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裡常見的蒿,有什麼作用?

2020-12-24 99步是愛

路邊、荒地、山坡常見的蒿,看似一種雜草,實際也是一味中草藥,它有什麼作用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蒿草

白蒿,是一種常見的植物,每年剛開春,野地裡的草漸漸萌芽,大家常看到一種情形,挖野菜!蒿剛出小芽的時候,是新鮮的野菜!也是春天的象徵!大家摘回去蒸著吃,熬粥吃,不僅美味,還具有保健的作用!

俗話說「二月茵陳三月蒿」,這局俗語正好說出了「蒿」生長曆程中的重要節點,也說出了「茵陳」的採摘期。聽「茵陳」的名字可能沒幾個人知道,但說到「茵梔黃顆粒」很多寶媽都知道,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都需要吃這個藥。這個藥中君藥就是「茵陳」!

茵陳有清利溼熱,退黃利膽的功效,像黃疸,通身發黃,小便不利就可以拿來泡水喝,但要注意採摘期,「二月茵陳三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錯過了採摘期,藥用效果就削弱了!

相關焦點

  • 「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燒」,常見的野草,炒臘肉味道一絕
    「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燒」,常見的野草,炒臘肉味道一絕農村裡能夠食用的野生植物有很多,像我們經常見到的薺菜、蟾蜍草,就算是味道比較苦澀,但是在過去也比較受歡迎。但是現在認識這些野草的人並不多了,其實不少的野生植物,它們的營養價值高,比起蔬菜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今也開始慢慢有了知名度。今天介紹的野草,在農村一直都流傳著「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燒」的說法,採摘的時間有限,雖然說是農村常見的野草,但是用來炒臘肉是一絕。
  • 農村田地裡,有1種「苘麻」常見,莖幹可以製作「麻繩」,珍貴
    在農村的田地裡不僅僅有農作物,還有一些生長速度很快的野草也會在農地裡生長,常見的野草有車前草、節節草、蒲公英、牛筋草、龍葵、狗尾巴草等,這些野草的生長速度相當快,有時候在農地裡一個月沒有剷除,就繁殖一大片出來了,相信有不少的花友在野外或者農地裡都看到過這些野草。
  • 農村常見的「白土蠶」有什麼用處?沒想到有這麼些的作用
    導讀:農村常見的「白土蠶」有什麼用處?沒想到有這麼些的作用今天要個大家說的這種蟲子,在農業上可以說一種害蟲,它常見於農村田地裡成熟的土豆裡,它叫「白土蠶」,以作物的根、莖、種子為食,對莊稼有著非常大的危害性,不過,白土蠶也並非一無是處,它不僅可以入藥,它那柔軟的軀體裡還富含滿滿的蛋白質,咱們今天就好好說說農村常見的「白土蠶」究竟有何用處?
  • 《漢字的圖畫》第九篇:蒿中意,蒿裡行
    其實蒿類有很多,僅在我國就有186種,而全球則有300多種,平常我們所熟知的就有艾蒿、蘆蒿、茼蒿、香蒿、牡蒿、白蒿、臭蒿等多種,其用途功能也大不一樣,有可以吃的,也有用來治病的,而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更是把從蒿類中提取的青蒿素推到了一個世界醫學應用的高端。 但是,蒿除了吃和藥用之外,其在漢語的使用意境中卻被賦予了更多的涵義。
  • 農村人在田地裡採挖的野蒜有什麼用處
    在我們這裡山區田地裡生長的野蒜是比較多的,農村老人小孩在生長季節通常採挖食用。我們常叫「小蒜」,一些地方叫小根蒜、野蒜、團蔥等等。據我查資料,人們叫野蒜的植物,正式中名叫薤白,是百合科蔥屬植物,它是多年生草本,通過鱗莖進行繁殖。
  • 青蒿素的「蒿」,和我們常吃的「香蒿」是親戚嗎?蒿其實是一個成員眾多的龐大植物家族【草木之歌 NO.005】
    《詩經·小雅·鹿鳴》中就曾提到的「蒿」,其實是一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常見植物,在荒坡,在曠野,在路旁,甚至是海邊灘地。因為常見,因為隨處可見,「蒿」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就不甚高貴,不僅是不高貴,事實上「蒿」就是所有野草的統稱和代名詞。古老的典籍《禮記·月令注》稱,「蒿亦蓬蕭之屬」。
  • 泥蒿是什麼,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泥蒿,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對這個詞會很陌生吧,那泥蒿是什麼呢?泥蒿本事一種野生的植物,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很好的生長,而且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湖北地區才率先人工培植出泥蒿,而且不僅僅能培養出普通的泥蒿,還能培養出泥蒿中柳葉青梗蒿這種品質最好的泥蒿種類,而且這種泥蒿也是泥蒿品類中營養價值最高的一種。泥蒿其實是屬於草本植物,是一種很受喜愛的一種蔬菜。
  •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什麼意思什麼梗?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3-24 17:5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什麼意思什麼梗?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 牡蒿
    牡蒿(《別錄》)【異名】蔚(《詩經》),牡荍(《毛詩傳》),齊頭蒿(《唐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布菜、鐵菜子(《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土柴胡(《陸川本草》),猴掌草(《江西民間草藥》),流尿蒿(《四川中藥志》),臭艾、碗頭青、油艾(《閩東本草》),油蒿、油蓬、奶疳藥、花艾草、六月雪、老鴉青、馬蓮蒿、馬根柴、鵝草藥(《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 草藥黃花蒿的用處及與其他蒿的區別
