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的你,是最香噠!
冬至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幹支歷的基本內容,「二十四節氣」原以北鬥七星鬥柄旋轉指向確定,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廿四節氣有著密切關係。
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北鬥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
在傳統文化中,幹支時間與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鬥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為起點,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立春為歲首。當鬥柄指向正北的「子」位時為冬至節氣。
冬至節日習俗
南方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北方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WINTER SOLSTICE
冬至的物候
古時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Lorem Ipsum
冬至節日地位
●冬至大如年
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古代我國一些地方的古人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在古代冬至有「亞歲」之稱,「亞歲」即僅亞於「過年」。冬至又被稱為「小年」,是說年關將近了。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我國一些地方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
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各異,一些傳統節日還沒廣泛流傳,漢代前我國北方中原地區未見冬至過節日風俗的文字記載。到了漢代,中原地區有以冬至為「冬節」的記載,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
冬節盛於唐宋。宋朝以後,冬至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興盛。明、清兩代的冬至日,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謂「冬至郊天」。民間在冬至有祭祖、宴飲等習俗。現今,很多地區仍保持著冬至祭天祭祖的習俗,如嶺南、江浙、閩南一帶,在冬至這天要過節慶賀。
●計算寒天
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一般是出現在冬至之後。立冬後,表示進入了冬季,並不是進入冬季就意味著開始寒冷,因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北方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在南方民間有「十月小陽春」一說,「十月小陽春」即是指在孟冬期間出現的風和日麗、溫暖舒適「小陽春」天氣。在冬天季節,所謂「冷在三九」,在南方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嚴寒是在冬至之後,尤其是「三九天」、「四九天」。
●作為閏月的參照標準
西漢至清初在黃河流域採用「土圭測影法」(平均時間法)劃分的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月中叫「氣」。每月有一「節」與一「氣」區分,「節」為月之始,「氣」的最後一日為月之終。將只有節,沒有氣的月份,置為上個月的閏月。閏月的設置也以冬至為標準(因為冬至總在冬月,冬月建子)。
●西方以冬至作為冬季起始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起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如春季以立春(鬥指東北,後天八卦艮位)為始點,春分(鬥指東)為中點,立夏(鬥指東南)為終點。不同緯度不同地域,其氣候有很大的差異,以「四立」為四季的起始適用於反映我國的氣候與物候。在西方,是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起始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西方國家地處較高緯度,離黃赤相交點較遠,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點比「四立」更能實際反映當地氣候與物候。西方這種以「二分二至」劃分的四季比我國傳統「四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冬至詩文諺語
《小至》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
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
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雲罷,還齋夜方闌。
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幹。
諺語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
好啦!是不是在小編的帶領下
看完之後
對冬至了解不少了呢!
記得吃餃子呦!
六如茶文化研究院
祝您一切順利,好運連連
END
文案/排版:六如蜉蝣
圖片:六如蜉蝣/圖片部分來源網絡
點個「在看」,小可愛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