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牧人之家」讓牧民收入翻百倍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錫林郭勒9月17日電 題:錫林郭勒「牧人之家」讓牧民收入翻百倍

  記者 張瑋

  中秋小長假期間,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草原上的「牧人之家」遊人如織,宛如夏季旅遊旺季。

  「牧人之家」即當地牧民所建的集草原遊樂、餐飲、住宿於一體的房屋及配套設施,因受惠於此,近幾年牧民收入翻百倍。

  錫林郭勒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國唯一被聯合國納入國際生物圈監測體系的國家級純草原自然保護區。尤為特別的是,至今仍保留著最傳統、最完整的遊牧生產生活方式。

  為發展旅遊業提高當地牧民生活水平,在不破壞生產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當地政府幫扶牧民開起了「牧人之家」。

  貢寶拉格草原上的才恩吉雅家是當地有名的「牧人之家」。才恩吉雅告訴記者,7、8月份草原上最熱鬧。每到那時,她家的遊客應接不暇,每天能接待600餘人。

  「雖然我們開了『牧人之家』,但依然過著放牧生活。以前的牛羊賣到城裡,現在都給自家的遊客吃,無汙染、純天然。」才恩吉雅笑道。

  從北京到草原過中秋的楊先生一家對「牧人之家」情有獨鍾,楊先生說:「在這裡能體驗蒙古族的最樸實的遊牧生活,能設身處地地了解蒙古族文化。」

  錫林郭勒太僕寺旗旅遊局工作人員申靜告訴記者:「之前的牧民靠放牧,年收入大概幾千元(人民幣,下同),如今的『牧人之家』讓他們年收入翻了近百倍。之前收入兩三千元,如今收入二三十萬,規模大一些的『牧人之家』,之前年收入四五千元,如今可達四五十萬元。」

  包恩本嘎查位於太僕寺旗寶昌西,現有牧戶62戶,人口155人,現正在打造集草原旅遊觀光、牧民生活體驗、蒙元文化探尋、消夏避暑休閒等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嘎查(嘎查,蒙語村落的意思)。

  據錫林郭勒盟旅遊局提供材料顯示,目前,包恩本嘎查年均累計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旅遊收入800餘萬元人民幣。

  西烏珠穆沁草原上的巴雅爾家遊客熱潮剛退不久,又要為中秋小長假和國慶假期準備奶食品和肉食品。巴雅爾說:「今年夏天的草長得特別好,遊客也增加了不少,更多了一些外國遊客,他們對『做一天蒙古人』的體驗頗感興趣。」

  巴雅爾告訴記者,7、8月份他家接待中外遊客近4萬人次,就連中秋節都接待逾千人次,有幾萬元收入。

  錫林郭勒盟旅遊局副局長格日勒圖表示,錫林郭勒草原目前已有400餘戶「牧人之家」,這是本地的優勢和特點,既能讓遊客體驗原生態的深度遊,又提高了當地牧民的生活水平,一舉兩得。(完)

