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崖口 | 美食「雙城記」,翠湖人的有味生活

2021-03-02 翠湖香山生活大師

- 本期測評:棠記海鮮餐廳 -

食在唐家活動迎來了第20期,這次翠湖香山生活大師團隊帶著業主們走出了唐家,驅車20分鐘,來到了毗鄰珠海的中山崖口村,這裡有廣東三大美食:崖口小雲吞,煲仔飯,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海鮮。崖口是個靠海的小村莊,溼地水塘灘涂眾多,秋天能看到成群的白鶴飛來這裡過冬。村邊有條路,全是海鮮餐廳,餐廳多是吊腳建在水上,背後就是入海的河灘,隨時可見打漁的船進進出出,光是這番景象就讓人覺得海鮮新鮮肥美。可想而知,這條小街生意有多火爆。

攝影師:慧惠

餐廳的街對面,是3000畝的稻田。每年10月,總能聚集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這金燦燦的稻穗中,長槍短炮的抓住這一片美景,可惜今年好像還不到時候,田裡仍是綠油油的一片,讓專程來拍金色稻田的業主有點小失望。

攝影師:慧惠

沒有關係,景色不是最美的時候,海鮮一定不會讓你失望。今天我們來到的是小編吃完崖口海鮮街後最終穩定落腳的棠記海鮮餐廳。棠記海鮮餐廳在海鮮街的端頭,餐廳沿著街有三個區域,前後拉起來估計有100米長,規模很龐大。裝修檔次一般,卻很有特色,從上到下全是用金黃色木塊拼成。點菜需到海鮮池,各類應季海鮮、魚蝦蟹貝應有盡有,還看到了中山有名的禾蟲,現殺現賣非常新鮮。

驚喜一:近在咫尺!棠記海鮮餐廳位於中山崖口,離翠湖香山只有20分鐘左右的車程,高速路收費2元。海鮮街離翠湖香山如此之近,以後請客吃飯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喜!驚喜二:佳餚可口!印象中海鮮屬於大餐,往往偏油膩,令人敬而遠之。棠記海鮮的菜品則有很多獨到之處,既保留了海鮮的香味,又沒有多餘配料的痕跡,十分爽口。尤其喜歡涼拌白灼魷魚絲,用豆芽菜做配料,醬料調得恰到好處,海鮮吃出家常菜的親切感,喜!驚喜三:景色宜人!崖口是備受影友推崇的攝影聖地,稻田、漁船、湖海……,都是不錯的題材。今天返程前,隨手拍到了岸邊棲息的水鳥,喜喜喜!感謝生活大師的精心組織!祝願鄰居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中山崖口海鮮街名不虛傳,今天有幸和翠湖香山的業主們一起在棠記海鮮餐廳品嘗秋風起後的肥美海鮮,一飽口福。這裡食材新鮮,無論是螃蟹,白蝦,花螺還是7斤重的錐魚都是絕對新鮮生猛。做法也多樣,有鹽焗螃蟹,鹽焗花螺,白灼魷魚,深井燒鵝,7斤重的錐魚一魚兩蒸別有風味,本地特色的小餛飩和南瓜煎堆更是傳統美食。住在如詩如畫翠湖香山,還能享受到珠海和中山的雙城生活!感謝生活,願翠湖香山的家人們生活越來越美好

今天有幸參加翠湖生活大師組織的食在唐家岸口篇活動,食後感有三:

一是打破了廣東人傳統,廣東人常說「無雞不成宴」,但今天在生活大師主持下,無雞也成宴,且宴得歡、宴得豐盛。

二是品的是崖口海鮮,體驗的是翠湖生活氛圍。今天的小蝦、螃蟹、尤魚做得都地道,保持了鮮味,我喜歡。但我更喜歡的是鄰裡相談甚歡,互通有無的氛圍。

三是生活大師的服務體現了業主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如果物業的服務也向生活大師看齊,則業主幸甚!

