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特魯裡亞王國:拿破崙在義大利扶持的傀儡王國

2020-12-13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1801年拿破崙在義大利半島的託斯卡納地區扶持了伊特魯裡亞王國,但該王國僅存在了6年多,就被拿破崙吞併,併入法國。那伊特魯裡亞王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託斯卡納大公

斐迪南三世

179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病逝其弟託斯卡納大公利奧波多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多二世)前往維也納繼承皇位,讓二兒子斐迪南三世繼任託斯卡納大公。1792年利奧波多二世病逝,長子弗朗茨二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久法國對奧地利宣戰,普魯士等國支持奧地利,對法作戰,第一次反法聯盟與法國全面開戰。英國向斐迪南三世施壓壓力,強迫他對法作戰,但他見法軍節節勝利,於是保持中立。

拿破崙

1796年拿破崙·波拿巴遠徵義大利半島,法軍節節勝利,迅速佔領義大利半島許多地區。法軍進入佛羅倫斯,斐迪南三世對此表示歡迎。由於斐迪南三世與法國交好,拿破崙並未廢除託斯卡納大公國,反而繼續維持他對託斯卡納的統治。1799年3月佛羅倫斯的共和派發動革命,斐迪南三世被迫外逃,託斯卡納大公國落入法國手中。

二,伊特魯裡亞王國成立

伊特魯裡亞王國

1799年11月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成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全面控制法國。1800年拿破崙為了在北美建立強大的殖民帝國,便與西班牙籤訂《聖伊德方索條約》:西班牙將路易斯安娜讓給法國,法國將託斯卡納交給西班牙。1801年法西又籤訂《阿蘭胡埃斯條約》:確認《聖伊德方索條約》有效;託斯卡納大公國改為伊特魯裡亞王國,斐迪南三世轉任薩爾茨堡選帝侯帕爾馬公國併入法國,帕爾馬公爵轉任伊特魯裡亞國王。

路德維科一世

1801年伊特魯裡亞王國成立,帕爾馬公爵費迪南多一世(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堂弟)之子路德維科一世出任伊特魯裡亞國王。伊特魯裡亞國王實質是法國扶持的傀儡政權,受法國控制。1803年路德維科一世病逝,其子路德維科繼任國王。由於路德維科二世年幼,所以由其母瑪莉亞·路易莎(卡洛斯四世之女)擔任攝政。

三,伊特魯裡亞王國統治

瑪莉亞·路易莎

1803年瑪莉亞·路易莎擔任伊特魯裡亞王國攝政,推行一系列改革:大力發展教育,興建大學與博物館;改革稅制,徵稅新稅,擴充軍隊;舉辦奢華的娛樂活動,拉攏佛羅倫斯的上層人士。1804年拿破崙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06年英國、普魯士、俄羅斯組成第四次反法聯盟,反對法國。伊特魯裡亞王國於是跟隨法國,對第四次反法聯盟作戰。拿破崙在耶拿會戰獲勝,佔領柏林,發布針對英國的大陸封鎖令,伊特魯裡亞王國也納入大陸封鎖體系。

四,併入法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1807年拿破崙擊敗俄國,打敗第四次反法聯盟,使俄國加入大陸封鎖體系。因為伊特魯裡亞王國臨地中海,海運便利,所以英國在伊特魯裡亞王國的間諜和走私活動猖獗,拿破崙決定吞併伊特魯裡亞王國。12月拿破崙將瑪莉亞·路易莎與路德維科二世廢黜,將其送往西班牙伊特魯裡亞王國滅亡不久伊特魯裡亞併入法蘭西第一帝國,劃分為三個省,成為法國本土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伊特魯裡亞王國是拿破崙為控制義大利半島而扶持的傀儡政權,受法國的控制。隨著拿破崙大陸封鎖政策的實施,伊特魯裡亞無力阻止英國對它的滲透而被法國吞併。

