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嘉蔭化石產地

2020-12-24 化石網

黑龍江嘉蔭地區晚白堊世地層十分發育,並產有以恐龍為代表的豐富的動、植物化石。自1902年馬納金髮現化石及俄羅斯專家裡亞賓寧正式命名黑龍江滿洲龍以來在龍骨山先後發現了鴨嘴龍類化石、霸王龍類、馳龍類、白鯊齒龍、福井盜龍化石等。其中以鴨嘴龍類化石的數量大且種類居多;主要為鴨嘴龍亞科中的黑龍江滿洲龍和賴氏龍亞科的嘉蔭卡龍。除恐龍化石外,還出土了龜、鳥、魚、蜥、鱷等珍貴的動物化石和豐富的被子植物化石,還有無脊椎生物包括腹足介、葉之介、雙殼類、介形蟲共組成23個生物組合帶和生物組合。

產地的科研意義一、恐龍類群的研究意義

黑龍江嘉蔭地區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產地,在我國晚白堊世恐龍的研究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裡發掘出土大量鴨嘴龍類化石,是研究大型鳥腳類恐龍,尤其是鴨嘴龍類系統分類和演化的理想地區。對系統了解鴨嘴龍種群的發展和進化及其種類具體劃分提供了良好的地質依據和研究區域。

二、K/Pg界線及地質地層研究意義

有關白堊系(K)與第三系(古近紀Pg)界線及K/pg界線之交時期發生的全球性地質事件,學術界爭論以久。對這一全球性地質事件,人們曾提出許多假說來試圖說明大約65百萬年前導致生物大滅絕和復甦的原因。中國是全球陸相白堊紀發育最全的國家之一,但涉及陸相白堊紀—古近紀地層(k-pg)界線附近的地層到目前為止僅在黑龍江嘉蔭地區確立。目前,黑龍江嘉蔭地區的K-Pg界線點以被國際上列入全世界K-Pg界線的第95號點。有關嘉蔭地區晚白堊世-古新世生物群及K-Pg界線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及東北亞地區中、新生代之交時期的生物演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產地的科普價值一、恐龍知識科普價值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是以龍骨山為依託建立,園區內恐龍種群多樣、數量繁多,從大型蜥腳類恐龍到小型獸腳類恐龍的模型應有盡有、形象逼真;並附有原化石發現地、發現時間、種類劃分的簡介,使廣大恐龍愛好者和學者能夠更清晰和直觀的了解恐龍的種類劃分、外觀形態、種群分布等諸多恐龍知識。

二、化石修復知識科普價值

地質公園內建有化石展示的博物館,龍骨山發掘的化石以組裝成架、獨立肢體、獨立頭骨、單品化石的方式在博物館內展示,並展示化石修復室,使廣大恐龍愛好者和學者在這裡了解到化石組裝及修復的過程。

三、地層剖面埋藏遺址的科普價值

龍骨山沿江有五個化石埋藏層位,有化石埋藏的完整地質層位,嘉蔭地區的晚白堊世地層主要集中在出露的黑龍江右岸,典型剖面(自上而下)主要集中在龍骨山漁亮子組剖面,剖面層位清晰,是廣大學者可以走入化石埋藏和發掘現場,實地學習和專研。

產地的保護管理情況一、地層保護及管理

龍骨山化石埋藏遺址地裡位置較為特殊,緊鄰中俄界河黑龍江而立,近年來為了保護地層完整,保護化石不受江水衝刷,先後沿江建設了2千米的防浪牆體,防止山體水土流失的山體護坡,並在護坡上種植抓附力強的植被,大大減少了化石的裸露和流失,同時成立專門巡查隊,對龍骨山沿江裸露地帶進行定期巡查。

二、化石埋藏層位及出土化石的保護及管理

對挖掘清理完成的化石層位配備專業專職人員進行回填,對清理出的化石進行分類登記,歸類存檔,做到每一塊化石都建立獨立檔案。並建立獨立的分類館藏化石區域,對區域內的溫溼度進行專業調控,防止藏品發生有損其珍貴价值的變化。

科研與科普互為彌補、互相促進,科研人員進行科普工作是責任和義務。

化石網堅持把最前沿的科學內容和科學故事以最為通俗易懂的形式分享給最廣泛的大眾。

願意與社會各界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

化石網(http://www.uua.cn/)——科研與科學傳播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投稿請聯繫 徐洪河(郵箱:hhxu@nigpas.ac.cn )