相關焦點

  • ...探訪「託力罕」牧民之家旅遊點 看牧民蘇·呼格吉勒圖的致富...
    「託力罕」牧民之家旅遊點外景   2014—2015年,西烏珠穆沁旗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整合各類涉牧項目,為「託力罕」牧民之家旅遊點拉通網電、新打機井2   目前,「託力罕」牧民之家旅遊點有16座蒙古包、280匹馬,2015
  • 「外包」服務走進草原 內蒙古錫林郭勒牧民樂享休閒牧業
    奧藍 攝中新網錫林郭勒6月25日電 題:「外包」服務走進草原 內蒙古錫林郭勒牧民樂享休閒牧業作者 奧藍「我和老伴有200多隻羊。從去年開始就不自己給羊洗澡、驅蟲了,而是把這些活都交給專業的年輕人們來幹,一年差不多要花1500元,但省了好多事。」6月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綠意盎然,也是生產的旺季。
  • 錫林郭勒牧民道·圖門巴雅爾的「草原書屋」
    ,來到他家,一塊金色牌匾也像太陽一樣閃著耀眼的光輝——「書香之家」。道·圖門巴雅爾草原書屋講述道·圖門巴雅爾的「牧讀」故事內蒙古錫林郭勒的草原上瀰漫著草香,千百年來與牧民相伴。在外界眼中,牧民的形象一貫是質樸無華,道·圖門巴雅爾卻以一己之力,在草原上自費創辦了一座「草原書屋」。1981年,高中畢業的圖門巴雅爾考上了大學,因為當時交通通信不便,耽誤了上大學的機會。可是讀書的信念卻一直留在了他的心裡。
  • 錫林郭勒草原的北京知青:多出很多好作家
    其中「文革」中最早上山下鄉、曾在西烏旗白音寶力格公社插隊的曲折的回憶《發端,1967年10月9日》被多家報刊轉載;曾在東烏旗滿都寶力格牧場插隊的邢奇的詩話《想當初》被《北京日報》的一篇評論重點推介;曾在阿巴嘎旗插隊的《經濟日報》記者宋紅崗的《錫林郭勒歸去來》此前曾在《人民文學》刊載。由於此書編輯方針、篇幅與體例的限制,一些精彩的馬背詩歌和言論文字(如油印小報《廣闊的天地》的發刊詞)未能收入本書。
  •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深度遊(三)之完結篇
    內地人吃涮鍋時喜歡用的羔羊肉片草原上的牧民幾乎從來不吃,他們一般只吃大羊肉的多。八月份羊是羊最肥肉上膘最好的時候,再過一個月左右牧人們就要開始準備賣羊了。草原上的牧民在冬季做儲備肉食時殺的白條羊多以三歲羊為主,一個牧民家如果人口以四人計算,冬天基本是要半頭牛、兩隻白條羊做冬季肉食儲備的。
  • 錫林郭勒草原上的託牛所:牧民減負 草原減壓
    奧藍 攝中新網錫林郭勒6月24日電 題:錫林郭勒草原上的託牛所:牧民減負 草原減壓作者 奧藍「夏天來了,不少牛離開我們的託管所回到草原上。現在這裡還寄養著100多頭牛,冬天旺季時有400多頭。」李國軍是土生土長的錫林郭勒人,目前也是錫林郭勒盟溯牛威尼斯牧場場長,他們在草原上開了一家託牛所,通過集中舍飼的方式幫查幹淖爾鎮巴音寶力格嘎查的牧民養牛。作為中國四大草原之一,錫林郭勒草原可利用草場面積2.7億餘畝,約有35萬餘人生活在牧區。探索草原生態與牧民增收之間的平衡一直是當地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方面。近年來,當地也出臺了諸多有關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的制度。
  • 錫林郭勒草原這幾條路線不容錯過!
    在被譽為「遊牧文化之源、中國白馬之鄉、中國百靈鳥之鄉」的西烏珠穆沁草原,走進現實的遊牧生活場景中,牽手英姿勃勃,優雅聰慧的烏珠穆沁白馬,百靈鳥清脆的鳴叫為你伴奏。無論是行走草原還是騎馬慢遊,是牧民家嬉戲還是公路耍酷,服飾與場景的完美融合,帶給你夢幻般高品質民族時尚大片體驗!
  • 讓錫林郭勒羊肉名揚天下
    (錫林郭勒)草原羊產業發展峰會暨助力現代畜牧業、尋找中國好食材走進阿巴嘎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家餐飲企業負責人以及內蒙古額爾敦羊業股份有限公司等肉食品企業、相關行業協會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會議向與會的各位嘉賓和媒體推薦錫林郭勒草原的烏冉克羊,並深入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與阿巴嘎旗各肉類公司一起,解讀羊業發展現狀,解答餐飲採購困惑,品鑑烏冉克羊,找尋中國好食材。
  • 為什麼它是牧民「流動的家」?
    撰文/施立學(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在內蒙古,除了蒙古包,牧民還有一個「流動的家」——勒勒車,車上帶篷,車廂開若船艙,常常是一家人住在裡面。勒勒車,因牧民吆喝牲口「勒勒」而得名。它是為適應北方草原的自然環境和蒙古族生活習慣而製造的交通工具,現在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及其周邊地區依然可見。01勒勒車是怎麼製作的?
  • 錫林郭勒草原牧區遭遇「白毛風」 牧民數百隻羊被刮跑
    其中,錫林郭勒盟局地遭遇大雪,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大風夾雜著大雪形成「白毛風」,甚至有牧民家的部分羊群被積雪掩埋。5日23時,在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別力古臺鎮奔道爾嘎查,大風裹挾雪花肆意翻卷,能見度低於10米,牧民達林泰家的六百多隻羊被「白毛風」刮跑,部分羊只被積雪掩埋。6日凌晨,救援人員趕往現場,將被積雪掩埋的小羊羔救起。
  •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深度遊,你真的準備好了嗎?(一)
