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措施超常超強 運行提效提質

2020-12-12 中國交通新聞網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北京地鐵的客運量4月以來每周呈10%左右增長。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地鐵公司)一方面創新採取超常超強措施提升運力,最大程度降低高峰小時列車滿載率;另一方面創新客流實時監測與調度,適時採取網絡化限流措施,提升乘客乘車舒適度和安全性。4月22日起,北京地鐵10號線在工作日早高峰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這已是北京實行「雙超」運行模式的第13條地鐵線路。

精準預測客流 分批應對實施

工作日早高峰,地鐵1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由2分鐘縮短到1分45秒,運力增加了14.3%,為乘客帶來更舒暢的出行體驗。「以往在四惠站,需要多等一趟才能上車,車裡人挺多,一般都沒有座位。」乘客王女士告訴記者,「最近感覺站臺上的人變少了,車廂裡的空間也相對寬鬆了。」

為實現「高峰小時列車滿載率不超過50%」的目標要求,自3月24日起,北京地鐵公司已分四批在昌平線、八通線、5號線、6號線、13號線、15號線、8號線、9號線、亦莊線、房山線、1號線、7號線12條線路實施超常超強運行方案。

北京地鐵公司運營服務管理部部長張文強介紹,近日,北京地鐵公司總結評估了前期實施效果,針對部分乘客反映的區間壓車等問題進一步優化,制定了第五批即10號線的超常超強運行方案。自4月22日起,地鐵10號線在工作日早尖峰時段增加車輛投放,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優化,精準高效投放運力,最小運行間隔也將「由2分鐘跑進1分45秒」。

對於線路的選擇,張文強介紹:「根據疫情發生前的客流量和運力,我們先預測出這段時間滿載率可能會超過50%的線路,再根據各條線路客流量和滿載率的增長情況,決定實施的先後順序。」例如,疫情發生前的數據顯示,昌平線和八通線的滿載率均已達到100%以上,因此在第一批優先實施超常超強措施;5號線、6號線、13號線、15號線的客流量和滿載率相對增長較快,選擇在第二批實施。 

目前,超常超強措施的實施效果良好,乘客乘車舒適感明顯提升。昌平線最小行車間隔由3分40秒縮至2分,運力提升83%;八通線最小行車間隔由2分50秒縮至1分58秒,運力提升44%。首批兩條線路的列車滿載率分別下降了45%和30%。

疫情結束後,北京地鐵公司將保留固化部分超常超強措施,形成長效機制;結合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造需求,列入工作計劃,升級配套技術;同時,詢問乘客的意見,以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實現「降本增效」。 

不單是縮短運行間隔來提升運力,北京地鐵公司還根據不同線路的客流特徵,通過開行多交路套跑(區間車)、開行大站快車、壓縮站停時間等多種措施靈活組合,制定出適用於不同線路的「定製版」超常超強運行保障方案,最大程度應對增長的客流需求。 

張文強說:「每條線路採取哪幾種措施的組合都是不一樣的。」例如,15號線的列車數量無法增加,北京地鐵公司決定採取大中小多交路套跑運行方式,並在客流量比較小的區段開行大站快車,減少列車站停時間。13號線則是在工作日高峰客流時段,採取車輛段插車、壓縮站停時間等組合措施。5號線除了在尖峰客流時段加密車次、早晚高峰在特定區段始發空車外,特別延長了工作日高峰大運力投放持續時長。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韓寶明認為,北京的超常超強措施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優化提供了借鑑。比如,多交路套跑運行方式可以在滿足客流需求的情況下提高效率;大站快車可以讓遠距離乘客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另一方面,這些措施也為將來的車站結構布置和運行圖組織提供了改進思路。比如,日本東京筑波快線採用快慢車組合運營模式,實現快車和慢車的同時到達及客流換乘,消耗時間也較短。「我們還需要借鑑國外的經驗,再走自己的道路,探索出一條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提高網絡運輸效能的途徑。」韓寶明說。

