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垃圾分類更重回收處理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經濟參考報

眾所周知,日本在垃圾分類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有不少經驗做法值得借鑑。實際上,日本垃圾分類兼顧了分類精細和可操作性兩個方面。在可操作性上,日本東京的做法可資借鑑。

日本各地的垃圾分類辦法大同小異,以東京都澀谷區為例,在澀谷區政府網站上可以查詢到生活垃圾分類圖表,有日語和中英韓語種版本。在區政府可以領取到垃圾分類圖表。澀谷區生活垃圾基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和大件垃圾,在很多垃圾投放點懸掛的標示牌上都有這4類垃圾的投放日期。

除了不常涉及的大件垃圾,主要就是3種生活垃圾需要分類。按照垃圾分類圖表稍微熟悉類別後,最實用的辦法就是做「減法」,即弄清哪些是不可燃垃圾、資源垃圾和大件垃圾,剩下的幾乎都可歸為可燃垃圾,包括金屬製品、玻璃製品、陶瓷器、乾電池等。油桶、化妝品塑料瓶、皮鞋、包、衣服等都屬於可燃垃圾。乾淨的衣服、被子等也有一些定點回收處,一些小學或者居民活動中心一個月或者數月回收一次。吹風機等長寬高不足30釐米的小家電屬於不可燃垃圾。

資源垃圾是僅次於可燃垃圾的一類垃圾,其回收頻率是一周一次。資源垃圾包括塑料瓶、飲料食品用玻璃瓶、飲料食品用鋁罐鐵罐、報紙雜誌、紙箱等,需要清洗乾淨綑紮整齊,不能混裝。鋁罐鐵罐在工廠會被自動分揀,有些回收工廠還根據玻璃瓶的顏色分門別類,但是居民無需那麼細緻分類,只需將各種材質的資源分開投放。

網上流傳著一些關於日本垃圾分類的「神話」,例如一本垃圾分類手冊足足有三十頁之多;一個香菸盒就要分成三類,外包是塑料,盒子是紙,鋁箔是金屬,必須拆開分三類丟棄。實際上,這些情況都屬於自願而非強制,例如牛奶盒子洗乾淨後可以送到超市的回收點,但是直接當作可燃垃圾也不違法。礦泉水瓶子通常需要把瓶蓋和標籤扔進可燃垃圾,但是實際上只要擰掉瓶蓋就可以,標籤塑料紙在回收工廠裡會被吹離。而車站和餐飲店等地回收的塑料瓶則幾乎全都是沒有去掉瓶蓋和瓶身標籤,這在回收工廠都會被機器或者人工處理。

在日本生活,最常處理的就是可燃垃圾,去處是垃圾焚燒廠,通常一周回收兩次,可以在回收日的前一天晚上將垃圾放置到指定地點。由於東京的資源垃圾範圍較小,大部分是可燃燒垃圾。可燃垃圾這個「筐」之所以很大,是因為日本目前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就是焚燒發電。

上世紀七十年代,儘管人們意識到填埋垃圾的土地不夠用,但垃圾焚燒廠在日本也曾遭遇過強烈的反對,在爭取到民意認可後,目前東京都23區有21個垃圾焚燒廠,基本上各地的可燃垃圾都能夠就近焚燒處理。日本的垃圾焚燒廠必須達到最嚴格的環保標準,有的還成為環保教育基地。此外,垃圾焚燒廠必須確保完全做到信息公開透明。

日本的垃圾焚燒廠以處理垃圾為首要任務,餘熱多用於加熱遊泳池等公用設施,這些公用設施以低於正常的價格對外開放,或者免費開放。

有害和大件垃圾怎麼辦?有毒有害垃圾是垃圾分類中的一大難題和隱患,但東京的垃圾分類中也沒有有害垃圾一類,部分有害垃圾被歸為不可燃垃圾,例如乾電池,破裂的螢光燈管等,而更多的有害垃圾是屬於日常不可回收項,需要聯繫經銷商或者委託專業公司回收,像藥品、油漆、電池、工業產品、未使用的煙花、塗料等都屬於不可回收類。處理有害垃圾,顯然更麻煩,也要負擔更多時間和金錢成本。

大件垃圾主要是邊長超過30釐米的家具等。在日本,扔大件垃圾要提前向當地的大件垃圾處理中心申請,且需要付費。比如,處理一個單人沙發需要交800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4元),而處理一個雙人沙發則需要交2000日元。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看起來也是大件垃圾,但處理方式略有不同。根據日本《家電回收利用法》,用戶需要聯繫銷售商或者家電回收利用受理中心處理,並支付費用。

