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40年: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酒店誕生在珠海,曾領跑全國十年

2020-12-11 房產每日觀察

從全國首開科技重獎先河,到開辦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香洲毛紡廠,開辦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酒店——石景山酒店,發行我國第一張信用卡,創建全國第一個跨境工業區——珠澳跨境工業區,在全國率先實現12年免費教育……

成立特區40年,珠海敢為人先,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中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首創」、「首個」。

有的第一或許已經完成歷史使命,消失在時間長河中,但其承載的功能、意義卻被傳承下來,仍在服務我們今天的生活;有的第一則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不斷發展壯大,時至今日仍發揮著示範意義,引領推動珠海或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第一」以及創造這些「第一」的人、企業,既造就了今天的珠海,也被珠海特區所造就。

值此珠海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南方都市報聚焦珠海特區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重大創新變革,推出《特區珠海40年40個第一》策劃,探尋曾經誕生的第一、首創,尋訪推動珠海發展並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改革先鋒、標杆領軍企業。

南都訊 在石景山半山腰上,六棟典雅的西式白色別墅佇立於綠蔭之中。它們隸屬於石景山旅遊中心,鄧小平、鄧穎超等多位國家領導人曾在這裡下榻。

作為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酒店,石景山旅遊中心率先推行勞動合同與浮動工資制度等系列舉措,使其一度成為全國酒店的翹楚。30年悄然走過,以石景山旅遊中心為標誌的珠海酒店行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迅速發展壯大,已成為珠海現代服務業的重要一部分。

曾領跑全國酒店業十年,引同行慕名取經

時間回到1979年,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旅遊企業石景山旅遊中心在珠海籤約誕生。1980年2月8日,由11位港澳商人投資1100萬港元興建的石景山旅遊中心破土動工,酒店因後山上有21處石景而得名。

公開資料顯示,酒店用8個月時間建成,1980年10月12日開業。雙方合作的方式是港澳方面出資金出設備,珠海方面出地皮、勞力,投資不還本不付息,盈利部分7成歸投資方,以12年為期。

作為國內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鑑。石景山酒店領導層大膽提出借鑑國外和港澳的先進管理方法,結合中國國情來制定酒店的管理制度,首創全國第一家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總經理負貴制的企業體制;首創全國第-家實行勞動合同制的用工制度:工資分配上實行浮動工資制。

創新的管理機制,以及當時全國首屈一指的服務理念,都讓石景山旅遊中心聲名大噪,多家傳媒競相報導。北京飯店、東方賓館等大酒店也慕名來取經。在1980年-1990年的十年間,石景山旅遊中心作為我國酒店業的一面旗幟,領跑全國,也成了很多珠海人心中的勝地。

當時的酒店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回憶,開業之初,酒店幾乎天天爆滿。他們將酒店房價定在168元,相當於當時普通人四五個月的工資。酒店在試營業的前2個月內,便達到收支平衡,正式開業的第一季度,便獲得純利70多萬港元。

帶動珠海酒店業、旅遊業崛起

在石景山旅遊中心的帶動下,珠海的酒店業、旅遊業由此起步,進入了發展快車道。今天,當人們漫步在石景山旅遊中心周邊及其所在的吉大片區,一路上各類酒店鱗次櫛比,已成為珠海城市的一道風景線。

伴隨珠海旅遊產業的騰飛以及打造全域旅遊的需要,珠海的酒店業也從過去只有石景山旅遊中心一家高端酒店,進入到百花齊放的新時代。不完全統計,珠海現有30家五星級標準酒店(含開業/在建/規劃),業的14家,主要集中在主城區;規劃/建設中的有16家,覆蓋香洲、橫琴、金灣、鬥門、東澳島五大區域。

與酒店行業騰飛相伴的是,珠海旅遊產業蓬勃發展,浪漫之城的美譽蜚聲全國。僅2019年,珠海就接待遊客總人數4618.21萬人次,同比增長7.1%;其中,過夜遊客2603.90萬人次,酒店平均開房率 62.27%,實現旅遊總收入 541.53 億元,增長 16.2%。