翠湖的業主們真有口福,吃遍了唐家,這次到中山來探店啦。崖口的海鮮街小有名氣,靠海吃海,開滿了大大小小的館子。棠記海鮮面積不小,有大廳,也有很多間包房,停車方便,就餐環境一般。今天點的菜品魚蝦蟹螺一應俱全,做法比較有特色的是鹽焗螺,鹽焗蟹和白灼魷魚。秋風起,正是吃蟹的季節,一隻只肥美的大蟹成了我們的盤中餐,鹽焗蟹不鹹不腥,恰到好處。以前吃過的魷魚一般是鐵板魷魚,火爆魷魚,白灼是第一次嘗試,魷魚很鮮嫩,配上生抽和芥辣,別有一番風味。鹽焗螺口味有些鹹,腥,和老廣們一貫的清淡作風有些背道而馳。個人最喜歡的是雜魚湯和煎堆。雜魚熬製的湯呈奶白色,並未輔以其他的食材,也無過多的調味料,簡簡單單一碗魚湯,非常鮮美,忍不住喝了兩碗。煎堆是中山特色小吃,用糯米粉和糖為原料,製成圓形,有網球大小,裡面是空心的,用油炸過,金黃金黃的,軟糯香甜,我們今天吃的煎堆還添加了南瓜,更加美味,頗受小朋友歡迎。

非常榮幸參加了食在唐家的系列活動,午餐安排在中山南朗鎮崖口村海鮮一條街的棠記海鮮餐廳,被名氣所吸引,我們滿懷期待地來到店裡。店裡環境乾淨整潔,包廂整體感覺也很雅致。生活大師給我們點了店裡大部分的招牌菜, 肥美的膏蟹,鹽水白蝦,鹽焗花螺,還有7斤重的鱭魚,一魚兩吃,食材絕對新鮮、生猛。真正領略了食在廣東的美譽!舌尖相遇,觸動心靈,吃著大餐,和來自天南地北的鄰居們聊著住進翠湖香山的各種美好,大家相談甚歡!感謝翠湖生活大師搭建的平臺,打造親鄰關係,希望這樣的活動繼續辦下去,增添社區的凝聚力

因為食在唐家的溫馨活動,讓一餐午飯變得意義不同。聽來自不同行業的鄰居暢談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對翠湖香山未來的嚮往,拉近了鄰裡感情的同時也讓自己找到了一些共鳴。正好的是在超市沒認出鄰居這件尷尬事兒也因為這頓飯避免了誤解。很感謝生活大師組織這頓完美的午餐,每個菜都很棒,海鮮味道很純正。要說最好的,應該是那碗餛燉,普通但回味無窮,就好似這次聚會,或許就是一餐午飯,但留給大家的回憶是美好和綿長的~早聽朋友介紹,崖口的海鮮都非常地道、新鮮、美味一直想去品嘗,剛好翠湖的生活大師就安排了這一次海鮮品嘗美食活動。非常方便從翠湖開車20分鐘就能到崖口,棠記海鮮餐廳的菜果真美味新鮮,特別喜歡鹽水煮蝦美味地道,煮時配了一點鹹菜絲將蝦的鮮香味發揮的恰到好處。

崖口的海鮮非常地道、菜品新鮮、美味,做法獨特感謝翠湖的生活大師安排了這一次海鮮品嘗美食活動、讓我們認識了這麼多鄰裡再次感恩翠湖的生活大師你們辛苦了願翠湖香山的家人們幸福安康優勢:靠海吃海,海鮮新鮮肥美,種類齊全,靠近翠湖,交通方便總評:翠湖周邊20分種內吃海鮮好去處,菜品質量有保證,值得推薦

