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最小運行間隔縮至1分45秒,車站增設時刻表

2020-12-12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從今天(4月8日)開始,地鐵9號線、8號線(北段)、房山線、亦莊線將實施新版運行圖,繼續縮短發車間隔、提升運力,其中,9號線首次跑進1分45秒,達到北京地鐵最小間隔時間。至此,北京地鐵公司共有10條線路跑進2分間隔。

記者注意到,由於目前列車的運行方式比較複雜,套跑、甩站情況較多,為避免乘客上錯車,北京地鐵已在相關車站內張貼了便於識別的定製化時刻表。

早尖峰時段,從9號線下車的乘客在六裡橋站換乘10號線。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早高峰進站列車一輛接一輛,站臺無乘客滯留

今早8點半,9號線六裡橋站的站臺上不斷響起列車進站的提醒廣播,上一趟列車還沒開走,提示下一班即將進站的廣播就已經響起。實行新版運行圖後,9號線最小運行間隔首次跑進1分45秒,早尖峰時段,列車一輛接著一輛,站臺上幾乎不會出現旅客滯留的現象。

據地鐵北京西站副站區長劉雯麗介紹,疫情期間,北京西站的進出站量下降最明顯,降低了9號線的客流壓力。目前,9號線工作日客運量已達到約16萬人次,約為疫情前的30%。同時,一些車站也壓縮了停站時間,「例如北京西站,就從1分10秒壓縮到了1分鐘」。

記者注意到,實行新版運行圖後,列車將開行區間套跑、大站快車等多種運行方式,比較複雜,為了讓乘客更直觀地了解地鐵線路的運行時間,北京地鐵近期在這些線路的車站內張貼了便於乘客識別的定製化時刻表。

為避免乘客上錯車,北京地鐵在相關車站內張貼了時刻表。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記者在9號線六裡橋站看到,時刻表左側依次印有「5」到「22」的數字,代表小時,右側還印有若干其他數字,代表分鐘。將兩個區域的數字連在一起對應著列車到達該站的時間,例如「5,13」就代表5時13分有列車將抵達六裡橋站。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車站的時刻表都是獨立的,其中,紅色三角形表示列車通過不停車,綠色圓圈代表列車終點站有調整。

不過,地鐵部門提醒,由於鐵路運行可能存在各種其他情況,現場張貼的時刻表僅供參考,乘客還需注意收聽車站廣播,避免坐錯車。

實行新版運行圖後,地鐵9號線列車內的擁擠情況有所緩解。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北京地鐵10條線路跑進2分間隔

為降低車廂滿載率,繼昌平線、13號線等6條地鐵線路陸續採取開行大小交路和大站快車等措施後,從4月8日起,北京地鐵公司對8號線(北段)、9號線、亦莊線、房山線等4條線路制定了超常超強運行方案。

在抗擊疫情階段,北京地鐵首要任務是提高運力,控制列車滿載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多條線路不斷突破本線的列車最小間隔。

記者了解到,昨天北京地鐵全路網客運量已達到414萬人次,目前客運量仍按照每周約15%的速度增長。截至本周,北京地鐵採取超常超強措施的線路已經達到10條,共有10條線路跑進2分間隔,分別是1號線、2號線、5號線、6號線、8號線(北段)、9號線、10號線、13號線、昌平線、八通線。

需要注意的是,受到部分線路終點站折返能力所限,部分列車在接近終點站時需要在區間內停車等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壓車。北京地鐵介紹,此次第三批4條線預計壓車的區段包括8號線南鑼鼓巷至中國美術館區段和9號線白石橋南至國家圖書館區段。

下一步,北京地鐵還將密切關注客流變化,對剩餘線路適時採取超常超強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列車滿載率,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協作記者 王貴彬

