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火起來的裏海之國

2020-12-25 環球網

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市中心的火焰大廈由3幢奇特建築組成,成為中央商務區的一景。

想靠油氣資源「超越杜拜」 要借戰略要地連通亞歐

【環球時報 赴亞塞拜然特派記者 段聰聰】地處外高加索東南部的亞塞拜然,意為「火的國家」。北靠俄羅斯、南鄰伊朗、東面是裏海,西面是與自己有些敵對衝突的亞美尼亞、與俄有些不睦的喬治亞,地理上的敏感,與依靠石油蒸蒸日上的經濟,使得富有濃鬱歐亞風情的亞塞拜然真的被看成是一個「火起來的國家」。在過去22年中,900多萬人口的亞塞拜然結束政治混亂,擺脫經濟貧困,完成從蘇聯能源基地到獨立、自信國家的華麗轉身。5月中旬,《環球時報》記者赴亞塞拜然採訪,看到的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新興國家,一個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加緊密聯繫的友好國家。

人工島上要建世界最高建築

從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市中心出發,約20分鐘車程就能抵達最老的採油區比納卡地。路邊豎立著的一座座抽油機,提醒著《環球時報》記者,這就是讓亞塞拜然逐漸「火」起來的石油城。同行的亞塞拜然司機開玩笑說:「這裡的石油埋藏淺,在自家後院打個井,就能發財。」以巴庫為中心的阿普歇倫半島及其附近的裏海海底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產區之一。從20世紀初開始,巴庫油田就成為南高加索工業中心和蘇聯時期的石油基地。

1991年獨立後,亞塞拜然經濟開始轉向,由原來單一的蘇聯方向,轉而面向歐洲。亞塞拜然擁有大油田,但缺乏技術和資金,通過與英國、美國、挪威等西方石油公司合作,籤下數個開採石油的「世紀合同」。亞塞拜然每天通過石油管道輸送100萬桶原油。《紐約時報》曾評論說,這樣的產量足以使亞塞拜然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生產國之一,並且潛力巨大。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向歐洲輸送石油的巴庫-提比里西(喬治亞)-傑伊漢(土耳其)石油管道2002年開工,現在已成為阿出口量最大的石油管道。此外,歐洲每年消耗的天然氣1/4來自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的經濟發展部坐落在裏海邊一幢雄偉的城堡式建築裡,是蘇聯時期加盟共和國的政府所在地。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塞維妮·哈薩諾娃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過去10年中,亞塞拜然的GDP增加了3.4倍。從2002年到2012年居民收入增長了6.9倍。10年前貧困率高達50%,現在僅為6%。亞塞拜然經濟的開放程度很高,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阿採取成功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穩定本國金融銀行業。中央銀行副行長卡加尼·阿卜杜拉耶夫說,亞塞拜然貨幣馬納特在俄南部和喬治亞都有流通,是非常可靠的貨幣。巴庫也成為南高加索地區的金融中心。依靠石油收入,阿外匯儲備465億美元,是外債的8倍。

亞塞拜然與盛產石油的西亞國家鄰近,錢包鼓起來的亞塞拜然人不僅在走「杜拜模式」道路,甚至還要超越杜拜。在天氣晴好的日子,《環球時報》記者站在裏海邊的現代化購物中心頂層,可以隱約看到裏海中的幾處小島——那是正在建設中的41座人工島項目。這個巴庫最雄心勃勃的建設項目還包括未來在人工島上建一座1050米的世界最高建築,命名為「亞塞拜然塔」。它比現在的世界最高建築——阿聯杜拜的哈利法塔高222米。英國《每日郵報》一年前在評論這一計劃時說,「這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現在希望靠巨大財富建起世界最高建築,為的是讓自己在世界地圖上擁有不可抹煞的位置」。巴庫的建設清單很長,除亞塞拜然塔外,還有正在建設的火焰塔、白城、冬夏旅遊中心等許多項目。

「作為一個年輕的從蘇聯解體出來的國家,亞塞拜然通過這些建設項目重新找到民族自信。」這是一些西方媒體對亞塞拜然的評論。除大量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外,亞塞拜然還積極改善國家形象。外交部國際發展機構主任阿什拉夫·什卡利耶夫博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10年前亞塞拜然是接受國際援助的國家,而現在已成為純輸出國際援助的國家。」亞塞拜然與伊斯蘭發展銀行合作,在非洲開展醫療援助,為加沙地區、敘利亞等發生衝突或自然災害的國家和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還為發展中國家學生提供獎學金。

