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2020-12-16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市民參觀有害垃圾處理設施。

    編者按:作為全國垃圾分類示範城市,深圳市城管局積極探索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的「深圳模式」,通過建立垃圾前端分流處理體系、設立「資源回收日」和運用「網際網路+」等諸多措施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從源頭上控制垃圾量的過快增長。即日起,推出《市城管局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深圳模式」》系列專題,一探七大資源類垃圾如何分流分類處理,告訴你垃圾去哪兒了。

    17100噸,這是今年上半年全市生活垃圾一天的平均清運量。深圳也開始面臨「垃圾圍城」的危機。怎麼辦?

    2015年8月,深圳市政府出臺《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全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市城管局積極探索垃圾分類和減量的「深圳模式」,通過設立「資源回收日」、建立前端分流處理體系、推進全市中小學生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實踐活動等諸多措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培育市民文明習慣。如今,七大資源類生活垃圾前端分流分類處理體系已初步形成並正在逐步完善,我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七大資源類垃圾分流分類回收處理預計3年內可達到3000噸/日

    在每天產生量巨大的生活垃圾中,有這樣七大類垃圾卻屬於「被放錯位置的寶貝」,那就是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果蔬垃圾、廢棄織物和年花年桔、餐廚垃圾。這七大類垃圾均具有資源利用屬性,如果僅僅作為其他垃圾焚燒或填埋,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會對深圳原本就很緊張的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帶來更大壓力。

    去年,深圳市城管局陸續推動布局和完善七大資源類垃圾的分流分類回收處理體系。短短一年時間,深圳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已具雛形。據統計,目前這七大資源類垃圾的分流分類回收處理總量已達到800噸/日,預計3年內達到3000噸/日。這些分流分類回收處理的垃圾,一方面緩解了末端垃圾處理設施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得到了資源化程度更高的利用、或更高環保標準的無害化處理。

    創新探索「網際網路+分類回收」生活垃圾也有「回收哥」來搶單

    在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前端分流分類處理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市城管局還創新建立「資源回收日」、「網際網路+分類回收」、「精細分類」等工作模式,促進資源類垃圾進一步分類回收利用。其中「網際網路+分類回收」應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了涵蓋環保運營企業、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處和非政府公益組織團體、學校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全社會力量,打造了一個全社會參與的垃圾回收共享開放平臺。

    去年10月,市城管局、經貿信息委、人居委和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了「網際網路+分類回收」深圳總動員啟動儀式,標誌著回收哥項目正式上線。「回收哥」利用手機A PP、微信和網站,打造資源聚集、資源交易、資源收益的O 2O電子商務模式,主要回收廢紙、廢塑料、廢電池、大家電、小電器、廢燈管、破銅爛鐵等7大類電子廢棄物。類似「滴滴打車」,居民在「回收哥」線上平臺下單、預約廢品回收,在「回收哥」A PP註冊的廢品回收人員就可以進行「搶單」,上門回收垃圾。至今年7月,「回收哥」已註冊用戶達8萬多個,回收各類廢品2700多噸。

    有害垃圾專用回收箱基本已覆蓋全市各住宅小區和各類公共場所

    在七大資源類垃圾當中,針對廢電池、廢螢光燈管等有害垃圾,市城管局已率先建立了完善的分類、收集、暫存、運輸和處理的常態機制。

    截至目前,深圳已在全市範圍內的3100個單位和小區中設置了共11800個廢電池專用回收箱;1800個單位和小區中設置了共2500個廢燈管專用回收箱。今年共回收處理電池15.9噸,廢螢光燈管27.2噸。市民反應非常好,下一步,市城管局計劃加大回收覆蓋面。

    在福田區彩田村,居民住宅樓的大堂內全都設置了電池和廢棄燈管回收箱,並標明了諮詢電話和有害垃圾的危害提示。居民將廢電池、燈管投放即可。集中收集起來後,便有專門的公司——— 深圳市通城寶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將其運走,交運給具有相關資質的處理企業。市城管局委託廢電池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處理,經過處理後可提取出稀缺金屬,廢渣則可做成環保磚;廣東龍善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則負責處理廢螢光燈管,將回收的燈管進行粉碎分選和汞蒸餾後可分離出螢光粉、玻璃、導絲和燈座等材料,進一步資源化利用。經過無縫銜接,有害垃圾都有了妥善的去處。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害垃圾由各區負責收集容器配置和收集暫存,已初步形成分類、收集、暫存、運輸、處理的常態機制。