「雙超」措施也為軌道交通運營「降本增效」提供了途徑。通過優化調整車輛停放布局、充分利用配線、採取多交路套跑運行方式,將有限的運力精準且快速投放到高斷面客流區段,減少其他區段的運力浪費,並相對減少走行公裡。通過開行大站快車、壓縮站停時間等方式,提高地鐵的整體運行速度,在提高線網整體運輸效能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實現降本增效。 

監測系統及時預警 扁平化調度更高效

北京地鐵公司通過「網絡客流實時監測系統」,對路網16條線的進站、出站、換乘客流以及斷面滿載率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系統信息以綠色、黃色、棕色、紅色,來標示車站或車廂內的滿載率。其中,「綠色」代表滿載率在40%以下,「紅色」代表滿載率超過了70%。

北京地鐵公司調度指揮中心主任陳文介紹,總調度室專門增設網絡客流分析調度崗,動態監測、實時發布網絡化限流調度命令,並且研究制定了網絡客流分析調度操作規程,規範網絡客流分析調度員操作。 

在此基礎上,北京地鐵公司還制定了一整套三級預警和響應方案。一旦某個區段的斷面滿載率超過設定數值,將啟動相應級別的響應。例如,當監測系統顯示斷面滿載率達到50%,啟動二級響應,即下達限流命令,組織相關車站分2組,採取交替停止進站5分鐘的限流措施,緩解客流壓力。 

陳文說,北京地鐵採取了「路網客流調度-車站」的扁平化調度管理模式,由客流調度直接向車站下達限流指令,減少中間信息傳遞環節。「我們開發了一鍵報警平臺,只要幾秒鐘時間簡單輸入,就能直接下達命令到車站。平臺還可以監控到車站是否有收到命令,有沒有採取措施及時限流。」 

客流實時監測系統的成效十分明顯。在客運量以每周持續增長10%左右的情況下,北京地鐵高峰小時區段列車滿載率均有所下降且沒有超過50%,八通線正常情況下已沒有限流車站,昌平線、6號線、15號線等限流車站減少且限流等候時間減少。

韓寶明表示,客流實時監測系統由其所在團隊開發,擁有多項功能。一是預測大客流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和地方可能會產生擁堵,及時採取措施。二是在列車出現故障後,初級階段可以分析客流傳播和延誤信息,調整分配運力資源;進一步發展後,還可為乘客提供誘導信息,方便乘客了解情況和選擇適合的出行方案。三是通過大數據的宏觀分析,承接北京地鐵預約系統,幫助乘客在最佳時間到達車站,節省等待時間。