少蘇聯痕跡,向歐洲看齊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楊進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亞塞拜然在經濟上依靠歐美,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俄羅斯對這一地區的影響依然很大。19世紀30年代,沙俄就開始在這裡經營。蘇聯時期,阿更是加盟共和國中經濟發展最好,不依靠中央財政補貼的一個。目前依然有200多萬亞塞拜然人生活在俄羅斯。亞塞拜然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近日的一些國際媒體中,也可以看到俄羅斯與亞塞拜然一直未能就繼續租用阿境內的加巴拉雷達站達成一致的消息。俄駐阿大使表示,俄羅斯將在幾周內從這一雷達站全部撤出人員和技術設備。俄租用該雷達站去年底到期後,阿要求提高租金40倍,達到3億美元,這讓俄無法接受。儘管俄外長表示,俄決定放棄租用阿境內的雷達站「不會對兩國關係產生不良影響」,但俄羅斯政府14日已宣布決定終止有關阿過境俄羅斯轉運石油的協議。

《環球時報》記者在巴庫沒有找到什麼蘇聯時期的影子,這個民眾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與傳統的伊斯蘭教國家也不太一樣。巴庫的街道寬闊整齊,4到8車道的主幹道一點都不堵車。一棟棟「裏海黃」顏色的建築顯得乾淨清爽。裏海海濱大道旁就是現代摩登的高檔購物中心和飯店。幾百年歷史的古城和清真寺毗鄰歐美奢侈品專賣店。號稱世界最大的肯德基店就坐落在市中心五二八廣場旁的一幢古老建築裡。牽著手的青年情侶和西裝革履的公司白領漫步在步行商業街上。這些情景與發達的西歐國家幾乎沒有太大差別。

地處歐亞交界的亞塞拜然似乎有著一顆「歐洲心」。2015年6月,巴庫將迎來49個國家參加的首屆歐洲運動會。負責參加運動會籌備工作的青年和體育部國際關係司司長伊哈姆·馬達託夫說:「我們希望通過歐洲運動會展示我們國家在過去20年取得的成就,展示我們作為一個新興發展國家的形象。」

亞塞拜然40歲以上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基本上都會說俄語,而年輕人中會說英語的比較多。在巴庫水晶廣場舉行的2012年歐洲電視歌唱大賽仍被當地年輕人津津樂道。在今年的大賽中,亞塞拜然的歌手又獲得亞軍。《環球時報》記者從陪同的外交部工作人員處了解,大學畢業生在政府機構工作的起薪大約200歐元,大學教授的月薪約六七百歐元。但當地的消費水平卻在「向歐洲看齊」,吃一頓快餐約為15歐元。所以一些人經常要從事兩份工作。不過,當地人說「這樣的生活水平比5到10年前好太多了」。

今天巴庫呈現出的平靜、繁榮讓人很難想像20年前亞塞拜然的樣子。獨立後的亞塞拜然政治一度陷入混亂,黨派紛爭嚴重,經濟上也因沒有蘇聯的支持而一蹶不振。與鄰國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領土爭端打了一場戰爭,又產生100多萬難民。1993年蘇聯時期曾身居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的蓋達爾·阿利耶夫在各界要求下復出,他打擊製造混亂的政敵,提出能源治國與促進非能源經濟並舉的綜合發展道路,推行全方位的務實外交,將一個瀕臨崩潰的國家帶上了穩定發展的正軌。直到今天,他被亞塞拜然人稱為「全民族的英雄」。在巴庫無論走進多麼小的店鋪,一定有三樣東西:老總統阿利耶夫的畫像、《古蘭經》和帶有火焰圖案的國旗。各個政府機構、學校的門廳裡也一定擺著老總統的塑像。今年10月亞塞拜然將舉行大選。據分析,老總統的兒子、現任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連任三屆總統的可能性很大。

2005年,示威者在亞塞拜然颳起「橙色風暴」,不過政府很快穩定住局勢。但歐美不斷在人權、網絡自由、腐敗等方面攻擊亞塞拜然。今年是大選年,為保證穩定,阿政府剛遣散一批歐美的非政府組織。與此同時,阿政府也在努力整治腐敗,減少官僚主義,提高透明度。今年6月將開通「流動服務車」項目,深入各個地區、居民點,方便民眾辦理各種事務。

