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食遊第一道菜就吃它!

2020-12-16 饞貓美食客

如果讓你拍一集「舌尖上的瑞士」,你會想到什麼?奶酪火鍋?來一杯葡萄酒?要不再來一塊兒巧克力?於是五分鐘全片結束……但這,可能確實是不少熱衷「食遊」卻從未想過把瑞士作為目的地的「吃貨」的思路。

瑞士深度遊千萬別吃錯,第一道大菜就吃它!

為了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凰尚決定帶大家領略一番你不知道的那些瑞士美食,把「不會吃」這口鍋從無辜的瑞士人背上拿下來。

漫長冬季造就飲食習慣

「鄰居」帶來美食新靈感

和中國的八大菜系相比,瑞士的飲食類別遠遠算不上豐富,這和它的歷史不無關係。瑞士山地多可耕地少,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飲食的意義就是解決溫飽。加上瑞士的冬天漫長,口味偏鹹的醃製食物和高熱量的奶酪就成了過冬必備,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最具瑞士特色的傳統食物。

瑞士深度遊千萬別吃錯,第一道大菜就吃它!

由於四周被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環繞,瑞士有些區域的飲食似乎也受到了相鄰國家的影響,比如對於瑞士多產的湖魚,在法語區內會將其清蒸後佐以調料做成一道香味四溢的法式魚湯;在德語區則會做成傳統的炸魚;而義大利區的美食家們則有更多烹飪花樣,將魚或煎或炒,澆上意式醬汁,配以瑞士產的白葡萄酒,過著不折不扣的神仙日子。

和我在瑞士的街頭走一走

直到你我都吃不下了也不停留

第一道菜——火鍋(Fondue)系列

你大概早就聽說甚至嘗試過奶酪火鍋了,但其實瑞士火鍋不僅這一種,還有涮肉火鍋、油炸火鍋和巧克力火鍋和它一起組成了火鍋界四大「增肥神鍋」。

奶酪火鍋(Cheese Fondue)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是一道很適合冬天的瑞士家常菜。做法是將2到3種奶酪放在白葡萄酒中加熱使其融化,然後用長叉插著切成小塊的麵包或土豆蘸著吃,聞起來的「勁爆」程度媲美螺獅粉,但對熱愛奶酪的人來說欲罷不能。

奶酪火鍋

一般來說,奶酪火鍋搭配有助於消化的白葡萄酒或熱紅茶一起食用較好,滑雪之後來這樣一餐,暖身又暖心。

涮肉火鍋(Fondue Chinoise)其實就是中式火鍋,或者說根本就是被瑞士本土化的銅鍋涮肉啊!做法是先將鍋中的湯燒開,把切成薄片的牛肉或豬肉放入涮熟,再沾上各種醬料食用。從吃法,到名字,都很眼熟了,唯一不同的就是蘸料比較有異國風味,很適合不太能接受奶酪火鍋的中國胃嘗試。

涮肉火鍋

油炸火鍋(Bourguignonne Fondue)顧名思義,就是用細長的叉子叉上肉塊,一般是牛肉,放入滾燙的色拉油裡炸。肉塊在油鍋裡滋滋作響,炸到外焦裡嫩後再沾上各種調料吃,一種豪放又純粹的食肉快感油然而生,聽起來就超有食慾。吃油炸火鍋最好能配上白葡萄酒,既美味又解膩。

油炸火鍋

巧克力火鍋(Chocolate Fondue)一定是甜食愛好者的夢幻菜色,將黑巧克力、動物鮮奶油、白蘭地一同融化作為「鍋底」,再用草莓等水果或乾果沾滿濃稠的「湯汁」,接下來就是甜食控享受甜蜜誘惑的時刻。

巧克力火鍋

第二道菜——風乾牛肉(Bündnerfleisch)烤香腸(Bratwurst)拼盤

風乾牛肉絕對是吃貨們的最愛,將風乾1至2年的大塊牛肉切成薄片,肉質細膩,肥而不油,是頗具代表性的頭盤和下酒菜。格勞賓登州的風乾牛肉最為有名,所以這道菜主要出現在瑞士的格勞賓登州(Grisons)以及瓦萊州(Valais)。

