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北京)·嫣然小廚
我必須老實承認,看完《壽司之神》,哪怕頂著神的光環,哪怕有米其林三星加持,雖然感動於小野二郎的專注,但並沒起心動念要去他那間壽司店吃飯。不是因為30000日元起的價格和提前一個月的預訂,而是因為他的過於執著和拘謹,拘謹到日本最出名的美食家和他兒子同時說出客人去他那裡吃飯會緊張的這樣的話。
若論起源,握壽司不過是幕府時代為了滿足心急的江戶人的快餐,都是流動攤檔售賣的,哪有那么正襟危坐。那麼緊張,再好吃的東西,滋味也會打折扣吧?
去東京出差,好友小坦說,一定要帶我去個她自己常去吃的壽司店,就在築地市場邊上。如今,築地市場成了熱門景點,內場的拍賣,要提前預約,限額入場了,還得深更半夜去排隊。築地市場裡的壽司店,也都坐地起價了。即便比外邊的店貴了兩三倍,不到中午12點,很多店家已經排起了長隊。
小坦的私竇壽司店,離築地市場也就步行十分鐘路程。剛過12點,門口已經有人在排隊了,好在前頭只有三四個人。在門口的登記簿上寫下名字,我倆坐在門口的凳子上邊聊邊等。
這是小坦去學習的壽司學校開的店。傳統上,日本壽司,可不是在學校裡學,而是講究師徒傳承。就像過去的中餐館,洗多少年菜才能上手切菜,切多少年菜才有機會摸爐頭。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手藝的磨練,但是換個角度,那也是師父盤剝學徒的最好方式。
小坦說,這間壽司學校的創辦者,就是覺得壽司製作被神化了,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年的重複訓練,從理論到實踐,今天可以有更科學的方法傳授。甚至他們也招收女學員。在日本,很多傳統壽司店,根本不接受這種新式學校教出來的學生,覺得來路不正。於是壽司學校的畢業生,多半去了海外就業。壽司學校甚至收留了一位技藝很好但是根本找不到工作的女學員,留下來當老師。
在那樣一個尊崇傳統的國度,這樣不拘一格的勇氣,讓人覺得很震動。可能,我這種沒正經科班學過廚藝的人,更覺得對胃口吧。
排了20分鐘,終於進了門。不是沒見過小店,但這店小得出乎意料。曲尺形的壽司吧檯,也就最多能站10個客人。是的,你沒看錯,是站著吃。日語裡有個詞,叫「立吞」,就是指這種進餐方式。吧檯後面,有三位壽司師父正在操作,小坦說,他們都是壽司學校的老師。其中一位戴眼鏡的老伯,大概有六七十了。
跟完全不許客人點餐的傳統壽司店不同,壽司師父身後的牆上,不僅一格格畫出了不同品種壽司的樣子,除了日文,還有英文標註,而且,明碼標價。價格相當親民。確實只有築地壽司店的三分之一價錢。上班族800日元就能吃個午餐定食了。那個中午,站在那裡,我吃了個豪華午餐,包括四種肥瘦不同的吞拿魚壽司。至於味道,比任何一家曾經在築地市場裡吃過的名店都好。
突破傳統,也沒什麼不好。吃完這一餐,我倒覺得可以下次去東京,可以提前預訂個二郎壽司了,帶著完全不緊張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