與此同時,石景山旅遊中心在特區成立之初所確立的標杆服務理念,不斷被同行借鑑、推廣、升級,如今在珠海乃至整個中國大地上發揚光大,成為市民日常都能享受到的普遍服務。

監製 陶然 田霜月

策劃 李平

統籌 楊亮

記者 朱鵬景 楊亮 王靖豪 李潔瓊 袁平峰 洪曉可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特區40年 珠海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特區40年 珠海的「朋友圈」越來越大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李紅雲  2020-10-02 珠海,全國首批經濟特區之一,自誕生之日起,
  • 特區40年:我國首個農民度假村誕生在珠海,今變身生態新城
    南都訊 今天,各類鄉村遊、生態遊發展如火如荼,尤其受到很多都市人的追捧,但你知道我國最早的農民度假村誕生在哪兒嗎?答案是,位於珠海鬥門的白藤湖度假村。30多年前,珠海人首創將農業與旅遊融合發展,建成了全國最早的農民度假村。
  • 當年最高級酒店「爆滿」已成回憶(組圖)
    它們隸屬於石景山旅遊中心,鄧小平、鄧穎超等多位國家領導人曾在這裡下榻。作為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酒店,石景山旅遊中心率先推行勞動合同與浮動工資制度等系列舉措,使其一度成為全國酒店的翹楚。30年悄然走過,由於設施陳舊、市場不景氣、競爭加大等因素,曾經是全國標杆的石景山大酒店,如今在珠海的酒店業中排在中遊,這些別墅也於今年2月開始暫停營業。而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其業務量下降了四成。
  • 這個字的40年,是幾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40年前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設立40年後四個經濟特區的滄桑巨變舉世矚目一個「特」字石破天驚.  40年前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四個經濟特區設立  40年後  四個經濟特區的滄桑巨變
  • 珠海:錨定特區坐標 堅定改革再出發
    隨著改革步入深水區,唯有錨定特區坐標,改革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才會更加堅定。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增創發展新優勢,充分發揮經濟特區「試驗田」和「窗口」作用   站在拱北口岸向東遠眺,雄偉的港珠澳大橋飛跨伶仃洋,如同飛舞的彩練見證著經濟特區40年的巨大跨越和無限榮光。   珠海經濟特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探路的歷史使命。
  • 走過40年,經濟特區如何「特」?
    1980年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規定:特區鼓勵客商及其公司投資設廠或與我方合資設廠、興辦企業和其他工業,並在稅收、金融、土地和勞動工資等方面予以適當的優惠條件。這4個特區的總面積為526.26平方公裡,實行不同於內地的管理體制和以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為主,多種經濟並存的綜合企業、綜合體制。  自此,一場深刻改寫中國經濟版圖的變革從這裡起錨。
  • 崢嶸40年,多圖留影!見證珠海特區璀璨新貌!
    珠江口西岸,鳳凰山下珠海向海而立,風姿綽約從珠海經濟特區成立至今40年沐風櫛雨,40年砥礪前行從邊陲小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珠海特區40年,風華正茂06 / 日月貝珠海漁女身高8.7米,由花崗巖石分70件組合而成,誕生於1982年秋季,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海邊雕像。她領戴珍珠,身掮漁網,褲腳輕挽,雙手高擎著一顆珍珠,向世界昭示光明,帶著喜悅而又含羞的神情。
  • 珠海特區40年:「二次創業」再出發
    自此,一水之隔的澳門和珠海橫琴告別20年來的「兩地兩檢」模式,為粵澳合作、橫琴開發翻開新篇章。1980年8月26日,珠海經濟特區正式設立,面積6.81平方公裡。歷經40年的高速發展,從海濱漁村到花園城市,珠海特區正值「二次創業」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
  • 大灣風:珠海40年,最美經濟特區「美」在哪兒?
    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和珠海經濟特區,雙雙迎來40歲的生日。深圳與珠海,是我國最早的經濟特區,這對「孿生兄弟」在同一天誕生,但他們的個性和長相卻不那麼一樣,如果說深圳是我國最強的經濟特區,那珠海肯定就是「最美經濟特區」。  歷史,選擇了珠海。
