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之義鼠:老鼠的同伴被蛇吃掉,它的做法很機智

2020-12-18 百家號

聊齋志異之義鼠:老鼠的同伴被蛇吃掉,它的做法很機智

在《聊齋志異》中描寫過許多有情有義的動物,它們都有一顆善良之心,不僅同伴之間互相幫助,對待人類也十分友好,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如此。

有一個名叫楊天一的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兩隻老鼠一同從洞中鑽出來,一隻被蛇吞下,另一隻看見後表現得十分憤怒,眼睛瞪得像花椒粒,但是它不敢上前,只能遠遠地看著。蛇吃飽了以後,慢慢地朝自己的洞穴爬去,剛爬進一半,那隻老鼠突然猛地撲上來,狠狠地死咬住蛇的尾部。

蛇被它這麼一咬,急忙退出洞來。老鼠的行動非常敏捷,飛快地跑開了。蛇追不上它,只好又進入洞中。老鼠又跑回來和上次一樣咬住蛇的尾巴不放。就這樣,只要蛇想進入洞中,老鼠就咬它的尾巴,想出洞來,老鼠就快速地跑開。最後,蛇爬出洞來,把剛才吞下的老鼠吐在地上,那隻老鼠才作罷。它用鼻子嗅了嗅自己的同伴,吱吱叫著表達自己的悲傷之情。然後,它用嘴銜著死去的同伴離開了。後來,有一個叫張歷的人為此作了一篇名叫《義鼠行》的文章。

老鼠在人們的形象當中是以奸詐、狡猾的形象出現的,但是它們其實對待同伴是很友好的,就想文中所說的老鼠,見到同伴遇難並沒有離去,而是想辦法對付蛇,最後帶回了同伴的屍體。這不僅體現了它的智慧,。更體現出它身上難得的情義。

蒲松齡寫這篇故事就是在諷刺一些人,平時和朋友關係要好,但是遇到了危險或是利益的衝突就可以把友情拋在一邊,獨自離去,這樣的人不值得與之為友。《義鼠行》中曾對這隻老鼠做出這樣的評價:「莫吟黃鵠歌,不唱猛虎行。請為歌義鼠,義鼠令人驚!」

其實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感情的,只是我們和它們語言不通,表達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很多時候體會不到。這則故事雖然算不上,但是感人肺腑,讀了很都益處。《聊齋志異》中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蒲松齡是想告訴世人,草木皆有情,做人也應當有情有義。

