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四十三篇》如心曰恕,中心曰忠

2020-12-25 悟學十八子

《悟學.第四十三篇》論語.裡仁第四.新解讀(八)

悟學.十八子 20200117 亥-子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擔心沒有職位,擔心用以任職的才學。不擔心沒有人了解自己,要設法使自己值得讓別人了解。」

【唐以前古注】皇疏:「時多患無爵位,故孔子抑之也,言何患無位,但患己才闇無徳以處立於位耳。又言:若有才伎則不患人不見知也,故云:「不患莫己知也。」若欲得人見知,唯當先學才伎,使足人知,故云「求為可知也」。」

立足自身

評析: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首先要立足於自身的德行、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學而篇》:「人不知而不慍」,「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可以參證。此處從正面立說,言「患所以立、求為可知」,皆是說「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所講的『道』,用一個根本的宗旨貫通。」曾子說:「是的。」孔子出去之後,門人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如人之心,推己及人

《論語註疏》:「此章明忠恕也。貫,統也。孔子語曾子言,我所行之道,唯用一理以統天下萬事之理也。忠,謂盡中心也。恕,謂忖已度物也。言夫子之道,唯以忠恕一理,以統天下萬事之理,更無他法,故云而已矣。」

李澤厚《論語今讀》:「忠」、「恕」並非觀念的知識,而是為人做事、對人對己的基本道理和原則,仍是實用理性的呈現。

《周禮·大司徒疏》:「如心曰恕,中心曰忠」。

評析:如何正確理解忠與恕?

「忠」:中人之心,盡力為人謀,故為忠。

「恕」:如人之心,推己及人,故為恕。

我本人常常理解的恕,即寬恕,寬容。非也。

今天才知道:「恕是如人之心,即推己及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帳號,看《悟學》系列之第四十四篇……

相關焦點

  • 《悟學.第197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悟學.第197篇》論語. 憲問第十四.新解讀(二十三)悟學.十八子 20200419 亥-子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集解】孔曰:「不越其職。」
  • 《悟學.第150篇》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悟學.第150篇》論語. 顏淵第十二.新解讀(十七)悟學.十八子 20200211 亥-子1222 攀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譯文】樊遲問(怎麼做才是)仁。
  • 《悟學.第259篇》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悟學.第259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三)悟學.十八子 20200503173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集解】孔曰:「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遇善則清升,逢惡則滓淪【唐以前古注】皇疏:「前既曰性近習遠,而又有異,此則明之也。
  • 《悟學.第二十六篇》敏於事而慎於言!
    《悟學.第二十六篇》論語.學而第一.新解讀(十二)悟學.十八子 20200107 亥時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者之志,樂道忘飢,故不暇求其安飽也;當敏疾於所學事業,則有成功,《說命》曰:"敬遜務時敏,厥修乃來"是也;學有所得,又當慎言說之;學業有所未曉,當就有道德之人,正定其是之與非,《易·文言》曰:"問以辨之"是也。李炳南曰:此章要義在講好學。君子是求學求道的人。君子所求者,比食居更重要。所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專心求學。
  • 《悟學.第98篇》利與命與仁
    《悟學.第98篇》論語. 子罕第九.新解讀(一)悟學.十八子 20200317 亥-子9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譯文】孔子很少談論利,天命和仁。9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譯文】達巷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讚他。」孔子聽說了,對他的學生說:「我掌握了什麼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 《悟學.第185篇》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悟學.第185篇》論語. 憲問第十四.新解讀(十一)悟學.十八子 20200415 亥-子1412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 什麼是真正的「恕人」
    我們重點解釋一下「恕」字,恕,如心為恕,即如自己的心。每個人通過審視自己的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進而根據這個推斷他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因為自己不喜歡,而推斷別人也不一定喜歡,一個人不願意把別人不喜歡的事情強加到別人身上,這就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句話說,就是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
  • 《悟學.第120篇》食不語,寢不言
    《悟學.第120篇》論語. 鄉黨第十.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406 亥-子109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傷人乎?」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譯文】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回來,說:「傷人了嗎?」不問馬的情況。《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
  • 《悟學.第八篇》悟學.每日三問
    《悟學.第八篇》悟學.每日三問悟學.十八子 20191225 子時有人問蘇格拉底:世上什麼最難?我們通過《悟學.第七篇》,輔以西方的現代人格理論,以及自己的父母、妻子、親朋好友、同事的評價。讓我們對自己的性格做深入分析,清晰地知道自己性格優點及缺點。在對自己的性格及能力有了深入了解之後,那我們接下來該做些什麼呢?
  • 《悟學.第五十六篇》時有否泰,運有窮通
    《悟學.第五十六篇》論語. 雍也第六.新解讀(三)悟學.十八子 20200205 亥-子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閔子不欲為季氏宰,語使者曰,善為我作辭說,令不復召我也。復我者,重來召我也。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齊也。」【集注】蓋居亂邦、見惡人,在聖人則可;自聖人以下,剛則必取禍,柔則必取辱。
  • 《悟學.第134篇》四子侍坐
    《悟學.第134篇》論語. 先進第十一.新解讀(十一)悟學.十八子 20200407 亥-子11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 《悟學.第262篇》恭、寬、信、敏、惠
    《悟學.第262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六)悟學.十八子 20200503176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 《悟學.第247篇》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悟學.第247篇》論語. 季氏第十六.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501165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晏樂,損矣。」王曰:「佚遊,出入不節。」孔曰:「驕樂,恃尊貴以自恣。宴樂,沈荒淫瀆。三者,自損之道。」
  • 《悟學.第167篇》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悟學.第167篇》論語. 子路第十三.新解讀(十六)悟學.十八子 20200413 亥-子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中庸之道南懷瑾解讀:「中行的人,就是行中庸之道的人,自己有中心的思想,而能調和、中和矛盾的思想或感情。
  • 《悟學.第209篇》忠信篤敬
    《悟學.第209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422 亥-子156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程子曰:「學要鞭闢近裡,著己而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言忠信,行篤敬;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于衡;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以持養之,及其至則一也。」
  • 《悟學.第三十四篇》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悟學.第三十四篇》論語.八佾第三.新解讀(三)悟學.十八子 20200109 亥-子314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譯文】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鑑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
  • 《悟學.第119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悟學.第120篇》論語. 鄉黨第十.新解讀(四)悟學.十八子 20200404亥-子106 君子不以紺(gàn)緅(zōu)飾,紅紫不以為褻服。《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真篇》凝練的功夫一火候
    急行衝關之氣叫武火,緩行升降之氣曰文火。《悟真篇》西江月詞第五說:「二八誰家奼女,九三何處郎君。自稱木液與金精,遇土卻成三姓。更假丁公鍛鍊,夫妻始結歡情。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崑崙峰頂。」此一詞除上節所引「河車」部分外,均是講火候及凝鍊的。
  • 【感受如心,如心感受】香港如心海景酒店暨會議中心
    而如心海景酒店暨會議中心的開幕所散發的光輝,更令香港越加閃爍。 在2007年落成的L'hotel Nina et Convention Centre位於香港荃灣海濱河畔,360度盡覽景觀如維多利亞海港和大嶼山。
  • 《悟學.第121篇》君命召,不俟駕行
    《悟學.第121篇》論語. 鄉黨第十.新解讀(六)悟學.十八子 20200404 亥-子1018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荀子大略篇》:諸侯召其臣,臣不俟駕,顛倒衣裳而走,禮也。詩云:「顛之倒之,自公召之。」《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