相關焦點

  • 兩西西里王國:比撒丁王國更大的義大利邦國,為何沒能統一義大利
    1870年撒丁王國進軍羅馬,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但是在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之前,義大利的最大邦國是兩西西里王國。為何兩西西里王國沒能統一義大利,而撒丁王國完成了統一,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法軍入侵西西里拿破崙1796年拿破崙率法軍遠徵義大利半島,法軍節節勝利,很快奪取羅馬,控制了義大利半島北部。
  • 波蘭攝政王國:一戰時德國在波蘭扶持的傀儡政權
    1916年德國為了削弱俄國,獲取波蘭人的支持,恢復波蘭獨立,成立了波蘭攝政王國。那麼波蘭攝政王國是怎麼的興亡是什麼情況,船長為你細細道來。德國決定在波蘭扶持一個親德的傀儡政權,加強波蘭與德國的聯繫,扶持奧地利大公卡爾·史蒂芬或其子卡爾·阿爾布雷希特為波蘭國王,徵召波蘭人入伍,緩解德軍在西線的壓力。三,波蘭攝政王國
  • 厄爾巴島,義大利第三大島,拿破崙的流放之地
    如今,山腳下還有一個名為「拿破崙之泉」的溫泉景點。除了表明厄爾巴人對拿破崙念念不忘,泉水也真是好喝。託斯卡納群島因擁有獨特生態和物種已經被列入義大利國家公園,卡潘尼山裡就有許多被保護的動物物種,包括歐洲盤羊和野豬。距離費約港不遠的卡潘尼山腰處,設有一個國家公園入口,是喜歡徒步和山地騎行人士的厄爾巴島假期的真正入口大門。不知什麼原因,這座自然公園卻禁飛無人攝影機。
  •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歐洲王國,威斯特伐利亞王國
    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這個名字給人的突兀感,我覺得,和這幾個王國給人的感覺一樣,因為這些國家讀起來有點不順口,而且感覺奇怪陌生,有這樣幾個國家,比如波蘭立陶宛聯邦,兩西西里王國,威斯特伐利亞王國,但是接下來,我麼們先說一說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為什麼說威斯特伐利亞王國是一個歐洲的歷史上近現代的王國呢?
  • 義大利人與義大利王國1
    一、義大利人義大利人,義大利的主要民族,由古羅馬拉丁民族為主體,由伊特魯裡亞人、拉丁人、倫巴第人(亦譯倫巴底人、倫巴德人
  • 1861年義大利建國,為什麼不用羅馬帝國這個名字?
    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發動軍事政變,建立義大利王國,至此,西羅馬滅亡。自奧多亞克之後,義大利這塊地方後來又被東哥特王國、東羅馬帝國統治,之後又是異族入侵,義大利陷入徹底的混亂,大大小小數十個王國、公國、共和國在這裡上演著權利的遊戲,而他們中實力最強的玩家,是倫巴德人。丕平獻土與義大利王國的誕生俗話說得好,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符騰堡王國:德意志帝國境內最民主的邦國
    符騰堡王國是德意志帝國南部僅次於巴伐利亞的第二大邦國,由拿破崙提升為王國。符騰堡王國是德意志各邦中實施君主立憲最好的邦國,因此成為德意志各邦中最民主的邦國。那麼符騰堡王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符騰堡選侯國
  • 為何說義大利的統一,有取巧的成分?
    從時間上說,義大利並不算是一個悠久的國家,儘管亞平寧半島上很早就有文明出現,但直至近代義大利始終是個地理名詞,也就是說根本不存在統一的義大利國家。1796年,拿破崙率軍侵入義大利北部,一個建立在法國強權籠罩下的傀儡「義大利王國」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法軍以武力強行將亞平寧半島上的各個邦國揉為一體,然後由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拿破崙兼任「義大利國王」。
  • 法蘭西王國對天然疆界的追求,要從法蘭克帝國的分裂說起
    2、過去的法蘭克王國的分裂,法蘭克西部主要是法國西南阿基坦那裡獨立,法國北部和萊茵河這兩塊主體還是在帝國中樞手裡,兼併比較容易。如果查理曼大帝三分疆土,中法蘭克不是控制義大利,而是控制西法蘭克北部那一大塊地區,個重新統一也會比較容易。然而歷史上的三分帝國,中法蘭克比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力量不強,根本難以防禦。
  • 義大利境內的這兩個王國,獨立有主權,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
    義大利境內的這兩個王國,獨立有主權,不過一個主動,一個被動說起義大利可能很多朋友首先想起的就是旅遊,因為現在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了,所以很多人都會去旅遊,也了解一些世界各國的事情,當然義大利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不低的
  • 巴伐利亞王國:僅次於奧地利、普魯士的德意志第三大邦國