日本每年產生1800萬至2000萬臺廢舊家電,而這些總量巨大的廢品中含有大量鐵、銅、鋁等資源。由於廢舊家電處理難度大、要求技術水平高,日本1998年出臺了《特定家庭用機器再商品化法》,明確了家電廠商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義務。日本的精細回收成本較高,但能促使資源利用最大化,不會出現回收業者「挑肥揀瘦」的情況,因此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環境。

在日本,扔垃圾並沒有人當場監督,如果不定時定點扔垃圾,或者扔錯了垃圾,一般會被拒收,有時候會被貼條提醒。不過,亂扔垃圾被稱為「不法投棄」,將依法判處5年以下刑罰,或1000萬日元以下罰款。如果是企業法人非法投棄產業廢棄物,最高可處以1億日元罰款。

相關焦點

  • 東京23區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處理指南
    儘管丟垃圾並不是外國人覺得適應日本生活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丟垃圾的方法的確也令外國人感到困擾。儘管日本各個行政區的垃圾處理方法大同小異,但是如果您不清楚您居住的行政區的垃圾廢棄規則,丟垃圾將可能會很棘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日本情報醬)日本對家庭垃圾和廢棄物的分類非常細、規定非常嚴格。
  • 日本垃圾分類及處理歷程回顧及經驗借鑑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日本垃圾分類及處理歷程回顧1、東京都垃圾減量上世紀80-90年代開啟,按垃圾性質分為企事業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1990年,面對都內高昂的垃圾處理成本與垃圾量的急劇增長,東京都環衛審議會提出垃圾減量的計劃目標,即到1996年,實現一般廢棄物中的「定點收集」垃圾量削減10%,「自送垃圾」減少22.5%
  • 日本垃圾分類處理經驗:資源化利用是趨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日本垃圾分類是世界公認的成功典範,日本基於本國資源特點在多年實踐中形成了以公民參與為中心,社會各界全方位參與的垃圾分類協同治理機制。這一機制的成功構建,是日本垃圾分類處理成功的最大秘訣。
  • 日本垃圾分類的處理方式到底有變態 37頁圖文垃圾回收程序手冊
    我一直想和大家分享我們在日本的一年,以及日本生活中最迷人的一面:垃圾分類。不,是真的!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許多文化、實用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在登記成為居民時,我們收到了鎮上的37頁圖文並茂的垃圾和回收程序手冊。對於一個約3萬人口的小鎮來說。這種公務員的規模是美國人無法理解的:他們有3層樓的市政廳,有數百名事業編制人員。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郊區業主垃圾處理的一些規範和條例。在高層次上。
  • 鎮江高新區:推出三重獎勵 促進垃圾分類
    金山網訊 (朱大智 郭小雷 姜萍)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 綜述:日本垃圾分類回收促循環型社會發展
    新華社東京4月12日電 綜述:日本垃圾分類回收促循環型社會發展  新華社記者藍建中  在東京,經常可以看到高聳入雲、或方或圓的大煙囪,這些就是垃圾處理廠的標誌。東京每個區都有一兩個垃圾處理廠,它們不僅能回收資源,還可用焚燒垃圾的熱量發電、提供熱水等。
  • 他山之石:從日本環保企業看中國的垃圾分類、汙水處理
    北極星固廢網訊:從日本環保企業看中國的垃圾分類、汙水處理 | 首席調研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陳萌 鄭小波參訪時間:2019年7月2日參訪地點:日本·東京★參訪心得★上海市於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強制垃圾分類。
  • 市政廳|城市案例:紐西蘭奧克蘭的垃圾是如何被分類回收的
    從整潔程度上,奧克蘭肯定比不上日本東京這樣一塵不染的城市,路上也會有垃圾。但奧克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光腳,有在水泥地操場上光腳打球的,有在草地上光腳跑步的,有光腳逛超市的,有光腳在馬路上走的。能光腳走的地方,大概也髒不到哪裡去。  要保持城市的整潔,必須做好垃圾處理工作。我在這裡介紹一下奧克蘭的垃圾分類。
  • 廣州日產萬噸垃圾處理難 焚燒分類舉步維艱(圖)
    家住祈福新邨的李小姐說,該小區在每條路口都放置了一綠一黑並標明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樣的垃圾桶,但大多數居民都沒有在意,一是因為大家缺乏「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常識,也怕麻煩,但更主要的是清理工在回收垃圾的時候也根本不加區分,都是將兩個桶的垃圾一起倒進垃圾車,這樣居民的分類存放根本就沒有意義了。
  • 婁底市初步構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志偉 記者 張海波)日前,婁底市城鄉再生資源公司委託具備處置有害垃圾資質的公司對雙峰縣、冷水江市等集散中心有害垃圾實施集中規範處置,真正實現農村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理目標,避免有害垃圾的二次汙染。