相關焦點

  • 蒲松齡:聊齋奇書寫的是奇聞怪事,實則敘說了千百人心
    蒲松齡對鬼怪傳奇很有研究,也善於寫這些故事,他的著作《聊齋志異》是後世人最為熟知的小說集,這是他耗費了畢生精力去完成的著作。《聊齋志異》整本書總共8卷,有491篇。其內容多以民間奇聞軼事為主,題材多樣,人神鬼怪都在其中。
  • 4個聊齋節選小故事,老鼠尚可以死相助!孝子心意感天動地
    他以收集民間的故事和野史為主,創作了著名的《聊齋志異》作品集,其中的幾個故事在現代也被翻拍成影視劇。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的四個小故事吧!野狗:這個故事的背景在順治年間,山東半島又一次規模很大的農民起義,死傷多人,最後以失敗告終。而有一位逃難的農民在回鄉途中,碰到了官兵,他擔心引來殺身之禍,便躺到了死人堆裡。
  • 影響華夏古代的志怪奇書《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尚有其他題材,如「勞山道士」寫好逸惡勞,「畫皮」寫惡鬼害人的伎倆;「黃九郎」寫斷袖之癖;「嬌娜」寫朋友之義;「張誠」寫兄弟之愛;「阿繡」寫男女互戀之愛;「堪輿」寫風水迷信;「仇大娘」寫仗義行為;「田七郎」寫獵人俠義;「促織」寫鬥蟋蟀的悲喜劇;「羅剎海市」寫海上奇遇記;「偷桃」「口技」寫民間藝人的絕技。
  • 聊齋志異:妖狐鬼魅更具人性之美!
    讀完《聊齋志異》,深深震撼於其中的妖狐鬼魅。《聊齋志異》中,每一個妖、狐、鬼、魅都比人更具有人性美。人們常:「人有情,鬼無情。」其實不然,有情的往往是人們所懼怕的鬼魅,冷酷無情的往往的有文化、有文明的人類。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據不完全統計,根據《聊齋志異》原著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最少達100部以上,因《聊齋志異》給當今影視圈帶來了大量耳熟能詳的經典角色被搬上熒幕,供大家欣賞。與蒲松齡同時代的清代王士禎對《聊齋志異》讚不絕口,給《聊齋志異》題詩云:「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時)。」
  • 「魑魅魍魎」——蒲松齡《聊齋志異》的那些事兒
    「志怪」兩字最早見於《莊子·齊物論》:「齊諧者,志怪者也」志怪,就是寫些奇怪之人,奇怪之物,奇怪之事。現代語境中來說,就是寫超現實的世界。寫志怪小說的人中,最巔峰者當屬《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伏案寫作《聊齋志異》戰禍不斷的少年時期蒲松齡生於崇禎十三年(1640年),其大半生都在淄川縣城度過。
  • 作為《聊齋志異》近500篇小說之首,《考城隍》如何做到開宗明義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以《考城隍》為例,探索蒲松齡獨樹一幟的志怪小說藝術特色和創作宗旨,領略《聊齋志異》超凡的文學成就。《考城隍》:人鬼世界切換自如,合而為一志怪小說,從它誕生之初,就搜錄靈異鬼怪、神冥傳說為其主要內容。
  • 《聊齋志異》:賞美景意外之喜,遇蛇妖險象環生
    這一探不要緊,不但美景盡收眼底,還探出點意外之喜。古島上景色宜人,五色奇花盛放,香飄十裡。張生取出自帶的酒菜,以地為席,以野花為鋪墊,就想盡情一醉。這酒一入喉,心就痒痒,心想這時候若身邊有位佳人陪伴,真也不枉此行。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就做「心想事成」。
  • 相生相剋:《聊齋志異》裡的驅魔靈物!
    在《聊齋志異》的許多驅魔人身上,都有著揮之不去的巫術印跡。可以分為四種類型:靈物巫術,相剋巫術,符咒巫術,儀式巫術。官印,本是官吏身份和政府權威的標誌,後被巫師轉用來厭勝鬼神和妖人……印章成為闢邪靈物基於人們對官印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權勢的崇拜。官印作為鎮邪驅魔的靈物在古小說中屢見不鮮。如《續子不語》卷十《人化鼠行竊》記載有人會妖術,可以變化成老鼠潛入公館偷盜,土某發現後「思得一物擊之,倉促不可得。枕畔有印匣,舉以擲之。匣破,印出擊鼠,鼠倒地皮脫,乃一裸人。」
  • 《聊齋志異》:不僅僅是鬼怪亂神的故事,更是一部人生哲學
    而對於蒲松齡來說,作為一介書生,他還有手中的筆,不能正大光明的指責,隱晦一點總沒人管吧,所以也就有了《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以鬼怪亂力為依託,講述的一個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故事。這本書有多出名,不用做多贅述。但是它通過狐仙,鬼怪,山石,鳥獸等揭露的官場黑暗,人性的詭辯,愛情的悽美等註定它成為傳世之作。
  • 《聊齋志異》中除了鬼怪,還有什麼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對鬼神之說充滿敬畏與好奇,因為好奇,所以想像,因為想像,所以創作。眾所周知,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可謂一部內容豐富奇絕的文言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裡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蒲松齡根據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裡面的故事多是以人間為背景,描寫人與精靈怪力的各種糾纏。
  • 品聊齋之蛇人:日久漸生情,萬物皆有靈
    現如今城市裡的人都喜歡養寵物,小貓小狗比較多見,還有養魚養小烏龜的,也有特別的養蜥蜴養蜘蛛養蛇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一卷關於蛇人的奇聞異事。《聊齋志異》之蛇人在印度眼鏡王蛇被稱為神靈,那些養蛇人被稱為神靈的奴僕,可在中國古代也有養蛇人呀當然我們是用來表演的,就像表演雜技,以此來養家餬口。話說東郡有一個蛇人以表演蛇戲為生,這個蛇人養了兩條蛇,一條叫大青,一條叫二青。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書生與狐妖。
  • 《聊齋志異》描繪的官場百態
    這十六個字,簡明、精準地概括了《聊齋志異》這部文學巨著的思想價值和藝術成就。     蒲松齡自己稱《聊齋志異》是一部「孤憤之書」(《聊齋自志》)。他通過談狐說鬼,講神論怪,宣洩和傾吐著自己對種種社會現實的滿腔悲憤。書中涉及的社會問題林林總總,而著力最多的,還是「刺貪刺虐」,對官場黑暗的無情揭露。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聊齋志異「特殊版本」入手記
    作者 | 北平狂人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曾經有一段時間,對收集聊齋志異的各種版本特別熱情。大小書攤,不同的書店,網上幾大平臺,都留下了我孜孜尋找的足跡。聊齋志異對於人的這種魔力,應該是影響了不同層次的人,影響了不同城市,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愛好者。它從最開始的傳抄本,到後來的木刻本,再到後來的石印本鉛印本,一直到今天的膠印本,版本不可謂不複雜,所以想收集齊全也相當不容易。在收集了一部分當代印刷本以後,又開始接觸影印本。
  • 《聊齋志異》中一則黑獸的故事
    《聊齋志異》中,有位李老太爺叫做李敬一的講了這樣一則故事。說某公在瀋陽,於山頂上舉行宴會,俯視山下,看見有隻老虎銜著東西來,用腳爪在地上扒開一個洞,把東西埋藏在裡面後便走了。某公便派人下山偵察,發現埋的是一隻死鹿。他們便把鹿取出來,重新把洞口填好。
  • 幻書啟世錄聊齋志異嬰寧攻略 嬰寧契印搭配&陣容推薦
    角色圖鑑&技能介紹幻書啟世錄聊齋志異嬰寧是遊戲中非常強力的一個幻書角色了,嬰寧的爆發能力非常強,可以輕鬆適配各種陣容搭配,也是完全值得3保1的陣容頭牌角色。聊齋志異嬰寧契印搭配和陣容該怎麼選擇呢?這就來了解下吧。
  • 談《聊齋志異》中的善惡因果報應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表達的善惡報應的內容是入世的思想,書中善報的內容以延年益壽,得子嗣,得財產等,都是積極的現世思想,勸解人們珍視當下生活。《聊齋志異》還對六道輪迴進行簡化,杜小雷之妻虐待婆母,按照佛家說法「宜墮畜生道」,她作惡後收到丈夫的斥責,沒等到投胎轉世,就直接變成了豬。這也是為了縮短報應時間,讓人們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