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寧洱:「小香菇」長成大產業

2020-12-24 雲南網

  採摘香菇,分揀香菇,搬運菌棒……8月中旬,走進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寧洱鎮般海村的食用菌扶貧車間,上百名務工群眾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他們都是附近村組的農民,採摘棚內,一朵朵小香菇全部由人工採收,鮮品入框即發往廣州、昆明等市場。

務工群眾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

  雲南綠潤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廠區,從2007年落地寧洱後,已經發展成一家集研發、種植、加工、收購、銷售香菇產品為一體的農業龍頭企業。如今建起了產能達1500萬棒菌棒的人工菌棒加工廠,帶動全縣6個鄉鎮14個村推廣種植香菇700畝標準大棚。去年共生產菌棒達700萬棒,僅香菇一項實現產值4000多萬元。

務工群眾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

  近年來,寧洱縣依託特色產業培育,累計建立12家扶貧車間,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周邊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增加群眾收入。雲南綠潤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扶貧車間還計劃與全縣30個農業合作社共同建設30個示範種植基地,幫扶群眾種植食用菌,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雲南網記者 沈浩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高清組圖」雲南寧洱:大片花海驚豔綻放
    雲南寧洱大片花海驚豔綻放 近日,位於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收費站旁的各色鮮花競相綻放雲南寧洱大片花海驚豔綻放 只見一眼無際的花海,仿若人間仙境,彩蝶紛飛,蜜蜂起舞,一個個忙碌而又歡快的精靈,在花叢間穿梭往來。
  • 雲南省德欽縣:小葡萄長成大產業
    160多年前燕門鄉茨中村就引種了法國葡萄,如今,小葡萄在當地長成了大產業。  茨中村龍巴習卡小組的紅星和其他村民一樣,以前不知道種葡萄能賺錢。他說:「有一次,一位遊客在我家吃飯時,品嘗了我們自釀的葡萄酒,覺得味道非常好,買了幾斤帶走。」短短幾個小時,就掙了幾十元,紅星這才知道,種葡萄釀葡萄酒原來是「金窩窩」。
  • 雲南寧洱大片花海驚豔綻放 風景美不勝收
    人民網-雲南頻道近年來,寧洱縣以「文明城市」和「美麗縣城」創建為契機,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吸納力,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如今,寧洱的城市美了、道路寬了、綠蔭多了,這些樸實又充滿幸福感的變化,折射出了寧洱縣城市建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董建華)
  • 小香菇 大民生 ——隨州香菇產業的壯大與裂變之一
    近兩年,隨州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廣「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新模式,香菇種植走上標準化生產之路,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提籃小賣華麗轉身市場新寵香菇是菌類中的「靈芝草」,素有「蘑菇皇后」之稱。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跨北緯31度到32度之間的桐柏山腹地,植被茂密,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是生產優質香菇的黃金區域。
  • 雲南寧洱:流星雨與雲海交相輝映,還有茶美食
    (視頻截圖)據了解,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地處橫斷山脈南段,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海拔差距大。普洱山橫臥在寧洱縣城西側,最高海拔1838.3米,和寧洱縣城形成了近500米的海拔落差。每年冬天,登普洱山不但可以看壯觀的雲海日出,還可以在山頂俯瞰美麗縣城,這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
  • 小香菇長成「香餑餑」
    和田市吉亞鄉巴什蘭幹村村民居麥妮薩·艾力一邊採收香菇一邊督促身旁的鄉親。進入1月,本村的大棚香菇產銷兩旺,這讓採收組組長的居麥妮薩·艾力心裡美滋滋。巴什蘭幹村人均耕地不多,按常理發展種植前景不好,但北京銀行烏魯木齊分行、新疆工程學院、和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立足現有資源,探索出了一條幫助村民增收的好路子,不過這條路起初走得並不順利。
  • 九龍小花椒「長成」致富大產業
    原標題:九龍小花椒「長成」致富大產業 初夏時節,九龍縣乃渠鎮的花椒產業園裡一片生機盎然,一棵棵花椒苗沐浴在初夏的陽光中,綠葉掩映著星星點點鮮綠的花椒。 乃渠鎮黨委書記鄭顯良介紹,九龍花椒素有「貢椒」之稱,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當地群眾的致富產業。