推薦指數:★★★★★

評論員點評:廣東特色,雖然是淡水蝦,卻鮮甜滑嫩,非常鮮美

評論員點評:花螺很新鮮,肉質爽脆,焗得很乾

推薦指數:★★★★★

評論員點評:肉質飽滿,膏很香,鹽焗風味獨特,在其他地方很少吃到

推薦指數:★★★★★

評論員點評:各類魚熬出來的湯雪白雪白,加上胡椒非常鮮,一喝就知道是真材實料

評論員點評:很少有這種吃法,味道很新穎,魷魚很新鮮,所以白灼也沒有腥味

推薦指數:★★★★☆

評論員點評:香芋很糯,絲瓜很甜,搭配很特別

推薦指數:★★★★☆

評論員點評:皮薄肉鮮,崖口一特色,一口一個非常過癮

南瓜餅

推薦指數:★★★★☆

評論員點評:造型很有特色,像煎堆一樣,外脆裡糯

「食在唐家」系列活動

第14期:

食在唐家 | 在秘密庭院般的餐廳,聊聊珠海短途旅行好去處

第15期:

食在唐家 | 開漁季,唯美食與海浪聲最相襯

第16期:

食在唐家 | 農莊餐桌對話:珠海有秋天嗎?

第17期:

食在唐家 | 吃著唐家本地菜,聊聊怎樣減肥才有效

第18期:

食在唐家 | 買了翠湖,你需要更了解這片土地的過去

第19期:

食在唐家 | 喝著早茶,聊聊社區如何給老人更好的生活

每一位家人

都是翠湖香山生活大師

相關焦點

  • 中山南朗崖口竹筒飯
    中山南朗崖口,魚米之鄉。盛產稻米,海產豐富,靠山吃山,靠誰吃水,魚米結合,產生煲仔飯、竹筒飯等美食,吸引遠近食客光顧品嘗。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北宋詩人蘇軾借竹子表達了自己超凡脫俗的生活志趣,寧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相伴。
  • 尋找嶺南鄉村最美畫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崖口美食記
    土地資源、生態資源相當豐富,山清水秀,一派恬靜、多姿的田園風光,有「現代的桃花源」的美譽。崖口村地理位置優越由於剛好處於鹹水和 淡水 的交匯處,養分充足,所以這裡的海鮮特別鮮美。要品嘗特色海鮮美食,最好是去崖口海鮮食街。這條街從雲梯山一直通到大海邊,各家的大排檔全在馬路上,而兩側全部是紅樹林。
  • 攝生活|崖口 和稻香與陽光來個午後約會
    當然啦,這周聊的是離珠海北只有10分鐘車程的崖口的生活聆聽稻田-Knight城市森林裡生活的你,是否也會嚮往城市外的生活可這與制度、歷史、古村都無關,我只為你的繁華的都市生活偷得浮生半日閒。Photo:Knight崖口雲吞承載著崖口人的兒時回憶的崖口雲吞,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嘗試下哦,雖然可能沒有坊間名店的那般驚豔出彩,但這碗在祠堂裡的家的味道的餛飩,也許能溫暖你在城市裡因為掙扎奮鬥而迷失的靈魂。
  • 中山崖口賞荷花
    周末,瀏覽戶外信息時候,看到英西峰林的一片荷花世界,婀嬈多姿,已是盛花時節,離我們很近的崖口,今年的荷花怎麼樣了呢?崖口村,位於中山市南朗鎮。崖口是中山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有萬畝圍墾海域景觀,崖口荷塘,崖口海鮮美食街,崖口煲仔飯等等,沿著這條美食街走到海邊,還可以崖口海邊觀光。崖口,漁米之鄉,沿著觀光小路進來,展現眼前的就是萬畝稻田。稻田是整片連在一起的,崖口村仍保持「人民公社」生產模式,一直沒有分田到戶,還是集體生產,按勞分配。
  • 【中山好好耍】崖口飄色中山味 數千村民樂巡遊
    昨日是端午小長假的第二天,南朗鎮崖口飄色準時上演,參加表演的巡遊者達數千人,村內更擠滿了慕名觀摩的海內外遊客。散發濃烈「中山味」的崖口飄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村民為紀念協助崖口村闖過瘟疫關的譚氏夫婦,定於每年農曆五月初六舉行「耍菩薩」巡遊。後來,村民從舞獅技藝「騎膊馬」得到啟示,將「耍菩薩」演變為在木板內豎上鐵枝、將小孩固定在半空扮演「菩薩」、眾人抬著巡遊的傳統民俗和民間藝術。
  • 中山南朗崖口漫遊
    中山南朗崖口原是珠江的出海口,故名崖溪。現所稱的崖口村指一個行政村,有八個村民小組。
  • 崖口:出海盡享漁家樂
    被訪者提供    玩家:阿林    推薦地:中山市南朗鎮崖口    推薦理由:崖口觀海臺下有一個很大的水泥平臺,大約400-500平方米,在這裡露營,可以爬雲梯山、吃海鮮、拜石子廟,甚至還可出海捕魚,當一回「漁民」。    阿林具備多年的戶外活動經驗,他認為,露營並非要去遙遠的地方,就在中山,也有很多好選擇。
  • 大老遠去崖口就吃個雲吞的人,還真不少……
    就算沒聽過,也能夠在中山城區看到各種頂著崖口雲吞招牌的山寨店。吃完以後滿口草味,不吃就等於沒來了,各位一定要品嘗,不能只有我一個人踩雷。價位¥8.價位¥34 後記如果只是想吃雲吞,當然首推友成,因為,那兒有空調!
  • 桂港雙城記:朝在香江飲早茶 午食南寧老友粉
    桂港雙城記:朝在香江飲早茶 午食南寧老友粉 2017-06-29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中新社南寧6月29日電 題:桂港雙城記:朝在香江飲早茶 午食南寧老友粉  作者 楊陳 倪哲  「有一次我早上跟朋友在南寧街頭吃老友粉,跟他們說待會我要坐動車到深圳出關回香港,晚上再從深圳坐動車到南寧,屆時再約大家一起去(南寧)中山路吃宵夜,他們都不相信
  • 為何「超小廚美食」比「食味阿遠」更有嚼頭、發展會更好?
    食味阿遠、超小廚美食都是百家號自媒體裡的佼佼者,粉絲過50萬,日發視頻播放量輕鬆過10萬,可謂風光無兩。為何他們的美食視頻這麼「火」呢?我認為原因有三:一是他們開始做視頻自媒體時機恰當,起步於自媒體勃興之時。有人說,趕上了「風口」,豬也能飛起來。於是,他們做的風生水起。二是他們選對了細分市場。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專業做美食,把大批喜歡美食的粉絲籠絡在身邊。三是堅持做精彩美食視頻。
  • 詩詞:所謂幸福,就是食之有味