    錫林郭勒草原是典型性草原,境內有全國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監測體系的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這裡的草原面積遼闊,既有草甸型草原的豐饒,也有典型性草原的壯美,同時還兼具了荒漠化草原的蒼涼。而且錫林郭勒草原遊全程無門票,可是說是性價比非常高的草原之旅了。錫林郭勒草原上的牧民心地善良、民風淳樸自然。
  • 為什麼它是牧民「流動的家」?
    撰文/施立學(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在內蒙古,除了蒙古包,牧民還有一個「流動的家」——勒勒車,車上帶篷,車廂開若船艙,常常是一家人住在裡面。車輪一般是用一棵樹的樹幹彎圓製成,造車時,將樺木或柞木等烘烤軟和,並使之彎曲成弧狀,六段彎曲的木弧連接在一起,為一個輪子,亦稱「車輞」。車輪的高度為1.5米,每臺車共兩個車輪。車轂是指車輪中心插軸的部分,明清以後,車軸眼裡鑲了車鍵,減少了顛簸,更平穩了。連接車輞和車轂的直條為車輻,車輻一般用榆木和柞木製作,每根長達65釐米左右。
  • 指南|國慶長假暢遊錫林郭勒千裡草原風景大道
    尋覓秋畫,與天地對話錫林郭勒千裡草原風景大道國慶自駕指南錫林郭勒之秋,猶如一幅壯美畫卷,沿著千裡草原,慢慢展開!秋之色,五彩斑斕!秋之景,詩情畫意!(高格斯臺河沙地旅遊牧場、錫林郭勒盟草原人家度假村、恩克家牧人之家等)第三天:渾善達克沙地旅遊牧場牧人之家體驗——烏日圖塔拉遊客中心(根據牧人之家距離差距幾十公裡)——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100公裡)——錫林浩特(27公裡)錫林河畔夜色(住錫林浩特)第四天:錫林浩特蒙餐店蒙古早茶——錫林浩特蒙元文化苑(博物館)——西烏旗成吉思汗瞭望山(105公裡)——西烏旗午餐(34
  • 專欄|案例:牧人心目中「更好的草場」
    有時限於政策規定不得不新建一個網圍欄,但牧民們很少會花心力維護,兩三年後圍欄可能就會破敗甚至被拆除。共用草場意味著「更好的草場」,這樣的感知來源於牧人直觀的觀察和實踐。圖13-共用一片草場的幾家牧戶以作海村為例,2002年時有規定要求當地牧民在冬季牧場使用政府提供的網圍欄,按照七八戶為一個單元將草場分開。
  • 攻略 | 尋覓秋畫與天地對話——錫林郭勒十一長假自駕指南
    (高格斯臺河沙地旅遊牧場、、錫林郭勒盟草原人家度假村、恩克家牧人之家等);  第三天:渾善達克沙地旅遊牧場牧人之家體驗>>>烏日圖塔拉遊客中心(根據牧人之家距離差距幾十公裡)>>>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100公裡)>>>錫林浩特(27公裡)錫林河畔夜色(住錫林浩特)
  • 內蒙古「95後」大學生返鄉創業:用一部手機介紹錫林郭勒大草原
    受訪者供圖通訊:內蒙古「95後」大學生返鄉創業:用一部手機介紹錫林郭勒大草原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7日電 題:內蒙古「95後」大學生返鄉創業:用一部手機介紹錫林郭勒大草原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播放量達2億次,讓更多的人知道錫林郭勒大草原……」1月6日下午,25歲的烏音嘎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宣布了自己的戰果。
  • 錫林郭勒草原羊肉節來了!
    肉食品加工企業與脫貧戶牧民代表籤約中,由電子商務企業+肉食品加工企業+牧民脫貧戶進行籤約,電商企業以高於市場價每公斤1元錢的價格收購脫貧戶羊,通過西烏旗加工企業代加工,最終實現牧民增收,多方共贏的目的。 威遠畜產品有限公司電商部經理 王鵬利
  • 草原牧民「扔掉」他們的思想包袱:誰說貸款只是為了貧窮?
    她住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一個本地牧民。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回家創業,和父母一起做牛奶食品加工生意。 「牛奶食品加工通常很慢。我們從銀行借了一筆貸款來維持現金流。我和父母借了70多萬元。今年,我們還通過借款擴大了牛奶食品加工廠的經營規模,購買了10多頭奶牛。」奧能告訴記者。 許多簡單的牧民曾經認為貸款是貧窮的象徵,並避免貸款。
  • 錫林郭勒大草原——遊牧地,天然打草場,河水清澈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神偷是奶爸,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錫林郭勒大草原、呼倫貝爾。錫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國境內最有代表性的從生禾草溫性草原,乃林高勒是錫林郭勒大草原的腹地,也是內蒙目前最後一塊遊牧地,位於錫林浩特東北方向410千米處東烏珠穆沁旗滿都寶力格,毗鄰蒙古國,是《狼圖騰》一書描寫的額侖草原的一部分。在蒙語中,乃林高勒就是小河,很窄的河的意思。每年夏天,幾十戶牧民一起搬進這個夏季牧場,小河兩邊出現牧民的蒙古包,還有灑滿綠毯般草原的牛羊。
  • 溫家寶用兩種語言向內蒙牧民致以新年祝賀
    他冒著攝氏零下25度左右的嚴寒,深入被白雪覆蓋的錫林郭勒大草原腹地,走訪牧民家庭,到超市了解商品供應和物價情況,到社區看望慰問困難群眾。  今年元旦節早上,溫家寶總理在全國政協禮堂出席了新年茶話會後,就乘飛機趕往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為解決草原退化嚴重問題,2010年內蒙古在一些生態脆弱牧區實施為期五年的階段性禁牧。  白雪覆蓋的大草原廣袤無垠,零下25度的嚴寒哈氣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