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從今天(4月8日)開始,地鐵9號線、8號線(北段)、房山線、亦莊線將實施新版運行圖,繼續縮短發車間隔、提升運力,其中,9號線首次跑進1分45秒,達到北京地鐵最小間隔時間。至此,北京地鐵公司共有10條線路跑進2分間隔。
記者注意到,由於目前列車的運行方式比較複雜,套跑、甩站情況較多,為避免乘客上錯車,北京地鐵已在相關車站內張貼了便於識別的定製化時刻表。
早尖峰時段,從9號線下車的乘客在六裡橋站換乘10號線。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早高峰進站列車一輛接一輛,站臺無乘客滯留
今早8點半,9號線六裡橋站的站臺上不斷響起列車進站的提醒廣播,上一趟列車還沒開走,提示下一班即將進站的廣播就已經響起。實行新版運行圖後,9號線最小運行間隔首次跑進1分45秒,早尖峰時段,列車一輛接著一輛,站臺上幾乎不會出現旅客滯留的現象。
據地鐵北京西站副站區長劉雯麗介紹,疫情期間,北京西站的進出站量下降最明顯,降低了9號線的客流壓力。目前,9號線工作日客運量已達到約16萬人次,約為疫情前的30%。同時,一些車站也壓縮了停站時間,「例如北京西站,就從1分10秒壓縮到了1分鐘」。
記者注意到,實行新版運行圖後,列車將開行區間套跑、大站快車等多種運行方式,比較複雜,為了讓乘客更直觀地了解地鐵線路的運行時間,北京地鐵近期在這些線路的車站內張貼了便於乘客識別的定製化時刻表。
為避免乘客上錯車,北京地鐵在相關車站內張貼了時刻表。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記者在9號線六裡橋站看到,時刻表左側依次印有「5」到「22」的數字,代表小時,右側還印有若干其他數字,代表分鐘。將兩個區域的數字連在一起對應著列車到達該站的時間,例如「5,13」就代表5時13分有列車將抵達六裡橋站。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車站的時刻表都是獨立的,其中,紅色三角形表示列車通過不停車,綠色圓圈代表列車終點站有調整。
不過,地鐵部門提醒,由於鐵路運行可能存在各種其他情況,現場張貼的時刻表僅供參考,乘客還需注意收聽車站廣播,避免坐錯車。
實行新版運行圖後,地鐵9號線列車內的擁擠情況有所緩解。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北京地鐵10條線路跑進2分間隔
為降低車廂滿載率,繼昌平線、13號線等6條地鐵線路陸續採取開行大小交路和大站快車等措施後,從4月8日起,北京地鐵公司對8號線(北段)、9號線、亦莊線、房山線等4條線路制定了超常超強運行方案。
在抗擊疫情階段,北京地鐵首要任務是提高運力,控制列車滿載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多條線路不斷突破本線的列車最小間隔。
記者了解到,昨天北京地鐵全路網客運量已達到414萬人次,目前客運量仍按照每周約15%的速度增長。截至本周,北京地鐵採取超常超強措施的線路已經達到10條,共有10條線路跑進2分間隔,分別是1號線、2號線、5號線、6號線、8號線(北段)、9號線、10號線、13號線、昌平線、八通線。
需要注意的是,受到部分線路終點站折返能力所限,部分列車在接近終點站時需要在區間內停車等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壓車。北京地鐵介紹,此次第三批4條線預計壓車的區段包括8號線南鑼鼓巷至中國美術館區段和9號線白石橋南至國家圖書館區段。
下一步,北京地鐵還將密切關注客流變化,對剩餘線路適時採取超常超強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列車滿載率,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協作記者 王貴彬
編輯 白爽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