    統籌:晏嬋嬋

    文:晏嬋嬋 張豔麗 劉庚懷

相關焦點

  • 七大資源類垃圾分流分類處理體系初步建成
    去年以來,在深圳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中,對七大資源類垃圾開展分流分類處理可謂是一大亮點和重要突破。 2015年起,針對市場上尚未自發形成回收處理體系、但具有資源利用屬性的七類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廢棄織物、年花年桔、綠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廚垃圾,市城管局陸續推動新建了前端分流分類回收處理體系。
  • 婁底市初步構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志偉 記者 張海波)日前,婁底市城鄉再生資源公司委託具備處置有害垃圾資質的公司對雙峰縣、冷水江市等集散中心有害垃圾實施集中規範處置,真正實現農村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理目標,避免有害垃圾的二次汙染。
  • 廣東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鼓勵開展網上預約、上門回收服務!
    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廣東將鼓勵企業運用網際網路、手機APP等搭建預約回收平臺,開展網上預約、上門回收服務。 日前,廣東省商務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供銷合作聯社發布了《關於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 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通知》(粵商務管字〔2020〕29號,以下簡稱《通知》)。
  • 城市樓宇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中心 國際化城市服務升級管理品牌
    城市樓宇垃圾分類的難題該如何破解?再生資源回收鏈的再深化管理,成為城市現代化管理服務升級關鍵一環。拱墅區湖墅街道在2019年率先啟動高畝產樓宇——綠地商務中心一期再生資源回收中心。樓宇把7號樓B2層閒置設備機房打造為專用的「再生資源回收中心」,安排專人每日按時統一回收紙類、塑料類、玻璃類、泡沫類、金屬類等可回收物。通過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按照「六統一」標準,即統一標誌、價格、計量工具、營業時間、制度、著裝,進一步固定再生資源回收人員及車輛,形成回收、分揀、集散為一體的回收體系,擦亮樓宇控量品牌。
  • 廣東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 鼓勵開展網上預約、上門回收服務
    日前,廣東省商務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供銷合作聯社發布了《關於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通知》(粵商務管字〔2020〕29號,以下簡稱《通知》)。
  • 東京23區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處理指南
    垃圾收集是由基礎自治體—市區町村所負責的,也就是說新宿區的垃圾分類準則和回收日都和澀谷區不同。此外,儘管是東京23區的同一行政區內,根據您所在的町的不同,家庭垃圾的廢棄日、各種資源回收的收集日等也不相同。主要垃圾類別垃圾分類的基本規則其實很簡單。
  • 煙臺8月起試點生活垃圾分類 分四大類回收
    根據煙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對試點單位產生的生活垃圾將按有害垃圾、易腐(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進行分類投放、收集、轉運和處置。各區向參與試點的單位按需配發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垃圾袋、垃圾桶,建設垃圾中轉、分揀站,購置分類運輸車輛,規範建立分類收運體系,避免分類投放後混合收集、運輸和處理。
  • 重慶生活垃圾怎麼分怎麼扔?城管部門回答垃圾分類七大問題
    重慶日報記者就各方關心的熱點問題,採訪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禮國,幫助市民了解更多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一問:重慶的垃圾到底怎麼分類,和上海的乾濕垃圾分類有何不同?謝禮國:重慶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四大類: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其中,其他垃圾、易腐垃圾也就是俗稱的「乾濕」垃圾。
  • 日本:重垃圾分類更重回收處理
    日本各地的垃圾分類辦法大同小異,以東京都澀谷區為例,在澀谷區政府網站上可以查詢到生活垃圾分類圖表,有日語和中英韓語種版本。在區政府可以領取到垃圾分類圖表。澀谷區生活垃圾基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和大件垃圾,在很多垃圾投放點懸掛的標示牌上都有這4類垃圾的投放日期。
  • 深圳九類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日均分流分類回收量約2700噸
    深圳特區報記者耿超逸攝原標題:我市建立垃圾分流分類體系產業鏈 九類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日均分流分類回收量約2700噸深圳特區報2019年6月6日訊很多市民知曉生活垃圾的分類方式,但對回收處理工作並不了解,一些人甚至懷有疑慮,居民分類後的垃圾去哪了?有沒有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回收的垃圾真的進行了無害化處理或者資源化回收了嗎?