    有人說,在這世界上唯有美食和愛不能辜負。的確,「吃」貫穿了我們的一生,與我們的生活品質戚戚相關。當你身體健康的時候,吃的飯才是香的;當你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或許一頓好吃的美食就能讓你瞬間振作起來;當遇見了久違的朋友,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走,我們一塊去吃個飯」。食之有味,生活才有味。要說到最會吃、吃得最有名堂的詩人,非蘇軾莫屬,畢竟還有一道菜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東坡肉。
  • 譚浩彬:堅守技藝數十載 望崖口飄色代代相傳
    李凌 攝中新網廣州6月28日電 題:譚浩彬:堅守技藝數十載 望崖口飄色代代相傳作者 李凌「我們玩飄色都是在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時候才有得玩。」國家級非遺項目飄色傳承人、70多歲的老藝人譚浩彬笑哈哈地說。
  • 尋時令美食 品中山味道
    美食,是大眾喜愛的永恆主題,南朗崖口海鮮、小欖菊花宴、黃圃腊味、石岐乳鴿、沙溪隆都菜、五桂山仙人掌宴……琳琅滿目的中山美食,是在這座城市裡生活的人,熱愛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五月初正值春末夏初,乳鴿供應充足,荼薇花開得正盛,而南朗的海鮮也開始大量上市,時令美食大飽口福。五一小長假,不妨放任味蕾,品味初夏的味道。
  • 詩詞丨所謂幸福,就是食之有味
    有人說,在這世界上唯有美食和愛不能辜負。的確,「吃」貫穿了我們的一生,與我們的生活品質戚戚相關。食之有味,生活才有味。蘇軾被貶到黃州,生活拮据,他發現黃州豬肉便宜,於是,自己研究了一套吃豬肉的方法,後來,成為名菜「東坡肉」。在那個失意的時候,美食一定給了蘇軾很大的安慰。千百年來,人們羨慕蘇軾,其實是羨慕他能把平淡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 中山好風光:南朗崖口海景田園風光美(組圖)
    南朗崖口:稻田南朗崖口:稻田   南朗崖口:廟宇  過去,崖口村共有飛來寺、大王宮、武侯廟等近20多座的廟宇。這些廟宇供奉著不同的神。這裡靠山而建,面向崖口的一大片灘涂,景色宜人。  南朗崖口:紅樹林  在崖口村與下沙村交界處,分布有4個島嶼,島上長滿了被喻為「活化石」的紅樹林,極目望去,鬱鬱蔥蔥,綠色的樹林和平靜的水面融為一體,水天一色。幽靜的紅樹林深處,水鳥成群結隊,儼然一個「小鳥天堂」。
  • 譚浩彬:堅守非遺技藝六十載 望崖口飄色能代代傳承
    【簡介】崖口飄色是一種廣東省中山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和民間藝術,是當地人民群眾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共同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農曆五月初六,崖口村除在村內舉辦飄色巡遊外,還應邀出外巡遊表演。1935年,崖口飄色到香港參加英女皇銀禧大典巡遊活動。1945年,崖口飄色到澳門參加慶祝光復的巡遊活動。崖口飄色的知名度從南朗一帶擴大到省、港、澳乃至東南亞。
  • 探訪廣東中山時令美食:石岐乳鴿是老華僑最愛(圖)
    美食,是大眾喜愛的永恆主題,南朗崖口海鮮、小欖菊花宴、黃圃腊味、石岐乳鴿、沙溪隆都菜、五桂山仙人掌宴……琳琅滿目的廣東中山美食,是在這座城市裡生活的人,
  • 【中山旅遊精品線路推介】特色美食遊
    喜歡美食,就敞開味蕾吧,來中山邂逅美食的緣分…… 東升脆肉鯇宴小欖菊花宴三鄉茶果宴石岐美食(石岐乳鴿)沙溪隆都菜南朗崖口海鮮民眾三墩鵝 東升脆肉鯇宴   現今,東升鎮擁有萬畝連片無公害脆肉鯇養殖基地  南朗具有鹹淡水海鮮美食之鄉的美譽,目前依託豐富的特色海鮮資源,在華山圍南堤逐步形成規模較大的崖口海鮮食街,包括有燕石圍海鮮餐廳、棠記海鮮餐廳、東海漁邨等,供遊客們自主先選擇享用美食。
  • 「嶺南記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山南朗崖口飄色!
    中山崖口飄色從清朝乾隆年間興起到現在,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南朗崖口飄色是流行於當地各村的歲時節令民俗活動,源於唐代「耍菩薩」祭祀民俗,後稱為「出會景」「梟色」「飄色」等,於每年農曆五月初六「龍王誕」舉行。崖口村因為「飄色」吸引眾多遊客來觀看。與崖口飄色一起出巡的頭牌、羅傘、彩旗上有精緻的粵繡,也是崖口飄色的一大特色民間藝術。
  • 肉圓與咖喱香腸的雙城記
    我起身在冰箱裡找到一條德國香腸還有幾顆蒜醃橄欖,我頹喪地坐在廚房地板上呼喊:「我好想好想吃鹽酥雞、蚵仔面線、肉圓啊!」 隔天,我和住在臺北的德國朋友馬可斯用網絡聊天,我滔滔說著我對臺灣小吃的思念,羨慕他下樓就有便利商店,巷口有涼麵攤。結果他用更多的哀嘆回應:「我才羨慕你,我多想念柏林的咖喱香腸啊!每次一想到,就好像失戀一樣。」