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賞美景意外之喜,遇蛇妖險象環生

2021-01-08 九卿臣儒

古時,登州人張生,駕一葉扁舟往東海一個人跡罕至的島上尋幽探勝。這一探不要緊,不但美景盡收眼底,還探出點意外之喜。

古島上景色宜人,五色奇花盛放,香飄十裡。張生取出自帶的酒菜,以地為席,以野花為鋪墊,就想盡情一醉。這酒一入喉,心就痒痒,心想這時候若身邊有位佳人陪伴,真也不枉此行。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就做「心想事成」。他這心頭剛起興,就見

半人高的花叢倏忽分開,露出一張嬌豔奪目的俏臉來,隨後一位身穿彩衣的女子分花而出,仿若仙子。

朝張生婀娜而行,邊走邊說:「我說哪來一股酒香呢?原來公子已經捷足先登,獨享美酒美景了呀!」

張生起初大驚,問女子何方人士?那女子幽幽答道:「奴家本是膠東的紅倌人,海公子今天非要拉著人坐船來著島上看日落,誰知剛登島,他就嫌棄奴家腳慢,自己去別處攬勝了,留我一人在此獨坐苦等,這大半天過去了,等得奴家是又飢又渴。」

張生一聽,懸著的心放下了,便招呼那女子一起喝酒,醉裡挑燈,見那女子溫婉動人,這酒也就不光醉人了,也醉心,一個是蓄意挑逗,一個便欣然俯就。

二人正忘我之際,忽然腥風大作,草木斷裂聲大起,由遠而近,快速逼來。女子大急,一把推開張生喊道:「海公子來了!」疏忽不見。

張生從地上掙扎坐起,回頭一看,嚇得魂飛魄散。只見一條水桶粗般的巨蟒從樹叢中竄出,蛇頭大若海碗。張生急中生智,閃到一棵大樹後面,希望能躲過一劫。

殊不知那巨蟒就是朝著他來得,進前來將張生連人帶樹纏了個結實。然後蛇頭遊動上來,蛇信不斷吞吐,將張生的鼻子戳破,嘶嘶飲血。

張生胳膊被纏個結實,不能動彈,感覺呼吸越來越困難,心想我命休矣。掙扎間手指頭碰到腰間荷包,猛然想起為防毒蟲,上島前裝在荷包裡的毒狐藥,便用兩根手指艱難取出,放在掌心,讓從鼻孔滴出的血將那藥化開,不一會,掌心中就積了一把血。

那巨蟒果然被吸引,低下頭,痛飲張生掌心和著藥的血水。虧得那藥生效,血還未飲完,那巨蟒就腹中劇痛,身子漸松將張生摔倒地上,然後蟒身上下翻騰,蛇尾如鋼鞭擺動,發出巨響,掃斷不少樹木,只看著力道越來越弱,漸漸沒了動靜。

張生癱倒在地,渾身無力,過了好久才顫巍巍站起來,看著地上一片狼藉,慶幸大難不死。連忙上船離開這兇險之地,後回想起來,那身穿彩衣的美麗女子,應該跟海公子份屬同類。

這篇文取材於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真是探幽有風險,獨行需謹慎。

何鎮巒曾有評言:「凡人跡罕到處不可遊,必有怪異,獨遊更不可。」雖然張生仗著機智應變而脫險,但我們應當引以為戒,遊覽大好河山當然可以,但是人跡罕至處切不可往也。

張生雖說有驚無險,但是入此險境的緣由不就是他貪戀美景美人,不知收斂而導致的麼?老子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張生既得美景,又貪戀不歸,美酒美景還不盡興,致妖女趁虛而入,乃自取禍也。