風乾牛肉

烤香腸則一聽就知道是繼承了德國的血統,做法是在烤香腸上面澆上醬,通常配烤土豆條或義大利麵一起吃。這是一道在瑞士各地都能吃到的菜,非常平民,在瑞士較大城市的火車站、集市上都有供應,是旅途中隨時能嘗到的本地特色小吃。

烤香腸

第三道菜——蘇黎世小牛肉(Zueri Geschnetzeltes)配烤土豆絲(Rsti)

蘇黎世小牛肉同樣來自德語區,特別是蘇黎世地區,做法是將牛肉切成小塊或條狀後用黃油煎,加入新鮮的蘑菇和香濃奶油以及適量白葡萄酒燉煮而成。在用料和烹飪方法上都沒有什麼「雷區」,很適合作為旅行中的安全選擇。

蘇黎世小牛肉

這道菜通常會搭配在瑞士很常見的烤土豆絲食用,算得上是蘇黎世當地人的保留菜了。

烤土豆絲

第四道菜——煎河鱸魚片(Fillets of Perch)配提契諾傳統熱湯(Minestrone Ticinese)

在瑞士全國,特別在日內瓦湖區很常見的這道煎河鱸魚片以鮮美著稱。把新鮮湖魚去骨切片後用黃油煎熟,配以檸檬片及煮熟的土豆,用煎成金黃色的杏仁片點綴,一道很適合曬到朋友圈的高顏值菜製作完成。

煎河鱸魚片

提契諾傳統熱湯則是義大利語區提契諾州的傳統菜餚——一道食材相當豐富的蔬菜湯,以番茄做湯底,配以豆類、小麥、土豆,胡蘿蔔、豌豆、花椰菜及香蔥等等煮製,最後加入提前備好的通心粉,撒上奶酪碎即可食用,再也不擔心出來旅行吃不到蔬菜了。

提契諾傳統熱湯

第五道菜——琉森牛肉酥皮盒子(Lozrner Chgelipastete)

琉森牛肉酥皮盒子是瑞士琉森地區的特色菜,也是一道也前面介紹的菜色相比,從用料、烹製到擺盤都很講究的主菜。選牛肩肉、牛肉腸、豬肉腸、新鮮蘑菇、葡萄乾、洋蔥等作為食材,用白蘭地、紅葡萄酒、黑胡椒、鹽、傳統半冰沙司調味,將烹製好的食材盛放入剛出爐的金黃色酥皮盒子內,佐以時蔬或者沙拉食用。

琉森牛肉酥皮盒子

從內餡兒到「外盒」,豐富的層次和多元的味道、口感貫穿始終,給進食過程增添了一絲儀式感,讓人吃完都覺得自己精緻了不少呢。

第六道菜——阿爾卑斯山通心粉(lplermaggrone)

阿爾卑斯山通心粉是在德語山嶽區域的一種特色飲食。因為是從山區傳至低海拔地區的飲食,食材都很容易保存,是冬季山區的日常菜。這道菜主料為通心粉、奶酪,配以炸洋蔥、燻肉、土豆、奶油、蘋果泥和桂皮。

阿爾卑斯山通心粉

肉、菜、水果、奶酪、主食齊全,一份下肚,妥妥的滿足感。

第七道菜——烤奶酪配土豆(Raclette)

瑞士奶酪有很多品種,每個地區的特色都略有不同,有些味道濃鬱些,有些味道清淡些。有些適合當零食吃,有些更適合烤化了吃。於是,就有了這道與奶酪有關的名菜——烤奶酪。

烤奶酪

把直徑40釐米左右的圓形的奶酪切成半圓形,把切口部分加熱到開始融化,用刀刮下來放在盤中,用烤熟或蒸熟的土豆沾著吃,配上解膩的酸黃瓜和洋蔥即可。

這道高熱量的食物在瑞士全國都能嘗到,特別是法語區和瓦萊州。如果你怕自己吃不慣奶酪火鍋,不妨先試試這道菜,沒準兒一下就勾起了你對奶酪的熱情呢?

