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思政公開課《周末開大課》「五四」登陸上海教育電視臺

2020-12-19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5月1日報導: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4月30日上午,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習近平深情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要熱愛偉大祖國、要擔負時代責任、要勇於砥礪奮鬥、要練就過硬本領、要錘鍊品德修為。

  傳承五四精神,不負使命擔當。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指導,上海開放大學、上海教育電視臺、易班網聯合推出的系列融媒思政公開課《周末開大課》,第一季將於5月4日五四運動100周年當天,正式在上海教育電視臺與觀眾見面。

  今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的深入以及各類思政教育、教師的豐厚實踐,都在呼喚著優秀思政電視節目的出現。

  緊扣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周末開大課》第一季節目結合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和建黨98周年的主題,以「年輕的初心,青年的成長」為本季主題,鼓勵廣大青年胸懷家國天下,堅定使命擔當,認知生命真諦。

  《周末開大課》第一季播出時間:2019年5月4日起,每周六19:30在上海教育電視臺播出,觀眾還可以通過易班網和易班客戶端的周末開大課專題內參加互動。

  《周末開大課》節目結合當前宣傳熱點和政策形式,探索「課程節目化」新思路,聚合上海高校和市委黨校優秀思政課教師,集合愛思考、愛研究的青年學子,一起分享開放的課堂,共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第一季節目中就有來自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的優秀年輕教師,他們思路開闊,教學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厚。

  不同於傳統的課堂模式,《周末開大課》創新角色設置,除邀請一位主講老師外,還設有兩名青年觀察員,並由三名大學生組成的一支學習小組。在環節設置上,節目強調師生共學、共研,各方充分發表意見。在舞臺表現上,節目設置兩個演播區。在主演播室,主講老師、課代表、觀察員共同研學,將現場「提問」、「對話」、「辯論」環節層層推進。在第二演播區的討論室,學習小組將根據限定的時間和條件,獨立完成相關課題調研,並帶著問題參與到節目中來。

  除現場的互動環節外,節目還與易班網深入合作,開展面向全國大學生的話題徵集、問卷調查等多種線下互動。為將傳播效果最大化,《周末開大課》首次根據不同傳播渠道製作電視版、網絡版、短視頻版等不同形式的產品,結合電視大眾媒體優勢和網絡分眾傳播優勢,對多元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進行提煉和優化,產品不僅在電視平臺播出,還將大規模在易班網、開大學習平臺和合作網站進行有針對性地傳播。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周末開大課》是一堂師生共同完成的思政課、是一堂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思政課、是一場青年人思辨力、行動力、研究力的展示與較量。《周末開大課》把「守正」與「創新」更好地結合起來、把「傳道」與「解惑」更好地結合起來、把「內容」與「形式」更好地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引導青年人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相關焦點