鑑定化石請至化石網論壇(http://bbs.uua.cn/forum.php)

相關焦點

  • 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在黑龍江邊,伊春市嘉蔭縣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被譽為恐龍的故鄉。這裡有座很矮的小山,不!還是叫土丘比較合適,叫龍骨山,這裡便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岀土地。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
  • 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因龍而名」,這裡被譽為「恐龍的故鄉」。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位於嘉蔭縣城西9公裡處,面積38.44平方公裡。嘉蔭縣龍骨山出土組架的恐龍化石就不下10架。據專家介紹,龍骨山是一座大型的恐龍墓葬群,恐龍化石十分豐富。經估算,龍骨山地區埋藏恐龍化石骨架多達150餘個。嘉蔭龍骨山盛名遠播還是源於10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發現。
  • 中國恐龍之鄉在黑龍江!1902年挖出第一枚化石,號稱神州第一龍
    從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出發一路向北,大約行駛500公裡就可以抵達嘉蔭縣。地處黑龍江之畔的嘉蔭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一座僅有15萬人口的美麗小城,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便坐落於此。1822年,英國人曼特爾第一次發現了恐龍化石,由此揭開了這種「史前巨獸」的神秘面紗。
  • 嘉蔭旅遊概況
    嘉蔭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北麓,黑龍江中遊右岸,與俄羅斯阿穆爾州、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隔江相望,總面積6739平方公裡,人口8.1萬。嘉蔭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是黑龍江畔一塊鍾靈毓秀、充滿希望的土地。  嘉蔭素有「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之稱。
  • 被恐龍附身的嘉蔭
    ,叫嘉蔭,這個地方除了在周邊縣市中以旅遊度假出名之外,還在一個特殊群體裡有點知名度——搞地質的(尤其是研究古生物的),因為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誕生在這裡。20年後,1941年,由中國人自己裝架的恐龍化石——許氏祿豐龍才誕生。
  • 一縣一品,黑龍江嘉蔭農特產品黑木耳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右岸,面積38.44平方公裡。從這裡出土的化石,已 經被裝成了10具恐龍化石骨架。兩年前,多國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在嘉蔭野外考察時,發現了新的大 規模恐龍化石群,除甲嘴龍、虛骨龍外,還發現了甲龍化石、恐龍被皮膚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使"恐龍之鄉"的名聲更加遠揚。
  • 都知道嘉蔭是中國恐龍之鄉,但你知道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都是啥嗎?
    超過142萬人正在關注9月8日 哈爾濱多雲轉晴 8℃~20℃3-4級轉微風編者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黑龍江嘉蔭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在這裡曾發現以「滿洲龍」為代表的大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從此名揚世界。到今年,已經是中國發現恐龍115周年了。那麼,對於中國已發現的恐龍,您了解多少呢?
  • 伊春第三站:嘉蔭恐龍地質公園。小朋友的最愛,兒童科普好去處
    :2020年7月15日-7月31日 黑龍江省內遊客免門票遊玩時間:不超過兩個小時交通工具:建議自駕前往。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伊春市嘉蔭縣城西南,中俄界河黑龍江中遊南岸太平溝河口與二號亮子之間的嘉蔭龍骨山,地形地貌屬臺地類型。長約11km,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山勢平緩,依江而立,總面積38.44平方公裡。嘉蔭是中國最早發現並經科學記錄的恐龍化石挖掘地。
  • 恐龍之鄉~嘉蔭~北方小九寨
    嘉蔭縣境內河流均發源於小興安嶺,流入黑龍江,統屬黑龍江水系,地圖上有名河流56條,其中比較大的26條,黑龍江在葛貢河口流經嘉蔭縣,至嘉蔭河口出境。恐龍山國家地質公園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它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右岸,面積38.44平方千米。
  • 嘉蔭,一座魅力小城,遠離喧囂,環境幽雅,生態風貌原始自然
    嘉蔭位於黑龍江右岸嘉蔭地方不大,但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界江和異國風情獨具特色。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這個地方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於一身,有黑龍江的「九寨溝」之稱。「龍骨山」,是我國最早發現並出土恐龍化石的地方。
  • 伊春•嘉蔭丨美麗嘉蔭等你來發現