餐後甜品——蒙布朗(Vermicelles)

每年秋天,也就是慄子成熟的季節,蘇黎世大街小巷都會開始售賣這種以慄子為主料的甜食。蒙布朗起源於法國Mont blanc,並在蘇黎世這個甜品大師「扎堆」的地方被發揚到極致,當地的很多餐廳都把這道蒙布朗作為秋季特推甜品,非常值得一試。

蒙布朗

特色飲品——Rivella、阿彭策爾啤酒(Appenzeller Bier)、香草酒(Appenzeller Alpenbitter)

瑞士的葡萄酒很有名,葡萄園也很多,最有名Lavaux拉沃葡萄園梯田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但今天凰尚想推薦給大家的,是一些沒那麼有名氣但又極具當地特色的瑞士飲品。

Rivella是一種由牛奶提煉乳清製成的飲料,味道清涼,帶有微微的酸甜和細密的氣泡,雖然屬於「牛奶汽水」,但口感上卻奇妙地酷似香檳。Rivella主要有三種口味:紅色的原味,藍色的無糖,綠色的綠茶口味。還有一種黃色的,據說是給純素食者的,做法上用大豆提取物代替了牛奶乳清,但一般的瑞士餐廳裡並不常見。

Rivella

是瑞士本土生產的啤酒,誕生於阿彭策爾小鎮並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阿彭策爾小鎮一直是個有點「神奇」的地方,古老的韻味中帶有一點近乎執拗的堅持,這也讓他們傳承下許多啤酒、奶酪品牌,不少瑞士人甚至會特意跑到這裡來買。

阿彭策爾啤酒雖然和其他啤酒一樣,也是用啤酒花和麥芽製成的,但所用的新鮮泉水是從Alpstein的泉源獲取的,也正是這個特別之處讓阿彭策爾啤酒獨具魅力。

阿彭策爾啤酒

香草酒同樣是阿彭策爾小鎮的特產,由純天然提取的多種香草製成,味道苦口辛烈,瑞士人一般會在餐後喝上一小杯,據說對健康很好,非常利於消化,如果在旅行途中吃了太多大魚大肉,可以用一杯香草酒做為結尾,帶來一點心理安慰。

香草酒

凰尚一直覺得,無論去哪裡旅行都不妨懷著開放的心態,大膽嘗試當地菜餚,因為飲食往往能反映出當地的生活方式甚至當地人的「性格」。不如在這一次或是下一次瑞士之旅中,給自己一個「嘗鮮」的機會,感受一下瑞士美食帶來的驚喜吧!