    那麼巴伐利亞王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王國成立拿破崙1805年8月巴伐利亞選侯國因為不滿奧地利對德意志各邦的野心12月拿破崙與俄奧聯軍在奧斯特裡茨大戰,最後法軍大勝,俄奧被迫求和,第三次反法聯盟瓦解。拿破崙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籤訂《普雷斯堡和約》,迫使弗朗茨二世承認巴伐利亞選侯國提升為王國。
  • 義大利為什麼被稱為「石材王國」?
    提到義大利,人們就會想到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但義大利不僅有豐厚的歷史背景,還有極為豐富的石材資源,素有「石材王國」之稱。追溯義大利的歷史,不論是古羅馬競技場還是其他的羅馬建築,或者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雕刻古蹟,都跟石材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何不用「羅馬」為國名
    這座2500年歷史的古城見證了義大利的歷史。而羅馬帝國和同時期的大漢帝國一起,成為了東西半球極具影響力的發達帝國,其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 令今天的人們有些頗感詫異的是,儘管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定都羅馬,但義大利王國沒有將國名重新命名為「羅馬王國」或「羅馬帝國」。
  • 撒丁王國是如何統一義大利的?
    1796年至1805年,拿破崙為了與奧地利等反法聯盟勢力對抗,率領法軍進攻義大利,兼併了薩伏伊公國、威尼斯共和國等邦國,之後佔領了除撒丁島和西西里島之外幾乎整個義大利的領土,建立了一個傀儡國「義大利王國」。拿破崙對義大利並不是純粹的民族徵服,也是一次廣泛的思想啟蒙擴展運動。
  • 查士丁尼一世徵服北非汪達爾王國、義大利東哥特王國,領土擴大
    他在位期間曾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徵服北非汪達爾王國、義大利東哥特王國,領土擴大;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總稱《國法大全》),成為羅馬法的重要典籍,對後世法律影響很大。公元565年,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後,徵服地區大都喪失。518年,身為禁衛軍首領的叔父查士丁即皇帝位,他被指定為繼位人。527年被授予奧古斯都尊號,與叔父共同執政。
  • 成華區文化館線上活動(332)·文化分享 |​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何不用「羅馬」為國名
    令今天的人們有些頗感詫異的是,儘管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定都羅馬,但義大利王國沒有將國名重新命名為「羅馬王國」或「羅馬帝國」。即便二戰前法西斯政權上臺,再到二戰後義大利建立共和國,義大利都沒有恢復「羅馬」國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伊特魯裡亞風格
    為什麼義大利設計能風靡全球?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羅馬的曙光——義大利伊特魯裡亞文化展》(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也許就是為此問而來。
  • 為什麼拿破崙佔領義大利之後要去攻打埃及?
    第一次反法同盟時期,年僅27歲的拿破崙作為法軍義大利方面軍司令,率領部隊屢戰屢勝,打敗了奧地利和撒丁王國聯軍,逼和奧地利,並且肅清了包括威尼斯和羅馬教皇在內的地方勢力,成功佔據了整個義大利。而他的下一個徵服目標卻放在了埃及,這是為什麼呢?
  • 法國、德國、義大利共同的祖先,克洛維與他的法蘭克王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以後,法蘭克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人在羅馬廢墟上建立的最強大的王國,同時它也是今天德國 法國和義大利的前身,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法蘭克王國與它的首任國王克洛維。這裡與義大利的聯繫早已切斷,實際上已經獨立了,斯雅格裡烏斯自稱「羅馬人的王」。公元481年,15歲的克洛維在父親死後,成為了法蘭克人的首領。克洛維像多數的法蘭克人一樣的人,具有一個政治家長遠的戰略眼光。公元486年克洛維帥軍越過阿登森林今天比利時境內南下,聯合另一支法蘭克人,在蘇瓦松擊敗斯雅格裡烏斯的軍隊,斯雅格裡烏斯倉皇南逃,投奔了西哥特人。
  • 瑞典-挪威王國:瑞典與挪威組成的共主聯盟
    1813年挪威與英國、普魯士等國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萊比錫會戰擊敗了拿破崙。瑞典王儲卡爾·約翰趁機擊敗丹麥,迫使丹麥割讓挪威給瑞典,成立了瑞典-挪威聯合王國。那麼瑞典-挪威王國是如何興亡的呢,船長為你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