    黃花蒿在農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菊科植物,一般都生長在陽光比較充足的土裡山坡上。在農村黃花蒿到處都是,可你知道它的價值與用處嗎 黃花蒿雖然味苦,但卻是家禽都喜歡吃的菊科植物,在農村常被割來餵豬,在山上放牛的時候牛兒也比較喜歡吃。
  • 農村常見的野菠菜有什麼作用?
    說到野菠菜,農村人可不陌生,江邊潮溼處分布不少,古代人外出旅行時,因為缺水喝,直接吸吮這種植物的水分,它逐漸被人們發現了藥用價值,在很多書籍裡均有記載,比如《日華子本草》,《本草經集注》等等。老邪來介紹一下這種中草藥。
  • 文山百味:青團面蒿粑粑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整個雲南為之瘋狂?
    青團一般是用新鮮艾草的汁液拌進糯米粉裡,再包上豆沙或蓮蓉等餡料,不甜不膩,還帶有清淡悠長的青草香氣。由於各地食材和飲食習慣的不同,也有用面蒿、漿麥草等綠葉蔬菜做成的青團。雲南人的青團,一般是用面蒿做的,在本地叫面蒿粑粑或火草粑粑。
  • 春天多打秧蒿肥田 秋天就有好收成
    打秧蒿【留住鄉愁】 桐柏山的春天,來得早,來得急,來得綠意盎然。農曆二月,草木伸腰搖葉。忙罷春耕地裡插紅薯、種花生的農活,人們的心思就全放在水田裡了。人們堅信,春天多打秧蒿肥田,秋天就有好收成。打秧蒿不受天氣影響,晴天雨天連陰天,天天都是打秧蒿的好時機。那時艾蒿瘋長,到處一堆一簇。春蒿一折一股清水,一抓一手清香,是一等一的好秧蒿。大人們挑上竹筐,走進河溝地埂,山腰嶺尾,望見茂盛的野艾蒿,彎腰揮鐮就割,只聽鐮刀「唰唰」響,滿地綠蒿入筐來。上百斤的秧蒿,在鉤擔的協同作用下,悠然上肩走起,過丘跨坎,入了泥田。
  • 田地裡種植這個,一畝地產值好幾萬,這樣種地才有動力
    田地裡種植這個,一畝地產值好幾萬,這樣種地才有動力在農村很多地方,農民都有在自家田裡面種菜的習慣,除了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之外而且還能夠通過賣菜獲得收益。農村的朋友應該知道,農村種植的常常是一些常見的蔬菜,畢竟這樣容易種植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如今又很多年輕人喜歡種地,認為種地獲得的收益不如外出打工,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目光太短淺。當然,有這種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畢竟現在很多農民只是在小規模種地,所以也產不出多少東西,進而獲利很少。也是這樣的原因才會讓農村人選擇外出打工。
  • 田地裡有1種草,枝條像「蜈蚣」,被稱為「垂穗石松」,珍貴!
    而還有1種草也會生長在田地裡,但是不常見,植株的枝葉像「蜈蚣」,人稱「垂穗石松」,其實它還是很珍貴的。有花友覺得這種植物比君子蘭、吊蘭、蟹爪蘭、茉莉花、綠蘿、龜背竹、常春藤等花卉盆栽奇特,所以就在家裡種植這種植物了,它還是很好養的,將它種植在溼潤的園土裡,並且放在溼度高的環境下養護,植株的枝條會長得很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田地裡的這種野草,食療兩用,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春天來了,和風送暖,春雨綿綿,農村田地裡的一些野生植物開始復甦,一片片新綠開始映入人們的眼帘。三月的農村,空氣清新,田野裡的各種野花野草隨風搖曳,顏色奼紫嫣紅,香氣沁人心脾,裝點出一派醉人的鄉間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 農村山上常見的小葉女貞有什麼特點?它有什麼作用?
    農村山上常見的小葉女貞有什麼特點?它有什麼作用?小葉女貞,也叫小葉冬青,小白蠟,是農村一種常見的小灌木,多生長於山坡之上或者是路邊的灌木叢中,在我國多個省份均有分布。作用:主要分為三類:園林、盆景、藥用!
  • 在農村田地裡,有1種「九真藤」,塊莖比人參大,價值比得過卷柏
    夏天我們可以在田地裡看到許多野生的植物,這些植物的特點就是生命力頑強,常見的野生植物有牛筋草、巖黃連、九死還魂草等,同時也有一些野生的花卉在農村田地裡生長,我以往就經常看白蘭花、木槿、合歡、百合、蜀葵、玉簪、桔梗、半支蓮、凌霄、曇花等花卉,它們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若是將它們種植到花盆裡
  • 農村常見的「血見愁」是什麼植物?有什麼作用?
    血見愁,一個令「血」惆悵的名字,在農村,叫做「血見愁」的植物太多了,老邪隨便列出幾個,比如大葉藜,茜草,山藿香等等,因為各自針對的正是「血」,功效離不開「血」字,這才有了這樣的名字,老邪這次介紹的植物,叫做「地錦草」,也有「血見愁」之稱,看看它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 古韻賞析—曹操詩作(二):《蒿裡行》
    蒿裡行 曹操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孟津,乃心在鹹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這是繼《薤露行》之後,曹操又一首以詩記史的典型詩作,就詩中所言各路軍閥討伐董卓之事而言,《蒿裡行》當是《薤露行》的姐妹篇。「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孟津,乃心在鹹陽。」 此處「關東」係指函谷關以東。以討伐董卓、匡扶漢室為旗號,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關東各路大軍齊聚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