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平均壽命方面已躋身世界第一。雖然作為人類永恆主題的長生不老難以實現,但100歲以上的日本人已超過7萬人,長壽不再是夢想。
在20世紀的20年代,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不到45歲。30年代後,日本人平均壽命逐年提高。到20世紀末,日本人就成了人均壽命最長的民族。據日本公布的數字表明,2000年的日本男性平均壽命為77.72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4.6歲。2015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為男性80.75歲,女性86.99歲。
今天隨膳食一度一起探秘日本人長壽的原因吧!
飲食結構好
日本人吃飯比較講究營養,平時少吃大米,多吃魚、肉、豆、蛋;少吃油膩,多吃新鮮蔬菜;每天一杯牛奶,常吃海帶、海苔。即使是富豪之家也以吃素為主,而且只吃七分飽;日本人很能自我克制,不暴飲暴食。日本人也很注意吃海產品,特別是海藻和海帶。日本人也很少吃鹽。
吃魚比米多
魚類是日本人每餐必不可少的食物,日本人年均吃魚100多公斤,超過大米的消耗量。因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類,可使人血液不易形成血栓,對預防中風及心肌梗死、大腦老化大有益處。
食量適度、飲食規律
日本雖是相撲文化的故土,卻是今日世界上肥胖人群最少的國家之一,這與日本人的飯量有關。日本人的飯量比中國人少得多,通常只有我們的一半,原來他們提倡限食長壽法。
日本倡導均衡、合理攝取營養素,甚至把「飯吃八分飽」印在日本的藥袋上,防止飲食「太過」或「不及」,並反覆強調細嚼慢咽。
日本人飲食頗有規律,三餐守時,很少饑飽失度,尤其拒絕暴飲暴食。而且,飲食中注意保持食物的一定溫度,既不過冷,亦不過熱。
使用大腦,運動身體
適度運動,並且儘量說話,攝入含有大量多酚成分的蔬菜和水果。鍛鍊腰腿可以降低跌倒的風險。此外,營養不良和失衡也將引發肌肉萎縮,因此積極攝入包括肉類在內的均衡食物非常重要。
以步代車
日本人出門步行居多。以東京為例,雖地鐵十分方便,人們上下班、購物大多坐地鐵,但也得從家裡走到車站乘車,然後還得走一段路換車。據有關專家測定,世界各大城市中,人們步行的速度以日本最快,而快步行走是一種極好的增強體質的方法。
心態積極、性格外向
日本民族深受東方儒家文化的影響,人與人之間謙和有禮,遇事不躁,這對於延長壽命大有裨益。大阪大學副教授權藤恭之說:「很多百歲老人都性格外向開朗,而且誠實。」他們喜歡與人交往,擅長處理事情,對新事物感興趣,頭腦靈活,同時好奇心強。此外,很多人認真遵守醫生的指導和建議。
衛生保健好
日本人是世界上講衛生的民族。在日本很難找到髒亂死角,在日本的公共場所都很難摸到灰塵。
日本人習慣每天洗澡更衣,婦女婚後主要整理家務,保持居室整潔。研究表明,日本國民養成普遍的整潔習慣,對健康保健非常有益。日本人特別注意定期體檢身體。
工作張弛有度
日本是世界上最忙碌、最緊張的國家之一,但他們的平均壽命卻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這一方面是因為勤奮工作有益健康。工作在人與現實生活之間架起了橋梁,使人們能與社會廣泛接觸,參加集體活動,得到友誼、溫暖和真誠。這對身心健康有益,因而不容易患病。
另一方面,日本人很注意休息和度假。許多日本人下班後都要結伴去喝酒、聊天,排解工作中的煩惱,增進同事間的感情。日本人還是最愛旅行的民族,世界各地到處可見挎著相機、背著行囊的日本遊客。旅遊使他們變得年輕而愉快。
膳食一度,您的膳食指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