願與中國「復興絲綢之路」

《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期間接觸的亞塞拜然人中,多數對中國的了解僅限於古蹟、風光,對現代的、發展起來的中國並不熟悉。不過,亞塞拜然人對中國非常友好,很多人知道中國前總理李鵬在蘇聯留學時期曾在這裡的一個水電站工作。在巴庫採訪期間,經常碰到有人用中文「你好」跟記者打招呼。巴庫國立大學的孔子學院已經成立2年。中方院長胡鳳華老師說,在亞塞拜然的中國人不多,她剛來時,街上的人用日語和韓語跟她打招呼。孔子學院辦起來以後,吸引了不少中學生、商人、公務員來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就這樣口口相傳,孔子學院的名氣越來越大。

「中國製造」在亞塞拜然很有名。巴庫的比納、薩達拉克兩個購物中心裡,90%的商品都來自中國,毛皮、鞋、服裝、家用電器、電子產品。江淮、奇瑞、力帆汽車都已打進阿國內市場。華為、中興在這裡也設有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楊進認為,亞塞拜然有消費能力,中國最好的商品還沒有進來,主要是宣傳不夠。如果充分發揮亞塞拜然連接歐亞的通道作用,亞塞拜然這個市場潛力非常大。

儘管亞塞拜然人對中國還不夠了解,但當地與中國的合作意願很強烈。「你們是第一家來採訪我們的中國媒體。」這是文化旅遊部旅遊局局長艾丁·伊斯米耶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的第一句話。伊斯米耶夫說,現在每年到阿旅遊的中國人只有5000到7000人次。巴庫與北京之間的直航就要開通了,不用再從烏魯木齊或伊斯坦堡轉機,七八個小時就可從北京抵達巴庫。直飛航班開通將擴大中國遊客的數量。

在經濟與發展部乾淨整齊的會議室裡,副部長塞維妮·哈薩諾娃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了亞塞拜然的未來計劃:「同海灣國家一樣,亞塞拜然也有危機感:石油收入不穩定,未來不可再生能源只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在去年年底制定了2020戰略。這是一個讓經濟可持續發展,爭取不依賴石油的計劃。」據了解,2012年亞塞拜然非石油行業僅佔GDP的9.4%,到2020年,亞塞拜然80%的GDP要來自非石油行業。哈薩諾娃說:「任務相當艱巨。我們正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她認為,中國企業的機會也恰好就在這裡,煉油、石化產業、生態農業、風能和太陽能、旅遊業等等。

巴庫著名的國立石油大學培養出的學生全部進入了亞塞拜然的國營石油公司索卡公司。校長艾爾米拉·拉瑪薩諾娃還是國家石油委員會主席。現在約有200多名中國學生在這裡學習石油勘探、鑽井技術等專業。拉瑪薩諾娃女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與中國的大學加強合作,邀請中國的學者來參加論壇,這些都是這所大學下一步要進行的重要工作。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亞塞拜然共和國國家館日展示的是——處在連接東西方十字路口上的亞塞拜然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亞塞拜然臨裏海,位於俄羅斯大市場的南部,處於從中亞經土耳其到歐洲的通道上。地理位置極佳,是貫通南北和東西的要衝,非常適合充當商品流通的通道。作為亞塞拜然「復興絲綢之路」計劃的一部分,2014年一座現代化海港將落戶巴庫。正如哈薩諾娃所說:「特別歡迎中國和印度的商品從這裡進入歐洲。」