相關焦點

  • 北京地鐵1號線、7號線啟動超常超強運行措施
    央廣網北京4月15日消息(記者劉一荻)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今日(15日)起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地鐵1號線和7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通過增加車輛投放、採取多交路套跑、開行區間車等超常超強措施,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優化,精準高效投放運力,突破線路最小行車間隔,在降低客流高斷面區段列車滿載率
  • 4月15日起北京地鐵又有兩條線路開啟超常超強運行
    從北京地鐵獲悉,自2020年4月15日(周三)起工作日早晚高峰,北京地鐵1號線和7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通過增加車輛投放、採取多交路套跑、開行區間車等超常超強措施,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優化,精準高效投放運力,突破線路最小行車間隔,在降低客流高斷面區段列車滿載率、提升乘客出行體驗的同時
  • 北京「最忙地鐵」今起跑進1分45秒,為本輪超常超強運行措施劃上句號
    今早開始,北京地鐵10號線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工作日早尖峰時段最小間隔由2分鐘縮短至1分45秒。至此,北京地鐵本輪超常超強運行措施劃上句號。早上8點,記者來到北京地鐵應急指揮中心,通過大屏幕看到,10號線國貿站站內人流量並不大,換乘通道內乘客正步行進入站廳。北京地鐵運營服務管理部部長張文強介紹,這周一北京地鐵全路網客運量已經達到483萬,相比上周一增長約8%,已達到疫情前客流量的4成。
  • 北京:又有四條地鐵線將超常超強運行
    本周三起8號線北段、9號線、亦莊線、房山線繼續提升運力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地鐵運營保障工作,自2020年4月8日(周三)起工作日早晚高峰地鐵8號線(北段)、9號線、亦莊線和房山線將通過增加車輛投放、採取大小交路套跑、壓縮站停時間、突破最小行車間隔等超常超強措施,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優化,精準高效投放運力,在降低客流高斷面區段列車滿載率
  • 北京地鐵5、6、13、15號線採取超常超強措施 降低高峰期列車滿載率
    央廣網北京3月31日消息(記者劉一荻)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獲悉,從今日(31日)起,北京地鐵5號線、6號線、15號線、13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通過多交路套跑、大站快車、適時分流乘車等措施,降低地鐵列車滿載率,保障疫情期間乘客的乘車安全。
  • 北京4條地鐵線今起超常超強運行
    &nbsp&nbsp&nbsp&nbsp4條地鐵線今起超常超強運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地鐵19號線04標平安裡站在進行土方施工
  • 北京4條地鐵線今起超常超強運行 降低滿載率
    記者 程功攝  記者從北京地鐵了解到,為降低列車擁擠情況,從今天起,地鐵5號線、6號線、15號線和13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這些線路將採取增加車輛投放、開行區間車、開行大站快車、壓縮站停時間、突破最小行車間隔等超常超強措施,精準高效投放運力,最大程度降低高峰小時列車滿載率。
  • 北京地鐵7號線明起工作日早晚高峰將超常超強運行
    新京報快訊 據北京地鐵官博消息, 明日起工作日早晚高峰地鐵7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早高峰需要提醒乘客注意的是:1、早高峰小交路列車具體運行方式:有3列車為小交路列車,在北京西站至化工站往返運行,即上行方向(自西向東)有3列車以化工站為終點站採取清車措施,上述3列車在北京西站的發車時刻分別為7:28、7:42、7:59。
  • 明日起工作日早晚高峰北京地鐵7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
    【來源:北京地鐵】明日起工作日早晚高峰地鐵7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早高峰需要提醒乘客注意的是:1、早高峰小交路列車具體運行方式:有3列車為小交路列車,在北京西站至化工站往返運行,即上行方向(自西向東)有3列車以化工站為終點站採取清車措施,上述3列車在北京西站的發車時刻分別為7:28、7:42、7:59。
  • 北京地鐵「超常超強運行圖」誕生記:13條地鐵跑進2分間隔
    3月22日,北京地鐵公司在官方網站、微博、公眾號各大平臺發出「預告」,疫情期間,為達到地鐵滿載率控制在50%的要求,3月24日,公司所轄16條地鐵線路中,八通線與昌平線率先採用超常超強運行圖。加密車次、多類型交路套跑、壓縮列車間隔、大站快車等,多種措施幾乎在一條線路的運營中同時上線……此後的一個月內,陸續又有11條地鐵線路加入「雙超」大軍。
  • 北京地鐵開啟超常超強運營,行車間隔達到全國最小
    記者 | 唐俊今天開始,北京地鐵運營公司下轄的5號線、6號線、13號線、15號線四條線路,使用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提高運力,以應對逐漸增長的客流、降低列車擁擠情況。3月24日,昌平線和八通線已率先啟動這一措施。
