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無燕不成年,中國美食之福州肉燕

2021-02-27 遇見福州

「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為饋贈佳品,為福州人包括海外鄉親所衷情。

肉燕的由來


據傳明嘉靖年間,某御史告老還鄉,家中一位廚師無意中創出此食品。燕皮的做法是,取豬腿的瘦肉(蹄戈),用木棒反覆千百遍捶打。打時,在一個壋位上,或一人獨打,或二人對打、三人同打,噼啪噼啪,節奏分明,若二三人配合默契,煞是好聽。打成肉泥後,摻進適量的甘薯粉,再擀成薄如紙片,稱為燕皮。

燕皮有多種吃法,最通常的是切成三寸見方,以它為皮,內包鹹味肉餡,捏成肉餃蒸熟,因形似飛燕,故名扁肉燕,隨時可以高湯煮吃。扁肉燕和鴨蛋一起煮湯,就是「太平燕」,美稱「太平長春」,是福州民間酒席上的一道「大菜」。第二種吃法是把燕皮切絲煮湯,調以酸辣,為燕絲湯;第三種是把燕絲切細,將制好的肉丸,放在上面沾滾,蒸熟,成為燕丸。

福州人喜愛肉燕。福州大街小巷肉燕的店鋪不少,但南后街澳門路舊37號、新3號的陳同利肉燕老鋪,創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現已傳承五代,長達130年歷史,加工精細,皮薄如紙,口感軟潤,攜帶方便,遠銷京、滬以及臺、港,東南亞一帶。

同利創始人陳官燃,新店西園村人,約生於清鹹豐五年(1855年)。自幼種賣茉莉花為生,後來學會打肉燕,每天進城賣茉莉花時,帶些瘦豬肉回家打制燕皮銷售,漸漸地得到市面的認可。於是,在澳門路租半間店面,開起肉燕店。據傳薩鎮冰曾為他題寫「同德利後」匾,因取店名「同利」,寓「同德同心而利後人」。

他經營同利號,打制肉燕20多年;後由其子陳心齊接手,又經營30年;傳至第三代陳存談,曾任臺江肉燕社負責人,現已70多歲,經營60年,一絲不苟,始終如一。存談四子陳君恩自幼目盲,但喜歡打燕皮聲音,富有節奏感,後考上長春大學音樂系,現為福建音樂學校教師。第四代陳君凡父子經營。

2013年,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目錄。

肉燕燕皮


福州肉燕燕皮是用精選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覆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摺疊起來,略幹為鮮燕皮。繼續晾乾為幹燕皮,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包餡前,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後加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肉燕燕皮的湯料也別具特色,紫菜、海帶、蝦皮等諸多海味調料完全不似普通餛飩的油膩,反而十分清淡,具有地域特色。配以其它原料,可做太平燕等風味名菜。福州肉燕皮因其別具風味和菜名中蘊含的太平吉利之意而倍受福州人青睞。不管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還是親友聚別,太平燕都是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在福州的喜宴上,太平燕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臺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福州肉燕

特點:此菜質嫩味葷,鮮美爽口。

福州肉燕做法

主料:

幹肉燕皮150克,精瘦肉300克。

輔料:

水發蝦米20克,淨荸薺50克,蔥白50克,味精12克,精鹽10克,豬骨湯800克,幹澱粉50克,芹菜末、胡椒粉、芝麻油適量。

製法:

(1)將精瘦肉槌成泥,蝦米、荸薺、蔥白均剁成細末狀。

(2)取小盆放入肉泥,加入精鹽、味精攪拌數分鐘,至肉有粘性表面光滑時,加入幹澱粉、蝦米、荸薺、蔥白等,再攪拌均勻成餡料。

(3)幹肉燕皮切成6釐米方片,每張燕皮中間放入餡料(約5克),然後把燕皮合攏捏緊,放入沸水鍋中氽熟,撈起,盛入湯碗中。

(4)鍋置旺火上,上豬骨湯燒沸,放入精鹽、味精調好味,澆入裝有肉燕的湯碗中,撒上胡椒粉、芹菜末、芝麻油即成。

(文章採編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福州特色美食福州肉燕,簡單的做法卻非常美味
    燕去燕來燕雙飛,幾番掠渡入人家。飛入福建福州人家的肉燕,是口中美味的「太平燕」,是寄情於美食中的一種對平安康健的祈願。走在福建福州街頭,聽到的是「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的說法。站立於街頭,一眼望去,仍依稀可見街尾那寫著肉燕的招牌字樣。
  • 福州經典小吃「肉燕」,口感滑嫩爽口,是福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福建,福州人口中的「無燕不成年」,說的便是太平燕,也即肉燕。福州經典小吃「肉燕」,口感滑嫩爽口,是福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它與餛飩雖有原理上的相似之處,但燕皮卻別出心裁——棄普通麵粉,而改以豬瘦肉千錘百鍊而成。
  • 福州特色美食品鑑:秋官郎魚丸和肉燕總有一個能走近你心裡
    福州是個很容易令人愛上的城市,不僅因為這裡悠久的歷史氣息,更是因為這裡數不盡的美食。當你漫步在福州的街頭,東一家福州撈化,西一家福州魚丸。愛上一個城市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一個人,可能是一部電影,可能是書上的隻言片語,可能是美麗的自然風光,可能是悠久的文化底蘊,可能是傳奇的神話故事,可能是念念不忘的美食,也可能僅僅是空氣裡瀰漫的味道。
  • 福州肉燕的發源地竟不是福州!
    現在浦城市場也掛上了「福州正宗肉燕皮」的招牌,弘揚浦城地方特色。要知道,浦城是肉燕發源地,但發源人是福州林阿榮。 據文字記載,南宋時任福州知州的真德秀回浦城時設宴待客,隨行廚師林阿榮(福州人)吩咐助廚徐小春(真德秀表兄)搗魚丸。徐小春誤聽為搞肉丸,剔淨精瘦豬肉,搗醬和粉。林阿榮無奈,姑且壓平,薄如白紙,切絲氽熟,色質晶瑩,名「水晶燕窩」。
  • 福建美食推薦——福州
    福州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太平燕、芋泥、魚丸、等享有盛譽,臺灣同胞有句口頭禪:「魚丸,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厭。」老輩福州人也有句話叫「七遛八遛莫離福州」。意謂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福州的風味小吃和名點在省內獨樹一幟。 1、佛跳牆佛跳牆是福州特色菜中當之無愧的帝王!
  • 吃了這麼多年扁肉燕 它的發源地竟不是福州
    只要是福州人,肯定就吃過肉燕。很多人以為,肉燕既然是福州的傳統美食,發源地一定是福州。不少做肉燕營生的店家,也打出「福州正宗燕皮」的招牌。
  • 福州百年太平燕:從餐桌奢侈品到地方特色文化
    能把家鄉的美食帶到全世界各地,陳君凡心裡說不出的滿足為「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系列報導,揭秘福州傳統小吃的製作技藝和它背後鮮為人知的文化故事,以圖興文化、展形象,講好中國故事。一杵木槌,一塊砧板。今年64歲的老師傅陳君凡,跟肉燕打了一輩子交道。肉燕,又叫「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特有的美食,福州有句老話「吃太平燕,享全家福 」。
  • 青春旅社陳赫版福州肉燕的做法是什麼 與餛飩區別在哪
    陳赫自從有了孩子後,再也不是那個貪玩的人,參加完《青春旅社》後,小編完全覺得陳赫是二十四孝好男人,本期節目,陳赫為大家準備了一道可口的飯菜,那就是福州肉眼,隨著節目播出,福州肉燕的做法成為網友最關注話題。   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
  • 來福州旅遊不可錯過的幾樣特色美食!
    福州美食極具地方特色,以調味清鮮而著稱。來福州旅遊必吃的特色美食有以下幾樣。佛跳牆佛跳牆是一道傳統名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居福州名菜之冠。荔枝肉荔枝肉是福州傳統名菜,已有二三百年歷史。斜切豬瘦肉,切花刀,切成斜形塊,炸後捲縮成荔枝形,再調上調料,勾芡淋上。送上餐桌,食之外焦裡嫩、酸甜可口,讓人垂誕三尺!魚丸在福州有「沒有魚丸不成席」之說。
  • 玩轉非遺|打卡城市No.2福州
