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Daoist」,在閱文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上,海外網文愛好者自創的「Daoist」(道友)一詞曾被用作網頁歡迎詞。這一頗具「中國風」的英文單詞現已成為海外網文粉絲的代名詞,這正是網文出海的直接縮影。
網文出海近來消息頻頻。繼去年投資韓國原創網絡文學平臺Munpia(株式會社文筆雅)後,6月11日,閱文集團宣布攜手傳音控股共同開拓及發展非洲在線閱讀市場,將在非洲平臺推出現有的近三萬部英文作品。近日,閱文又與新加坡電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布局東南亞網絡文學市場,在原創內容扶持以及作者、譯者、編輯培養等方面共同合作,並將在新電信旗下視頻平臺共同探索內容改編、開發及推廣活動。閱文聯席CEO吳文輝表示:「從原著培育到IP衍生,網絡文學行業正在全球持續產出優質文化產品,我們將發揮各自的內容和平臺優勢,進一步推動跨國界文化的融合,探索網絡文學新產品和形態的潛力。」
東南亞是網文出海熱門地區
24歲的菲律賓姑娘Kazzenlx是一名職業教師,今年1月4日起成為起點國際的網文作者。「從那時起,寫網絡小說就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Kazzenlx是國內網文大神「囧囧有妖」的粉絲,在網站上讀到翻譯成英文的《許你光芒萬丈好》之後,也動起寫小說的念頭,「我寫的品類是都市浪漫小說,想把我腦子裡的想法用文字表現出來。」過去四五個月,她經常日更兩次,並且幾乎每周「爆更」。「如果當天沒能更新,無論我有多累,都會睡不著。」
在網絡文學的出海版圖中,和Kazzenlx一樣的海外原創寫作者比比皆是。加拿大、美國、荷蘭、印度、菲律賓、新加坡……起點國際已經網羅了3萬多名海外作家,誕生了4.4萬多部原創英文作品,累計訪問用戶近4000萬。「網絡文學行業是中國首創的,隨著市場開拓及網文影響力的增強,它在其他文學圈,包括歐美及東南亞等地區也吸引到相當多當地用戶,並且海外用戶中90%以上非華裔,這足以證明網絡文學在海外的生命力。」吳文輝說。
在眾多海外市場中,東南亞一直是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熱門地區。小說《琅琊榜》《將夜》等一直佔據東南亞書店的暢銷書榜單,而《扶搖》等IP改編影視作品也一度在東南亞爆紅。同時,東南亞用戶是閱文海外用戶的重要組成部分,閱文在東南亞擁有近萬名原創作家,東南亞譯者佔全球整體譯者的70%以上。「從用戶規模來看,東南亞是目前最主要的海外市場之一。」閱文集團起點國際業務負責人陳姍姍說,相對於歐美市場,東南亞市場文化接受程度更高,「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很好了,比如智慧型手機的覆蓋率、網絡條件等,過去3到5年,有大量中國廠商去到東南亞培育市場。」陳姍姍介紹,本地化是出海的關鍵,比如泰國市場以傳統出版為主導,出海時會考慮當地市場的特性;而菲律賓電視產業發達,「計劃把國內IP改編動畫直接引入當地市場,反哺小說閱讀。」
「網絡文學出海已經步入3.0階段。」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林庭鋒認為,當下網文出海呈現三大趨勢:從內容到模式——從最早的出版授權,到建立閱文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規模化對中國網文進行翻譯輸出,再到開啟海外原創,將中國網文的成長和運營模式帶到海外,培育更多海外本土優質作品和忠實用戶;從區域到全球——從最早的以東南亞,北美為核心出海地區,到目前覆蓋北美、歐洲、日韓、東南亞、非洲等,幾乎遍布全球;從輸出到聯動——從原著內容出版輸出,IP改編成果輸出,到如今聯合全球產業合作夥伴,發揮各自區位和業務優勢,共同對網絡文學內容進行培育,分發和IP衍生開發。
譯者等級就像修仙體系
在網絡文學出海過程中,有一個群體不容小覷,那就是譯者。大量主動加入中國網絡小說翻譯隊伍的譯者,充當了兩種文化間的解碼師,也催生了「道友」的誕生。不過,如何將玄幻小說中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詞彙準確翻譯出來,依舊是個不小的挑戰。
「東方玄幻作品中含有很多從未被翻譯過的術語詞彙,特別考驗譯者的創造力與文學素養。」網名「CKtalon」的溫宏文來自新加坡,是起點國際的明星譯者,代表翻譯作品有《飛劍問道》《真武世界》《絕對選項》《詭秘之主》等,總計超過400餘萬字。在他看來,當前的網文海外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存在大量漏翻、誤翻,甚至是機翻的情況。「最初,由於海外讀者的選擇比較少,大家對水平較差的翻譯作品容忍度比較大,但隨著中國網絡小說在市場上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些作品終將被市場淘汰。」
「譯者的等級劃分劃分其實和中國網文中的修仙體系很像。」溫宏文形象地解釋,大部分網文譯者還處於築基階段,即根據原文一字一句地翻譯給讀者,而這種無功無過的翻譯,只能讓讀者看明白,什麼人在做什麼事情。金丹階段的譯者會把故事說得更好、更生動,他們會讓讀者在讀懂情節的同時,增加整體可讀性與流暢度,尤其在人物語氣的刻畫上,會通過大寫、粗體、斜體、標點符號等各類方法,讓讀者感受到人物此時此刻的情緒。「元嬰級別的譯者則會彌補原作者在邏輯上的漏洞,並將原作者未表達完整的意思敘說完整。但由於尺度的把握較難,所以此類高階譯者目前還是較少的。」
2015年起,溫宏文從新加坡赴美國求學,第一次接觸到網絡文學,網絡文學的新鮮感顛覆了他對文學的認知。隨後,他便開始利用業餘時間翻譯了大量網絡文學作品。他說,翻譯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彙解釋,例如東方玄幻小說的修煉等級、成語、俗語,如金丹、元神、神仙,一開始無從下手。「我曾經翻譯過『九嬰』,它是個九頭上古兇獸,如果被簡單翻譯成Nine Baby,不僅帶給讀者的恐怖感會大大降低,而且會顯得很滑稽,所以在這裡就會選擇用Nine Neonate。」溫宏文說,「詞彙選定需要做功課,先理解詞彙的含義,借鑑前人的譯法,通過不斷比對選出合適的詞彙。」很多時候,網絡小說中會出現當下的網絡流行語,他也會利用國內的網站或社交平臺,隨時學習、了解網絡上的「梗」。
為了解決譯法不統一的問題,溫宏文還與其他譯者一道,邊翻譯邊建立詞彙庫,只要在詞彙庫中進行搜索,就能查詢到常見地名、專有名詞及術語的翻譯方法。同時,不少譯者還會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加以說明。「比如太極拳,就會放個老爺爺在打太極的視頻;翻譯到糖葫蘆,就會放張糖葫蘆的照片;只要點開單詞右邊的灰色小標識,就可以看到完整的解釋。」溫宏文說,「我認識近百位譯者,大家的共同特點是熱愛,不問何人,不問身份,只要喜愛這本書,你我就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