相關焦點

  • 食遊菜譜 零基礎的正宗韓式辣炒年糕
    本周食遊推薦我們寫了漢堡市中心的各種熱門街頭小吃,很多周圍的朋友都表示要放下心中的成見去一一嘗試。聽到這樣的話我們真的很開心,因為做這個欄目一方面當然是為了滿足大家中國胃的需求,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既然身在國外,我始終覺得只有「吃順了」日子才叫過的順,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夠可以享受當地美食並喜歡上。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菜,也算是個風靡全球的熱門小吃思密達。
  • 香港食遊——那些街頭巷尾的美食(上)
    一、蛇王芬到香港的第一站便是蛇王芬。去蛇王芬是為了殳俏的一篇文。她到香港,歐陽應霽帶著她直奔蛇王芬,一份雙腸煲仔飯吃的極爽。殳俏的文字是美食作家裡我最欣賞的,當時我咽著口水讀完那篇關於香港腊味和煲仔飯的文章。
  • 吃東南亞菜必點這5道,其中第一道更是泰國菜的精髓,開胃又解膩
    對於東南亞菜一直很喜歡,尤其是冬陰功湯,自打第一次吃就深深喜歡上了。那酸辣開胃的口感讓人越喝越上癮。冬陰功湯可以說是泰國菜的代表了,「冬陰」指的的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蝦的意思,是一道酸辣口味的湯,也是有名的泰國國湯。冬陰功湯的食材主要有香茅、南姜、菌菇、蝦、檸檬葉等。
  • 瑞士各地18道風味美食
    瑞士擁有多種文化,各地烹飪技術也多種多樣,就算是一味麵包,每個州也各有特色。不過,大致而言,由於受到法國、德國、義大利等鄰國的影響,瑞士各地區風味美食不出上述三種文化的範圍。當然,因為有來自世界各地移民帶來的各自出生地口味,所以,在瑞士餐廳,你也可以品嘗到各國美食。  「瑞士深度遊」本期介紹的18道傳統風味,其源流基本涵蓋了瑞士各個地區。
  • 食遊珠海:老珠海記憶中的味道 一碟皮爽肉滑的白切雞
    作為一個務實的珠海人,外出吃飯不一定要求檔次,但是味道永遠是我們珠海吃貨的第一追求。
  • 南寧度假山莊丨隆安布泉食遊休閒山莊
    原因在於這裡內有一個季節性的更望湖,這個湖有時有水,有時又無水,全看老天的心情,所以每次去,你可能會碰到 「水湖」、「春季麥場」和「壩上牧場」三個完全不同的風景,由於這個湖不同季節表現出不同的美,因而遊客紛至沓來,一般來這裡,可以到隆安縣布泉食遊休閒山莊休憩。
  • |輝哥為食遊ii|廣東|生蠔|湛江...
    圖/攝圖網By達妹說到廣東美食,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廣府美食和潮汕美食,後知後覺時會再提起客家美食。而說到去哪吃,許多人首選都是去「美食之都」順德。點擊播放 GIF 4.6M湛江白切雞 圖/CCTV《生活圈》而且在這座不張揚的城市裡,你可以從天亮吃到天黑,它的風味甚至比潮汕、順德還更為生猛
  • 吃自助餐怎麼能錯過這5道菜,尤其是它麻辣鮮香一吃就上癮
    吃自助餐怎麼能錯過這5道菜,尤其是它麻辣鮮香一吃就上癮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就餓得慌了,哪怕是壯漢也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但是做出來的菜好不好吃,可不能光看食材,也得看烹飪的手藝。第一道菜清炒荷蘭豆,這道菜的做法真的很簡單,但是他們的擺盤還是比較好看的哈,畢竟是自助餐當然得注意菜品的賣相了,吃一口鮮嫩爽口,但是沒有放蒜未味道不是很正哈,我個人覺得做素菜還是放些蒜未比較香。
  • 這幾道菜個個都是美食,第一道菜許多人都沒吃過!
    這幾道菜個個都是美食,第一道菜許多人都沒吃過!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幾道美食,看著就有食慾,做法簡單又好吃,學會之後你也是廚房大神了!第一道菜許多人都沒吃過!這幾道菜個個都是美食,第一道菜許多人都沒吃過!喜歡的朋友趕快試一試,保證讓你滿意!看完了文章別點讚收藏分享哦!關注小編,每天為你更新美食做法
  • 鳳凰古城「3大」小吃,端上餐桌人人嫌,卻是第一道吃光的菜
    靜謐悠揚的古城老鎮是大家旅遊的首選,它見證了文化的變遷,卻仍然保留了它古樸的風貌,是一個釋放工作帶來壓力的好地方,而這些地方的小吃更是和古城有這一樣悠長的歷史。鳳凰古城「3大」小吃,端上餐桌人人嫌,卻是第一道吃光的菜。
