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去燕來燕雙飛,幾番掠渡入人家。飛入福建福州人家的肉燕,是口中美味的「太平燕」,是寄情於美食中的一種對平安康健的祈願。走在福建福州街頭,聽到的是「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的說法。站立於街頭,一眼望去,仍依稀可見街尾那寫著肉燕的招牌字樣。一街的歡鬧,一街的清香,一街的肉燕,一街的食客。來到福建福州的老街,踏隨著眾食客的步履,一起去品嘗肉燕的別具風味。
肉燕的民間趣聞
嘗肉燕,嘗風味,聽趣聞。流傳於大街小巷的肉燕,是一道適用於喜慶連連,過節迎新,婚慶喪悼,別離歡聚等各種場所的風味小吃。循著熱鬧的歡笑聲,步入一戶人家的婚禮現場。你一定可以看到婚宴桌上一道熱氣騰騰的肉燕,有著平安吉利象徵的肉燕,可有一項重大的任務。在大家簇擁著新郎來到桌前,聽著不絕於耳的恭喜祝賀聲將肉燕湯汁中蔥翠的蔥段挑取出後。帶著祝福意義的肉燕的任務就完成了,賓客們就這可以放開胃口將濃膩稠香的肉燕品嘗個盡興了。
肉燕燕皮的製作之法
街角傳來「噠、噠」的敲打聲,循著聲,去找尋那原始的燕皮的製作之法。天然的燕皮的原料組合是1公斤瘦精肉配1公斤甘薯粉,再配0.1公斤的糯米,以及0.01公斤的植物灰鹼。首先,選取的肉一定要是健康新鮮的豬腿肉,因為後腿肉精瘦有嚼勁,這樣製作出來的燕皮才更加有韌性。將新鮮割取下的豬肉用刀背往豬肉上勻質地剁一剁,再將豬肉切成肉片。將肉片放適量的鹽和十分之一的甘薯粉混合均勻,讓其醃製一下,使肉質更加鮮美。這時,就可以取植物鹼將其用細密的紗布包裹住,再放入熱水鍋中煮製得到天然的淡植物鹼水。
再將提前浸泡了四五個小時的天然農家糯米中加入適量的植物鹼水,浸泡半個小時後,再撈出用木蒸桶蒸熟。再將蒸熟後的糯米全部倒入石臼中,耐心地將其碾成糯米糊,再盛裝起來。再將切好的肉片和十分之一的甘薯粉放入石臼中,用硬質的木頭圓將其不斷地捶打。注意在反反覆覆的捶打的過程中,可分四五次將全部的糯米糊及十分之六的甘薯粉加入石臼中一起捶打均勻。因為糯米具有糯性,加入肉泥粉團中可以增加其黏糯稠韌性,使製作出來的肉燕的擴展性和韌性更強。捶打了一個半小時後,就是將肉糊鋪在有著甘薯粉的木板上。再揪取肉糊塊,用手將其使巧勁將其拍打成寬約為12釐米如白翼般的肉片,注意的是在拍打的過程中要均勻地撒上甘薯粉。溼軟的肉片還需要最後的一部便是晾乾了,注意晾乾之所為遮光通風處。在呼呼的風中,美食漸漸成形。
如何煮製形如飛燕的肉燕餃
取晾制好的燕皮,將其切成四釐米的小方燕片。再在鍋中熬製一鍋骨頭湯,湯裡先不要放鹽。這時,就可以準備肉燕餃料了。將荸薺去皮洗淨切小塊,取蝦仁攪成肉醬,將蒜切成蒜末。再往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油熱後爆炒一下蝦仁和蒜末,再起鍋將其加入荸薺末中攪拌均勻。餡料準備好了,接下來便是巧手出奇功的時候到了,取四方的燕皮在其邊緣略蘸一點溫水,在將少量餡料放在燕皮中心,再用筷子將燕皮卷置到四方燕皮的對角線。
接著便是將對角線上的兩個角捏住,使其彎曲成飛燕般的形狀。要想吃到韌口濃香的肉燕餃,最好在煮之前蒸製一下,將飛燕狀的肉燕餃放入蒸籠中用旺火蒸四分鐘。再取出飄香的肉燕餃將其放入沸騰的骨湯中,加入蝦油、紹酒、生抽、適量鹽,再煮製兩分鐘。最後加入味精,撒上蔥花,一碗韌中帶汁、清甜濃香的肉燕餃就煮製好了。
個人觀點:對福州肉燕的評價及個人情感
福建福州肉燕,有清甜潤喉清熱的荸薺,有富含蛋白質且濃香嫩口的蝦仁,有可增強免疫力且降壓控血糖的甘薯粉,有黏糯清香的糯米,有濃膩稠潤的骨湯,一口下去,便沉浸於味美中難以言語。我懷著對平安幸福的嚮往、對美味的期待,一步步踏上了福建福州的街道,來品嘗那誘人的肉燕。街角尋覓老店,那不是街中一家,而是遍布福州老街。美食在歷史中的流傳,需沉澱濃稠的原香味道。福建福州肉燕,在時光深處等你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