乍看張生是以智取勝,若沒有身帶毒狐藥,必難脫險,實在是僥倖的成分更大一些。美麗的東西雖然美好,但是大多都是童話裡的,童話是會騙人的。

要時時警惕,生活中處處都有糖衣炮彈,防不勝防。另外,如果遇險,無論是智取還是險詐,就一個目的,戰勝敵人,保命要緊,當然,還是要修行己身,不要被欲 望所控才好,你們說是不是?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賞美景意外之喜,遇蛇妖險象環生
    這一探不要緊,不但美景盡收眼底,還探出點意外之喜。古島上景色宜人,五色奇花盛放,香飄十裡。張生取出自帶的酒菜,以地為席,以野花為鋪墊,就想盡情一醉。這酒一入喉,心就痒痒,心想這時候若身邊有位佳人陪伴,真也不枉此行。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就做「心想事成」。
  • 聊齋志異:妖狐鬼魅更具人性之美!
    讀完《聊齋志異》,深深震撼於其中的妖狐鬼魅。《聊齋志異》中,每一個妖、狐、鬼、魅都比人更具有人性美。人們常:「人有情,鬼無情。」其實不然,有情的往往是人們所懼怕的鬼魅,冷酷無情的往往的有文化、有文明的人類。
  • 影響華夏古代的志怪奇書《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尚有其他題材,如「勞山道士」寫好逸惡勞,「畫皮」寫惡鬼害人的伎倆;「黃九郎」寫斷袖之癖;「嬌娜」寫朋友之義;「張誠」寫兄弟之愛;「阿繡」寫男女互戀之愛;「堪輿」寫風水迷信;「仇大娘」寫仗義行為;「田七郎」寫獵人俠義;「促織」寫鬥蟋蟀的悲喜劇;「羅剎海市」寫海上奇遇記;「偷桃」「口技」寫民間藝人的絕技。
  • 《聊齋志異》描繪的官場百態
    這十六個字,簡明、精準地概括了《聊齋志異》這部文學巨著的思想價值和藝術成就。     蒲松齡自己稱《聊齋志異》是一部「孤憤之書」(《聊齋自志》)。他通過談狐說鬼,講神論怪,宣洩和傾吐著自己對種種社會現實的滿腔悲憤。書中涉及的社會問題林林總總,而著力最多的,還是「刺貪刺虐」,對官場黑暗的無情揭露。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異史》,因為書中很多篇幅描寫了書生與鬼和狐狸精的故事而得名。《聊齋志異》因為傳世版本太多,篇幅多少不一,一般認為是491篇到496篇左右(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在《聊齋志異》中自稱異史氏。
  • 《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遇見「神仙顯靈」的現象,如今卻也很常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也稱聊齋先生,是清朝一位著名短篇小說家。而他所撰寫的《聊齋志異》很多都不是憑空想像捏造的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事情。比如半夜江上鬧鬼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種罕見發光的水藻鬧出的大烏龍。
  • 「魑魅魍魎」——蒲松齡《聊齋志異》的那些事兒
    「志怪」兩字最早見於《莊子·齊物論》:「齊諧者,志怪者也」志怪,就是寫些奇怪之人,奇怪之物,奇怪之事。現代語境中來說,就是寫超現實的世界。寫志怪小說的人中,最巔峰者當屬《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伏案寫作《聊齋志異》戰禍不斷的少年時期
  • 《聊齋志異》中除了鬼怪,還有什麼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對鬼神之說充滿敬畏與好奇,因為好奇,所以想像,因為想像,所以創作。眾所周知,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可謂一部內容豐富奇絕的文言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裡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蒲松齡根據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裡面的故事多是以人間為背景,描寫人與精靈怪力的各種糾纏。
  • 作為《聊齋志異》近500篇小說之首,《考城隍》如何做到開宗明義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以《考城隍》為例,探索蒲松齡獨樹一幟的志怪小說藝術特色和創作宗旨,領略《聊齋志異》超凡的文學成就。《考城隍》:人鬼世界切換自如,合而為一志怪小說,從它誕生之初,就搜錄靈異鬼怪、神冥傳說為其主要內容。
  • 聊齋頌
    >志怪奇之   因果輪迴 無有脫之   善因善果 皆大喜之   聊齋,指蒲松齡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俗名《鬼狐傳》。也指蒲松齡故居裡面蒲松齡居住的房子,相傳蒲松齡在此房子裡創作了《聊齋志異》,故稱聊齋。   2.妖魔鬼怪:是指妖怪和魔鬼。後來也比喻各種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惡勢力。