    嘉蔭縣位於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北麓,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面積 6739平方公裡,人口7.3萬,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民族風情濃鬱的邊境旅遊縣城出土了中國首具恐龍化石「神州第一龍」,有「中國第一龍鄉」之美譽。近年來,堅持以優良生態為本底,以獨具個性的文化元素為靈魂,突出邊城特色,推動文旅融合,促進經濟轉型,打造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嘉蔭範例」。
  • 炎熱夏季去邊城嘉蔭避暑納涼,賞美景品美食,縱情在22度的夏天裡
    邊城嘉蔭美如冠玉,她位於黑龍江中遊右岸,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黑龍江在她的身邊深情東去,滔滔江水給了嘉蔭大地靈秀和茁壯,讓這片秀美的國土融入自然,新美如畫。嘉蔭歷史悠久。據陪同我們的縣旅遊局的同志介紹,戰國至西漢期間,嘉蔭境內就有人類居住,隋唐、遼金時期為女真居住地。明朝開始在境內各滿族部落設「衛」和「所」,17世紀後主要為鄂倫春遊獵之地。
  •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從1902年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在黑龍家被發現開始,考古學家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挖掘出許多屬種的恐龍化石,中國恐龍化石中具有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的著名恐龍化石都有哪些呢?滿洲龍中國第一龍黑龍江滿洲龍於1902年在黑龍江嘉蔭被發現,被稱為「中國第一龍」。
  • 記黑龍江伊春市嘉蔭縣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之行
    身為黑龍江人,黑龍江的好多地方居然都沒有去過,這次十一國慶長假,想著省內轉轉,就選擇了嘉蔭這邊。我們是自駕過來的,去嘉蔭的路有很長一段在修路,不太好走,過往的車輛都變成泥巴車了,估計比平時走這段路要多花一個小時的時間。
  • 黑龍江嘉蔭縣:深入神秘恐龍世界 觀賞茅蘭溝奇秀風光
    嘉蔭是著名的恐龍之鄉,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北麓,黑龍江中遊右岸,與俄羅斯阿穆爾州、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隔江相望。如詩如畫的嘉蔭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文明縣城和全國特色旅遊景觀名鎮,已成為黑龍江畔一顆耀眼的明星縣城,是本次自駕遊採風活動第5個到訪地。
  • 四川自貢大山鋪化石產地
    自貢大山鋪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撰 稿:葉 勇,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1 產地位置自貢大山鋪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位於我國著名的3 產地出土的主要化石及其科學意義3.1 產地出土的主要化石該化石產地出土的脊椎動物化石類型非常豐富,除大量的恐龍外,還有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蛇頸龍類、翼龍類和似哺乳爬行類,共命名有26個屬29個種,其中有16個新屬,28個新種。
  • 黑龍江鴨嘴龍發現之旅:開啟滅絕之謎的金鑰匙
    平頭鴨嘴龍家住嘉蔭龍骨山,當年它過著怎樣的生活?它的屍體又是怎樣經過長時間的埋藏變成了化石,並被發掘出來的?有關專家講述了它不平凡的背後故事。  遺憾  「神州第一龍」流落海外  據省博研究員楊秀娟介紹,平頭鴨嘴龍化石骨架已從黑龍江出土多具,它出土之前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 9月12日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現場直播,等您來
    9月12日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現場直播,等您來!,快手,嗶哩嗶哩平臺傳播嘉蔭恐龍文化。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進入直播間,跟隨主播的腳步「雲遊」神州恐龍博物館。②感受遠古時代的嘉蔭,聆聽白堊紀恐龍的對話。③參與互動答題、幸運抽獎,探秘化石修復師……」3 人員簡介主播:王雪,多年從事講解工作。
  • 行影中國之黑龍江伊春篇——這10個景區景點你去過幾個?還有哪些
    伊春,黑龍江地級市,北部以黑龍江中心航線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裡,是中國東北邊疆的重要門戶。這裡地處山林之中,有「中國林都、紅松故鄉」的美稱,這裡有亞洲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原始紅松林生長地的湯旺河國家公園,有原生態自然風光-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有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恐龍之鄉——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有環境優美,宛如仙境!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化石
    12月18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的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