  • 今天19:35《周末開大課》第四季 | 青絲華發澈洱海 金山銀山共青山
    《周末開大課》第四季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
  • 中國教育電視臺推出《國學公開課2020》讓優秀傳統文化點亮春節螢屏
    2020年春節,中國教育電視臺本著「創新不泥古,繼承不離宗」的思想,連續四年用國學守護我們民族的詩與遠方,潛心打造《國學公開課2020》,九場國學大餐包含《託起明天》、《詩意中國》(上、下)、《春滿神州》、《匠心傳承頌中華》、《幸福中國年》、《古韻國風》、《潑墨中華情》、《讓世界充滿愛》、《四海童樂鬧元宵》,在春節期間鬧中取靜,讓觀眾靜心於國學文化的「琴棋書畫劍,詩酒茶花香」,在「詩與遠方」中再次感受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恆魅力
  • ...協同推進思政教育——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思政工作創新示範案例
    二、主要做法(一)搭建網絡平臺,助推學校思政教育工作實現新突破1.建成融媒體中心學校於2020年建成融媒體中心,優化了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微博、抖音號等全媒矩陣的管理,實施中央廚房模式,在利用新媒體技術推動思政教育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 海寧市舉辦嘉興市思政公開課進校園活動(海寧專場)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近日,嘉興市思政公開課進校園(海寧專場)活動在海寧市紫微初級中學崇真廳隆重舉行。
  • 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能否讓思政理論生動一點,讓思政課堂活躍一點,讓大學生對思政教育不再「感冒」而是「感動」「感悟」?學院黨委決定以「課程思政」為突破口,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教育。緊扣影視特色,思政教育「很有戲」讓學生像追劇一樣「追」專業課,像追明星一樣「追」好老師,學校黨委副書記馬英姿認為,這樣的課程思政才是成功的。為此,學校在狠抓教師隊伍和課程質量的同時,緊扣影視文化的教育特色,打造課程思政「星」課堂,讓師生們像入戲一樣沉浸於課程思政教育,串聯起課程思政的連臺好戲。
  • 「雲上沙龍」∙教書育人:上海大學舉辦課程思政教學交流活動
    她重點介紹了疫情以來,上海大學有效推進「雲端」課程思政的舉措,如率先組織教師「雲培訓」、「雲沙龍」,「雲推進會」等,發動領航學院、領航團隊及領航課程負責人將抗疫故事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得到新華社、《光明日報》、《文匯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中新社、上海第一教育、中國社會科學網等諸多媒體的密集報導。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緊緊抓住高校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根本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校媒攜手,共育共融」 濱城區第一小教育集團校媒共建中心成立
    齊魯網濱州6月18日訊6月16日 ,「山東廣播電視臺濱州記者站濱城一小教育集團校媒共建中心成立儀式」在濱城區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學院附小舉行,山東廣播電視臺濱州記者站負責人,濱城一小校領導參加了成立儀式。山東廣播電視臺濱州記者站負責人介紹了記者站的相關情況。
  • 中外合作辦學如何領航課程思政建設?上大雪梨工商學院融「四史」周...
    顧曉英教授簡要回顧了上海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充分肯定了雪梨工商學院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探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推進建議。雪梨工商學院黨委書記李雙介紹了學院作為課程思政領航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單位,深入踐行三全育人,緊密圍繞學院特色,積極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讓溫度和愛伴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讓課程思政賦能教師、賦能課程和賦能學生。
  • 江蘇科技大學重磅打造13場主題公開課 讓思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
    2019江蘇科技大學重磅打造13場主題公開課 讓思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思想政治受洗禮,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具體目標之一。在公開課中,各位老師以愛國與成才為主線,以理想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業規劃、班團組織建設、求職就業等為主題,以主題讀書會、主題班會、主題授課等為活動載體,綜合運用話劇表演、詩歌朗誦、主題授課、分組討論、互動分享、紅歌合唱等形式,促進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中,先後有近1000名學子參與主題公開課。
  • 走進課堂丨中央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思政公開課暨教學研討會
    課堂現場2020年12月8日,由中央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黨委書記高洪主講的「由2020關鍵詞理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的思政公開課在多功能廳舉行。高洪書記的這堂公開課,給大家做了很好的示範,就是要讓學生在充滿這樣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的氛圍中,進入藝術家情境,感悟和思考時代大勢與個人藝術理想的深度關聯,拓展思想格局和理論視野。各位老師暢談了聽課感受,並結合所任教課程和崗位教學工作,就如何持續推進「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充分發揮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積極建言獻策。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濰坊醫學院強化德醫相融特色 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德醫相融 課程思政打造新「配方」9月新學期,第一堂解剖課的教室裡,師生們面向「大體老師」(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鞠躬致敬。實驗課老師將醫學專業課蘊涵的德育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之中,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這是濰坊醫學院的一堂「德醫相融」教學課。學校堅持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有機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了凸顯「德醫相融、雙向貫通」特色、入情入味的課程思政教學。
  • 強平臺、精載體、優師資,協同推進思政教育——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一)搭建網絡平臺,助推學校思政教育工作實現新突破1.建成融媒體中心學校於2020年建成融媒體中心,優化了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微博、抖音號等全媒矩陣的管理,實施中央廚房模式,在利用新媒體技術推動思政教育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五大舉措」破局深融
    在融媒平臺建設上「搭矩陣」,以「自有平臺 合作平臺 頭部平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為了更好地發揮主流媒體壓艙石、粘合劑、風向標的作用,牢牢掌握全媒時代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在新媒平臺建設上「總體謀劃、分向壯大」,努力構建自身融媒生態圈。
  • 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高級研修班在上海交大開班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上海市《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進一步聚焦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關鍵環節和實踐問題,深入推進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培養一批課程思政管理核心骨幹和業務指導專家。
  • 東安縣融媒體中心組織開展五四青年節主題團日活動
    紅網時刻5月6日訊(東安融媒記者 張鈺茜)為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弘揚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核心的五四精神,5月4日,東安縣融媒體中心團支部組織青年團員開展了「弘揚五四精神,無愧青春韶華」主題團日活動。
  • 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配方」》入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強化德醫相融特色推進課程思政改革9月新學期,第一堂解剖課的教室裡,師生們面向「大體老師」(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鞠躬致敬。這是每個學期人體解剖第一課前,師生們都會舉行的感恩「無語良師」祭奠儀式。
  • 「大聲喊 新年好」北京廣播電視臺12小時廣播跨年融媒行動聚力發聲
    「大聲喊 新年好」12小時廣播跨年融媒傳播行動,在北京廣播電視臺九個廣播頻率以及聽聽FM、北京時間等13家融媒平臺聯合播出,通過特別節目、主題沙龍、名篇佳作誦讀、記者現場報導、全球雲合唱等形式,上演12小時音視頻跨年接力直播大戲,和首都市民共迎2021新年到來。開拓新局,擲地有聲不平凡的2020年,是湧現無數溫暖與力量的感動之年,也是攻堅脫貧的決勝之年。
  • 武漢理工大學8個故事上完一堂思政公開課
    楚天都市報12月27日訊(見習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丁仕瓊 朱可馨)「都是我們身邊人的故事,聽起來覺得熟悉又特別受鼓舞」12月25、26日,武漢理工大學面向全校師生上了2堂最生動的思政公開課,學生、老師走上講臺分享了8個故事,述者的年齡從9歲到90歲,有學生、教師、管理人員,也有院士、校友。
  • 一課一例,讓工程教育飄出「思政」味兒
    「你是否知道,亞洲首個海上風電場是上海東海風電場?」「上汽集團在疫情期間臨時改造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防疫物資」「我們可以藉助對數據和傳染病模型進行數學建模,了解新冠肺炎的傳播規律」……在上海理工大學的各類課堂上,老師們精心選取了許多「思政」味兒的專業小故事,讓同學們在課堂教學中領略中國智慧的魅力,進而增強擔當製造強國重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