    福州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它地處中國東南沿海亞熱帶的氣候打卡地點: 同利肉燕老鋪打卡理由肉燕是選用豬後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通過精細複雜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肉燕是福州的一道傳統特色美食,滲透在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因而有「無燕不成宴 • 無燕不成年」之說。
  • 舌尖上的福州,吃過福州這10個特色美食,你才算是真正的來過福州
    2、福州特色美食——福州肉燕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看起來像是普通的扁食皮,但是他不是普通的麵粉做的,而是肉和地瓜粉做的。肉燕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為饋贈佳品,為福州人包括海外鄉親所衷情。這個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算是福州特色小吃,到福州必吃小吃。葉子美食之前有一篇專門介紹肉燕的。
  • 舌尖上的福建|吃過福州這這些特色美食,才算是真正來過福州
    肉燕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肉燕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福州魚丸福州肉燕是相當出名的,它還有個黃金搭檔」——福州魚丸,福州魚丸也是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
  • 福州肉燕企業擬「結盟」做大市場
    隨著福州肉燕中華老字號企業「同利」的名聲在省外越來越響,最近外地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但由於只能手工打制,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訂單有一半「吃不下」。是婉拒,還是另闢蹊徑?記者就此展開走訪調查。  現狀名氣漸響市場需求遠超供給  昨日,浙江杭州巧燕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偉從快遞公司接到了300公斤來自福州同利的燕皮。
  • 各地美食盤點:福州有哪些美食?一起品味當地的特色風味
    每個地方都蘊含著各自的風土人情,有句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美食也一樣,各個地方都存在著本地的一些特點風味。大家好,我是思創美食的小創,今天開始小創就帶走大家走遍全國,盤點各地方的特色美食小吃,挑選本地最為典型的美食和大家一塊兒分享。
  • 老福州風味小吃肉燕,好吃勝多餛燉好多倍
    我的家鄉是福建福州,福州菜是閩菜的主菜系,而且福州菜味道清淡、口味鮮香酸甜,尤其我們在做菜經常加點糖。要說福州有什麼特色小吃,下面推薦的這款美食在福州的街頭比較常見,如果你還沒有吃過,說明不算真正來過福州。
  • 福州魚丸肉燕賣到機場裡
    N海都記者 楊陽 實習生 鄭靚 海都訊 說到福州特產,多數人會想到魚丸、肉燕等,吃過後都會讚不絕口;但由於條件所限,無法長途帶到外地與親友分享,確實遺憾。不過記者昨天從福州機場解到,新鮮的福州魚丸可通過機場提貨的方式帶到外地,提貨後可保鮮12小時。
  • 在福州「太平燕」很多人有吃過,你知道是由豬肉用木棒槌出來的?
    後扁肉燕與鴨蛋共煮,因福州話裡鴨蛋與"壓亂"、"壓浪"諧音,寓意"太平",又"太平燕"之說。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為饋贈佳品,為福州人包括海外鄉親所衷情。肉燕與扁肉燕不同。
  • 閩菜太平肉燕:濃濃家鄉味飄香東南亞(圖)
    陳君凡為印尼鄉親奉上其傾情燒制「太平肉燕」。 鄭友 攝   中國僑網福州8月22日電 (鄭松波)「吃得很開心,還是家鄉菜的味道濃!感謝家鄉來的廚師。」日前,在印尼西爪哇萬隆市的「皇后酒家」,由福州同利肉燕「掌門人」陳君凡等廚師為印尼鄉親傾情燒制的「太平肉燕」等閩菜,讓久違家鄉味的印尼閩籍鄉親們吃得讚不絕口。
  • 白楊的旅行日記:城市行之福州
    ,但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獨具的濱江濱海和山水園林旅遊城市風貌。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看起來像是普通的扁食皮,但是他不是普通的麵粉做的,而是肉和地瓜粉做的。肉燕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
  • 福州特色小吃太平燕,你愛它有幾分?
    太平燕又稱扁肉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人們都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 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肉燕亦由此成為饋贈佳品,為鄉親所衷情。深受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