  • 山東泰安:推動「兩網融合」協同處理廚餘垃圾
    北極星固廢網訊:按照「全域覆蓋、城鄉統籌,爭創全國一流」的工作目標,山東省泰安市嚴格貫徹落實《泰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致力於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治理體系建設。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踐中,該市在推動垃圾分類收運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廚餘垃圾壓榨協同處理等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
  • 日本垃圾分類處理經驗:資源化利用是趨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日本垃圾分類是世界公認的成功典範,日本基於本國資源特點在多年實踐中形成了以公民參與為中心,社會各界全方位參與的垃圾分類協同治理機制。這一機制的成功構建,是日本垃圾分類處理成功的最大秘訣。
  • 塑膠袋、塑料瓶等可以回收的垃圾怎麼處理才好?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塑膠袋、塑料瓶、廢舊報紙等垃圾可以回收的垃圾或者家裡有很好的分類處理的習慣,那麼怎麼處理會更好一些呢?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的定位收納+定時傾倒。所謂定位收納,就是固定放置這類垃圾的位置。
  • 廣東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67座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會上表示,目前廣東省已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67座,總處理能力為每日14.32萬噸。廣東省住建廳稱,廣東加快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全省焚燒和生化實際處理佔比達67.8%,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5%;全省建成25座規模化集中式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和一批小型處理項目,處理能力達每日0.8萬噸。
  • 紐約垃圾回收處理中心一日遊
    日前,國外媒體arstechnica發表了一篇參觀後感,讓我們來看看紐約是如何處理垃圾的。新的垃圾回收中心非常的乾淨和整潔(相對於其他垃圾回收廠而言),通過一段樓梯,再走過一條通道,就到了參觀用的觀景平臺(好吧,如果你厭倦了看大好河山,可以考慮垃圾場一日遊,還是免費的)。從觀景平臺上看下去,各種機器的轟鳴聲和獨特的氣味,別具一種風格。
  • 垃圾分成幾類?如何推進?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其中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4個省級示範城市要初步形成黨建引領、宣傳發動、體系建設等經驗做法。到2022年,成都、德陽、廣元不斷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成果,形成一批示範片區。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的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明年5月起實施 分廚餘、可回收等四類
    分類  簡化標準 分廚餘、可回收等四類  為方便公眾對垃圾分類的認知,避免產生概念混淆,修改後的《條例》進一步簡化垃圾分類標準,將廚餘垃圾、餐廚垃圾兩類整合為廚餘垃圾一類,明確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基本品類。
  • 山東省榮成:全流程集中處理讓垃圾變廢為寶
    按照省政府先行先試的工作部署,出臺《榮成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實施方案》《榮成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依託現有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體系,結合榮成沿海實際,統籌考慮海鮮貝殼類不可燃垃圾成分較多等特點,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確定為「一次四分法」,垃圾分為「有害、可回收、可燃、不可燃」四類,配備「紅藍灰綠」四色標識的分類垃圾桶,採取村民自送、上門收集兩種方式進行分類收集。
  • 生活垃圾分幾類如何分?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怎麼識別?
    正確答案是 本市日常生活垃圾分四類: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廚餘垃圾: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
  • 生活垃圾分類越細 可回收垃圾越值錢
    他常在周末穿上舊衣和拾荒者一起撿垃圾,與十多個拾荒隊伍的「幫主」們成了朋友,就這樣一點點摸索垃圾治理的經驗,撰寫了《關於北京市生活垃圾問題對策的調研報告》《關於北京市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利用和相關產業問題的調研報告》等。目前,70歲的王維平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