  • 東海縣石湖鄉:「小香菇」撐起富民「大產業」
    殊香香菇生產合作社是石湖鄉成立最早的香菇合作社之一,從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經從原有的十幾棟發展成50多棟香菇栽培大棚,菌棒製作設備、保鮮庫等配套設施齊全。「我們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充分利用林間閒置土地,準備再上種植大棚100棟,確實做大做強香菇種植,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提起今後的香菇種植殊香香菇合作社負責人姜徐江信心滿滿。
  • 「琉璃球」長成大產業
    「琉璃球」長成大產業 2006-08-11 來源:大眾網 責任編輯:白秀芬
  • 寧洱美如仙境,從此愛上雲海日出
    寧洱,地處雲南邊陲,是"茶源道始.盟誓之城",是名聞中外的普洱茶鄉。每逢秋冬季節,寧洱縣城上空的雲海日出,美得出奇、美不勝收,引來大批遊客觀賞,連央視也數次報導。寧洱縣城上空:雲海翻騰,日出絢麗,彩雲飄逸,宛如仙境。
  • 咖啡果3小時變熱咖啡 雲南寧洱300農戶入股打造莊園
    原標題:咖啡果3小時變熱咖啡 雲南寧洱300農戶入股打造莊園   「我們的咖啡莊園明年就可以建成了,顧客到此,僅需3個小時,就能體驗到咖啡鮮果變成熱咖啡的全過程。」昨日,普洱漫崖咖啡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斌告訴記者,他們還與周邊300戶農戶合作,打造農莊,屆時除了咖啡,還有果園、養殖場、拓展訓練、戶外燒烤等許多項目可供體驗。
  • 小香菇 大夢想
    小香菇 大夢想 2020-12-24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香菇創出大效益
    寒冬時節,走進寶雞市鳳縣黃牛鋪鎮三岔河村,一座座香菇大棚連成一排,連成了村民眼中的「聚寶棚」。在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的高山菌菇產業園香菇裝袋車間裡,機器轟鳴聲,村民笑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在演奏一首勤勞致富的「交響樂」。
  • 小香菇種出致富大產業 ——銅川德祥實業有限公司助力鄉村振興側記
    2020年12月,中央電視臺俄語頻道以《「小香菇」拓寬廟灣村民致富路》為題,對銅川市耀州區不斷做強做大香菇產業進行了報導。2020年,韓國客商慕名來到這裡,籤訂了出口30萬袋菌棒的合作協議;不久,美國西雅圖客商緊隨其後也籤訂了10萬棒菌棒培育訂單。這裡的香菇產業緣何聲名遠揚,挺進海外市場?
  • 河南西峽:小香菇「三級跳」 育出百億大產業――伏牛山看新變
    新華社鄭州9月25日電題:河南西峽:小香菇「三級跳」 育出百億大產業――伏牛山看新變  新華社記者王丁、李鵬  地處伏牛山區的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是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唯一的「天窗縣」――被眾多貧困縣「包圍」的非貧縣。而幫助這個縣打開貧困「天窗」的「金鑰匙」之一便是小香菇。
  • 豆漿米幹、雞蛋糕、西門巖子,老普洱(寧洱)留給了我們很多記憶
    老家思茅是雲南南部的一個小城,從昆明開車前往西雙版納必經思茅。在很久以前,景洪還沒有機場、沒有飛機通航時,思茅就有一個軍民兩用機場,每天有一趟與昆明往返的航班,48人的載客量、遇到氣流就顛簸不已的飛行體驗,至今想來都是心有餘悸。
  • 【美食】舌尖上的寧洱,尋找在歲月中沉澱的美食——茶宴
    寧洱,素有「茶之源、道之始」的美譽。以茶宴客,亦是歲月在舌尖上沉澱的寧洱美食。 自唐以後,在雲南與西藏、印度及東南亞各國之間逐漸形成了一條以馬幫馱運雲南普洱茶的通道,堪與著名的「絲綢之路」相媲美,這就是至今還有巨大的人文意義的茶馬古道。
  • 雲南元陽:「小黃姜」撬動「大產業」
    「小黃姜」撬動「大產業」 供圖有產業支撐,才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問題,拔掉「窮根」。雲南元陽縣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全縣實際發展小黃姜扶貧產業,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確保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 河南西峽:小香菇「三級跳」 育出百億大產業——伏牛山看新變
    新華社鄭州9月25日電題:河南西峽:小香菇「三級跳」 育出百億大產業——伏牛山看新變   新華社記者王丁、李鵬   地處伏牛山區的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是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唯一的「天窗縣」——被眾多貧困縣「包圍」的非貧縣。而幫助這個縣打開貧困「天窗」的「金鑰匙」之一便是小香菇。
  • 星巴克捐贈120萬美元啟動雲南咖啡產業扶貧二期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4月16日,星巴克宣布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120萬美元,啟動「共享價值」咖啡產業扶貧計劃二期項目。本項目旨在幫助當地咖農種出「好咖啡」過上「好生活」,同時持續推動中國雲南咖啡走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