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來了一位40多歲壯漢,足有1米85,大塊頭。
最近發現血壓高,180/120,進門就說:醫生,我血壓高,趕緊給我開點藥,儘快把我血壓降到正常。
我告訴他:要馬上把血壓降到正常,也有辦法,但我們不建議這麼快把血壓降下來,我們更看重以後長期的血壓能不能正常,能不能平穩。而不是現在馬上把血壓降到正常就完事了。
大塊頭說;那大概得多久,血壓才能平穩?
我說:每個人不一樣,首先我們得儘快降壓,但不一定馬上達標,大部分人可能需要幾周,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真正的達標。
大塊頭說:啊!這麼久?
我說:高血壓是個慢性病,需要長期管理,甚至終生管理,這也不是別的什麼病,三下五除二就徹底治好了,所以不能著急,慢慢來。
一、為什麼不能迅速把血壓降到正常?
我們發現高血壓,幾乎大部分人都著急,想儘快把血壓降到正常,這種心情可以理解。醫生也能辦到,比如通過輸液,比如通過短效大劑量降壓藥,很容易實現把血壓短時間內降到正常。
但是我們的血壓是24小時,是365天,不是就這幾個小時,我們使用短效降壓藥或輸液,雖然能把血壓很快降到正常,但維持時間很短,過幾個小時,血壓會再次升高。我們不可能長期輸液,也不可能過幾個小時馬上就吃一次藥,這樣血壓會忽上忽下,波動更大,危害更大。
再者,對於高血壓的患者,某一時間段適應了稍高的血壓,如果快速降壓,會導致不舒服,對於老年人甚至造成腦供血不足。所以從這一點講,也不能快速降壓。
二、如何降壓更安全更合理
我們現在為何使用長效降壓藥,目的就是實現長期平穩降壓,這樣血壓降到正常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血壓都是平穩的,即使有波動也不會大的波動,因為長效降壓藥,緩慢釋放藥量,逐漸釋放藥力,這樣我們的血壓就更能實現長期平穩。但是長效降壓藥的這個優點,或許也有一點點缺點,那就是起效慢,所以,我們吃完長效降壓藥後,好幾天,甚至好幾周血壓雖然下降了,但經常令我們不滿意。
降壓,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能只看到當下的血壓,我們要實現長期血壓平穩,只能選擇長效降壓藥,這樣一天只需要吃一次降壓藥,且血壓相對平穩,波動小。而要實現長效平穩,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要求馬上血壓正常。
三、看指南怎麼說
雖然我們在醫院確實也遇到過使用3天或1周的降壓藥,血壓就能恢復正常,但對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指南推薦應根據病情,在 4 周內或 12 周內將血壓逐漸降至目標水平。年輕、病程較短的高血壓患者,降壓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較長,有合併症且耐受性差的患者,降壓速度則可稍慢。
也就是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在使用長效降壓藥的前提下,在健康生活方式基礎上,即使在4-12周,血壓降到我們理想水平就算完成任務,所以大家高血壓想很快迅速降壓,心情可以理解;但降壓不能急於求成。
四、合併疾病的高血壓,要根據情況快速降壓
我們說的是單純的高血壓,不著急快速迅猛降壓,但是如果高血壓已經合併了一些急性問題,比如說高血壓合併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主動脈夾層等等急症,就必須迅速降壓,一般需要輸液降壓,這樣才能把這些疾病的風險降到最低。
總之,單純高血壓朋友,新發高血壓,不要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