相關焦點

  • 夜讀 | 裏海之濱,神秘「火之國」裡藏著金庸小說大秘密?
    裏海這片「是海還是湖」的遼闊水域再次引起世人關注,當然這份公約既沒有將裏海界定為海也沒有將其界定為湖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亞塞拜然伊朗、土庫曼斯坦這五個裏海沿岸國家總算結束了圍繞裏海資源的20多年爭吵原來這片世界最大的內陸水域竟是一個富含油氣資源的巨大聚寶盆早在19世紀末期裏海五國之一的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就已經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產地一度成為產量最大的油田被譽為「黑金之都」在蘇聯早期,巴庫也是其最大的石油產地為蘇聯取得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 「火之國」亞塞拜然
    來到外高加索第一站,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午後開始了像是自由行的半日遊,一個人在巴庫老城閒逛了大半天,喜歡這樣的輕鬆愜意。巴庫老城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商人們在這裡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蹟。當你遊走在巴庫新城中你就能處處感受巴庫的繁華;當你在巴庫的高地公園俯瞰巴庫全城,裏海的風光盡收眼底,還可以近距離看到巴庫最著名的地標火焰塔。而我認為有個地方更能彰顯巴庫的奢華景象,那就是巴庫機場,一個既現代又不失奢華格調的建築。
  • 亞塞拜然是裏海的「石油富國」,比亞美尼亞大3倍,比想像中富有
    位於裏海沿岸的亞塞拜然,海岸線長456公裡,曾與蘇聯結盟,與伊朗相鄰,北面與俄羅斯相鄰,西面與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相鄰。許多人不知道亞塞拜然是一個石油王國,它雖然不像海灣國家那樣富有,但依靠成功的裏海油氣開發,也使亞塞拜然比鄰國富裕,而這個國家比你們想像的更富有。
  • 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裏海之濱城市風光帶
    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在裏海之濱,有一種說法,巴庫名稱源于波斯語 (Bād-kube),bād意為風,kube意為猛擊,意思是被風襲擊的城市。現在看到的巴庫的名稱為Baku,在巴庫的海濱可以看到書有巴庫名稱的藝術名稱。
  • 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人口996萬,被稱為「火之國」
    亞塞拜然共和國,簡稱亞塞拜然,國名意為「火的國家」。亞塞拜然位於外高加索的東南部,東臨裏海,南鄰伊朗,北靠俄羅斯,東部與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隔裏海相望,西接喬治亞和亞美尼亞。湖岸線長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納希切萬隔亞美尼亞與本土不相毗連。
  • 火之國、高加索珍珠,東歐和西亞十字路口國家——亞塞拜然
    東臨裏海,南接伊朗,西邊和亞美尼亞、土耳其及喬治亞為鄰,北界俄羅斯。國土總面積8.66萬平方公裡(比重慶市略大),歐洲部分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國名來自於古波斯語,意為「火的國家」。該國以地理位置而言屬於亞洲,但對外一般自稱歐洲國家。
  • 火之國、東歐和西亞十字路口國家——亞塞拜然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東臨裏海,南接伊朗,西邊和亞美尼亞、土耳其及喬治亞為鄰,北界俄羅斯。國土總面積8.66萬平方公裡(比重慶市略大),歐洲部分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國名來自於古波斯語,意為「火的國家」。該國以地理位置而言屬於亞洲,但對外一般自稱歐洲國家。首都巴庫市(BAKU)素有「石油城」美譽,是裏海沿岸最大港口。
  • 裏海:如何從「湖海之爭」變成「水底之爭」?
    ▲裏海和世界前15大湖的大小對比不過裏海的水生動物,也都和周邊海域的水生動物群體差不多。其實,裏海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因為地殼運動與地中海隔絕了起來,成了今天「湖」的樣子。除了糾結「是海是湖」的身份外,當地的石油儲量那才是重頭戲。
  • 裏海:如何從「湖海之爭」變成「水底之爭」?
    而裏海的特殊之處不僅表現在名字上,還表現在體格上。其實,裏海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因為地殼運動與地中海隔絕了起來,成了今天「湖」的樣子。除了糾結「是海是湖」的身份外,當地的石油儲量那才是重頭戲。故三地合稱為「世界石油心臟地帶」1.裏海爭端,當兩國變成五國原本裏海的局面並不複雜。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裏海還處於風平浪靜、氣態祥和的和平局面,因為那時裏海的沿岸國只有蘇聯和伊朗兩個國家。
  • 亞塞拜然,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火之國 亞塞拜然常被稱為 &34;,有幾個原因。亞塞拜然 &34;火的保護者&34;絲綢之路 &34;世界泥火山之都 "也就不足為奇了泥火山有可能冒出天然氣,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安靜的冒著泡。石油之城亞塞拜然的石油工業確實具有歷史意義。
