亮向劉備推薦了龐統,那麼,這三個人推薦的人當中,魯肅、郭嘉和龐統,誰對三國格局的影響最大呢?
  • 《三國群英傳8》龐統怎麼樣 武將技效果詳解
    導 讀 《三國群英傳8》是一款三國題材的戰爭策略類遊戲,龐統是在東漢末年和諸葛亮並稱的鳳雛,在攻城是被流矢命中而身亡
  • 龐統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能與諸葛亮齊名?龐統是怎麼死的?
    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提起諸葛亮,簡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小說戲劇藝術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似乎神仙,有人稱他「多智近妖」。劉備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慨嘆「武侯立岷蜀,壯志吞鹹京。」
  • 郭嘉、龐統、周瑜的去世,三國中誰的損失最大?他不死歷史將改寫
    三國之中優秀的人才有很多,他們中有俠肝義膽的趙子龍,有運籌帷幄的臥龍還有那一代豪雄的曹操,可以說三國的人才是數不勝數,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三位也是當時有名的人物,可以說他們的出現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力,他們分別是郭嘉、龐統、周瑜三人,他們三人都是英年早逝,他們的去世也給他們的國家帶來了巨大損失,那麼三人的去世,魏蜀吳哪個損失大呢?
  • 東吳為什麼不重用龐統?他又真的是死在了落鳳坡嗎?
    早先,魯肅看中了龐統的才華,曾把他舉薦給了孫權,但是孫權並沒有重視,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東吳並不缺乏人才的原因,畢竟東吳當時有周瑜鎮守,還有張昭等人主持大局,故而會有一些膨脹。不過這只是推測,其實龐統不被重用應該還有其他的原因。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這五人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並列第三:龐統&周瑜。這二位曾經有過君臣關係,周瑜擔任南郡太守時就用「霸王硬上弓」的方式徵辟龐統為功曹,並把政務一切交給龐統解決。不僅如此二人曾經一起謀劃囚禁劉備的計劃。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統對曰:"有之。"
  • 為何鳳雛龐統成就不如諸葛亮?
    在建安十四年時,周瑜打南郡一年就讓曹仁敗走撤退,周瑜就被孫權任命為南郡太守。但好景不長啊,第二年周瑜有意西取益州,結果在途中病逝了,當時龐統是跟著周瑜混的功曹,就送葬周瑜至東吳。劉琦時候劉備上位,龐統被任命為耒陽縣令,相當於被劉備晾一邊打醬油了。
  • 三國一代名將,卻僅僅活了36歲,周瑜病死巴丘是孫權蓄意為之嗎
    就連蘇軾在途經赤壁之時,都作詞寫到兩位: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歷史上很多人提到周瑜都讚不絕口。孫氏兩兄弟承蒙周瑜鼎力相助才能打下吳國江山,無一不對周瑜才能褒獎有加。他們評價周瑜英雋異才、膽略兼人;劉備與周瑜雖非君臣,但對周瑜評價也相當之高,在他眼中周瑜乃萬人之英!當然,周瑜的好名聲也不僅僅限於當時,就連毛主席也稱讚周瑜為「青年團員」,能打勝仗!
  • 臥龍鳳雛盛名在下,為何龐統被諸葛亮蓋一頭
    1.扶棺送葬至東吳這裡就要說道著名的赤壁之戰,曹操大敗,為了挽回面子,假借天子之名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次年周瑜準備進攻西川,卻突然暴病,死於巴丘。此刻龐統作為送葬人員來到東吳。龐統是周瑜謀士,當時,東吳孫堅孫策時代有許多謀士,著名的張昭、魯肅、張紘、顧雍、諸葛瑾、步騭、闞澤等等。其中沒有龐統的名字。可是赤壁之戰最關鍵的連環計就是龐統獻的啊。
  • 孫策周瑜娶大小喬後,為何全都英年早逝?原因說出來很羞恥!
    孫策周瑜娶大小喬後,為何全都英年早逝?原因說出來很羞恥!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現在的浙江富陽人。據傳,吳郡孫氏乃是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人,世代為吳地豪族。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現在的安徽舒城人。
  • 問鼎中華三星堆 隕落龐統古雒城
    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幾度更名——古蜀都城、雒城、漢洲、雒縣等,現在它仍有一個古老而輝煌的名稱——廣漢。沒有人會否認用華夏文明指代中華文明的合理性,因為大家都認為,中華文明是由夏(約前2070-前1600)文明衍生發展而來的;也沒有多少人會認為,三國的著名人物——劉備的軍師龐統不是死於落鳳坡的。
  • 性格有缺陷的三國蜀漢超級參謀長:立功心切的鳳雛先生龐統
    結果中了蜀將張任的埋伏,身中數箭,殞命落鳳坡……時年僅36歲(和江東大都督周瑜一樣)。應該說,《三國演義》裡的龐統,給人的感覺就是「另一個」諸葛亮。同樣的才華橫溢、才能出眾,也是同樣的深謀遠慮、神機妙算……二人共事一主,可謂是劉皇叔的左膀右臂,一同為了「興復漢室」的大業而各施其力。只可惜龐統過早隕落,導致之後的蜀漢僅能靠諸葛亮一人獨立支撐。
  • 龐統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孔明如能聽懂,也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
    龐統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孔明如能聽懂,也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在整個三國時期,有傳言說:臥龍和鳳雛得一人便能奪得天下。可見當時的社會對諸葛亮和龐統的社會價值有多高。而他們兩人正好都是劉備的手下,諸葛亮的威名就不用說了,與諸葛亮相比,龐統的一生就比較坎坷了。幾天就為大家講講龐統在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如果當時諸葛亮能夠聽得懂的話,那到最後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
  • 龐統和諸葛亮齊名,可為何早期的時候龐統一直未受到重用呢?
    在戰爭頻繁的古代,軍師是必不可少的,軍師一職在戰爭中作為主要的謀劃者,有著很高的威望,而且古代很多的能人賢者,均是以軍師一職而被眾人熟知。就比如說在《三國演義》中,魏蜀吳之所以能夠在不斷的爭鬥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與他們所擁有的智囊軍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鳳雛龐統死在落鳳坡是天意嗎?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卻說龐統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龐統心下甚疑,勒住馬問:「此處是何地?」這是小說中的龐統之死,在此之前,書中曾經交待,諸葛亮寫信給劉備說:我夜觀天象,太白臨於雒城,將帥會有危險,希望劉備和龐統停止進攻,但是龐統認為諸葛亮是怕自己立了大功,因此才不讓他們前進的,於是極力勸說劉備進攻,劉備經不住龐統的勸諫,這才勉強答應,而在進攻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說龐統的馬驚了,劉備看到後就把自己的白馬讓給了龐統
  • 龐統死於落鳳坡之上的可能原因
    龐統,年少成名,協助襄陽郡守處理政務,治理郡縣,業務能力一流。獻連環計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身為名士 被天下招攬,最終成為劉備手下與諸葛亮同層的謀士。在三國演義中,龐統不聽遠在荊州的臥龍之言獨斷專行,最終因意外死於落鳳坡之上。然而真是的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 諸葛亮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姜維是幼麒,而司馬懿的稱號是啥?
    例如,魏國曹操最推崇的謀士就是郭嘉了,郭嘉雖然年輕,但是他的計謀確實是天下無雙,吳國的孫權最欣賞的謀士就是周瑜了,周瑜不僅相貌堂堂,而且才華橫溢,而蜀國的劉備更是運氣很好,水鏡先生筆下的四大謀士三個都在他的手下,他們分別是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幼麒姜維,和冢虎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