  • 幻書啟世錄聊齋志異嬰寧攻略 嬰寧契印搭配&陣容推薦
    角色圖鑑&技能介紹幻書啟世錄聊齋志異嬰寧是遊戲中非常強力的一個幻書角色了,嬰寧的爆發能力非常強,可以輕鬆適配各種陣容搭配,也是完全值得3保1的陣容頭牌角色。聊齋志異嬰寧契印搭配和陣容該怎麼選擇呢?這就來了解下吧。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書生與狐妖。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聊齋志異》知識點匯總,聊齋志異文學名著賞析,明清小說名著解讀之聊齋志異答案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也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為蒲松齡書齋名,「志」為記載、記錄,「異」指的是奇聞異事,因而正如書名所說,其中記述的都是民間或作者虛構的荒誕、離奇的故事。《聊齋志異》共有短篇小說431篇,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來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其內容大致有四類: 1.
  • 《聊齋志異》:不僅僅是鬼怪亂神的故事,更是一部人生哲學
    而對於蒲松齡來說,作為一介書生,他還有手中的筆,不能正大光明的指責,隱晦一點總沒人管吧,所以也就有了《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以鬼怪亂力為依託,講述的一個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故事。這本書有多出名,不用做多贅述。但是它通過狐仙,鬼怪,山石,鳥獸等揭露的官場黑暗,人性的詭辯,愛情的悽美等註定它成為傳世之作。
  • 聊齋志異之義鼠:老鼠的同伴被蛇吃掉,它的做法很機智
    聊齋志異之義鼠:老鼠的同伴被蛇吃掉,它的做法很機智在《聊齋志異》中描寫過許多有情有義的動物,它們都有一顆善良之心,不僅同伴之間互相幫助,對待人類也十分友好,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如此。它用鼻子嗅了嗅自己的同伴,吱吱叫著表達自己的悲傷之情。然後,它用嘴銜著死去的同伴離開了。後來,有一個叫張歷的人為此作了一篇名叫《義鼠行》的文章。老鼠在人們的形象當中是以奸詐、狡猾的形象出現的,但是它們其實對待同伴是很友好的,就想文中所說的老鼠,見到同伴遇難並沒有離去,而是想辦法對付蛇,最後帶回了同伴的屍體。這不僅體現了它的智慧,。
  • 談《聊齋志異》中的善惡因果報應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表達的善惡報應的內容是入世的思想,書中善報的內容以延年益壽,得子嗣,得財產等,都是積極的現世思想,勸解人們珍視當下生活。《聊齋志異》還對六道輪迴進行簡化,杜小雷之妻虐待婆母,按照佛家說法「宜墮畜生道」,她作惡後收到丈夫的斥責,沒等到投胎轉世,就直接變成了豬。這也是為了縮短報應時間,讓人們引以為戒。
  • 《聊齋志異》手稿緣何花落東北「奉天」
    來源:文匯報原標題:距誕生地山東淄博940公裡之遙《聊齋志異》手稿緣何花落東北「奉天」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手稿,是中國古典名著中唯一存世的作家手稿,現存於遼寧省圖書館。目前,蒲翁故裡的有識之士和有關部門正積極運作,期望通過仿真影印、原樣複製的方式,把《聊齋志異》手稿原汁原味地「請回」老家淄博。
  • 聊齋志異「特殊版本」入手記
    作者 | 北平狂人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曾經有一段時間,對收集聊齋志異的各種版本特別熱情。大小書攤,不同的書店,網上幾大平臺,都留下了我孜孜尋找的足跡。聊齋志異對於人的這種魔力,應該是影響了不同層次的人,影響了不同城市,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愛好者。它從最開始的傳抄本,到後來的木刻本,再到後來的石印本鉛印本,一直到今天的膠印本,版本不可謂不複雜,所以想收集齊全也相當不容易。在收集了一部分當代印刷本以後,又開始接觸影印本。
  • 蒲松齡《聊齋志異》:為什麼要寫鬼怪故事,表達了什麼?
    先來看看蒲松齡的個人經歷,早年有文名,施閏章批其捲雲:「觀書如月,運筆如風,有掉臂遊行之樂。」但屢試不第,31歲在江蘇寶應縣衙做孫惠的幕僚。有才卻考不得功名,實有懷才不遇之感,那麼作為一個文人,該怎麼抒發自己的不遇之感呢?當然通過文章來表達啦,但是在當時那個社會,又不能直接寫,於是便有了借鬼怪故事來表達現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