  • 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飯店:北京建國飯店落子白馬湖畔
    記者 林建安 攝影 江玥 北京建國飯店 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飯店 現在的北京東長安街,豪華酒店扎堆。不過,若你在這條街上逛一逛,依然還是會被北京建國飯店吸引。
  • 廣東特區40年,省長帶三位特區市長進京,背後釋放啥信號?
    &nbsp&nbsp&nbsp&nbsp特區40年成績單:「允許改革失敗,不允許不改革」&nbsp&nbsp&nbsp&nbsp回顧過去40年廣東省經濟特區的改革歷程,馬興瑞列舉了一連串數字:40年來,廣東從一個經濟相對落後的農業省發展成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率先突破10
  • 中外合資旅行社參戰出境遊
    國家旅遊局上周公布了第一批試點經營我國公民出境旅遊業務的3家中外合資經營旅行社名單:中旅途易旅遊有限公司、國旅運通旅行社有限公司、交通公社新紀元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業內人士稱,這不僅標誌著中國旅遊市場進一步開放,也使得中國遊客日後想出國遊玩時有了更加豐富的選擇。
  • 文旅觀察丨第一批嘗鮮者,今年40歲啦
    40年前的8月26日,中國的經濟特區正式誕生,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成為第一批「嘗鮮者」。幾乎與改革開放同齡的中國旅遊業,也在這四個城市生根發芽,走到了中國文旅高質量發展的今天。40年特區發展史,也是一部文旅奮鬥史。在這四座城市裡,藏著中國文旅的故事。
  • 珠海:昔日漁村煥新,成灣區跨境合作先行者
    改革樣本特區經驗轟動全國擊水三千裡,穿雲破霧來。上月底,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珠海造」大國重器馭風入海、踏浪騰空。40年風雲激蕩,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珠海創下了一個又一個全國「第一」。
  • 【特區40年 央企共奮進⑫】中國海油:40年情緣見證「深圳速度」
    編者按 40年前,黨和國家作出興辦經濟特區這一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決策。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40年來,廣大中央企業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緊抓發展機遇,以紮實舉措全面助力特區高質量發展,與特區共成長、共奮進。
  • 經濟特區40年大洗牌,有的翻盤有的變成三線
    那片漆黑土地曾是改革開放前貧窮縮影的代表,但如今已變為家庭相簿中的老照片。1980年,中央政府在沿海開設了4個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建特區的時候,這四個地方的經濟總量排名是汕頭第一,廈門第二,深圳第三,珠海第四。40年,大洗牌。
  • 中國第一家五星級酒店,高檔豪華,背後的故事更是精彩絕倫
    截止至2019年6月30日,全國共有五星級酒店846家。那麼我國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是哪個酒店呢?它就是位於廣州市沙面白鵝潭的白天鵝賓館。01廣州白天鵝賓館白天鵝賓館位於廣州市沙面白鵝潭,是中國第一家五星級酒店。
  • 看好大灣區前景 知名酒店品牌湧入珠海
    新華社廣州3月22日電(記者魏蒙)繼數家國際知名酒店搶灘珠海後,鉑濤集團旗下的新品牌ZMAX中國首家店近日又落戶於此。業內人士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酒店業在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正在煥發「第二春」。
  • 鄧公數度支持的珠海,曾比深圳更網紅|特區四十年(一)
    其從事EMS(電子製造服務)代工製造業務,是美國第一家走出國門在海外設廠的製造商。1987年,它進入中國。珠海園區是其全球最大的工業基地。2019年,它因為斷供華為而在國內惡名遠揚。更多的科技人才也紛紛湧入珠海。1988年,在香港金山公司老闆張旋龍的邀請下,求伯君來到了珠海,開始專心開發心目中的WPS系統。次年,WPS問世,幾乎是一夜之間,「WPS」成了電腦的代名詞。
  • 廣西首家中外合資酒店升級北海新地標 投資8億元-廣西新聞網
    我區首家中外合資酒店「升級」北海新地標 投資8億元,按白金五星級酒店標準改造重建開業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北海訊 (記者/曾俊峰)投資8億元、擁有666間豪華海景客房、總建築面積近12萬平方米的廣西最大面積單體酒店——北海富麗華大酒店於11月8日上午正式建成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