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東西,豆豉應該當仁不讓。這個在貴州人心目中的絕對美味,不同的地方做出來都是不同的風味。遇見火鍋可以煮各種配菜、搭配辣椒可以下飯,和油渣炒就成一道幹香菜,如果涼拌水豆豉則所向披靡!似乎它就是畫龍點睛的如來神筆。這期美食地圖,為大家實地尋訪,找到這些好吃得必須回頭的豆豉火鍋,各有特色哦!
這裡既有難得一見的「毛酸」酸湯魚、麻辣魚,也有大方特色的「素活菜」———青椒豆豉火鍋。一般的豆豉火鍋辣椒都是以餈粑辣椒作為主料,而素活菜的辣椒是以青椒作為主料,這種味道既有餈粑辣椒的辣味,又多了青椒的清香味,再配以從黔西運過來的豆豉,下菜在裡面煮,那才叫一個入味,吃得順口又順心。
店內乾淨衛生,來往的食客絡繹不絕。據老闆介紹,他在貴陽開店已有十多個年頭,刻苦鑽研貴陽人的口味,採用豆豉和油辣椒混合而成的鍋底,煮出來的食材,既帶有油辣椒的辣香,又帶有豆豉特有的臭味,因而廣受歡迎。油渣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剛剛出鍋的油渣,用蒜苗、幹辣椒炒過,咬上一口噴香酥脆,令人食慾大開。
用清鎮風味的豆豉粑,加上悉心熬出來的湯底,再配上爽口的豆芽,就成了一鍋鮮香的湯底,香味撲鼻。豆豉排骨鍋底不錯,肉非常厚實,食材也很新鮮。只需要27元一位,店家給你配菜,就能吃到撐。鍋底和辣椒豆豉是分開上桌的,食材下鍋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選擇放或不放豆豉辣椒,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口味。電話:0851-4708118、18685100157店面就是路邊大排檔的感覺。按照人均的消費來給配菜,一個人去吃收16塊錢,但兩人以上就是10元一位!老闆何姨媽做的是水城風味的豆豉火鍋,開了十幾年,被很多吃貨追捧,飯點時,樓上露臺人聲鼎沸,已成鯉魚街一景。雖然鍋底不算濃稠,但仍然不影響肉菜入味。配菜有芹菜、麵筋、豬肝、瘦肉等,超級實惠。這家是「清鎮系」豆豉火鍋的代表,才開短短三個月,卻已聲名遠播,去採訪他家,就是因為有好幾個人用「很好吃」來形容。味道的確讓人印象深刻,鍋底是非常濃稠的,老闆建議不加水、慢慢煮,這時候鍋底就能像醬料一樣敷在肉片、豬肝上,入口回味濃鬱,如果加點米飯就根本停不下來。軟哨是紅燒肉大小的方坨,軟糯噴香的感覺令人難忘。
這家是這條街上最有「味道」的店鋪,還沒走近店裡,遠遠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豆鼓味道。鍋底的辣油豆豉很有特色,尤其是煮洋芋非常入味,這家的配菜不用點,都是自己去拿,最後按盤子顏色算帳。唯一缺點就是,這家吃完後身上的豆豉味道非常重。
據老闆介紹,這家店在黔西已經開了快20多年,目前香江路上的店是他家在貴陽開的第一家店,也開了好幾年了。盛放鍋底的砂鍋非常保溫,所以煮的菜很入味。而豆豉是專門從黔西運來的,辣椒爆炒過的豆鼓粑非常有特色,尤其是軟臊和酥肉,絕對讓你放不下碗。
雖然這是一家以豆米火鍋「走紅」的老店,但是每次路過總被豆鼓香味吸引。進店看到大部分食客點的都是豆豉火鍋。總的來說,配菜比較新鮮,價格也實惠。但鍋底感覺清淡,不是那種濃稠的鍋底,比較推薦他家的油渣,煮久一點更美味哦。
如果重口味愛好者總覺得好多豆鼓火鍋都不夠辣,那不妨試試這家。這家火鍋不僅豆豉味重,而且也是那種能賺人眼淚的辣。非常推薦他家的血旺,煮過後口感細膩,還有苕粉,感覺品質不錯。因為又辣又好吃,所以必須下飯吃,典型的「飯遭殃」。
這家讓人印象最深的是油渣,非常好吃而且分量也很足。十塊錢一個人,性價比很高。雖說店面不大,但還算整潔乾淨。尤其是老闆小哥,服務很好。很多吃貨都是打包帶走,晚飯飯點的時候,人蠻多的,去晚了要排隊。典型的水城特色豆豉火鍋,鍋底除了豆鼓還有許多肉末,湯不算多,所以很入味。豆豉香味醇厚濃鬱、開胃又可口,觀察發現很多食客都喜歡用湯底泡飯吃。這個鍋底屬於那種越煮越濃鬱型,儘量不要加湯,後面的味道真心很驚豔。
本貼為貴陽晚報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微友閱讀和分享。謝絕同城微信平臺、微博、網站以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