  • 世界最大的湖——裏海
    在原蘇聯解體前,裏海俄羅斯鱘的捕撈採取配額制(原蘇聯和伊朗),實行季節性禁魚,並完全禁止公海作業;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等國都在裏海捕撈,沒有了配額制的限制,大量年幼的未成熟的鱘魚被捕撈上岸,俄羅斯鱘魚資源量大幅下降;1996年五個裏海沿岸國家達成協議,重新採取配額制,禁止在公海捕撈,俄羅斯鱘的數量才有所回升。
  • 【旅遊】亞塞拜然對中國公民落地籤!51國(地區)說走就走
    亞塞拜然位於黑海邊,有巴庫少女塔、巴庫群島等景點。這樣一來,對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實施免籤、落地籤的國家(地區)達到51個,詳見下文。對赴其他國家或者地區,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仍需查驗前往國籤證或者其他入境許可證明。亞塞拜然共和國,簡稱亞塞拜然,國名意為「火的國家」,是東歐和西亞的「十字路口」。其位於亞洲西部、外高加索的東南部,東臨裏海,南鄰伊朗,北靠俄羅斯,東部與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喬治亞和亞美尼亞。該國國土面積 8.66萬平方公裡,使用貨幣為亞塞拜然馬納特,官方語言亞塞拜然語,居民多通曉俄語。
  • 亞塞拜然巴庫
    亞塞拜然陸地鄰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是:俄羅斯、喬治亞、亞美尼亞、伊朗。亞塞拜然大體上夾在大高加索山脈與小高加索山脈之間,兩條主要河流阿拉斯河與庫拉河都源自亞美尼亞高原,在亞塞拜然交匯後流入裏海。兩大河流下遊形成了希爾萬平原和穆甘平原,土地肥沃,良田萬頃。阿拉斯河發源於亞美尼亞高原西部,自西向東橫貫亞美尼亞高原。
  • 裏海 湖海之爭背後的利益之爭
    CFP供圖    近年來,裏海地區的軍事政治形勢不斷變化,沿岸國家之間以及地區外力量之間,圍繞裏海豐富的油氣資源以及外運路線展開激烈爭奪,昔日的平靜之海,如今變得暗流湧動。因此新獨立的裏海沿岸國家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和土庫曼斯坦都要求重新確定裏海法律地位,而裏海油氣資源的開採權,自然也就和劃界問題聯繫在一起了。    1991年以前,無論按傳統習慣還是地理位置,裏海都被認為是蘇聯和伊朗的內湖。蘇聯解體後,裏海沿岸國家由兩個變成了5個。
  • 這國剛剛借給美國2個裡海港口,俄羅斯裏海艦隊啥反應?
    裏海沿岸五國中,當屬俄羅斯海軍裏海艦隊和敢在美國海軍頭上動手動腳的伊朗海軍最高調全球知名度最高,亞塞拜然、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這三國海軍相比之下要遜色很多。不過,哈薩克斯坦最近剛剛批准借給美國2個裡海港口轉運非軍事貨物一事,迅速讓哈薩克斯坦軍隊中最年輕的海軍部隊成為裏海第三大熱門海軍。哈薩克斯坦開放阿克套和庫裡克兩大裏海港口,借給美國當作非軍事物資運轉站,幫助美國成功打開一條繞開俄羅斯進入阿富汗運送物資路線。
  • 亞塞拜然,比較喜歡夜晚的巴庫老城
    Azerbaijan亞塞拜然1名字由來Azer代表火,baijian意指國家。所以亞塞拜然又叫「火之國度」。這裡到處都是火,火的景點和火的傳說,它甚至是伊朗拜火教的源頭。我們後面一起數數究竟有多少地方關於火。2籤證可以辦電子籤,但最省事的是,亞塞拜然對中國護照單方面落地籤!
  • 蘇聯解體後,裏海艦隊慘遭分家
    1991年蘇聯解體,裏海沿岸的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裏海沿岸國由2個變成了5個,即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亞塞拜然和伊朗。再加上近代以來勘探表明,裏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被稱為僅次于波斯灣的「世界第二大油田」,由此導致裏海地區的國際形勢和軍事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 「裏海」是世界上沿岸國家最多的湖泊,共有五個國家位於裏海沿岸
    全球湖泊總面積超過270萬平方千米,湖泊總數在數十萬個以上,其中芬蘭被稱為「千湖之國」,湖泊總數在6萬個以上,世界上面積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總共有35個,這些湖泊都是屬於超大型湖泊,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總面積約為4435平方千米。
  • 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裏海最大港口城市: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夜景
    巴庫是亞塞拜然共和國的首都,是裏海岸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亞塞拜然是一個盛產石油和棉花的國家,石油和棉花是亞塞拜然的兩大經濟命脈,亞塞拜然的國徽上便是石油和棉花的圖案,在巴庫,夜晚可以看到裏海岸邊高高矗立的石油井架造型的高塔。
  • 「火的國家」有火的美景,亞塞拜然十大旅遊景點
    亞塞拜然位於亞洲西部外高加索的東南部,東臨裏海,南鄰伊朗,北靠俄羅斯,東部與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意為『火的國家』。湖岸線長800千米,其西南部的納希切萬隔亞美尼亞與本土不相毗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