  • 瑞士雞翼不是瑞士菜?!簡單好學Get起來!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道美食比較獨特,與瑞士有關又與瑞士無關。開門見山,這道菜叫瑞士雞翼,在香港茶餐廳比較常見,雖然名字裡有【瑞士】二字,但它竟然不是瑞士菜!那究竟這道菜和瑞士有何淵源?聽小編細細道來。
  • ​法國人最喜歡的10道菜
    法國人喜歡吃鴨,食譜上經常可以看見magret(法語:鴨胸),到法國一定不能錯過這道經典的家常菜 magret de canard (蜜汁鴨胸)。這道每家大小餐廳飯館都有賣而且價格十分親民的菜式,可是法國人的真愛!蜜汁鴨胸是法國西南菜的代表。西南部波爾多有很多鴨子養殖場,因此當地有烹飪鴨胸和燻鴨肉等傳統菜式。
  • 新中國「開國第一宴」的21道菜你吃過幾道?看完菜單我沉默了
    開國大典之夜,中共中央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工人、農民、解放軍代表等600多人出席了中國第一次國宴,總共60多桌,這次宴會後來也被稱為「開國第一宴」。那麼當時的「開國第一宴」到底吃了什麼呢?因為參加宴會的人來自五湖四海,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就選擇了口味適中的淮揚菜。
  • 蕭亞軒第一次見男友家人,得知見面吃的第一道菜,認沒認可很明顯
    蕭亞軒和黃皓參加了《女兒們的戀愛》後,網友們吃了很多狗糧,得知兩人已經戀愛3年非常羨慕,可一般人談戀愛談了3年就會籌備結婚,他們卻沒有著急。得知黃皓媽媽見面時給蕭亞軒做的第一道菜是什麼後,男方家裡有沒有認可蕭亞軒已經一目了然了。黃皓媽媽並沒有嫌棄蕭亞軒年紀大,反而非常關心兒子喜歡的女生,親自幫蕭亞軒煮瘦肉水。
  • 2018長春必吃菜品排行榜!第一道菜從小吃到大!
    哪些美食是我們平時經常吃的?2018長春必吃菜品排行榜新鮮出爐這些菜品非常能代表我們大長春第一道菜更是從小吃到大!看看這些菜你都吃過嗎?豬肉和血腸將整道菜養得醇厚濃鬱,白肉肥而不膩,血腸入口即化,搭配酸菜酸爽解膩。整道菜食材豐富,非常下飯。
  • 環球美食-瑞士
    認識一個國度,用「吃」的方法是最快速便捷的方式。遊遊今天要向大家介紹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瑞士冬季美食,打開你的味蕾!因位於歐洲中央腹地,瑞士菜融合了法國菜的精緻,德國菜的分量,義大利菜的重味等多元飲食文化,而每一地區又都各具特色,法語區的奶酪火鍋( Fondue )和在火上烤軟切下吃的奶酪( Raclette );德語區的香腸、烤肉和烤土豆餅( Rosti )等等。
  • 到瑞士吃什麼?
    洛桑當地菜洛桑當地菜結束兩天的巴塞爾行程,我們坐小火車前往瑞士南部。奶酪火鍋若非情況特殊絕不輕易嘗試,於是餐廳為我們推薦了另外一種肉來吃,跟奶酪火鍋差不多的吃法,只不過鍋裡的不是奶酪而是油——當地人把它稱作「勃朗第烤肉」,端來一個裝滿油的小火鍋,加熱至油開,把牛肉塊用一根細長的不鏽鋼針叉起來放進鍋中,成熟度自己控制,可以蘸醬吃,也可以直接吃。興許是餐廳提供的牛肉和油的質量非常高,只要不炸焦、不過老,這肉,怎麼都好吃。
  • 青島人下飯店最愛吃的4道菜,蔥燒海參第一,第三個吃起來賊享受
    今天小編帶大家逛逛青島的美食,探討一下青島人下飯店最愛點的4道菜是什麼?看看有沒有讓你喜歡菜品呢?第一道菜:蔥燒海參蔥燒海參是山東最著名的菜品,它源於青島。記得10年前這道菜還是一些土豪吃的,但是現在去青島不管是多小的餐館都會有這道菜,(嘿嘿!
  • 上海過年必吃的6道菜,你吃過哪些
    今天,包子就來和大家聊聊上海人過年喜歡吃的菜,快來看看你吃過哪些呢?1. 本幫燻魚本幫燻魚作為上海人過年餐桌上的一道冷菜,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從燻魚本源來說,它不算是本幫菜館創製,而是在上海改良後,最終盛於上海。它採用煎制的做法,鮮香味美,味汁濃厚。
  • 胖美眉菜譜:五道讓你越吃越瘦的菜,刮油解饞就靠它,比吃肉還香
    其實不節食也是可以快速瘦下去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張專屬胖美眉的菜譜:五道讓你越吃越瘦的菜,刮油解饞就靠它,比吃肉還香呢!第一道:青椒炒豆皮青椒炒豆皮也是家常的一種,做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將青椒過油,然後將豆皮炒制一兩分鐘,加入食用調味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