編輯 白爽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3月24日起北京地鐵昌平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2分
    一是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採取大中小多種交路套跑運行方式,降低沙河高教園至西二旗等客流量較大區段的列車滿載率。  二是在客流量比較小的區段開行大站快車,減少列車停站時間,加速列車周轉。  昌平線早高峰最小間隔由3分40秒縮短至2分,預計列車滿載率下降45%。  昌平線:沙河高教園始發列車增至18趟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從上周開始,多條地鐵在早尖峰時段擁擠度紛紛「飄紅」。
  • 北京地鐵1號線最短髮車間隔縮短至1分45秒
    今天早晨8點16分,在北京地鐵復興門站,列車廣播提醒乘客,本次列車終點站為復興門站,請乘客等待下一趟列車。隨後,這趟列車折返至蘋果園站,再次加入運營。通過類似的措施,為復興門以東路段騰出更多的資源,更多的車可以加入運營,至此,在新冠疫情防控特殊階段,北京地鐵1號線最短髮車間隔縮短至1分45秒。北京地鐵1號線復興門站區副站區長繆菲介紹,在早高峰階段,有三趟空車在復興門站折返到蘋果園站,再次「加車」到早高峰運營。對於乘客來說,只需要1分45秒,乘客就能等到下一趟列車。由於列車加密,車廂舒適度提醒。
  • 地鐵昌平線二期月底開通 最小運行間隔縮至4分
    地鐵昌平線二期月底開通 最小運行間隔縮至4分 2015-12-04 15:10:22   與昌平線一期貫通  新增配列車12組  最小運行間隔縮至
  • 北京地鐵1號線最小運營車間隔將縮至2分鐘(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杜燕)今年年底前,隨著北京新軌道交通線路的開通以及既有線路信號改造的完成,多條線路將縮小運營間隔。記者今天從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獲悉,地鐵1號線在12月29日將實現最小運營間隔2分鐘。
  • 最小運行間隔縮小!北京9條地鐵線路雙休日運行圖明起優化
    △北京地鐵1號線1號線早高峰列車最小運行間隔由5分37秒縮至5分;中午平峰列車最小運行間隔由6分20秒縮至5分;晚高峰列車最小運行間隔由5分縮至4分30秒。採取大小交路套跑方式運行,大交路古城站至四惠東站,小交路公主墳站至四惠東站。
  • 12月11日起9號線高峰增能行車間隔縮至1分50秒
    進一步緩解尖峰時段大客流壓力,提升運營服務水平,上海地鐵持續自我加壓、挖潛增效。  根據計劃,自2020年12月11日起,上海地鐵9號線將啟用新列車運行圖,工作日早、晚高峰增加上線列車數,實現尖峰時段小幅增能提效,其中9號線最短行車間隔縮至1分50秒,此間隔也是上海地鐵路網中最短行車間隔。
  • 地鐵6號線明起快車「超」慢車,車站公布時刻表
    這些線路將採取增加車輛投放、開行區間車、開行大站快車、壓縮站停時間、突破最小行車間隔等超常超強措施,精準高效投放運力,最大程度降低高峰小時列車滿載率。北京地鐵首次公布車站時刻表早高峰期間,5號線天通苑、大屯路東和天壇東門將有始發空車,最小間隔縮短至1分45秒。13號線霍營到西直門方向將加開四趟列車,最小間隔縮至2分鐘。
  • 昌平線啟用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 最小運行間隔縮至2分鐘
    沙河高教園站臺電子提示屏上顯示,從今天開始,地鐵昌平線的最小運行間隔縮短至2分鐘。新京報訊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從上周開始,多條地鐵在早尖峰時段擁擠度紛紛「飄紅」。為此,從3月24日開始,昌平線和八通線先行使用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昌平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2分鐘,八通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1分58秒。此外,還將開行大站快車和多交路套跑區間車,最大程度降低高峰小時列車滿載率。早上8點,正值早尖峰時段,新京報記者在昌平線沙河高教園站看到,不斷有經過安檢、測溫的乘客來到站臺候車,每個車門處都有五六個人排隊。
  • 明起北京4條地鐵開區間車 9條線路最小間隔縮短至2分內
    至此,北京地鐵共有9條線路跑進2分間隔,分別是1號線、2號線、5號線、6號線、9號線、10號線、13號線、昌平線、八通線,成為「史上最強」的北京地鐵列車運行圖。具體措施如下:5號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1分45秒。
  • 12月30日起北京地鐵首末班車時刻表最新調整
    運力提升與運營時間調整  6號線  自2018年12月30日起,6號線雙休日早高峰間隔由5分縮至4分,運力提升25%;平峰間隔由7分縮至5分,增加運力投放40%;晚高峰間隔由5分縮至4分,運力提升25%。
