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約談百年徽府等9家酒廠氰化物超標(東方IC供圖)
3月6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宣城市百年徽府酒廠等9家白酒企業負責人進行集體約談,因為這些酒廠在2014年國家監督抽查中發現氰化物超標。
2014年第4季度,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對酒類進行了監督抽驗,共抽檢846家企業的1689批次產品,主要包括白酒、葡萄酒、果酒、啤酒、黃酒、其他蒸餾酒、其他發酵酒及配製酒。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汙染物、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劑、微生物及品質指標等40個指標。
在這次抽查中,安徽省的宣城市百年徽府酒廠、宣城市世紀宣酒業有限公司、涇縣雲嶺酒廠、淮北市天惠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徽淮北濉溪縣古坊釀酒廠、濉溪縣北方白酒廠、濉溪縣恆盛酒廠、安徽古家百年酒業有限公司和蕪湖市金蕪湖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白酒,均被檢出氰化物含量超標。白酒氰化物含量標準是≤8mg/L,而上述9家企業氰化物含量均在11mg/L以上,含量最高的是宣城市百年徽府酒廠生產的品宣特貢酒,含量達25.8mg/L,超過標準3倍多。
安徽省食品藥品研究院專家認為,白酒中的氰化物一是來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根莖直接釀酒,在釀酒過程中會產生氫氰酸,導致氰化物含量超標;二是一些勾兌的低檔酒,使用了氰化物含量超標的木薯食用酒精造成的白酒不合格,而氰化物又是國家規定的不能在食品中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質,嚴禁氰化物檢測不合格的酒類進入市場。
安徽省食藥監局食品生產監管部門負責人在約談過程中,明確要求各家企業要嚴格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切實採取措施,召回不合格產品,把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堅決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安徽省食藥監局要求各地食藥監部門加強對白酒生產企業的監管,督促不合格產品的企業認真整改。舉一反三,嚴格日常監管、對所有使用木薯食用酒精溝兌白酒的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加大檢查的力度,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當日,9家白酒企業負責人分別就各自出現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剖析,表示下一步將採取整改措施嚴把原料索證、索要原料氰化物指標的檢驗報告,加強過程控制和出廠檢驗,自身不具備檢測能力的,一定要送檢合格後才能出廠,確保不再出現類似問題。對此次不合格白酒保證全部召回並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