  • 生活垃圾分類越細 可回收垃圾越值錢
    在當前生活垃圾分類熱潮下,王維平指出,各地自然條件、垃圾特點和後端處理手段不同,不宜在全國層面出臺統一的分類方式。此外,生活垃圾分類方式將來有必要進一步細分,「分得越細、後期處理越方便、可回收垃圾越值錢」。
  • 日本的垃圾分類,比想像中更「變態」
    而城市垃圾焚燒產生的二噁英主要來自於塑膠袋的焚燒。不能埋,不能燒,怎麼辦?日本人開始將目光投向垃圾回收。他們終於發現,治理垃圾汙染光靠末端處理是不夠的,一定要從垃圾生產的源頭減量。這個源頭就是日本的居民。
  • 探訪|配合垃圾分類 北京一些餐廳廚餘垃圾處理後再回收
    新京報訊(記者 陳琳)北京新版生活垃圾分類實施進入倒計時。作為廚餘垃圾生產「大戶」,餐飲企業如何做到垃圾分類?4月14日,新京報記者走訪部分餐廳了解到,除了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單獨收集廚餘垃圾,還有商家試點廚餘垃圾處理後再回收。
  • 日本垃圾咋處理 聽聽他們怎麼說
    住在公寓樓的住戶,可以不受垃圾回收時間的限制,隨時把垃圾放到存放間。小陳說,自己居住的公寓樓屬於比較新的,垃圾間配有工業級別的除臭裝置、水龍頭和下水管道,垃圾運走後即可清洗,儘可能清除垃圾帶來的臭味和濁液。自己只要按照規定,將垃圾在家分類處理好,放入垃圾間就行了。
  • 環保手抄報——國外垃圾如何分類處理?
    >環保手抄報——國外垃圾如何分類處理?2012-08-25 00:19:1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日本  日本從1980年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更重要的是,垃圾分類投放已經成為日本民眾的一種自覺行為,即使沒人監督,民眾也會嚴格執行。日本的垃圾分類非常細,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資源性垃圾還具體分為乾淨的塑料、紙張、舊報紙雜誌、舊衣服、塑料飲料瓶、聽裝飲料瓶、玻璃飲料瓶等。除此之外,更換電視、冰箱和洗衣機還必須和專門的電器店或者收購商聯繫,並要支付一定的處理費用。大件的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過的話,要付錢。
  • 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新裡程 先來聽聽日本的垃圾分類及處理二三事
    其實日本的許多城市,有著比上海更為嚴格複雜的垃圾分類制度。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又是怎麼扔垃圾的呢?小板凳和瓜子準備好,前排就座。日本許多城市推行垃圾分類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當時只是將垃圾分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經過40多年的發展,越來越細緻,甚至到了需要特地查詢的程度。
  • 臺港澳這樣處理城市垃圾 回收填埋、科學焚化 強制分類
    香港街頭垃圾桶有明確指示引導市民分類投放香港:回收填埋 香港的垃圾處理主要是通過堆填和回收再處理兩種方式進行。其中,約63%的廢物垃圾以堆填方式處理。該計劃推行了多種便民的回收設施,包括收集桶、掛牆架、多袋式收集袋(塑膠袋、尼龍袋、帆布袋等)、盒子(金屬盒、塑料盒、紙盒等)及其他廢物分類回收桶。金屬和塑料的回收主要採用三色分類回收桶和彩色膠帶地面分區收集,廢紙的回收可採用三色分類回收桶或者掛牆架。
  • 國外如何培養垃圾分類習慣|看日本如何練就「最嚴格」的垃圾分類?
    原標題:國外如何培養垃圾分類習慣|看日本如何練就「最嚴格」的垃圾分類?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文/華義) 在號稱垃圾分類標準「最嚴格」的日本,垃圾分類回收實行多年,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本各地垃圾分類回收大同小異,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定時定點,二是大件垃圾等需要預約且付費,三是罰則嚴厲。
  • 日本的垃圾分類煩惱
    日本各地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不同的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方式。一般而言,生活垃圾被大致分為四類,即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垃圾和大型垃圾。但在被視為垃圾分類收集「典範」的德島縣勝浦郡上勝町卻多達45類。 該町2003年在日本率先提出了「零浪費」宣言。
  •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一種生活方式
    對垃圾分類,有人贊同,有人質疑。上海,仍在適應和磨合的節奏之中。而在鄰國日本,垃圾分類已經實行了四十多年,以詳細的分類,苛刻的投放時間聞名世界,讓很多到日本旅遊和短暫生活的人都難以適應。但日本的民眾已經將垃圾分類內化成了生活方式。經過民眾和政府的通力合作,四十年間,日本的垃圾處理和回收取得了不少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