  • 昌平線、八通線開啟最小運行間隔,早高峰擁擠狀態緩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 姚遠)從今天(3月24日)開始,為強化疫情防控,降低列車及車站的擁擠度,北京地鐵八通線、昌平線試行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昌平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2分鐘,八通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1分58秒。記者現場探訪後發現,沙河高教園、果園等熱門站點已基本實現無乘客滯留。
  • 北京4條地鐵線今起超常超強運行 降低滿載率
    記者 程功攝  記者從北京地鐵了解到,為降低列車擁擠情況,從今天起,地鐵5號線、6號線、15號線和13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這些線路將採取增加車輛投放、開行區間車、開行大站快車、壓縮站停時間、突破最小行車間隔等超常超強措施,精準高效投放運力,最大程度降低高峰小時列車滿載率。
  • 北京:又有四條地鐵線將超常超強運行
    8號線(北段)最小運行間隔縮至2分鐘。工作日早高峰採取大小交路套跑、車輛段加車的方式,加密車次,提升運力,列車最小運行間隔從2分32秒縮短至2分鐘,最大運力增加26.7%。工作日晚高峰採取車輛段加車的方式,加密車次,提升運力,列車最小運行間隔從3分鐘縮短至2分26秒,最大運力增加23.3%。  9號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1分45秒。
  • 北京「最忙地鐵」今起跑進1分45秒,為本輪超常超強運行措施劃上句號
    今早開始,北京地鐵10號線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工作日早尖峰時段最小間隔由2分鐘縮短至1分45秒。至此,北京地鐵本輪超常超強運行措施劃上句號。10號線是北京的「最忙地鐵」,客運量常年居於榜首。4月20日(本周一)10號線客運量已經達到74.29萬人次。其中,由勁松到國貿的外環區間格外擁擠。
  • 北京地鐵5號線、6號線、13號線今起不到2分鐘一趟車
    從今天(3月31日)起,北京地鐵5號線、6號線、15號線和13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其中5號線、6號線、13號線的最小運行間隔將縮短至2分鐘以內。從今天(3月31日)起,北京地鐵5號線、6號線、15號線和13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其中5號線、6號線、13號線的最小運行間隔將縮短至2分鐘以內。
  • 北京地鐵:措施超常超強 運行提效提質
    4月22日起,北京地鐵10號線在工作日早高峰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這已是北京實行「雙超」運行模式的第13條地鐵線路。精準預測客流 分批應對實施工作日早高峰,地鐵1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由2分鐘縮短到1分45秒,運力增加了14.3%,為乘客帶來更舒暢的出行體驗。
  • 北京地鐵開啟超常超強運營,行車間隔達到全國最小
    行車間隔方面,5號線高峰期最小間隔從2分縮短至1分45秒,6號線最小間隔從2分30秒縮短至2分,13號線由2分30秒縮短至2分,15號線由3分40秒縮短至2分35秒;3月24日時昌平線早高峰最小間隔已由3分40秒縮短至2分,八通線最小間隔從2分50秒縮短至1分58秒。
  • 2017年8月起北京地鐵列車運行間隔新調整(附最新運營時刻間隔表)
    北京地鐵運營時間又更新啦,近日,15號線、昌平線、房山線實施新編列車運行圖,縮短工作日早、晚尖峰時段的列車運行間隔,讓大家高峰期時乘坐地鐵更加方便,附上一份最新運營時刻間隔表,趕緊收藏起來備用哦。  這些線路縮短列車運行間隔15號線  15號線早高峰列車運行間隔,由4分30秒縮至4分20秒,運力提高3.8%;晚高峰列車運行間隔由4分40秒縮至4分30秒,運力提高3.7%。
  • 北京地鐵1號線、7號線啟動超常超強運行措施
    央廣網北京4月15日消息(記者劉一荻)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今日(15日)起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地鐵1號線和7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通過增加車輛投放、採取多交路套跑、開行區間車等超常超強措施,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優化,精準高效投放運力,突破線路最小行車間隔,在降低客流高斷面區段列車滿載率
  • 北京地鐵「超常超強運行圖」誕生記:13條地鐵跑進2分間隔
    「雙超」的實施對於乘客而言最為直觀的感受是,等車時間變短,車次密度的增加以及各種「新穎」的地鐵套跑方式。以昌平線八通線為例,昌平線最小行車間隔由3分40秒縮至2分,八通線最小行車間隔由2分50秒縮至1分58秒。這是「雙超」圖在繪製中反覆測量計算,在地鐵電力系統、信號系統承載能力下得出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