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剎車時,普通自行車已經停下,「死飛」還在繼續往前衝(攝/法制晚報記者 劉暢)
普通自行車的飛輪是活的,鏈條具有一定彈性
「死飛」的飛輪是死的,鏈條緊扣其上(攝/法制晚報記者 範博韜)
顏色豔麗、造型簡潔、騎行速度飛快,近來一種被稱為「死飛」的自行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但由於只有一個前閘,甚至不裝車閘,今年僅媒體報導的就至少有4起「死飛」致人死亡事故。
《法制晚報》記者測試發現,在百米直線加速後,「死飛」的剎車距離較普通自行車長出近3米。因不符合《自行車安全要求》的規定,目前一些城市已禁止其上路。
什麼是「死飛」 飛輪固定沒車閘
「死飛」既是英文名Fixed Gear的直譯,也因為它的飛輪是死的。
相較於普通自行車活的飛輪,「死飛」的飛輪將鏈條與後輪固定起來。只要後輪處於轉動狀態,騎車人就必須繼續做蹬車的動作,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後蹬。因此,「死飛」無法像普通自行車一樣「溜車」,但可以做出倒車等特殊動作。
此外,「死飛」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沒有車閘,其制動方式與普通自行車有著很大差別。於暉等愛好者們將剎車叫做「SKID」,中文意思為「打滑」。即「死飛」是以打滑的姿態進行減速的。
「死飛」最基礎的剎車動作是身體重心前傾,當左右腳位置持平時向後蹬車,讓後輪停止甚至向後轉動,從而達到制動的目的。
調查 銷售時車閘不是標配
與很多商品一樣,網店是購買「死飛」的主要途徑。成女士開設的網店,已銷售過千輛的「死飛」,價格從300元到2000元不等。她告訴記者,客戶大多是20歲上下的學生。「他們看重『死飛』配色靚麗的特點,覺得很有個性。」
成女士表示,車閘並不是「死飛」的標配。「只有在顧客問怎麼剎車時,才會建議他們裝前閘,先在小路上練習。」她說,如果顧客還不適應,會建議更換成普通自行車的活飛輪,並安裝前後兩個車閘。「而很多人覺得這樣做,就不是真正的『死飛』了。」
於暉成為一名「死飛」愛好者,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健身。「騎『死飛』能鍛鍊身體各方面的能力,如力量、耐力、反應、平衡性等。」
曾在「死飛」專賣店打工的他也提到,一些初學者買車時根本不考慮安裝車閘。有人看到店裡給「死飛」裝車閘還會問,「你們這兒的車怎麼還安閘啊?」
專業玩家會選裝前閘
記者看到,網上一些「死飛」的價格動輒上萬甚至近10萬元。一家網店的店員介紹,一般5000元以上的「死飛」都是從義大利、日本等國進口的。而且大部分都是按照客戶需求,訂購零件再組裝起來的,一些還是以零件狀態發貨的「散車」。
該店員提到,主要部件的材質、輕重才是決定「死飛」價格的主要因素,而不是低端車主打的顏色搭配。購買高價車的多是專業玩家,他們了解「死飛」的性能,會要求在原車的基礎上安裝前閘。
開在五道營胡同內的一家「死飛」專賣店店員表示,銷售中他們會要求每一位顧客安裝車閘。「從我們這兒賣出去的車,沒有不安閘的。」
作為資深玩家的於暉不無擔心地說,很多剛接觸「死飛」的年輕人缺乏安全意識。他舉例稱,如一輛車售價500元,專業玩家甚至會花400元買個頭盔,「但咱們有些年輕人,卻連閘都不想要。」
解讀 不符合安全標準 外地已禁
記者調查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八條規定,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
而2005年開始實施的《自行車安全要求》第5條規定,每輛自行車都應該裝有兩個制動系統,一個制動前輪,另一個制動後輪。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死飛」,要麼不裝車閘,要麼只安一個前閘,明顯不符合上述要求。
今天上午,朝陽交通支隊的民警對記者表示,目前在執法過程中尚未嚴格限制「死飛」上路。但日後會針對這些新型交通工具,出臺新的規定。
記者注意到,深圳、廈門、寧德等地,交管部門認為「死飛」屬場地特技車輛,沒有傳統剎車裝置,系安全設備不齊的非機動車,因此禁止「死飛」上路。
新聞內存 4起事故4人亡
2014年3月16日中午12時20分許,在福建漳州市區琥珀路段附近,一名騎著「死飛」自行車的13歲女生,被一輛飛馳而來的私家車撞飛身亡。
5月5日,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龍翔大道德政路口,17歲的阿洋騎「死飛」過馬路被貨車撞死。
5月10日,16歲少年宗某騎「死飛」沿105國道由中山往廣州方向行駛,與一名行人相撞,因腦外傷過重於5月19日死亡。
5月19日,貴州遵義14歲中學生李某在騎行 「死飛」時,從高坎摔下身亡。
實測
剎車距離長出近3米
由於死飛只有一個前閘,甚至不裝車閘的特點,媒體上經常能看到「死飛」出事故的報導。「死飛」的安全隱患究竟有多大?記者實際測試發現,在高速騎行的狀態下,「死飛」的剎車距離比普通自行車長出近3米。
測試說明:記者準備了一輛普通價位且安裝了前閘的「死飛」,和一輛普通的變速自行車,通過「百米賽」測算兩車的加速能力以及剎車距離。
從外觀上看,「死飛」的車輪直徑較普通自行車更大,但輪胎寬度略窄。且輪胎上的花紋很淺,摩擦力應不如普通自行車。在整車重量上,「死飛」明顯更為輕盈,大約只有8公斤重,而普通自行車重約15公斤。
測試地點設在一條車輛、行人較少的平整柏油路上,從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為100米。
測試過程
加速 百米賽「死飛」快3秒
記者首先使用普通自行車做測試,出發後飛輪檔位由低到高,使騎行過程中的加速度最大化。當自行車通過終點線時,速度為27.8公裡/小時,共計耗時12.95秒。
接下來,記者騎「死飛」以同樣的方式測試。由於車子的飛輪鎖死,鏈條始終緊扣在飛輪上,不像普通自行車的鏈條具有彈性。因此在加速的過程中,幾乎感覺不到動力的損失,加速度很快。
「死飛」跑完100米的距離只用了9.35秒,通過終點時的時速為38.5公裡。
剎車 「死飛」用11米才停下
以上兩次測試在通過終點時,記者均進行緊急剎車。普通自行車是前後車閘同時制動,剎車距離為8.4米。
記者騎「死飛」剎車時捏下前閘制動前輪,同時雙腳向後蹬車制動後輪。最終剎車距離為11.2米,較普通自行車長出近3米。而且在剎車過程中,出現了後輪抬起的情況。此外,即使在11.2米處「死飛」仍未完全停住,需要打把將車倒向一側才能完全停穩。
而在不使用前閘的情況下,記者幾次測試都無法在15米之內將「死飛」停下。(記者 範博韜 朱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