  • 北京地鐵啟用超常超強運行圖!極大提高客運效率
    地鐵車站是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為了減少人流密集導致的疫情擴散。近期,北京地鐵通過採取壓縮列車進站時間、增加車輛投放等超常超強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早晚高峰列車滿載率。《法治進行時》的記者在3月24日來到了地鐵昌平線的沙河高教園站,作為率先使用「超常超強運行圖」的地鐵線路,記者從現場看到地鐵的進站間隔時間明顯縮短,站臺上的乘客也沒有聚集擁擠的情況。地鐵昌平線南邵站副站長介紹,目前早高峰期間,昌平線列車間隔已經縮短到了2分鐘,此舉可以緩解大客流車站客運組織壓力。
  • 北京部分地鐵線路以「超常超強運行圖」應對疫情期間早晚高峰
    3月24日,一列北京地鐵昌平線列車駛入沙河高教園站。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地鐵昌平線、八通線當天起先行使用「超常超強運行圖」,在早晚高峰時以「大中小交路套跑區間車」、「大站快車」的方式,將最小行車間隔由3分40秒縮短至2分,減少單趟列車乘客密度。
  • 北京4條地鐵使用「超強運行圖」控制滿載率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丁靜)記者31日從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地鐵公司)獲悉,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工復產客流增長情況,北京地鐵公司通過優化網絡資源配置,加強客流分析調度,制訂出「超強運行圖」,31日起在地鐵5號線、6號線、13號線、15號線4條線路使用,以便控制高峰期地鐵車廂滿載率
  • 半島時評:北京地鐵「超強運行圖」具有借鑑意義
    3月23日北京全路網交通指數上升至8.0(從0至10,數字越高越堵),達到嚴重擁堵級別。對此,北京多措並舉營造安全的公共運輸環境。其中,北京地鐵試點「超強運行圖」,以降低尖峰時段地鐵滿載率。(3月23日新華社)企業復工復產,城市也會逐步回歸往日的繁榮與擁堵。不僅北京如此,廣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最近也頻頻出現交通擁堵狀況,這對城市疫情防控和交通保障都是一種考驗。
  • 昌平線啟用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 最小運行間隔縮至2分鐘
    沙河高教園站臺電子提示屏上顯示,從今天開始,地鐵昌平線的最小運行間隔縮短至2分鐘。新京報訊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從上周開始,多條地鐵在早尖峰時段擁擠度紛紛「飄紅」。為此,從3月24日開始,昌平線和八通線先行使用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昌平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2分鐘,八通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1分58秒。此外,還將開行大站快車和多交路套跑區間車,最大程度降低高峰小時列車滿載率。早上8點,正值早尖峰時段,新京報記者在昌平線沙河高教園站看到,不斷有經過安檢、測溫的乘客來到站臺候車,每個車門處都有五六個人排隊。
  • 北京地鐵最小運行間隔縮至1分45秒,車站增設時刻表
    實行新版運行圖後,9號線最小運行間隔首次跑進1分45秒,早尖峰時段,列車一輛接著一輛,站臺上幾乎不會出現旅客滯留的現象。據地鐵北京西站副站區長劉雯麗介紹,疫情期間,北京西站的進出站量下降最明顯,降低了9號線的客流壓力。目前,9號線工作日客運量已達到約16萬人次,約為疫情前的30%。
  • 今早北京地鐵擁擠度「飄紅」,這兩條線路將有緩堵新措施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天(3月23日)早上,北京交通指數一度達到了嚴重擁堵級別,讓不少上班族感嘆「周一早高峰迴歸了」。除了路面交通外,今天早上,多條地鐵的擁擠度也紛紛「飄紅」。記者通過北京地鐵微信公眾號查詢後發現,今天早上8點左右,部分地鐵線路陸續出現擁擠,在地圖上呈現為紅色標識,主要涉及昌平線、15號線、6號線、八通線和四號線-大興線。周一早尖峰時段,地鐵6號線、八通線雙雙陷入擁擠狀態。
  • 北京:11條地鐵線路跑進「2分間隔」 疫情結束後現有部分措施將擇優...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地鐵客流不斷回升,工作日日均客運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三成,最高日客運量出現在本周二,達到414萬人次。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及地鐵運營公司獲悉,執行「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的地鐵線路目前達到10條。算上京港地鐵4號線,北京已有11條地鐵線路跑進「2分間隔」。
  • 2020年3月24日起北京地鐵昌平線、八通線使用超常超強運行圖
    運行內容:在昌平線、八通線先行使用超常超強運行圖後,昌平線最小行車間隔由3分40秒縮至2分,八通線最小行車間隔由2分50秒縮至1分58秒,客流量較大區段的滿載率會大幅度緩解,絕大多數乘客的乘車體驗將更加舒適,候車時間縮短、列車擁擠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